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编码的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一个理论框架

2022-09-13 10:57傅翠晓全利平
创新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编码文献因素

傅翠晓,全利平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 200031)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提出了上海要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指示;2019年3月,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提出了25项重要改革任务和举措,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自此,创新策源能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成为国内科技界关注的重点,也成为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确理解和把握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增强区域创新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关于“创新策源能力”这一全新概念的学术研究还较少,更没有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针对性分析。因此,系统性识别和分析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决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创新战略,进而增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创新策源能力作为一个目前国内特有的全新概念,学术界的讨论还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已有些研究对其概念进行了探讨。如敦帅等指出,创新策源能力作为一种原创能力、一种核心竞争力和一种新的创新范式,是指通过提升创新计划和创新活动的“创新之策”能力建设,以及通过提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创新之源”条件建设,进而协同“创新之策”与“创新之源”,融合能力建设与条件建设,形成创新能力与创新条件辩证统一、互为依托、彼此促进、交错推升的创新路径,实现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优势的不断积累,催生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不断涌现的综合能力。张金福和刘雪认为,创新策源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拥有的能推动科技创新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和科技创新布局等4个要素。卢超和李文丽在对近年来创新策源能力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创新策源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强调通过创新行为发现基础科学规律、开发应用前沿技术、形成引领型战略性产业,以掌握科技与经济领先优势,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引领性等特点。朱梦菲等基于对创新的理解,并综合了相关学者观点,认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主要包括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等4个方面。此外,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相类似的概念和观点。例如,早在2006年,林汉川和邱红就提出了技术策源地的概念,认为我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未来的技术策源地之一。黄伟良和谢建平则在阐述创新型国家建设时,提出高校是新思想的策源地这一观点。在产业层面,许光建和吴岩对产业创新策源地进行了探讨,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可以在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基础上,通过产业园区成长而成长。王业强等则提出了科技策源地的概念,指出科技策源地应发挥技术龙头作用,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更大突破。

综上所述,“创新策源能力”的概念与现有研究中的“创新能力”“自主(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战略决策能力”等相关概念均密切相关。然而,创新策源能力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更加强调从无到有的突破,重点关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而创新策源能力更加强调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既包括基础研究领域,也注重对现代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同时,创新策源能力又与区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区别。区域创新能力涉及的不单纯是一次创新,更加强调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而创新策源能力则更加注重源头创新性,以及对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行为的培育。

1.2 研究范式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利用数学仿真或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例如,敦帅等通过构建创新策源能力影响机制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创新策源能力多元化、复杂化、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状态进行了模拟和仿真。徐娟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样是利用面板数据,魏守华等以我国各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卢林和姜滨滨从动态经济系统的视角,通过构建三重螺旋模型,对产业集聚能力进行了系统识别。二是以单个或多个因素为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其影响机制。例如,冉光和等围绕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一因素,利用我国1993—2009年间的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刘乃全等则以区域金融产业实力这一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06—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其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高翔重点围绕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利用1997—2010年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詹湘东和王保林以区域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1年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1.3 已有研究的局限

现有研究大多从定量角度,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开展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且多探讨单个或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然而,定量研究方法由于受模型共线性以及数据来源等的限制,很难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揭示,同时也难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综合性影响因素分析。在拥有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中的文献编码分析法恰好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点。文献编码分析法主要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提炼和分析思路,依托现有文献材料,通过对现有文献内容进行逐层编码,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编码之间的关联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编码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识别和分析。

2 研究设计

本文以扎根理论的编码与提炼思想为基础,利用文献编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筛选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编码和提炼,系统识别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分析框架。考虑到创新策源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且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因此选择中文文献进行研究,以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源。

2.1 文献收集

基于相关文献梳理,可将中国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其中之一为主题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是系统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研究。对于第一类研究,以“区域”or“城市”and“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or“区域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影响因素”or“区域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影响因素”or“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or“区域创新战略决策能力影响因素”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即可获得所需的样本文献;对于第二类研究,以“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or“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即可获得所需的样本文献。为保证所收集文献的全面性,以及综合考虑各主题词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最终将检索词设定为“区域创新能力”or“区域研发能力”or“区域集聚能力”or“区域创新战略决策能力”or“城市创新能力”or“城市研发能力”or“城市集聚能力”or“城市创新战略决策能力”and“影响”,将文献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考虑到文献的研究层次和学术价值,将检索文献来源设定为“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SCI来源期刊以及EI来源期刊”。经初步检索,共得到样本文献1 772篇;加入检索词“影响”,二次检索后获得样本文献482篇;为减小检索误差,通过阅读文献标题,删除与本文研究对象明显不相关的文献,获得样本文献287篇;进一步阅读各文献的摘要与内容,去掉与本文研究对象关联性不大的文献,最终获得与本文研究对象高度相关的样本文献193篇。整个检索过程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完成,且最终获得的样本数量一致,表明结果可信。

2.2 文献编码

第一步,进行初级编码。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导出上述193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全文,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编码。初始编码时原则上选用样本文献原文中的词语或短语。对于实证研究类文献,找出文献中被证实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进行编码;对于理论研究类文献,主要通过研究假设和研究结论分析,找出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编码。由于每篇文献可能涉及多个影响因素,且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表述方式不尽统一,在保留原文表述方式的情况下,共获得582个初始编码。之后,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编码进行合并处理,最终获得136个初级编码。

第二步,进行聚合编码。根据各初级编码的含义及从属关系对编码进行归类,经初步聚合,共形成31个聚合编码,即构成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31个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步,进行主题编码。根据各聚合编码的属性及相关研究的主题分类,对各个聚合编码进行进一步聚类,最终获得8个主题编码,分别为:创新投入、创新策源产出、创新资源、资源配置、技术因素、产业水平、开放合作、区域环境等,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编码

从本质上理解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即一个区域能够将所有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策源产出的能力。可见,创新投入与创新策源产出可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创新资源、资源配置、技术因素、产业水平、开放合作及区域环境则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策源产出,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由此,本文认为,创新投入和创新策源产出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而不是主题影响因素;而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6个主题:创新资源、资源配置、技术因素、产业水平、开放合作和区域环境。

3 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

3.1 各主题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首先,依据编码过程回溯文献原文,并将其按主题进行分类。由于一篇文献可能涉及多个主题,因此在分类时不同主题下的文献会有一定重叠。最终得到创新资源37篇、资源配置21篇、技术因素18篇、产业水平33篇、开放合作45篇、区域环境96篇。其次,针对同一主题下的相关文献,根据原文内容,分析各编码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际编码过程中,因为有些文献会与多个主题相关,所以一个主题下的文献不仅可以提炼出与该主题本身相对应的初级编码,同时也会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初级编码。根据文献原文梳理这些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提炼出相关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明确该主题影响因素下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联。最后,据此构建出该主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

3.1.1 创新资源。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创新资源主题下共获得21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15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6个初级编码,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技术市场、产业集群、研发合作、政府支持等。梳理原文中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出对应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表明,科技人才集聚可显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而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科技人才集聚之间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有研究显示,人力资本集聚通过溢出效应增强了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证实,人力资源集聚可通过影响技术市场来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等等。其中,科技人才和人力资本对应的聚合编码为创新主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应的聚合编码为产业集聚,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对应的聚合编码为知识基础,技术市场对应的聚合编码为技术转移。由此可得出以下相互关系:产业集聚与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创新主体直接影响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同时又通过影响知识基础、技术转移间接影响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依据这一思路,依次梳理各聚合编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创新资源主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资源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1.2 资源配置。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资源配置主题下共获得19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14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5个初级编码,包括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企业创新、技术市场、财政支出偏向等。梳理原文中各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证实,提高民间金融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可通过促进城市化发展来助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研究指出,企业创新在政府研发补贴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有研究考察了城市规模对政府创新投入和城市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有研究表明,高校R&D经费支出可通过影响技术市场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还有研究证实了土地资源配置可通过影响城市政策环境等因素来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各初级编码对应的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资源配置主题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资源配置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1.3 技术因素。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技术因素主题下共得到18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12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6个初级编码,包括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产业基础等。梳理原文中各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指出,研发合作对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有研究证实,技术溢出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体效应是正向的;有研究表明,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技术引进能显著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各初级编码对应的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技术主题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技术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1.4 产业水平。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产业水平主题下共得到31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23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8个初级编码,包括人力资本、知识扩散、知识转移、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外溢、城市规模、城市化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等。梳理原文中各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表明,信息和通信产业基础对知识型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知识的扩散和转移,从而促进区域创新产出;有研究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各初级编码对应的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产业水平主题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产业水平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1.5 开放合作。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开放合作主题下共得到25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17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8个初级编码,包括技术吸收、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吸收、市场化进程、技术转移、技术溢出、金融发展水平等。梳理原文中各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程度与技术本身的属性及当地企业对技术的吸收能力相关;有研究显示,不同的知识转移方式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市场化进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各初级编码对应的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据此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开放合作主题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5所示。

图5 开放合作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1.6 区域环境。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编码与提炼,区域环境主题下共得到42个初级编码。除了本主题所对应的35个初级编码之外,还提炼出与该主题相关联的其他主题下的7个初级编码,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技术市场、技术吸收等。梳理原文中各初级编码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研究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使人力资本的作用放大,进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反过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也会带来更加明显的城市经济聚集效应,推动城市规模增大,因此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之间具有互为依托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相应的门槛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各初级编码对应的聚合编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区域环境主题因素的相关研究框架,如图6所示。

图6 区域环境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

3.2 影响因素综合研究框架

由上述分析可知,不同主题因素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根据上述各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进一步梳理各主题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在创新资源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中,科技人才与产业集聚具有正向交互效应,表明创新资源主题与产业水平主题具有正向交互关系。以此类推,可得出各主题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如下:

①由创新资源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创新资源与产业水平具有正向交互关系;创新资源影响技术因素和开放合作;区域环境影响创新资源。

②由资源配置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资源配置影响产业水平,而产业水平对资源配置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资源配置与区域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作用;资源配置影响技术因素。

③由技术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产业水平影响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与开放合作相互影响,且开放合作对技术因素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区域环境对技术因素具有调节作用。

④由产业水平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产业水平影响创新资源、技术因素和开放合作;区域环境影响产业水平。

⑤由开放合作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开放合作与技术因素相互影响;产业水平、技术因素、区域环境均对开放合作具有调节作用。

⑥由区域环境主题因素相关研究框架可得出:区域环境对创新资源、产业水平、开放合作、技术因素均有影响;创新资源对区域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技术因素则对区域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综上,可构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框架,如图7所示。总体来看,该研究框架大致呈现上、中、下3层式结构:处于上层的创新资源和产业水平两个主题因素,对中间层的各主题因素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并通过这些影响作用以不同的路径对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产生影响;处于中间层的开放合作、技术因素和资源配置3个主题因素与处于上、下两层的主题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技术因素最为突出,其他5个主题因素均对其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技术因素也是影响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核心关键因素;处于下层的区域环境主题因素,对其他5个主题因素均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区域环境也是影响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主要基础因素。

图7 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综合研究框架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文献编码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框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①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6个主题因素:创新资源、资源配置、技术因素、产业水平、开放合作和区域环境。其中,创新资源主题下包括创新主体、资本支持、创新平台、科技中介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资源配置主题下包括创新资金结构、人才结构、土地资源配置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因素主题下包括技术基础、知识基础、技术转移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产业水平主题下包括产业基础、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产业结构、企业竞争力、产业环境等6个主要影响因素;开放合作主题下包括产学研合作、知识流动、对外开放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区域环境主题下包括区域经济、区域发展、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

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同一主题及不同主题下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均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从主题影响因素层面来看,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技术因素均受到其他5个主题因素的直接影响,且与开放合作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区域环境则对其他5个主题因素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除此之外,创新资源与产业水平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对开放合作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资源配置与产业水平、资源配置与区域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作用;产业水平对开放合作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而产业水平、技术因素、区域环境均对开放合作具有调节作用。

③基于综合研究框架,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上层因素(创新资源、产业水平)对中间层的主题因素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并通过这些影响作用以不同的路径对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产生影响;中间层因素(开放合作、技术因素、资源配置)与处于上、下两层的主题因素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层因素(区域环境)对其他5个主题因素均有直接影响作用。其中,技术因素是关键核心因素,区域环境是主要基础因素。

4.2 理论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得到以下几点理论启示:

①从研究对象来看,对于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研究,其涉及的关联性概念较为庞杂,即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与现有研究中的多个概念相关,如“自主(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战略决策能力”等。同时,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与既有相关概念又有明显的差异,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其范围和理论体系。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框架,提供基础支撑。

②从研究方法来看,对于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在已有大量相关文献的情况下,可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逐步缩小范围并聚焦主题,挖掘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编码之间的关联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可见,文献编码分析法在理论先导方向明确及既有文献资料丰富的基础上,便于研究者逐渐厘清研究领域的范围、问题和相关理论体系。

③从研究过程来看,文献编码工作自下而上,是从经验到理论的基础性比较、分类和概念的范畴化过程,是一个从描述性经验到分析性理论的过渡与转换过程。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保证文献资料的原始性,研究结论是在原始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由分析过程得出的,研究结论须与原始资料相契合。此外,研究工作要严格地经过从初始编码,到聚合编码再到理论编码(主题编码)的过程,最后得出理论性分析框架。该研究工作明显不同于实证研究从理论预设到选择性论证的过程。

4.3 实践启示

根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强化技术基础。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造能力;通过加强技术和知识的引进及吸收,增加技术和知识的积累;通过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逆向技术外溢;通过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优化技术交易机制,促进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提升区域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如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对外开放等,促进区域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②提升产业水平。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和引进高技术企业,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企业孵化和创新培育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合理规划区域空间和完善产业功能体系,推动产城融合。

③集聚创新资源。基于区域产业基础和产业集聚特点,通过优化政策环境,以政府财政支持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以加大对区域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集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型企业、创新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

④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区域发展基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配置创新资金,优化创新资金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优化创新人才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⑤促进开放合作。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如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区域知识基础,吸引外部投资和外地研发人员流入;搭建技术交易平台,活跃技术市场,促进知识流动;优化金融环境,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对外开放环境。

⑥优化区域环境。着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促进区域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区域基础;优化区域政策环境,增强区域环境吸引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产业集聚;优化区域金融环境,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对外开放。

猜你喜欢
编码文献因素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