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翠 景 淼 高倩倩
(1.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2.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我国目前探明的金矿中贫矿越来越多,矿石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赋存状态多样,选矿难度大。针对这样的资源现状,高效合理地利用是业界无法回避课题[1]。
陕西洛南某金矿区域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形态以东西向为主[2]。为给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
矿石为接触变质岩型强蚀变金矿石,变质岩石类型有含红柱绿帘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红柱变质石英砂岩(图1)、含空晶红柱变质石英砂岩、含黏土变质石英砂岩(图2)、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千枚状变质石英砂岩等。
矿石在光谱半定量分析[3]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XRD分析结果见表2,金物相分析[4]结果见表3。
?
?
由表1可看出:矿石中有用成分金含量为2.52 g/t,其他成分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由表2 可看出: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占89.9%,其他矿物含量较低。
由表3可看出:矿石中金主要以裸露及半裸露金形式存在,占总金的95.24%,其他形式的金很少。
大型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矿物主要有10余种,见表4。
?
从表4 可看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黄铁矿、黄铜矿、硬锰矿、自然金、自然银等少量至微量;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是绢云母,红柱石、绿帘石、磷灰石等少量至微量。
(1)自然金。所鉴定样品中共见自然金16粒,呈浅金黄色和金黄色,反射率60%以上,低硬度,表面擦痕明显,呈均质性[5]。其粒度大小和含量及形态特征见表5~表6。
?
?
从表5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出:自然金的粒度微细,微粒占99.9%,超微粒占0.1%;最大粒度为0.018 mm×0.015 mm,未见粗粒自然金,推测大部分金为次显微金。
从表6可看出,自然金以粒状为主(图3),其次为片状、板状和不规则状。
自然金的嵌布形式比较简单,褐铁矿中见8 粒(图4),淋蚀洞中7 粒(图5),单独存在(砂样中)1 粒。
(2)褐铁矿。褐铁矿是矿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是黄铁矿的蚀变产物。从产状看,原黄铁矿形成最少有4 个世代(图6):第一世代褐铁矿多呈自形晶,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较少,并且部分环带结构发育(图7),个别未蚀变的黄铁矿晶体分布在变质石英砂岩的斑晶中,第一世代的褐铁矿粒径在0.1 mm 左右;第二世代褐铁矿多呈他形晶或半自形晶,粒径在0.2 mm 以上,不显生长环带;第三世代褐铁矿呈细粒集合体,或成细脉状沿矿石裂隙分布,粒径多小于0.05 mm,此褐铁矿有定向分布趋势,并且淋失最严重,形成空洞并残留部分氧化铁;第四世代褐铁矿分布在后期石英脉中,最大自形晶粒径在0.65 mm左右,但含量较少。
(3)黄铁矿。黄铁矿在光片中仅见细小颗粒,或为褐铁矿中的残晶,或在基质石英中出现,一般粒径小于0.1 mm,部分呈自形晶;在重砂中可见颗粒较粗的胶状黄铁矿,粒径大于0.1 mm,他形晶黄铁矿多为低温条件下的产物。
(4)自然银。自然银仅见个别颗粒,呈树枝状,弯曲分布在石英脉中,矿物长0.8 mm、宽约0.02 mm;自然银呈亮白色,微带乳黄,反射率在80%以上,均质性,硬度低,多擦痕(图8)。
矿石中偶见黄铜矿、硬锰矿、金红石等,呈星散状分布在矿石中。矿石中较多的铁质混染于各部位,这是褐铁矿淋蚀后的结果,在薄片中呈星点状分布在砂岩基质中或矿石裂隙中。
(1)石英。石英是矿石中的主要矿物,多来自原岩石英砂岩和少量的硅质岩。变质砂岩多呈明显的斑状变晶结构(图9),石英斑晶粒径最大超过0.8 mm,多呈浑圆状,少量被拉长,部分斑晶呈波状消光,个别显变形带,说明受到动力的影响[6]。岩石的基质石英直径一般小于0.1 mm,定向分布。矿物间多分布褐铁矿和其他金属矿物,还有较多的氧化铁质点密布,使其透明度极差。
(2)绢云母。绢云母出现最多的是在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图10)和千枚状变质石英砂岩中,其他矿石中极少。绢云母呈鳞片状集合体形式,细小的绢云母片晶连续定向分布,形成千枚状构造。
矿石的结构类型由同时或先后结晶的矿物的自形程度、相对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决定[7]。矿石中褐铁矿呈隐晶结构;黄铁矿和假象褐铁矿呈自形—他形晶结构;早期假象褐铁矿部分生长环带显著,形成环带结构;斑状变质石英砂岩中具斑状变晶结构;各种变质石英砂岩均具变余砂状结构;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具斑点状显微片状变晶结构。
褐铁矿和其他微量金属矿物,均呈星散浸染状构造;大部分的褐铁矿被淋蚀成空洞,形成淋蚀构造;大部分变质石英砂岩和接触千枚岩具定向构造;个别变质石英砂岩,矿物成无定向分布,形成块状构造;后期石英脉和少量褐铁矿在岩石裂隙中成细脉状构造。
根据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认为该矿石为接触变质岩型强蚀变金矿石,赋矿岩石多为变质石英砂岩,少量接触千枚岩。
(1)矿石中物质组分相对简单,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黄铁矿、黄铜矿、硬锰矿、自然金、自然银等少量至微量;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绢云母,红柱石、绿帘石、磷灰石、黏土等少量至微量。
(2)矿石中自然金共见16 粒,均为微粒和超微粒。最大一粒在重砂中出现,粒度为0.018 mm×0.015 mm,单独存在,其他分布在褐铁矿及其淋蚀空洞中。自然金的形态以粒状为主,占总量的75%,其次为片状、板状和不规则状。自然银仅见1 粒,呈树枝状,分布在石英脉中。
(3)矿石中可回收成分为金,品位为2.52 g/t,其他成分未达到综合利用标准。可回收金主要以裸露及半裸露金存在于矿石中,占总量的95.24%,碳酸盐、硫化物、氧化铁及硅酸盐包体金较少。
(4)矿石中可见金较少,推测大部分金为次显微金,其中微粒占99.9%,超微粒占0.1%,由于自然金颗粒细小,选矿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