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70%,老龄化程度呈现加剧态势。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我国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智慧养老是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技术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安全保障、娱乐休闲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和管理,突破传统的养老方式,更好地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丰台两个社区和房山一个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共189人。纳入标准:年龄在50岁及50岁以上;认知和反应能力正常,不会使用问卷星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或家人协助填写并提交;知情同意本次调查。
利用微信问卷星调查模式,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个人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对智慧养老的了解程度和相关需求。调查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
1.3.1 社区老年人一般情况分析。
表1 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续表
1.3.2 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分析。智慧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受限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文化水平和宣传程度,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方式的兴趣和认可。表2中显示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1.06%的老年人非常了解智慧养老,4.76%的老年人比较了解智慧养老,43.92%的老年人了解一点,50.26%完全不了解智慧养老。老年人对相关的互联网操作方法不会使用直接影响体验和参与智慧养老服务。
表2 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
社区老年人是智慧养老的主要服务群体。老年人对新兴的养老服务方式有兴趣,普遍对传统养老方式的改变有需求,对智慧养老服务有尝试的意愿。对社区老年人的调查问卷中显示,28.57%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生活,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网上平台订购生活用品、医疗保健、紧急救护、上门服务等产品。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关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价格占77.25%,其次是安全及质量占58.73%,人性化程度占55.03%,使用时的难易程度占42.86%和智能化程度占32.80%[1]。社区老年人在经济收入、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相同。
表3 社区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需求
社区老年人在智慧养老服务中对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文化娱乐、生活照料、健康指导的相关需求是较大的,尤其是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很高。调查问卷中显示社区老年人就医不方便的主要原因是就诊不便(如挂号、缴费、取药等)占60%,交通不便占44.44%,医药费高占38.89%,较近的诊所医疗水平较低占34.44%[2]。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宣传和学习培训,比如通过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约车、网上挂号预约专家,就能提高居家老年人的生活效率和生命质量。
社区老年人愿意为智慧养老服务的月支出比例是1000元以下占41.8%,1000~2000元占22.75%,2000~3000元占19.58%,3000~4000元占7.41%,4000~5000元占4.76%,5000元以上占3.7%。月收入低的老年人不愿意花费较大资金在智能养老上,月收入高的老年人希望通过购买智能养老服务满足日常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3]。因为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认知和需求不同。市场上的智慧养老项目开发不多,同时也受限于社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经济承担水平不高。
表4 影响社区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的主要因素
智慧养老服务在我国未能全面普及,除了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不够充分,智慧养老基础建设未能深入社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宣传力度也是制约智慧养老服务在社区老年人中推广的重要客观因素[4]。此次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社区是智慧养老应用的落脚点,推进养老工作扎根于社区,打造综合型养老社区。梳理和完善现有的社区工作,不断拓展智慧养老服务功能,逐步扩大老年人娱乐、出行、医疗等大数据,促进智慧养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大多根深蒂固,智慧养老模式作为新型养老方式,要在社区老年人中推广存在各种难度,因此更需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对智慧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培训。加大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掌握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技术,便于社区老年人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智慧养老。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接受度和普及率。邀请智慧养老产品的专业人员,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教学和培训。比如如何通过网上和手机App查询社保卡账户,自行变更社保医院,网上预约看病等智能服务。
通过政府和企业双方合作,开发更多经济实惠、便于老年人操作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逐渐下降,相关技术企业应基于老年人的认知特点,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让智慧养老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群体[5]。政府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优化融合社区养老资源,针对老年人的经济、生活、健康等情况开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护理、安全防护、心理慰藉等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日常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同时还应重视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逐步完整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制。整合高校和服务从业部门,培养出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智慧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作为新兴养老模式,能凭借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养老服务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社区智慧养老文化建设需要长期、不断地学习。在思想上加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信任,让智慧养老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通过多渠道宣传我国现行的智慧型养老服务政策及运行方法,使社区老年人更深入地了解智慧养老理念,推动有需求的家庭和养老服务机构普遍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并提高智能化水平。在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养老平台,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形成多元化养老方式。
社区智慧养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工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合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共同建设智慧型、人性化的养老社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现高品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