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言 林丽珊
我国现有的大气科学英文科技期刊发展无法满足我国大气科学研究产出的增长,靠国外出版机构“借船出海”不是长久之计,未来大气科学英文科技期刊可以联合起来,打造我国自主的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出版传播平台,以此平台为推手,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大气科学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大气科学科技期刊的发展能促进大气科学学科繁荣,为气象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我国先后出版过60多种气象类科技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年)学科分类,收录的公开出版的大气科学类科技期刊有36种,其中中文期刊31种、英文期刊5种。本文重点分析这36种期刊。
36种刊物中,创刊历史最悠久的是《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前身是《气象杂志》,由《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在1935年改版而成。如图1所示,大部分(87.1%)中文大气科学科技期刊创办于1989年之前,创办高峰期集中在1970—1989年。英文科技期刊都是在1980年之后创办。大气科学科技期刊以双月刊为主,占比达71.4%,只有2种中文刊和1种英文刊是月刊。
图1 全国大气科学类科技期刊创刊时间分布图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共20种,其中有2种英文刊和18种中文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共14种,其中英文刊5种、中文刊9种;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1年(即第9版)之“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收录的共10种,均是中文刊。综上可知,同时被三个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大气科学(气象学)的中文科技期刊仅有9种。
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有4种,另外1种被ESCI收录(表1)。其中4种英文刊均有合作的出版商,主要为2家:科学出版社和Elsevier合资的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社。2021年全球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SCI期刊共94种,中国占比为4.26%。相比较,美国、英国、德国及荷兰的收录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SCI期刊数量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表1 中国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英文期刊
2020年,全球共产出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SCI论文17378篇,其中中国作者产出4660篇,占比为26.8%。中国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SCI期刊的发展无法满足大气科学学科研究的产出。
选取同时被三个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且三个数据库中综合影响力排名前5的大气科学(气象学)的中文刊物中的5本期刊(《大气科学》《气象学报》《气象》《高原气象》《应用气象学报》)的引证指标进行分析。2011—2020年5本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有下降趋势(图2),特别是《气象》《高原气象》为月刊,《气象》年载文量从2011年的226篇下降到2020年的165篇,下降27%,《高原气象》年载文量从2011年的192篇下降到2020年的121篇,下降36.97%。年载文量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这可能是与3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因为随着气象科研水平提升,大气科学类学术论文图、表、内容更丰富,文章的篇幅增长了;二是越来越多的科研论文刊登在国外期刊上,导致稿件流失(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版)》统计,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大气科学学科论文6933篇,中国作者发表了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SCI论文3443篇。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大气科学学科论文6530篇,中国作者发表了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SCI论文4660篇);三是2020年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指出,今后的科技评价中,科技论文追求质量摒弃数量。重质量轻数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投稿量的下降。
图2 2011—2020年大气科学类5种期刊年载文量
2011—2020年5种期刊的核心影响因子在波动中升高(图3),《应用气象学报》核心影响因子升高幅度最大,根据中国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应用气象学报》2011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375,2020年核心影响因子为2.605,升高幅度达89.45%。《气象》核心总被引升高幅度最大,从2011年的2827次升高到2020年的4041次,升高幅度达42.94%。
图3 2011—2020年大气科学类5种期刊核心影响因子
现今,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已迈向国际一流梯队,正成为全球科技论文产出的大国和强国,国际论文产量连续十几年处于全球第二,且论文质量也逐年增强。在大气科学领域表现也是如此,2020年,在大气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5426篇)、中国(4660篇)和英国(1793篇),并且2016—2020年,中国大气科学领域SCI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总论文量和篇均被引频次有所上升。借助在大气科学领域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和良好的技术基础,结合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7大技术趋势:以人为中心、开放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获得性、互动、融合,探讨大气科学领域科技期刊未来发展路径。
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传播的载体,大气科学不仅仅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研究大气与周围的海洋、陆面、冰雪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当前国际的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利用,取得快速发展。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大气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值预报方法相结合,发展无缝隙精细化预报,在天气预报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全球在大气科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多学科和水资源等学科交叉最多,交叉论文占比分别从2019年的24.0%、14.6%和9.3%提升到2020年的35.2%、17.7%和13.9%,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论文数量也一直维持较强劲的上升趋势。未来,大气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融入大气科学的发展,为学科发展服务,在栏目设置以及选题策划方面可以侧重刊载大气科学交叉领域论文以及新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科技期刊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着力点就是科技期刊刊载的论文传播速度和广度。未来,推进期刊数字化出版,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对科技期刊传播的技术支撑作用,打造既具备传播科技成果又能较好服务科研人员的学术传播平台。期刊载文量、刊期与期刊影响力密切相关,期刊载文量是衡量科技论文产出数量、体现科技成果产出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科研发展水平,侧面反映了科技信息交流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学科领域的活跃性和前沿性。直接影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未来大气科学科技期刊可以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刊期,使更多的刊期发展成为月刊,适当扩大载文量,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以及信息交流,促进气象学科繁荣发展。另外,中文科技期刊可进行双语出版,建设双语网站,设置英文长摘要,英文图标等,提升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现有的大气科学英文科技期刊发展无法满足我国大气科学研究产出的增长,未来我国可以适量创办一些英文大气科学类期刊或者提升现有英文大气科学期刊的载文量,扩大规模。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受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180种英文期刊中,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的期刊占比达到82.8%,这是因为国际出版商在出版领域深耕多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借船出海”不是长久之计,未来大气科学英文科技期刊可以联合起来,打造我国自主的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出版传播平台,以此平台为推手,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大气科学科技期刊。
深入阅读
崔建勋,2020.合理设置期刊出版周期与载文量的理性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31(7):821-827.
戴洋,吴灿,何晓欢,2019.从SCI收录情况看大气科学期刊发展态势.气象科技进展,9(3):249-250.
任胜利,宁笔,陈哲,等,2020.2019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科技与出版,(3):6.
沈锡宾,刘红霞,王海娟,等,2021.刍议推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7大科技趋势.编辑学报,33(2):129-132.
宋亚珍,赵大良,南红梅,2022.科技期刊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的思考.编辑学报,34(1):22-25.
王启光,丑纪范,2021.浅谈大气科学的发展脉络.气象科技进展,11(3):8-10.
袁凤杰,李耀先,等,2005.我国气象科技期刊发展与作用.气象研究与应用,26(4):45-50.
张萌,贾朋群,王小光,2020.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态势.科学观察,15(1):23-29.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2020.气象科学论文文献计量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北京:中国气象局图书馆.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2021.气象科学论文文献计量统计年度报告(2021年).北京:中国气象局图书馆.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