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的炼成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

2022-09-15 12:36邹大鹏杨喆侯鸣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穆青王进喜以人民为中心

□ 邹大鹏 杨喆 侯鸣

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今年“58岁”了。这篇激扬的雄文,让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特殊材料制成的”大庆人,大庆精神也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回顾那“铁”一般的奋斗史诗,新华社记者一直关注、记录、淬炼,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不朽之作。名篇有哪些创作密码?采访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翻开历史的篇章,这里有“铁”的信仰、“铁”的传奇,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铮铮誓言,也是中国新闻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紧扣时代脉搏 走进人民心窝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第一展厅,一张泛黄的《人民日报》,静静摆放在展台上。1958年6月26日,第三版,如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这个仅有3段的“豆腐块”,标题字号也明显小于同框其他文章标题,但新华社这则消息后来却让整个世界震惊——《松辽平原有石油》。“据新华社25日讯 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在最近获得的成果中,已经初步证实:松辽平原不久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油区之一。”文中第一段开门见山,虽然没有记者署名,但新华社记者最早将报道目光投向这片荒原。此时,勘探人员还未发现“大庆”,却已在前期勘探中发现希望。石油,中国古称石漆、火油等。根据《辞源》记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使用“石油”名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我国是较早发现石油的国家,但近代却一直深受“贫油”所困。翻阅“1948—2003新华社新闻稿库”,新华社报道很早就聚焦石油这一工业血液,无论是1948年在陕北援引巴黎“世界论坛”周刊报道《英美争夺伊朗石油》,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地质部李四光部长的发言》等报道,新闻人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报道祖国发现大油田。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松基三井所在地大同镇改名为大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一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人类奋斗史诗—石油会战,拉开了帷幕,一座新闻富矿也由此诞生。然而,因国家战略需要,当时的“大庆”,却不见于报端。“那时大庆一直是保密的,在石油系统内部叫‘松辽石油勘探局’,对外叫‘农垦场’,人们写信都写‘农垦场几分场几支队’,谁也不知道有个大庆,更不知道它在哪里。”《铁人传》作者之一、当年的“老会战”孙宝范曾回忆说,直到1964年1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由中央媒体单位等联合组成的采访组来到大庆,首次公开报道大庆。

怎么写大庆?孙宝范介绍,当时采访组有两种意见:一种主要是从领导决策、重大措施等方面反映大庆经验;另一种是来到大庆听了那么多振奋人心的感人故事,应当首先写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风貌,通过人和事来体现大庆的经验和精神成果。最终,采访组确定了以多写人、多写群众来反映革命经验和精神的方案,新华社记者袁木和《人民日报》记者范荣康接到任务后,开始夜以继日“走基层”。这是奋斗的伟大时代,也是为信仰而书写的时代。两名记者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他们白天下基层采访,与工人打成一片,晚上看材料、整理笔记,就连走路吃饭都在琢磨怎么让这篇稿件更精彩,走进人民的心窝。

大庆的奋斗精神如何让普通读者读懂?尤其是科技人员破解的技术难题,专业性很强,普通读者很难看懂。两人深耕“读者思维”,在接地气中把所有问题吃透了、嚼碎了,精心挑选蔡升“万里测温”、谭学陵“蹲坑测土壤传热系数”、方永华“捞岩心”等通俗易懂的故事,跟着技术员一起测量学技术、让工人们画图说明钻井取心的技术流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只有自己弄懂了,读者才能看明白;首先自己受感动,才能让读者受教育。在一幅幅白描中,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有超强的代入感和画面感。比如这段——“在风雪交加的冬季,身揣窝窝头,怀抱温度计,五次乘坐没有餐车、没有卧铺、没有暖气的油罐列车,行程万余里,在挂满冰柱的车头上实地探测原油外运时的温度变化……”

□ 左图 王进喜在工作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 右图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2020年累计钻井进尺突破10万米,这支“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队伍实现了年钻井进尺突破十万米“四连冠”的目标。图为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钻井工人在野外钻井平台作业(无人机照片,2020年12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如何在大量感人故事中找准大庆精神时代坐标?大庆创业初期的感人故事不计其数,包括王进喜的“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跳泥浆池”等,如果仅仅是写一个个故事本身,就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堆砌之感,也会让作品陷入平庸。名篇,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接天线,有思想积淀,而在海量素材中抽丝剥茧、锤炼提升,关键在于旗帜鲜明讲政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名记者不是写稿匠和文字搬运工,而是肩负时代使命的创作者,怀揣激情对大庆精神的挖掘,是一次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的提升,也是一次新闻敏感的碰撞,他们冷静地选取每一个人物和故事,精准呈现大庆精神的内涵——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是一种什么劲儿?只有充盈着信仰和奋斗的精神之光,才能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名篇,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站位和气概,也要有绣花功夫,在细节打磨上用心用情。孙宝范介绍,文章初拟标题是《又到了一次延安——大庆油田纪行》,后改为《大庆人·大庆精神》,最终,1964年4月19日,新华社电稿标题定为《大庆精神大庆人》向全国播发。“这篇稿子改了很多遍,我曾帮助他们下厂铅印和校对,当看到那煞费苦心改过的手写原稿时,我深深地为作者们的呕心沥血所感动。”孙宝范曾回忆说,这些人和事就发生在身边、早都知道,但经过记者的深入挖掘、组合提炼,却变得那么生动感人,让人看到了那种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

“列车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奔驰着。它掠过一片片田野,越过一条条河流,穿过一座座城市,把我们带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庆……”《大庆精神大庆人》的开篇至今令人神往。如今,这篇文章被收录于《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一书,翻阅崭新的纸张,文字中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在岁月沧桑中历久弥香。

追求真理之光 站稳人民立场

《大庆精神大庆人》一文,曾揭开“铁人”称呼的由来——“房东老大娘提着一筐鸡蛋,到工地慰问钻井工人。她一眼看到王进喜,三脚两步跑上去,激动地说:‘进喜啊进喜,你可真是个铁人!’……”

“当年‘老铁’这个词,是专属于油田人对王进喜的亲切称呼,他瘦瘦的、个子不高,说话那是斩钉截铁。”93岁的新华社老记者王宝欣面容慈祥,她听人说话要戴上助听器,走路缓慢要双手撑着“四条腿”拐杖,但说起数次蹲点大庆调研写稿的往事,眼中总是闪着光,这光中有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名篇。

大庆这面旗是红是黑?铁人“四顶帽子”是真是假?今天,这不是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然而,50多年前,这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追求真理的王宝欣给出了新华人的答案。

1966年夏秋时节,“战斗队”在煽动“造反”。“人拉肩扛是吹的”“跳泥浆池也是没有的事”……王进喜在各种名目的“批斗会”上挨斗,遭诬陷、关押,被扣上“大骗子、大工贼、大扒手、大流氓”四顶帽子。

王宝欣多年后曾在《想起了“文革”中的王铁人》一文中回忆这段历史。对自己当时境遇,她却只一笔带过。她13岁就考入北平贝满女中,早早投身学生运动,师从中共地下党员陈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宝欣到北京市工会工作,1958年为与丈夫康伟中团聚,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哈尔滨,夫妻俩都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从事报道工作。

1967年,分社组织职工去安达一个生产队受教育,这里紧靠大庆,她和年轻记者周国华一起去看看,否定大庆经验的大字报到底是咋回事?那些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近况咋样?听说来了新华社记者,不少油田职工悄悄来反映情况。

“每次我几乎是流着泪听他们的讲述!打道回分社,还是进行深入采访?我思想斗争十分激烈!”王宝欣说,丈夫曾被抓成“右倾”批斗重点对象,1962年刚甄别平反,从农场调回分社做记者,1966年夫妻二人又被宣布停职反省,当时正被审查中,分社也没给采访任务,一旦出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要站稳人民立场,敢追真理、敢讲真话、敢于直言。”王宝欣说,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面对眼前这种情况,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是一个党员和新华社记者应有的态度和作风。

“榜样就在身边,他们以人民为中心,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就是新华人眼中的光。”王宝欣回忆说,她在调查时对大庆两派的声音都要听,好的要听,不好的也要听,然后深入分析,一一核实,有一个细节至今难忘。一次铁人被拉到基层批斗,中午食堂吃饭,一个炊事员端着一碗高粱米冲他喊:“你这种人不配坐桌上吃,到一边吃去!”他蹲到墙角,却发现碗里埋了两个荷包蛋,在各种屈辱、毒打折磨中不曾流泪的铁人,流下两行热泪。最终,王宝欣在相关稿件中直接指出:“王进喜同志的所谓‘四顶帽子’是假的,纯属诬陷。”有关领导同志对稿件作出批示,要求大庆军管会保护王进喜,其后又通知大庆安排王进喜进京,予以接见保护。

此后,他们又采写报道《大庆红旗更鲜艳》发回总社。王宝欣说,11月初的一个晚上,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晚间新闻联播时间播发了这篇稿子,晚9时左右,大庆油田突然一片锣鼓声,从机关到井队奔走相告、口号震天,一些被压抑很久的职工群众兴奋地说:“中央肯定我们大庆的经验了!”鲜为人知的是,报道播发后,当时大庆驻北京的一些人,到总社“抗议”,要求撤掉这篇新闻。深夜12时,总社再次打电话到大庆,核实情况,王宝欣在电话中坚定回复:“我对新闻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我反映的是大庆大多数群众最真实的心声。”

岁寒知松柏,君子伴高节。在新华社的历史上,周以栗、瞿秋白……150余名烈士铸就了中国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追求真理是他们不变的信仰。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小院内,曾有一位满头霜发倔立、眼神坚毅透着书卷气的老人,生前风雪不误、坚持长跑,他叫吴建民。1956年,《人民日报》曾发表吴建民写的文章《此风不可长》,批评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有关商业部门对“好、少、新”商品开后门,领导干部搞特殊化。《人民日报》两次发表读者来信支持和赞扬这篇文章。但是,文章也触怒了一些人,在1957年“反右”中,主要作者之一吴建民被批斗,但他终生无悔,“文革”后平反坚持回分社还当记者。

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新华人调研、学习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锤炼着“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保护了大庆这面中国工人阶级的旗帜。

铸牢初心根魂 深耕人民情怀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积劳成疾患胃癌去世。几十万大庆职工悲痛不已,冒着风雪严寒举行追悼大会。铁人逝世后,新华社曾多次组织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采访报道。1972年1月26日,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播发,这篇文章由穆青与高洁合写,收录在穆青同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中。

如何将一个早已落笔无数、成为旗帜的人物写成名篇?名篇笔下的名人又有何不同?1966年,穆青的代表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见贤思齐。这次,面对铁人,穆青这位老党员,依然选择走进对方的内心,在铁人和自己的初心中,寻找文章根魂。

“对于这样的作品,一切评价都是多余的”,在《十个共产党员》的序言中,范敬宜曾如此评价。穆青曾这样告诉范敬宜:“这本书虽然只写了十名普通共产党员,是沧海一粟,但是它反映的是整整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胜利;有了这样的人,才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有些人是我在心里酝酿了多少年才动笔写的,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写他们的……”

开图别有沧桑感,只觉含毫咏不成。文字行诸纸面,文字更来自内心,是作者与被书写者骨子里的品格与共情。所以,我们在文章中看到作者选取了铁人的诗——“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而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王进喜哪里是在打井?他简直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取石油!”

作者用铁人那些最简单质朴的话语,给人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总有一天,要使我国石油流成河!”“把石油落后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文章中这样记录铁人最后的时刻——当他从昏迷中再一次苏醒过来时……用断断续续的微弱的声音留下了自己的遗言:“一定要把大庆的工作搞好……石油、石油……”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创作对象,都是时代的注脚。有的作品写作精巧,却难成精品,大多是照猫画虎,缺少了灵魂深处的碰撞,缺少了发乎初心的深邃思考。穆青曾这样评价笔下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们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奉献。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身上几乎都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是中国的真正脊梁。”

眼里有光,心中有魂;穆青身上,初心永存。“我是人民的儿子”——这心灵深处的人民情怀,引领他的脚步不停地走向人民、书写人民,在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他曾说过:“我们这代人好在尝到了老百姓保护我们、爱护我们的滋味,所以一辈子也忘不了,总怕自己做得不好,对不起他们;总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忘了老百姓,要处处想到他们。”

岁月无声,名篇依旧。如何成就名篇?初春,一场大雪,飘落冰城。面对这个问题,王宝欣老人许久未答,静静地望向窗外,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峥嵘岁月,那一次难忘的采访,不知道,在她的记忆深处,还有哪些宝贵的画面,如同纷飞的雪花,在历史中厚积珍藏……

范敬宜与青年记者的一段对话,给出了答案。当年,范敬宜答应为《十个共产党员》一书作序,书中人物气壮山河的事迹,作者感人肺腑的自白,使他完全无法平静下来,经常是彻夜难眠,十多天过去了,竟然一字无成。

此时,一位青年记者的启发让他豁然开朗:“你把穆青同志那番话如实地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序言吗?他的话,就是他的人;读了他的话,也就使人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记者了。这不比绞尽脑汁去分析、去评价作品要好得多吗?”

[1]松辽平原有石油,人民日报[N],〔未署记者名〕,1958-06-26(03).

[2]东北松辽平原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油区之一,1948-2003新华社新闻稿库,〔未署记者名〕1958-06-25签发线路:能源工业.

[3]石油,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三版2956页.

[4]孙宝范等.铁人传[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01-10.

[5]孙宝范等.铁人传[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355.

[6]石堪砺.文革中,新华社记者“营救”王进喜,新华每日电讯[N],2011-05-27(11).

[7]王宝欣.想起了“文革”中的王铁人,为时代作证——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社史资料文集,2008,05,22.

[8]王宝欣.想起了“文革”中的王铁人,为时代作证——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社史资料文集,2008,05,22-23.

[9]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华社烈士传[M],新华出版社,2016,10,01-02.

[10]闻集.此风不可长,人民日报[N],1956-10-603.

[11]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II—III.

[12]穆青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80.

[13]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II—II.

[14]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II—IV.

[15]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V.

[16]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05,V.

猜你喜欢
穆青王进喜以人民为中心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CHINESE IDOL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王进喜:“石油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