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刘安鲁(山东博物馆)
象首纹簠通高17.5厘米、横长26.7厘米、宽21.7厘米,呈长方形。器盖与器体形制基本一致,子母口,盖与器沿每一边都铸有小兽头卡扣,使其扣合更加牢固。
在“山东精品文物展”上,有一件青铜器格外引人注目,它虽然体量不大,但却是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没有铭文,但却有着精美的纹饰和相对明确的时代归属;它虽然出现在异国他乡,但却是一件明确功用的嫁妆,它就是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象首纹簠”,这件器物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1963年,泰安市肥城县城东北的孙楼公社小王庄村,当地村民在在村东整平土地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几件青铜器,随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山东省博物馆接到通知后,立即对发现青铜器的区域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春秋早期青铜器。经过发掘清理后,墓中共出土了13件青铜礼器,包括两件有铭铜壶、两件铜鼎、两件有铭铜鬲、两件铜簠、两件铜盘、一件铜匜、一件穿带小壶、两件铜勺。其中,陈侯壶发现铭文3行13字,内容讲述了这是一批陈侯为其女陪嫁用的媵器,而这件象首纹簠就发现于其中。
簠,是古代祭祀和飨宴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所述器形与实物相同。凡簠都为方形器。《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膳稻于粱西。”郑玄注:“进稻粱者以簠。”出土和传世的西周簠上亦有自铭“用盛稻粱”的。簠出现于西周早期后段,但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长清仙人台3号墓发现的西周晚期的铜簠内就发现了粮食类的实物。但簠的用途不只是这一种,它还可以盛鱼肉等食物,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出土铜簠内就遗留有兽骨和鱼骨。
陈,自古就是原始氏族部落的名称。据史料记载,陈国是有虞氏帝舜之后,周武王灭商以后,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古陈部落故地。春秋早期的陈国地处黄淮之间,与蔡国、郑国同为中原重要的国家,后因齐国、楚国、晋国的兴起,争夺中原,陈国居于战争地域之中,无日不处在战争的氛围内,国势日渐衰弱,加上陈国君臣荒淫无度,相继发生两次国内动乱,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只得依附齐、楚、晋等大国以求生存,最终被楚国所灭。在春秋时期的对外交往中,婚嫁是最常见的结盟手段,根据同出的陈侯壶铭文,这件象首纹簠应是陈侯为其女儿所做的陪嫁之物。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早期,肥城一带临近齐国、鲁国、铸国等国的边境,春秋早期又是齐桓公称霸之时,齐国实力强大,小王庄一带很有可能已经属于齐国的势力范围,陈国与齐国联姻后陈国将获得齐国的保护,这也是陈国青铜器出现在肥城一带的重要原因。
小兽头卡扣及口沿下的简化兽面纹
螭龙兽耳
这件铜簠最具价值的就是它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器形。该器腹部分为两部分,上腹为直壁,下腹斜向内收,长方形平底。耳由两个长卷尾的螭龙构成,器盖耳兽作回首状,器身耳兽作匍匐状,器盖扣合时两兽首正好相互吻合,拱背蹲足,形状奇特,造型罕见,兽身饰阴线卷云纹,使器物整体加强了美的效果。四足为疾走的小兽,铜簠的足部大多为圈足,这种以小兽作为铜簠四足的情况在全国也是非常独特的。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铜簠多为斜壁、兽耳、浅腹,而此件铜簠已初见春秋中期流行的直壁形式,所以笔者认为这件铜簠所属时代当为春秋早期晚段,这种器形的过渡特征,也为判断小王庄遗址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纹饰方面,器盖与器身纹饰相同,主纹饰为下腹部所饰象首纹,以象作为母题所表现的纹饰在商周时期的器物上非常多见。当时的长江以北地区气候湿润,树木茂盛,许多现在生活在亚热带的动物尚栖息于此,大象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春秋时期青铜器上象的形象多以作为局部的象首或象鼻出现,这件铜簠下腹部即是这种情况,象首上颚后卷,这与变形龙纹相似,象鼻在上颚前方,象身部分省略,以简化龙纹的形式出现,更增加了纹饰整体的神秘感。器底内饰卷须卷尾的凸嘴龙纹,器口沿下饰简化窃曲纹,整器布满华丽的纹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品。
象首纹簠是目前山东省境内出土的最为精美的青铜簠,陈国青铜器传世品很多,但有确切的出土地点的成组陈器,这还是全国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