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吴川骑楼街空间形态特征探究

2022-09-13 04:07林晓文LinXiaowen
华中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骑楼开窗街道

林晓文 | Lin Xiaowen

1 背景概况

1.1 吴川骑楼街的原生性

街道是城市户外空间的主体之一,绝大部分的城市公共活动都发生在街道,其在支撑城市功能运转的同时往往承载着一个区域人们的生活记忆。

骑楼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这种建筑物的成因可归纳为气候适应性、商业适应性、广府商人传播、市政改良运动几点[1]。其基本模式为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架空部分在防雨防晒的同时又扩大了居住面积,创造了极为舒适的灰空间地带,是东南沿海城镇极有特色的建筑物。

吴川骑楼街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与海口、广州西关、厦门等地的骑楼街不同,这些地区的骑楼街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模式,基本是一种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结合商业的经营模式,因此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2-3]。吴川骑楼街由于受关注有限,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表1),然而在笔者看来,相比于那些过度商业化包装的骑楼街,吴川骑楼街却因此而比较好地保存着一种原生性。骑楼是一种因商住结合而产生的建筑形式,无论是广州西关、厦门还是海口等地的骑楼,其建筑与街道格局虽保存完好,但明显已经形成了商业与居住分离的现状,其楼下商业往往是外包的形式,居住者与商业经营者是不同的人群,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保护仅仅是保存了骑楼街的物质形态,而建筑承载生活意义的价值已经丢失。与此不同的是,吴川骑楼街最具价值的正好是这种生活与建筑形式和谐统一的原生性。一幢建筑往往会在一个家庭的手中传承百年,而伴随着这种传承的往往还有一门家族手艺,建筑既是家族世代居住的空间,也是工作谋生的场所。某种意义上说,吴川骑楼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建筑形式。

表1 吴川骑楼街现状

笔者认为吴川骑楼街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模式的剧变,小商品业的凋零使骑楼的商业功能丧失,骑楼存在的意义自然受到冲击。对于吴川骑楼,在其物质空间形态完全消亡之前,通过建筑学的视角对这种建筑空间形态进行一番剖析,归纳这几条百年骑楼街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很有意义的。

目前,对于吴川市骑楼街区在建筑专业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少量相关的摄影专辑以及回忆性记载,皆无参考意义。

1.2 现状格局分析

骑楼街区位于吴川市下辖的梅菉镇,片区的基本格局,按本地人的说法,可用“九街十二巷”来概括。核心区由两条主干街道组成,即南北走向的横塘路和东西走向的泰康路,及其发散的部分区域(图1)。

图1 区位图

1.3 历史沿革

骑楼街所在的梅菉古镇本质上是一个圩市,即集市,是农村集市贸易的场所。趁圩,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叫法,早期的骑楼街便是应趁圩这种社会活动而生。

早在唐朝,梅菉就形成了一个圩市,称为博畔镇,圩址在现今的梅菉头,现片区东南侧。自明代起,梅菉成为广东南路地区土特产和洋杂货集散的墟镇,一时成为商贾繁荣之地,曾有“小佛山”之美誉。300幢骑马楼成为此地作为商业、文化、政治中心的象征[4]。至清光绪年间,梅菉圩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康岐楼为中心,周长接近3km的繁荣圩市,其内分九街十二巷。

2 骑楼街空间形态分析

2.1 街道肌理分析

梅菉古镇位于三江交汇处,地势偏低,受到河流与不规则地形的影响,片区内城市肌理无明显统一规律,骑楼街的主体结构建立在横塘路和泰康路交叉的十字路框架上,整体以此为骨架展开呈须根状。通过图底关系对该片区的城市肌理进行定性分析(图2),可以得出以下特点:

图2 泰康路区域图底分析

(1)高密度低强度的城市肌理格局

片区内除却几处公共广场、中学以及一个车站等公共场所外,绝大部分构成要素为民居和集体公寓,通过图底反转可以看出建筑间空隙极少,实体要素比例较大,建筑密度极高。街道空间多为纵向狭长形,民居层数多为2~4层,只有少部分公共建筑超过10层。

(2)体现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生长形态

该骑楼街区除沿街建筑朝向统一面向街道外,整体无明显统一朝向,基本呈现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自由生长的状态,街区形态无明显的上位规划痕迹,可以说是一种邻里间相互争夺生存空间和长时间演变中妥协平衡的产物。

(3)地块呈现边界结构清晰,内部混乱的状态

骑楼街的民居基本为沿道路紧贴排列,而吴川的骑楼街区中仍保存传统形制的骑楼已不多,但街道整体仍遵循该秩序,由于骑楼街立面的延续性,街区地块仍保持清晰的边界,如泰康路沿街部分的骑楼群仍保持着良好的空间延续性,因而也是片区内家族传统手工业传承较好的一段,地块内部则在无规划的自生过程中呈现混乱的状态,建筑单体平面多为不规则的梯形。

2.2 沿街立面形制分析

片区内仍保存着传统形制的骑楼建筑将近100幢,其中有部分已经遭到完全的破坏或是改建,仅剩80多幢仍可清晰分辨其形制(图3)。与广州、海口、北海、厦门等地的骑楼街相比,吴川骑楼街在沿街立面上似乎并不严格遵守层高、檐口等延续性,甚至相邻的两幢建筑都存在着错动不守齐的现象,并在立面形态上有多种形式。陆琦教授所著《广东民居》中对骑楼沿街立面按风格分为了传统式、西方古典式、现代式、折衷式等[5](图4),但该书在撰写时并未将吴川的骑楼作为其研究对象之一,单从形式上看,吴川骑楼与文中所著折衷式较为接近,但在细部处理上仍有较大差异,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并且形式上更加多样。故而,需对骑楼沿街立面进行解构和类型化研究,从共性和差异性中得出吴川骑楼的立面形制特征,以及该片区中骑楼沿街立面在营造时所遵守的规律。

图3 片区传统形制骑楼定位图

图4 骑楼立面类型

吴川骑楼沿街立面的共性,笔者从两个层面进行归纳。首先,普遍意义上的骑楼建筑立面按水平划分可归纳为横三段式构图——上中下三段,段与段之间用装饰线脚连接两侧的柱头进行分割(图5)。其中,上段为屋顶和檐墙,由高出屋面的矮墙并与两侧的矮柱组合成整体;中段为墙身,从一层柱廊顶上的线脚到檐墙下的线脚部分,由墙面和窗楣、窗户、商业牌匾墙等墙面构建组成;下段为柱廊和大门,位于二层的商业牌匾墙之下,柱廊顶用横梁连接,横梁两侧有雀替装饰[6]。通过对片区中的部分骑楼单体进行数据测绘(表2),可见片区中骑楼的底层门洞、柱廊切面、柱廊门洞的高宽比较为灵活,其原因在于每幢骑楼的基地形制大小不一,故而在营建时难以完全统一比例,而单幢骑楼的门洞开间比例则存在一致性,即营建时不同骑楼自身仍然遵守统一的比例尺度。

图5 吴川骑楼立面构成

表2 骑楼檐下空间测绘数据

再者是地域性层面,区域内骑楼立面风格整体偏折衷式,建造材质多为红砖,表面采用抹灰的处理,装饰线条硬朗明确,无过多繁琐的构建,给人粗犷简洁的印象。整体上受东南亚影响较大,与北海地区的骑楼风格接近,应是两地都曾隶属于湛江市管辖的缘故,在风俗文化上具有同根发源的特点。

对于立面形制的差异性,从图形的构成本质入手,分别从开间、骑楼顶部、骑楼屋身、柱廊形式几个方面进行类型分析(表3)。

表3 立面类型

(1)开间

从肌理图中可以发现,沿街骑楼的平面多为狭长的不规则梯形,短边朝向街道以获取更多的沿街商业面,故而无论是广州、海口、北海等地,还是吴川的骑楼基本都多为单开间的形式,但仍存在少数双开间的骑楼,如1、6、42、43号四幢骑楼,此外无三开间以上的形式,故而依据开间进行分类,可分为单开间与双开间两种类型。

(2)柱廊形式

骑楼底部的空间是骑楼街的核心空间,在沿街立面上由两侧的立柱和其联系梁构成,形成“门”字形的构图,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底部过梁的形式,以此为分类依据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券柱式,也称拱券式,源于罗马拱券式的构图,由古罗马半圆券和立柱组成。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33幢,拱梁的弧度随开间大小而不同,且细部构造也有不同。有的十分简洁并无过多装饰,有的则雕刻有线角,甚至是颇为精美的各式图案。

第二种是梁柱式,由横梁和柱式组成,梁柱式带有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柱子为多立克柱子的简化形式。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50幢,是片区内的主要形式。

(3)骑楼屋身

在《广东民居》中所列出的立面类型图中,可以发现开窗多为带有拱券的西洋式风格,且窗梁的线角是骑楼立面屋身段的主要装饰性要素之一,吴川骑楼屋身的差异性主要也体现在立面开窗的形式上,不同的是吴川骑楼中以直梁为窗梁形式的矩形开窗方式占主要部分。拱券式开窗与北海地区的做法相似,多为矩形窗与圆拱形构件相结合的方式,在方窗窗楣之上用抹灰封住,成为盲窗,有的用形似窗棂的装饰线条来造成仿真窗的效果[7]。此外,在吴川骑楼的立面开窗形式中还有一种复合的类型,其开窗方式为上文提到过的矩形窗的形式,在窗的上部再凸出一拱券形的窗楣线角,该线角无结构性力学作用,纯粹是立面统一的构图手法。故而依据骑楼屋身的开窗形式,笔者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拱券式开窗,多为两到三扇窗,少数为单扇。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20幢,其中大部分保存相对完好,细部构造精美,尤其是开三扇窗的骑楼,以29、30号为代表。

②直梁式开窗,同样多为两到三扇窗,少数为单扇。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54幢,是该分类下占比最大的类型,该类型保存情况相对较差,大部分窗户都经过不同时期的改建,这些骑楼有明显的各个时间段改建下所叠加形成的痕迹。

③复合式开窗,开窗方式为直梁矩形窗,上部以弧形的装饰性线角压头。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8幢,可见此种类型相对稀少,然而与顶部分类中的复合类型相似,因构建的复杂与精美,这8幢骑楼普遍保存得比较完好,可见当地人对于骑楼的价值认可也因其自身艺术价值而有所不同,进而每幢建筑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4)骑楼顶部

骑楼建筑上段由檐墙和屋顶组成,而主要以檐墙为沿街立面的主要构图。笔者主要借鉴莫贤发先生在其研究中按元素特征分类的方法,将檐墙分为传统类、西洋类、复合类三大类。

①传统类檐墙是指构成檐墙的元素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匾额构件或生活中的元素符号,由立柱和立柱之间的长方形矮墙组成。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68幢,是片区内的主要檐墙形式。

②西洋类檐墙是指构成檐墙的元素源于西洋建筑上的构件符号或构件的变体,由立柱和立柱之间的长方形或似三角形矮墙组成,宽度与整个骑楼立面开间一致,表面有图案装饰。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11幢,但无一不十分精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12、13号为代表。

③复合类檐墙是传统类檐墙与西洋类檐墙的结合体,中西式元素综合运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山花结合女儿墙做成横向三段式构图的形式,通常为中部为装饰性山花,雕刻以各种图案,两端为小段女儿墙,或是整体为一横向三段式山花。符合此种类型的共有4幢,该形式在造型上最为丰富,故而数量最少,以62号为代表。

由此可见,吴川骑楼主要以简单的传统类檐墙为骑楼顶部构图,檐墙是骑楼立面三段式中变化最为丰富的部分,通常反映着主人的审美情趣,而吴川骑楼相对其他地方整体形制等级不高,也是其常年来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通过类型化分析并结合调研统计,可知吴川骑楼立面形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在三段式构图中以拱券式开间、直梁式开窗、传统类檐墙以及以梁柱式开间、直梁式开窗、传统类檐墙为立面形制的骑楼。立面构造简单、装饰简洁的骑楼数量居多,然而保存完好程度则恰好相反,其原因应与造价和施工难度相关,整体精美程度高的建筑因审美价值进而得到相对较好的保护。位置上相近的骑楼在立面上多属于统一类型,即相同形制的概率更大。其原因经过与当地居民沟通,推测为骑楼的建造往往由不同的民间施工团队负责,无严格的统一约束,故而在营建时往往会采取就近借鉴的原则。

2.3 街道断面分析

在《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将高宽比作为衡量街道品质的关键,认为对街道断面的分析是认识街道空间的有效途径[8]。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破坏,传统街道的延续性已遭到破坏,路面也经过多次的硬质化改造,骑楼街的整体空间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笔者通过已有的骑楼分布图,选取现有传统骑楼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以此得出现状中能反映传统骑楼街空间特征的核心区域。通过现场测绘,对街道断面的尺度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图6)。

图6 骑楼街断面

①街道断面空间形态基本呈倒“T”型,道路宽度在6.4~7m之间,柱廊下的延续灰空间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更是室内与外部街道的过度地带,是平面内外流动的关键,承载着骑楼街最为频繁的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可以说是骑楼街的核心空间所在。然而吴川骑楼街由于大部分的骑楼已不再承载商业功能,不少居民已将其柱廊的联系门洞封死,骑楼街的空间延续性明显遭到破坏。

②骑楼街道断面的高宽比并无明显的统一数值,沿街立面并不严格守齐,道路形态也并非笔直。骑楼街断面高宽比为0.9~1.4,大部分断面高宽比要大于1。这样的比值虽然会在开始产生逐渐远离的感觉,然而结合书中理论,可以确定的是该骑楼街区处于一种适宜的尺度之内。

结语

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笔者对吴川骑楼街区进行了以街道空间形态为核心的研究,并分别对其城市肌理、沿街立面和街道断面进行分析。归纳出吴川骑楼街的形态特征,首先其表现出特有的原生性,即功能与形态、物质与文化的真实融合;其次,其立面形态极其丰富,整体风格以简洁粗犷为主,体现一种传统与西洋结合的折衷式,与北海地区的骑楼相近,且具有相似性聚集的特点;该片区街道断面尺度整体略大于1,空间感受适宜,骑楼单幢建筑遵守统一的营造比例,而整体在比例尺度上极为灵活,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自发性。经过大批学者的努力,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骑楼历史街区都得到了恰当的保护和利用。骑楼积淀和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反映岭南人过去生存状态、创造活力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9]。最后,笔者因个人力量有限而未能做更为深入的剖析,但仍希望因此唤起人们对于这片被遗忘的骑楼街的重视,使其得到相应的保护和利用。

资料来源:

表1中的图5:来自网络;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骑楼开窗街道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热闹的街道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街道生活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风居住的街道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