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学旅行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机制研究*
——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

2022-09-14 07:15:06郭程轩
地理教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人地寻乌县寻乌

李 婷 郭程轩

(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引言

2020年2月,教育部强调要推进“共情共鸣”行动,深入挖掘红色故事与人物事迹,结合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地理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有效开展具有地理特色的思政活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有关在地理研学中贯穿思政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融合机制与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研究对象,[2]是把握地理特色、交融党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工具,[3]也是中学地理进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因此,地理研学与课程思政的本质融合离不开人地关系这一价值工具的运用。本文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探讨人地关系在地理研学思政中的可能和实现方式,尝试提出在地理研学中实现思政育人的一般模式,并以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生态研学为具体案例探究实现路径,以供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参考。

二、地理研学中人地关系蕴含的思政价值

1.研学人地时空变化是思政情感产生的基础

人地关系具有动态性与地域性的特征。[4]人地关系的动态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矛盾不同,在人类未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之前,曾有一段漫长的人地对立发展历史,随着人类对人地矛盾变化的深刻领悟,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和谐。人地关系遵循由人地对立到人地协调的辩证发展观。吴传钧认为人地关系研究一定要与区域研究相结合,[5]研学中人地关系的地域性体现在研学地域和类型不同,人类作用于自然区域的方式、强度和后果不一,导致人地关系存在地域差异,也体现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走向人地协调过程中出现的空间不均情况。

地理研学旅行是基于研学地域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开展的,其蕴含的人地关系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学地点所保存的景观刻印着人地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承载着人地协调史与人地对立史,也预示着未来的人地关系走向;二是研学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研学资源类型存在人地矛盾与地域特色差异。以家乡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为主要内容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最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研学人地关系时空变化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特殊方式,也是促成思政情感发生的基础。

2.研学人地情感变化是思政教育的桥梁

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情感是人地观念变化后产生的情绪。[5]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中,人地关系思想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论、决定论、征服论、或然论到协调论的人地观念。[6]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7]是地理学科育人的前提和基础。现有的地理景观资源多留存时代的印记,一定程度上会折射人地观念变化。当学生感受到家乡人地对立后,易流露出焦虑、痛苦等消极人地情感,当学生看到党带领家乡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地协调后,则流露欣喜、自信等积极人地情感。通过人地情感的转化熏陶和启迪学生,研学思政教育的作用由此而显现(见图1)。

图1 人地情感—思政情感发生机制

因此,在地理研学旅行中,需深刻把握人地关系的时空维度、立足于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基本价值观,设计由不同组合的研学资源和地点所编制而成的研学路线(见图2),挖掘多样的育人价值。这样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在不同研学地区的区域差异和历史变化下的人地关系,使学生在人地作用过程中生成地域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生态文明理念、领土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等爱国理念,由此从人地观念延伸至层次丰富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观,这也为地理研学旅行中思政情感的渗透提供前提和条件。

图2 基于人地关系的地理研学思政路线

三、地理研学旅行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

对人地关系的固有认识无法直接产生指向思政教育的道德情感。因此,需从地理学科情感发生基础——人地关系出发,讨论人地关系的两大特征,探索人地观念如何间接影响与孕育思政情感,挖掘其中的关键要素,从而实现自然发生式的地理研学思政教育。

1.要素一:认识学生的先行人地观念

地理课堂中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研学中人地观念产生的基础,持有不同人地观念的学生对研学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已然接受人地协调观这一人地观念。因此,在进行地理研学活动时,学生会秉持脑海中已经建构出的人地观念看待地理现象,如秉持着人地协调观的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地理现象时,会触发共情共鸣能力,进而产生惋惜、焦虑等消极情绪,而在认识人类巧妙利用地理环境资源促进自身发展、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实现生态文明时,则会自然生成愉悦与满足的积极情绪。因而本文默认学生在地理研学过程中先行领会了人地协调观,并具备一定程度的共情共鸣能力。

2.要素二:把握研学中人地关系的育人时机

德育时机是关系德育工作实效性及成败的关键因素,[8]实施德育要抓住契机和切入点,才能达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9]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学科德育的最佳时机是在人地和谐的正向情绪体验下,学生来到产生人地冲突的地点或感受人地对立的历史后,会产生普遍的不良体验,教师适时介绍促成人地和谐的作用主体,如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等,引导学生知晓党和国家在其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与所作出的努力,最后带领学生感受人地和谐的新面貌,从而增进学生对该作用主体的信任,获得爱党、政治认同与民族精神等相应思政情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情绪体验升华至深层次的思政情感认同。

3.要素三:遵循“人地对立—人地协调”的研学路线

人地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使得研学路线的终点一般指向符合地理事物发展的方向,即人地协调。从上述先行人地观念与育人时机两个要素能够看出,研学旅行路线也应该遵循“人地对立—人地协调”的路线设计。研学路线中人地对立的区域能够充分激活学生先行的人地协调观,调动其共情共鸣能力,为其后的思政渗透奠定基础;在人地协调的研学地点中则通过研学活动设计自然地引出作用主体,层层积淀,使得学生在研学路线的后端实现情感升华,达到研学思政的目的。例如,有学者在雷州半岛地理研学设计中,先让学生感受“地虽海滨,然每苦旱”人地对立的历史后,激起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再带领学生来到具有人地协调印记的鹤地水库,感受党治理的成果,看到生态文明与全面小康的场景后,学生情绪由消极转向愉悦和自豪,这时思政情感便自发地融入地理研学中。

4.要素四:彰显作用主体的研学任务群

一般地理研学活动设计的过程(包含活动与问题)直接指向地理问题的解决,但难以直接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研学活动,教师基于研学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变化设计相关研学任务群和问题链条,即通过主任务和子任务相结合的方式分小组合作探究地理现象中人与地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方式,获得对该地时空差异的理性认知,并在地理研学任务中设计各类人地关系问题,学生在解疑中获得情感变化。在此研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突出达成人地和谐的作用主体价值,让学生从浅层的情绪体验上升为深层次的情感认同,从而在地理研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四、基于人地关系的地理研学思政案例设计

1.地理研学思政模式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研学是地理学科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融合思政理念探索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情感三者相互促进的地理研学思政模式(见图3)。

图3 人地关系的地理研学思政模式

2.案例

(1)研学区域选取依据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是我国红色历史文化名县,但改革开放时期的过度开采使寻乌县由“稀土王国”成为“南方沙漠”,水土流失次生灾害严重。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实践出“南方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的寻乌经验。2019年,寻乌县实现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统一。因此,寻乌县是进行资源和环境安全思政教育的优良研学地点。

(2)设计寻乌县研学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寻乌县生态环境发展过程,结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中“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等内容,在地理研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围绕寻乌县稀土资源开发主题,结合人地关系的历史变化和空间差异将地理研学资源景观与党的方针政策协同起来,以增进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关系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感悟,增进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自信。

(3)挖掘寻乌县人地关系及思政理念

笔者将人地关系作为资源开发的价值指引和解读工具,以挖掘寻乌县生态环境治理和历史底蕴相融的思政元素(见图4)。

图4 寻乌县人地关系与思政理念蕴含关系示意图

根据寻乌县生态研学人地关系发展历程,学生在相应研学地点能够体会到寻乌先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认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对家乡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优化产生人地共情的情感体验,深刻感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最终实现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的认同,落实家国情怀思政理念的培养。

(4)开展寻乌县生态研学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1:“水土流失,红色寻乌”区域认知,历史印记

研学情境:寻乌县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贫困县,寻乌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主任务:了解寻乌县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感受寻乌县区域文化。

子任务群:①结合寻乌县经纬度位置,收集寻乌县自然专题资料,探究寻乌县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②走访寻乌县历史文化名村,深刻感受客家文化建筑特色和体验寻乌县人们的生活方式;③寻找寻乌县红色足迹,了解近代党在寻乌县发展红色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建设历程。

研学问题集:请描述寻乌县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造成寻乌县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说说历史上寻乌的红色故事。

人地情感:认识历史上寻乌县地对人的限制以及人对地的适应,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思政教育契合点:对寻乌县的乡村发展建设有初步的地理感知,感受寻乌县的区域环境和红色历史文化。

盐酸小檗胺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外溶出性能评价 ……………………………………………… 董 宁等(17):2356

活动主题2:“稀土滥采,南方沙漠”矛盾急剧,人地对立

研学情境:改革开放初期,在寻乌文峰探测到了珍贵的稀土资源,稀土矿成为寻乌县的支柱产业,文峰也成为寻乌县最先富裕起来的乡镇。但由于过度开采,留下了14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变成了“南方沙漠”。

主任务:调查寻乌县“南方沙漠”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子任务群:①寻找“沙漠”历史印记,了解寻乌县“南方沙漠”名称的由来;②将研学考察团队分成几个小组对文峰乡三处稀土矿山点附近的居民进行访谈,了解寻乌先人们开采稀土资源的历史过程;③观看“14平方公里废弃矿山航拍图”与“矿区水质污染图”,分析稀土矿山不合理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研学问题集:寻乌县“南方沙漠”从何说起?请你说出造成寻乌县“南方沙漠”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人地情感:形成寻乌生态破坏造成人地对立的认知,产生焦虑的消极情绪。

思政教育契合点:寻乌县人民对稀土资源滥采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学生深刻感受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能力以及过度开发造成的人地对立,虽能感受寻乌人民支持祖国工业建设和外汇创收的劳动精神,但需明确偷采滥采的方式无法使寻乌县永续发展。

活动主题3:“治理人祸,整治生态”镇定思痛,人地缓和

主任务:了解党和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

子任务群:①参观石排工业园区,听当地政府人员讲解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三同治”模式,总结归纳成研学笔记;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卫星地图以及对河流周边进行考察,绘制寻乌河的草图,要求画出河流长度、干支流以及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等,并描述寻乌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③根据所搜集的材料说明寻乌河水质污染带来的危害,并组织各小组对寻乌河下游河段水质进行采样与检测,分析斗晏水电站的水质,并完成水质分析表。

研学问题集:在治理寻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发挥了哪些作用?是如何治理的?

人地情感:消除人地急剧对立的紧张感,感受初步的人地协调。

思政教育契合点:体会党和政府领导寻乌县人民脱贫攻坚和治理废弃矿山实现绿水青山的决心,为后续研学活动中党领导人民推进寻乌美丽乡村建设、人民生活富足做情感铺垫。

活动主题4:“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重获新生,人地和谐

研学情境: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寻乌县自主探索出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2019年最终实现全县脱贫,生态绿化水平不断攀升,还打造出了幸福小镇等旅游示范园区。

主任务:体验寻乌县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了解寻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子任务群:①参观幸福小镇、花开了生态景区等生态旅游地,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带来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感受寻乌县人地协调发展的新面貌;②参观寻乌县博物观,深刻感受寻乌党建文化,讨论党和政府在寻乌发展中的作用。

研学问题集:寻乌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乡村面貌?寻乌县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

人地情感:感受人地和谐的景象,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式。

思政教育契合点:感受党在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做出的一系列举措,让寻乌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学生欣赏人地和谐之美、领悟奋斗之美中促进意识认同,真正领悟人地协调观,生成家国情怀理念。

五、总结

研学旅行是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研学旅行中思政教育的最重要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这便需要将学科特色性活动与课程思政中的道德价值进行有机联动,而不是让两者各行其道。因此,思政教育和地理研学的结合应从地理学科的主题——人地关系出发,将研学区域的时空差异产生的人地观念与相关的思政理念进行有机联动。对于人地关系知识的德性资源开发,笔者仅抛砖引玉,具体需要更多学者进行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人地寻乌县寻乌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塬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与探索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党史文苑(2020年7期)2020-07-29 12:39:23
脐橙之乡
尹 平
宝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48
张子炀
宝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46
宿州“人地”挂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证分析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寻乌画卷
党建(2016年5期)2016-05-10 11:25:01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
党建(2015年12期)2015-12-21 14:49:51
安顺喀斯特地貌与苗族文化的 “人地”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