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樱桃
民间有句老话:“百练走为先。”勤走路,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疏通各部位的经络。同时,还能增强心肺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每一次行走,都是对身体最好的富养。
作家巴金说:人老腿先老,年纪越大越要勤走路,锻炼腿劲。年轻时,巴金就养成了散步的习惯,早起后在院子里先慢跑一会,喝杯牛奶再出去走路,天天如此。到了晚年,巴金每天上午也坚持走路,即使是腿脚不便,拄个拐也要走上一段路。年过八旬后,巴金依然目光炯炯,气色红润,安然活到一百多岁。
世界卫生组织也认定: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走路,对身体的损伤最小,对身体的疗愈效果也最好。不运动、不爱走路的人,只会随着年岁增长,变得衰老颓靡。而爱运动、勤走路的人,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会让你越活越年轻。
适度的运动,能自然释放内啡肽,让人感到舒适愉快。人到中年,放眼望去,有熬不完的苦、数不清的事。每天伴随着情绪醒来,又带着情绪入睡,时时刻刻被情绪包围。只有爱运动、勤走路的人,才能更快摆脱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千百年前的苏轼,也是选择在快走中疗愈自己。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一贬再贬,人生际遇一落千丈。即便是豁达如苏轼,情绪也难免低落,62岁被贬儋州时,他甚至备好了棺材。但苏轼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坚持每天早上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四肢舒展。
他说:“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在行走中,负面情绪随着汗水一同蒸发,所以苏轼才能做到积极乐观,始终热爱生活。
走路,是情绪的释放,也是心灵的救赎。当你压力过大、情绪低迷的时候,不如出门走一走。用一场轻松自在的健步走,来化解内心的烦闷和苦恼。当你身体微微出汗时,大脑随之清明,情绪也变得舒畅通达。
前段时间,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张艺谋再度走进大家的视野。为了冬奥会顺利开展,张艺谋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同时推进9个项目。开会到凌晨三四点是家常便饭,经常只睡3个小时,甚至是彻夜不眠。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已经72岁的张艺谋还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其实,这背后都离不开他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快走。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降温下雪,张艺谋每天都会快走五公里。他边走边说:“每天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保证你精神好,身体也好。”
运动和不运动,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与其羡慕他人的好身体、好精力,不如从现在开始动起来。无论生活多忙、工作多累,都要迈开步伐去行走,让自己精力充沛。
古语有云:“一夕不卧,百日不复。”意思是说:一晚上不睡觉,一百天也恢复不过来。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恢复体力,滋养精力,有效延缓衰老。可随着年纪渐长,入睡难、睡眠浅、醒得早,睡个好觉变得越来越难。曾国藩也深受失眠的困扰,他在书信中说:夜罕佳眠,或通夕不寐。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入仕后精神压力大,所以他晚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年近五十,他才找到了入睡的秘诀,其中之一就是:散步。饭后三千步,既可以放空思绪,也能借助运动后的疲劳感,安稳睡个好觉。曾国藩在家书中说,自己坚持三个多月后,效果显著。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勤走路,不但直接有益于身心,并且能改善睡眠质量,让你获得双倍的健康!
走路,是一门学问,掌握好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人民日报》曾推荐过的行走方式,分享给大家:失眠,晚上慢慢走;高血压,脚掌着地走;冠心病,餐后1小时慢步走;胃肠病,揉着肚子走;关节病,脚跟先着地;颈肩腰痛,举手走、大步走;静脉曲张,踮脚尖走;减肥,双手枕在脑后走;办公族,快慢交替着走。最好是每周坚持3次以上,每秒走两步,每次6000步左右为宜。从今天开始,迈开双腿往前走,坚持下去,整个人生都会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