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福州理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2019年《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意见》、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将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可见物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及各省市重点部署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0年福建省物流业务收入4 810亿元,交通运输与邮政业增加值达到1 497.31亿元,物流产业和物流需求得到快速增长,但其物流竞争力与广东省、浙江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省内各城市物流竞争力呈两极分化。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将呈现出向经济中心集聚的特征,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物流产业也会随着经济空间集聚呈现出其空间集聚特征。
自Castells提出区域流空间概念和Marshall的产业空间集聚理论以来,区域物流空间研究已成为学术
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主要是从国家或省域等宏观层面分析,研究内容集中在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区域物流空间网络结构和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等方面。现有文献较少对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进行研究,谢聪,等基于引力模型和SNA法对福建省64个县域的物流空间联系和网络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为福建省县域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但对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时空演化特征却很少分析,因此,本文借鉴已有学者研究成果,运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2010-2020年福建省区域物流地理空间集聚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旨在探索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为福建省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借鉴和理论参考。
(1)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常用来衡量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取值范围0≤Gw≤1,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分布越明显集中、集聚程度就越高。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能直观说明不同时间下福建省物流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集聚情况。其公式如下:
其中,为市级单位数,ˉ为变量w的均值,产业份额w表示市的物流产业占福建省总物流产业规模的比重。根据戴平生的研究成果,将w按升序排序,其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通常,当值小于0.3时,说明物流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分散、集聚程度较低;值在[0.3,0.5]之间说明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和空间分布较集中;值在0.5以上,说明物流产业地理空间分布明显高度集中。
(2)区位熵()。区位熵用来反映某一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程度,是衡量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区位熵,可以反映福建省各城市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3)中,e为市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增加值,e为市生产总值GDP,E为福建省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物流增加值,E为福建省生产总值GDP。值越大,说明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越高,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LQ≥15表示区域物流产业高度集聚,10≤LQ<15表示区域物流中度集聚,08≤LQ<10表示区域物流较集聚,08表示各区域物流专业化水平明显低于全省,且物流产业集聚明显分散。
(3)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用来描述某观测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相邻空间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可分为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①全局Moran’s指数,从整体上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属性的相似程度,反映空间集聚或分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Moran’s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1],大于0说明观测变量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且数值越大相关性越强;小于0说明存在空间负相关;指数值接近0表示空间分布随机。
②局部Moran’s指数。为了进一步说明区域物流产业在邻近空间是否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以弥补全局空间自相关不能描述的空间差异问题。其计算公式为:
利用局部Moran’s指数生成散点图,研究区域物流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散点图以(Y,W)为坐标轴,描述变量与其滞后因子W间的相关关系。Moran’s散点图有四个象限,第一象限高-高(HH)表示物流产业集聚高的地区被其他高值地区包围,第二象限低-高(LH)表示物流产业低的地区被其他高值地区包围,第三象限低-低(LL)表示物流产业低的地区被其他低值地区包围,第四象限高-低(HL)表示物流产业高的地区被其他低值地区包围。
目前学术界对物流产业没有明确的界定,按照大多数学者的普遍做法及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业增加值作为城市物流产值。选取2010-2020年福建省9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分析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其演化特征。数据来源于福建省各城市2010-2020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年份数据指标见表1。
表1 2019-2020年福建省物流产业相关指标数据单位:亿元
采用式(1)计算得到2010-2020年福建省物流产业空间区位基尼系数,见表2。由表2可知,区位基尼系数值在[0.3,0.36]之间,大于0.3小于0.5,表明这11年来福建省物流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分布较不均衡,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一般。研究期内物流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呈现一个右尾拉长的W变动趋势,2010-2017年,物流区位基尼系数处于上下震荡状态,到2017年出现最小值0.300 1,此时物流产业在空间上扩散程度最大。此后区位基尼系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最高值0.359 8,物流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有明显的加强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福建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产业运营环境等的政策,如《关于调整高速公路通行费支持物流业发展意见》、修订《福建省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办法》《关于促进福建省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
表2 2010-2020年福建省物流业区位基尼系数
采用式(3)计算得出福建省各城市2010-2020年物流产业区位熵系数,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厦门、龙岩、漳州三个地区的物流产业区位熵系数均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物流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且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三明市物流区位熵值两极分化,2010-2018年呈上升趋势,且均值大于1.2,物流产业专业化优势凸显,但近两年区位熵值在0.66左右,低于0.8,表明三明市物流产业由较高集聚向分散转移;福州市物流区位熵值在0.8到1之间上下浮动,物流产业相对集聚;泉州、南平和宁德的物流区位熵值在0.8上下波动,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表明这些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由分散到相对集中;莆田市物流区位熵呈下降趋势,2018年开始区位熵值低于0.8,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分布分散,还未形成产业优势。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福建省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分散趋势并存,各地区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
图1 2010-2020年福建省各城市物流业区位熵系数
为了进一步说明福建省区域物流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根据2010-2020年福建省区域物流区位熵系数,运用GeoDa软件计算Moran’s I指数值(见表3),从而对福建省物流空间集聚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
表3 2010-2020年福建省物流产业Moran’s I指数值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2019年外,其他所有年份的全局Moran’s指数都为正,说明福建省各地区物流产业集聚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2010-2016年福建省全局Moran’s指数呈现两阶段的先降后升,在2016年上升达到峰值0.185,此时空间集聚效应最强,2016年后空间正相关性减弱,2019年下降到最低值-0.042,2020年回升到0.071。总体来看,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呈现出由集聚向分散演变的变化趋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福建省各城市物流产业局部空间演化特征,对2010年、2014年、2017年和2020年4个时间段进行局部Moran’s分析,由于输出的Moran’s散点图存在显著性水平检验不通过,因此选择输出LISA图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将图2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展示4个时间段福建省物流产业局部空间四象限相关模式,见表4。从图2和表4可以看出,四个时间段内福建省各区域物流局部空间相关模式变化不大,大约77.78%的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属于HH类型的地区由2010年、2014年和2017年的泉州,到2020年无地区属于该类型。属于LH类型的地区除2017年的漳州,其他在这四个时间段一直都是莆田,一直没有地区属于LL和HL类型,这一事实说明福建省区域物流集聚一体化发展道路艰巨。
图2 福建省物流产业空间集聚LISA图
从表4局部空间相关转换过程来看,经过11年的发展,福建省区域物流空间分布的格局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模式均未发生改变的年份是2010年和2014年,2014-2017年和2017-2020年变动的只有1~2个地区,说明福建省物流产业区域空间分布稳定。
表4 2010年、2014年、2017年、2020年福建省区域物流局部空间相关模式
通过计算2010-2020年福建省物流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系数,并利用GeoDa软件对福建省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2010-2020年福建省物流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一直在0.3~0.36间上下波动,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总体来说福建省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一般,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演化过程,但自2017年起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明显增强。
(2)通过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物流产业区位熵计算发现,厦门、泉州、龙岩、宁德和三明5个城市的区位熵系数呈上升趋势,其余4个城市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福建省物流产业空间集聚与分散趋势并存。区位熵系数均值在1以上的城市占44.44%,说明厦门、漳州、龙岩、三明4个城市的物流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均值0.762 4为宁德,最高的是厦门1.253 4,进一步反映了福建省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平衡,空间差异较大。
(3)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中,2010-2020年各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空间正相关,但总体来说福建省区域物流呈现出由空间集聚向分散演变。进一步的局部自相关分析中,福建省各区域物流局部空间相关模式变化不大,表明福建省物流产业区域空间分布稳定。但属于HH和LH类型的地区较少,只有泉州、莆田等,没有属于LL和HL类型的地区,说明福建省区域物流集聚一体化发展道路艰巨。
物流产业空间集聚与地区的物流产业结构、地理位置、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为了推进省内区域物流产业协调发展,要正确认识各区域物流产业基础和实力间的显著性差异,加强外部资源协同,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加大物流人才引进力度和物流骨干企业培育,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地区优势产业向外发展,因地制宜,将产业集聚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福建省沿海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水运与港口建设,加强港口的整合力度,发展海运、航运、公运和铁运等多式联运,进一步夯实物流基础设施。福建省9个城市中有4个城市和1个区列入全国性物流枢纽建设节点,要充分利用这些物流节点示范城市在交通运输、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地位,加强物流产业集群与枢纽城市衔接联动发展,促进枢纽互联成网,发挥示范节点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推动整个福建省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