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霜 | Zhang Yueshuang
姜 敏 | Jiang Min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引发了乡村经济、结构、人口等一系列矛盾,加剧了城乡差异,新世纪里乡村人居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引发了高校教学对乡村的重新思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1]。对于乡村人居建设,不仅需要激发乡村人口自发建造的积极性,也要引导青年人承担起一定社会责任。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青年人参与乡村人居建设的能力显得极为必要。“乡村是什么?”“需要什么?”“应该如何介入?”等问题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课题,而这些课题归根结底需要通过教学予以应答。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数代中国建筑师,从守护日渐消失的村庄开始,逐渐大规模投身乡村人居建设,践行建筑师的职责,发挥设计创新的力量[2]。乡建数十年,青年建筑师给乡村注入了专业而蓬勃的生命力,促使乡村发生了诸多改变;乡村也为青年建筑师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图1)。
图1 建筑师参与乡村人居建设的主要阶段
①20世纪80年代,以技术指导为主。我国经济发展加速,乡村建房日渐普遍,兴起了我国乡村住宅自发建造的第一次热潮。但在这个阶段,乡村建房较少有建筑师的参与,主要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互助自建。这个阶段,出版了大量的农村建设技术培训手册,旨在提升农户的自建水平,改善当地施工队的技术能力。
②20世纪90年代,乡村人居研究拓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和相对完善,乡村人居建设的重要性逐渐突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建房需求更大,乡村面貌也悄然发生改变;城乡协同发展问题、空心村问题、城中村等问题都慢慢显现。部分高校老师、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主要从学术视角介入乡村,以科研带动乡村人居建设实践;但科研群体总体较少,影响范围也主要在建筑、规划学科内部。
比较典型的是,9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单德启先生带领团队主持了广西融水整垛苗寨的整治[3],并在90年代后期提出了“民居二重性”的观点,认为“民居既有文化的传承性,也要兼顾生活的当代性”;199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学者王竹经由延安枣园窑洞民居改造的实践,针对传统窑居的“原型”解析,提出了“地域基因库”的概念,为找到切实可行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奠定了基础[4]。在此期间,乡村研究的人文视角,低造价、生态化、地域性的设计原则都对后续的乡村研究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③2000年前后,多元创作与思考。进入新世纪,一些建筑师,尤其60年代出生的高校建筑师,非常前瞻性地介入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他们注重地域性建筑理论的灵活应用,并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譬如,1 9 9 9 年,谢英俊老师参与的“9·21”地震灾后乡村社区重建和宋晔皓老师的张家港生态农宅设计研究[5]、李晓东老师2004年完成的玉湖完小设计[6]、2007年王路老师设计的毛坪浙商希望小学等[7]。这批建筑师及其乡村建筑创作对我国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很深,包括审美取向、价值取向以及基本方法,比如地域材料的现代运用、自组织理论的适宜表达等,建筑师不再一味地模仿乡土、临摹传统;推广方式上,官方平台与大众传媒结合,都对后续更年轻建筑介入乡村人居建设有所启发。
在学术上及实践上关注乡村建设问题的建筑师,从专业及专业外视野进行多角度地分析乡建热潮下建筑学科的应对策略。在总结十余年的乡村课程设计的教学中,浙江大学贺勇老师在《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照》一文中提到“如今的学生都是90后、00后也即将迈入大学。他们的成长历程几乎彻底与农业、乡村相割裂(即便是乡村里出生的孩子也同样如此)。”[8]2016年,《建筑学报》组织“乡村特辑”对“乡村需求与建筑师的态度”进行了讨论,赵辰提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对乡建的准备是不足的”;王磊也表示“我希望更多的青年建筑师加入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上来,设计师可以参与到系统乡建的问题中来,把乡建工作推到—个成熟状态。”[9]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召开会议“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发表题为“乡村·城市的未来”的主题演讲,强调不能“仅关注城市而漠视农村”,当代乡村建筑的研究视野应不断扩大[10]。
同时,也引发对高校教学的关注,乡村本身是一所学校,教学应该和乡村人居建设紧密关联。2000年左右,清华大学王路老师开设《传统民居与乡土聚落》课程,较早地展开当代乡土课程组织;2010年,淡江大学开设《社区营造服务》课程,是高校参与本土实践的重要标志[11];2015年,湖南大学设置《乡村互助自建住宅》课程,是一门较为系统的乡村人居建设原理课,而后,湖南大学于2018年召开的“面向未来的当代乡村建筑”学术论坛,对“当代乡村建筑教育”分议题的讨论,亦形成了关于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系列共识。
当前,尽管有诸多建筑学人及建筑师投身于乡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乡村的巨变以及愈发明显的城乡差异,也为当代青年建筑师及建筑学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困惑。本文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代青年建筑学子的乡村认知现状及困惑,以便摸清乡村人居建设中建筑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点。
2015级—2016级的本科生,大多出生于1997年—1999年,正值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之际(城市化率为35%),在他们的10岁—20岁期间,中国的城镇化率快速增长,从45%上涨至63. 89%[12]。可以发现,目前建筑学本科生中,仅有10%的学生来自农村;父母仍在乡村务农的仅占7%;由于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孩子们在乡村的亲友也迅速减少,常去乡下走亲访友的比例也只有25%,未来中国城市中的建筑师们,与乡村最后的血缘纽带即将被割裂(图2)。
图2 湖南大学2015级—2016级建筑学本科生乡村认知分析
作为典型的中国城市居民,这些未来青年建筑师去往乡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旅游,消费性的活动才是当前连接他们与乡村较为典型的通道。“互联网+”时代,建筑学子大多通过网络及媒体获取乡村建设的信息,如各类自媒体公众号、电视纪录片、乡村建筑改造设计节目和乡村生活体验综艺节目等(图3)。
图3 湖南大学建筑学2016级本科生乡村经历分析
本研究中,青年建筑学子普遍认为,乡村建设尤其是农村自建住宅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经济和观念认知的局限,即便在未来发展中会有所改变,依然具有较大局限性,建筑师介入仍是个艰难的过程。同时,他们还认为乡村人居建设仅靠建筑师的参与和改善,不具备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甚至对农户的真实需求起不到太大作用,对于建筑师投身乡村人居建设的价值抱有观望态度。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青年学子更好地理解建筑师在乡村面临的困境、建筑师参与乡村建筑创作的价值以及职责,显得尤为必要。
数据显示,在学习生活中,青年学子经常谈及乡村建设话题,并会主动浏览乡村建筑创作案例(91. 2%),内容以明星建筑师乡村创作实践居多;大部分学生认为乡村建筑创作的经历对建筑师的成长颇有价值(96. 5%)。实践方面,在学生时期参与过乡村实践的同学占1/3,而大多数学生以接触乡村建设工作营(41%)和设计竞赛(24%)为主,意味着仅小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乡村建筑设计经验;研究方面,在校研究乡村课题的研究生仅有1/4(24%),乡村人居建设研究能力有待提升。本文还对学生的乡村就业取向进行了分析,大部分青年学子倾向于“业余式”地参与乡村人居建设活动,但愿意投身乡村建设事业的仅占7%;志愿长期在乡村工作的青年学子也不多,只有20%的学生接受在乡村工作半年以上。因此,广大建筑学子的乡村人居建设积极性以及综合专业素养都亟待提升(图4)。
图4 建筑学子参与乡村建筑创作与研究意向统计图
综上,青年学子对乡村及乡村人居建设的陌生感,究其根本是教学在乡村人居建设历程中失效的一种表现。对于青年建筑师,尤其是2000年后出生的青年学子,很难拥有完整的乡村经历,乡村面貌十分模糊,不了解城乡差异的本质问题。其次,互联网时代,青年建筑学子难以获取科学客观的乡村建设学术信息,对乡村建设的印象大多源于“自媒体式乡愁”,尚未意识到建筑师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参与乡村建设与研究的兴趣动力不足。由此可知,当前青年建筑学子具备的能力素养不足以应对乡村的复杂环境,传统的课程组织无法满足当代乡村人居建设人才的需求,以及激发青年学子的兴趣与能力。
结合当代青年建筑学子的乡村困惑,以及历代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历程可知,建筑教学亟需适宜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兴趣与能力,培养青年学子的乡村认知、乡村意识和综合能力,并总结教学中的乡村适宜策略。
(1)适宜社会人才需求
适宜乡村人居建设需求必须加强学子的乡村认知。建筑师作为建筑实践活动的承担者,需要对实践活动的对象具备充分的认知和把握。王建国院士曾在一次关于中国建筑教育问题思考的访谈中提到,“教育的难点就在于要为—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是很大的挑战”[13]。在教学中,引导青年学子科学认知乡村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其从根本上把握乡村的真实面貌,发现乡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拓宽研究和实践的乡村视野,激发其建设乡村的自生动力,可持续地推动乡村人居建设的发展。
(2)适宜学生能力和兴趣
①适宜学生能力和兴趣需要提升乡建意识。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工作,建筑师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于乡村建设而言尤为如此。中国的乡村问题是复杂的,范围是广泛的,尽管当代乡村的发展与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建筑师进行乡村创作时必须充分尊重并服务于农民[14]。在当代乡村建造的体系中,建筑师应更多地扮演发现者、组织者、协调者,更多地发现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内在规律;组织更多的团队与资源共同参与;统筹协调不同的利益、审美及观念差异。此外,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环境意识也很关键,农业生产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品质是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的保障。因此,培养青年建筑学子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乡村人居建设至关重要。
②同时,还要提升青年学子的乡村人居建设综合能力。当代乡村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变迁的方式、节奏和目标差异都非常大。服务乡村的建筑师,需要有更深厚的建筑学基本技能,更全面的综合能力。乡村建筑创作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实践挂钩,在建筑项目中得到检验的,它具有一定的在地性和不可预判性,它的复合性也要大于它的精确性[15]。由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开放性特征,大量的建造行为缺少规范、法规的约束,建造过程充满偶然性,服务乡村的建筑师,需要有更敏锐的发现及总结能力[16]。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青年学子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与在地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在乡村进行建筑创作的综合素养。
为推进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以形成更具普适性的高校经验,本研究通过:①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组织过程完善;②适宜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学手段优化进行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教学实践(图5)。
图5 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教学基本策略
(1)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组织完善
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即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可以通过:①强化专门课程;②拓展学术视野;③补充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其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教学组织进行完善,以期推动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人才培养。
强化专门课程。首先,高校应主动适应乡村发展对建筑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现代介入途径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布局,在教学体系置入乡村板块;其次,加强专门课程的协同联动,培养学生的当代乡村建设综合素养。
拓展学术视野。在教学中,考虑青年学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设置上既可以组织科学、客观的乡村科普课堂,也可举办与实践活动相适应的乡村人文社会科学讲座,高校作为地方建设现状和规律研究的主力军,还可适当加强开展乡村建设发展经验和总结的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学术分享涉及传统村镇活化、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乡村振兴计划、当代乡村建筑创作等领域,校际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愈发明显,学术交流中也提出了许多示范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乡村人居建设策略(图6)。
图6 面向乡村人居建设的学术活动(a“乡建智慧”——乡村实践论坛,天津,2019 b 泗阳“一村一大师”乡村振兴计划研讨会,宿迁,2018 c 面向未来的乡村建筑创作论坛,长沙,2018)
补充实践教学。高校积极发挥本土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地方实践,以地方资源推动科研与实践,以示范性成果回馈地方,旨在推进高校与地方之间的经验共享,以当代途径传承地方文化,实现校地共赢。加强在场教学,将设计成果落到实地,亦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推动构建青年学子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关键性素养。当代青年学子要像传统工匠学习,以不精确的设计建造高品质的房屋;同时,深入农村,加强社会调查、发现问题,参加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7)。
图7 高校青年建筑学子在地实践(a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硕士生,高淳 b 湖南大学乡村人居建设团队硕士生,隆回)
(2)适宜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学手段优化
为更好地促进当代青年建筑学子的综合能力建构,应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并提供适宜性的教学手段,强调在教学优化过程中:①完善教学内容;②融合研学活动;③深化设计教学,以培养青年学子的乡村建设兴趣与能力。
完善教学内容。为加强青年学子的乡村认知并更好掌握城乡之间的差异,教学中应结合系统的乡村人居建设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引用相关经典书籍内容,回顾国内外乡村人居建设的政策、历史脉络以及发展现状;同时建立国内外当代乡村人居建设典型案例库,对乡村人居建设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分类总结,使青年学子对乡村以及乡村人居建设方法有更具体的了解;在教学中介绍青年建筑师的乡村实践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建筑师角色与职责的理解,积极培养学生的乡村思考和责任意识。
融合研学活动。不以传统的“讲座+学术指导+成果汇报”短期活动形式作为标准,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多元形式:①适当加入乡村在地研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学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乡村认知力;②延长学术活动周期,拓宽专业领域的认知面;③结合实践活动开展学术交流,既可以进行短期、构造与材料类型的实践交流,也可以拓展长期、单体建造相关的实践交流。
深化设计教学。在教学中融合设计实践,置入乡村建筑设计环节,组织专门化、在地化的乡村设计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设计思维。建筑师要想对乡村环境有作为,最好是把“专业知识”先藏在后面,理论、范式、方法仅仅是标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标准带入到建筑设计中去[17]。在教学中:①适当增加乡村体验和设计调研,为青年学子的乡村建筑创作进行前期准备和铺垫,初步掌握乡村建设的原理与方法;②通过设计竞赛、设计工坊等教学活动,融入在地实践环节,从材料、构造教学等方面综合提升乡建创作能力。
新世纪里,为进一步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缓解青年建筑学子的乡村认知空白、思维困惑以及乡建综合能力缺失,本文针对乡村人居建设的需求,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教学现状,总结当代乡村人居建设中所需的高校适宜策略。高校可从教学组织完善和教学方法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适应乡村需求变化的同时,还能适应青年学子兴趣能力,有助于为乡村人居建设可持续、长久地培养专门的建筑学人才。目前,尽管众多高校教学活动逐步展开,但适应乡村人居建设的课程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反馈和成效还不够明显。青年建筑学子如何担起社会责任,将现代手法结合乡土传统,专门化、系统化地服务乡村,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