谢权辉 广东省江门航道事务中心台山航标与测绘所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是华南最大的河流。西江下游由肇庆至百顷头,以径流为主,其平面形态是江心洲多,将河道分为两汊或者三汊,洲头或洲尾多出浅。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于1998年开工建设,于2009年竣工验收。近年来,随着船舶大型化及船舶航行密度加大,西江下游江心洲航段船舶通航环境日益复杂,典型位置为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
为保障航道通航安全,广东省航道部门拟实施西江和虎跳门水道航标增设改造项目,项目拟开通新成沙左汊为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上行通道,调整新成沙右汊为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下行通道,并调整西江下游新成沙航道航标配布。本文通过结合该项目进行分析,提出西江下游江心洲航段分道通航的可行方案及航标配布方案。
西江(百顷头至九江沙口),航道维护里程37公里,维护等级为内河Ⅰ级,现状通航3000吨级海轮,航道维护尺度为:6.0米×100米×650米(水深×宽度×弯曲半径);设标里程为37km,全程按照一类标配布航标。
西江下游新成沙水域附近有两个江心岛错开布置,靠江门岸一侧的为猪头山岛,靠顺德岸一侧的为新成沙岛;目前航道布设在猪头山岛洲头和新成沙岛洲尾之间的水域(新成沙岛右汊),可通航水域宽度约200m,较为狭窄,且为转弯过渡航段。新成沙岛左汊较为顺直,根据最新水深测图,该汊水深条件良好,满足100米航宽水域的水深在7米以上,可满足现状西江通航要求。西江新成沙水域地理位置详见图1。
图1 西江新成沙水域地理位置图
根据调研,目前航经新成沙水域日均船舶流量约500艘次,并呈逐步增多趋势。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5000载重吨进江海船已频繁进出西江航道,最大约7000载重吨船舶航经该水域,致使船舶通过该水域经常发生拥堵情况。
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现状航标配布见表1。
表1 现状航标配布一览表
目前航道布设在猪头山岛洲头和新成沙岛洲尾之间的水域(新成沙右汊)。根据海事管理部门反映,船舶在航经新成沙水域时操纵频繁、复杂,同时受两侧的江心岛的影响,船舶在该水域航行时均想远离江心岛边缘,习惯靠近航道中线行驶。由于上下行船舶在该水域均靠近航道中心交汇,双方驾驶较难判断对方航行方向,同时还存在个别船舶在该水域以更加靠近航道中央或越过中线冒险追越,致使与对向行驶船舶极易造成紧迫局面。因此,船舶在该水域交汇时发生碰撞风险几率较高,夜间尤甚。另外,该水域下游约200m为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和广中江高速公路滨江大桥,一旦发生船舶碰撞失控或翻沉事故,极易发生碰撞桥梁,从而产生影响更大的次生事故。据统计,从2019年10月至今,西江新成沙水域已发生4宗船舶碰撞事故。
根据2022年2月最新施测的水深地形图,为有效防范和控制西江新成沙航段的船舶碰撞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新成沙岛左汊优良的水深条件,水深情况见图2,拟按照西江下游通航标准新开辟新成沙岛左汊航道,具体通航方案为:
图2 新成沙岛左汊水域水深图
(1)上行方向。上行船舶通过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和广中江高速公路滨江大桥后,按照助航标志标识,通过新成沙岛左汊往上游行驶。
(2)下行方向。船舶按照助航标志标识,利用现状航道往下游行驶。
实现西江新成沙航段分道通航,减少船舶在该水域交汇,可降低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概率。
(1)航标配布应与航运、港口、船型发展以及内河航道建设相协调、考虑现状需求、兼顾发展要求。
(2)航标配布应当根据江、河的具体航行条件,标出安全、经济的航道。
(3)西江下游配布一类标,要求配布的航标夜间全部发光。白天船舶能从一座标志看到次一座标志;夜间船舶能从一盏灯看到次一盏灯。
(4)沿岸航道的可航范围一般为航道标准宽度的两倍。如果沿岸航道宽度小于两倍航道标准宽度时,必须在碍航物近航道一侧设置侧面浮标,标示航道界限。
(5)设置侧面浮标时,应保证在航道同一侧相邻的两座浮标或同一侧的浮标与岸标规定的最小安全航行距离的相连直线内,不得有小于维护水深或揭示水深的碍航物存在。
(6)在潮汐河段,航标的配布应当保证所表示的航道在规定的基准面下有足够水深,并应注意潮流变向时浮标的回转范围。
为实现西江新成沙航段分道通航,须对该航段现有航标进行调整,方案如下:
(1)分道通航标志:根据《内河交通安全标志》(GB13851-2019)9.3.5,分道通航标志标示实行船舶分道通航制,指令船舶在规定的分道内行驶。为实现新成沙航段分道通航,指引船舶分道航行,在新成沙洲头、洲尾各设置1座分道通航标志,共2座,分道通航标志标牌分别正对上、下游航道中线。
西江新成沙航段分道通航标志高12米,标牌尺寸为9.0米×6.0米,采用钢结构形式。标牌分别注明“上行靠右”“下行靠右”字样,标牌颜色为蓝色、白边框、白色图案。牌面示意图见图3、图4。
图3 分道通航标志(面向西江下游)指向示意图
图4 分道通航标志(面向西江上游)指向示意图
为实现夜间标志显能,在分道通航标志上部设置两层检修平台。一层检修平台安装8盏射灯,射灯规格为60W/24V的太阳能射灯,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另一层检修平台为检修通道,宽0.8米,设高1.2米护栏。
(2)侧面标志:为标示上、下行航道界限,引导船舶在航道内航行,在上行航道设置左侧面标3座(浮标),在下行航道设置右侧面标2座(浮标);撤销原16#左侧面标,改造14#右过河标为右侧面标(岸标)。
侧面浮标均采用HF1.8型灯浮,左侧面标标体颜色为黑色,灯质为单闪绿光,周期4秒;右侧面标标体颜色为红色,灯质为单闪红光,周期4秒。
侧面岸标为高7米塔标,标体颜色为红色,航标编号设置在塔标标身面向航道一侧,顶部加装罐型顶标,灯质为双闪红光,周期6秒。
(3)沿岸标:根据《内河助航标志》(GB5863-1993)4.2沿岸标标示沿岸航道所在的岸别,指示船舶继续沿着本岸航行。为引导新成沙航段上行船舶沿左岸行驶,将原13#左过河标改造为左沿岸标。沿岸标标体为白色,顶标为直径1.2米标牌,顶标颜色为黑色,灯质为单闪绿光,周期4秒。
调整后西江新成沙航段航标配布示意图见图5。
图5 调整后西江新成沙航段航标配布示意图
随着船舶大型化及船舶航行密度加大,西江下游江心洲航段船舶通航条件日益复杂。根据江心洲航段航道尺度,可利用江心洲将航道分上、下行通道,可减少因船舶交汇而造成的船舶碰撞事故概率,保障航道通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西江下游江心洲航段航道部门可结合自身管养航道情况,参考该典型案例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