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证50即将登场 三类股票存在重估空间

2022-09-14 18:37:06张俊鸣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重估成份股创板

张俊鸣

北交所成立满周年,众多投资者引颈期盼的北交所专属指数也即将登台亮相。代码899050的北证50指数将汇聚北交所的头部公司,成为北交所第一个专属指数。

对投资者来说,一个没有指数的交易所是不可想象的,经过一年的发展,北交所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10家,从中挑选出50家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作为成份股,时机已经成熟。北证50的推出将弥补北交所之前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指引。可以预见的是,北证50的推出将吸引更多资金来挖掘北交所的投资机会,也会有更多无法直接参与北交所的投资者可以通过ETF来分享北交所成长的机遇。对于已经取得北交所交易资格的投资者来说,或许已经到了可以提前布局的时间了。

在去年9月北交所成立之后,首批挂牌的公司出现一波炒作,但很快归于沉寂,不少股票甚至大幅跌穿启动时的价格。与此同时,北交所发行的新股破发现象也屡见不鲜,整个市场赚钱效应比较低落,增量资金入市不明显,和许多投资者此前对北交所的预期存在一定的落差。其中的原因,除了今年前四个月A股市场出现一波调整,北交所也受到影响之外,笔者认为,这和北交所指数迟迟没有推出存在一定的关系。指数没有推出,投资者对北交所的观察缺乏一个客观的指标,相比之下创业板、科创板甚至主板也能提供不少类似北交所小型企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自然也就缺乏投入北交所的意愿。因此,北交所推出北证50指数之后,将树立起“主心骨”和“风向标”,重新带动投资者关注北交所的热情。

北证50的推出除了可以有吸引投资者眼球,带动北交所相关公司的价值挖掘之外,还将是吸引公募基金被动配置的“标配”。此前科创板在推出科创50指数之后,很快就有基金公司上报ETF基金并获得市场热捧,接下来又有科创板和创业板头部企业合体的“双创ETF基金”等问世,给科创板注入了大量资金活水。

可以预见的是,北证50推出之后,相关的ETF基金很快也会面世,再加上融资融券的實施,北交所的流动性将会获得明显改善。尽管北交所的股票不能像现有沪深两市的股票那样具备配售新股的功能,但北交所的涨跌幅限制是30%,明显更胜一筹,在流动性改善之后估值有望向沪深两市看齐。从不少北交所公司发布的公开数据来看,最近几个季度股东户数连续减少,这些个股存在主力资金提前介入的可能性。

从流动性改善带来估值提升的角度来说,北交所特别是有望入选首批北证50指数成份股的公司,具备一定的价值重估空间。特别是目前北交所仅提出指数成份股筛选的方法,并没有立刻推出指数,从现在到指数正式推出,以及ETF基金大面积发行被动买入之前,都是北交所进行价值重估的“时间差”。对于已经取得北交所交易资格的投资者来说,这一“时间差”意味着提前布局的机会。

从北交所的官网消息来看,9月17日进行第一次全网测试,9月24日第二次全网测试,9月30日也就是三季度末作为指数成份股的筛选截止时间的可能性较大。“十一”长假过后,随时可能宣布成份股的正式名单及指数上线的时间,年底相关ETF基金发行的概率较大。因此,笔者认为最佳的布局时间点就是在成份股名单正式公布之前,目前开始筹备资金在十月初符合北交所权限开通资格的新投资者,极有可能在成份股确定之后进场抢筹,成为推动北交所价值重估的先锋队。如果指数推出之前相关股票涨幅巨大,则很有可能出现一波获利回吐,等待ETF基金发行确定再起一波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北交所目前上市的公司仅有110家左右,再加上北交所提出明确的成份股筛选方式,有心的投资者可以根据相关条件,以排除法的方式自行筛选可能入选成份股的公司。笔者认为,从可能入选北证50指数的成份股中,有三类个股的机会较大:

一、估值较低、业绩较好的品种,特别是动态市盈率在15倍以内,业绩成长明显,股东户数连续减少,股价处于最近两年低位区。这类品种的估值,未来有望向沪深两市的同行看齐,如颖泰生物、同力股份、德源药业、齐鲁华信、佳先股份等。

二、市值较大、行业前景较好,十大股东有公募基金现身的品种。这类品种是北交所的龙头企业,公募基金已经提前布局,基本面比较确定,受益于北交所流动性改善的可能性较大,如贝特瑞、长虹能源、森萱医药、富士达等。

三、科技含量较高,估值显著低于沪深同类上市公司的品种。这类公司的股价往往具备较高弹性,如果被游资相中可能炒作力度较大,如同享科技、广道数字、智新电子、德瑞锂电等。

除了三类北交所公司之外,一些名列北交所公司十大股东的沪深A股公司,也可能会因为北交所价值重估而水涨船高,如颖泰生物的第一大股东华邦健康、贝特瑞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宝安、森萱医药的第一大股东精华制药等。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重估成份股创板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质疑与重估:论《医学虚无主义》及其局限与启示
科学与社会(2023年4期)2024-01-11 08:09:02
网络化时代的“经典重估”:评《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
近代变局下的中国传统政治重估——以清末梁启超与章太炎的不同阐释路径为中心的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与发展研究
科创板的圈外人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04
抢抓科创板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0:58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数据分析
证券导刊(2009年23期)2009-09-02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