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古筝教学中五线谱教程的探索

2022-09-13 13:40蒙威付晓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五线谱音阶教程

蒙威 付晓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在人们的观念中,民族乐器往往使用简谱进行初级的学习。大多数老师也通常认为简谱的教学更为简便,因此古筝教师常使用简谱教程对学员进行入门教学,让学生到达一定程度后才加入五线谱的学习,古筝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近几十年来,古筝艺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大量新的作品。而新作品大多是当代作曲家结合西方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由于曲式与和声的复杂化,作曲家为了更加直观地进行创作,大多使用五线谱进行记谱。那么便出现了这两个问题,五线谱相较于简谱对古筝来说有怎样的优势?什么样的古筝五线谱教程才是一本优秀的教程?

一、古筝教学中五线谱的优势

古筝学习者在进入较为高级的学习之前,几乎不会接触五线谱。随着作曲家用五线谱创作和记谱的习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专业古筝演奏者也开始在古筝学习中加入五线谱的学习。而反观古筝入门教育教育阶段,还是以简谱教学为启蒙。这样的简谱教学与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的专业古筝学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重视五线谱在古筝初级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在古筝初级教学中使用五线谱有哪些优势呢?笔者认为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五线谱直观的反映了音符在钢琴上的相对位置,是一种“表形”的记谱法。而简谱是一种“表意”的记谱法,通过上下加点来表示音区的变化。五线谱的记谱法能更加直观的让演奏者感受到旋律的走向,音符在空间上的起伏比数字更能带给人直观的感受。因此使用五线谱相对于简谱来说,在演奏中除了可以触发听觉,还能在视觉方面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其次,五线谱记谱使得古筝作品在调式的转换上更加自如。古筝是首调定弦,每次转调时其音阶的排列也会发生变化。而五线谱固定调的使用,可以简化对每一个调性不同音位的记忆。相较于古筝用简谱的首调定弦需要记忆不同调性的定弦顺序,在演奏古筝时使用五线谱,演奏者的思维只需要记忆一两个音的变化。如C 调转G 调,一至五弦的定弦变化在使用简谱时其首调的音阶需要由“re、do、la、sol、mi”转变到“sol、mi、re、do、la”,而使用五线谱时,演奏者只需要记忆将“do”转变为“si”,即“re、si、la、sol、mi”,这样的音阶减轻了学习者与演奏者在调性变化中对定弦记忆的压力。

再次,五线谱记谱有利于多声部的记谱。随着当今新创作曲目的增多,古筝演奏从单声部演奏逐渐发展为多声部。简谱来记谱的话需要通过上下加点来表示音域的不同,而五线谱则省去了繁琐的上下加点步骤,不仅方便记谱,还使乐谱更加整洁、方便阅读。因此,五线谱更方便作曲家创作出优秀的古筝独奏、协奏曲。近些年,优秀的古筝独奏、协奏曲层出不穷,如《临安遗恨》《枫桥夜泊》等。作曲家将西方作曲技法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古筝的创作之中。

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说,伴随着全球各地文化的密切交流,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需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需要让世界其他地方的古筝学习者与演奏者“读懂”中国的民族音乐。五线谱作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记谱法,应该在古筝的学习中得到充分利用。

二、目前古筝五线谱初级教程的优缺点

对于古筝学习者、从业者来说,找到一款适合用于古筝的线谱教程十分重要。目前,在古筝的初级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古筝五线谱教程。如阎爱华编著的《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周展与周望编著的《中华筝教程》,同时还有五线谱版本的古筝练习曲如王蔚编写的《古筝“弦距型”手指训练教程(五线谱版)》、祁瑶编写的《古筝练习曲24 首》、杨红编写的《古筝五线谱视奏教程》等。其中,《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与《中华筝教程》比较适合古筝初学者,练习曲的学习则需要一定的古筝基础才可以完成。综合上述,目前市面上的古筝五线谱初级教程种类并不多。

古筝的学习通常从D 宫五声音阶开始,在古筝初级阶段的五线谱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学习者在乐理上的混乱,通常从C 大调开始学习。笔者认为,为了更方便使用五线谱来学习古筝,从C 宫五声音阶开始更能让初学者容易接受。秦筝大师周延甲也曾说:“传统定D 调,是沿袭了《线索十三套》合奏的小工调。其实,传统的民间音乐,也大多不是D 调。新的时期如不纠正,就真有刻舟求剑之嫌了”。目前,常用的五线谱古筝教程,如阎爱华编著的 《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周展与周望编著的《中华筝教程》等也都是从C 宫五声音阶开始学习的。

阎爱华编著的《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是目前所能查找到的最早的关于古筝五线谱的初级教程。编者从乐理知识到古筝的演奏技法的讲解由浅入深,加入了许多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还使用了简谱与五线谱对照,从C 宫五声音阶开始学习,这些做法在当时极具开创性。周展与周望编著的《中华筝教程》则是用五线谱贯穿始终,并没有加入简谱进行对照。从C 宫五声音阶到移柱变调之后的常用调如D 宫、G 宫,编者从基本弹奏指法、节奏等方面由易到难的进行训练。

两本著作的编著者都是古筝演奏家,因而在编著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古筝的演奏性,而忽视了五线谱学习过程所需要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如《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的第一讲中,阎爱华便将古筝二十一个音的五线谱全部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对古筝初学者的记忆有着不小的挑战。编者在第一讲搭配的练习曲中,用勾和托两个指法来练习四分音符二十一个音,这虽然是在按照音阶递进,但是习奏者多会凭借对乐曲规律的把握而忽视了对五线谱的认知。并且,在这首练习曲中,编者直接引入了谱号的概念,难免会使第一次学习古筝的初学者产生疑惑。阎爱华在每一首乐曲的谱例中都加入了简谱,与五线谱对照使用。这两种方式的难易程度有着一定的差别,同时还存在“表形”“表意”的差异,因此两种谱例需要加以取舍才能使用,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更有侧重点。

再以《中华筝教程》为例,编者先对小字一组和小字组的a,用勾和托做节奏变化练习,练习曲1 以二分音符开始,练习曲2 则加入了四分音符和双音指法大撮。在练习曲3 中才加入了音阶的概念。这样的变化相较于《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来说有着很大的变化,使得初学者更容易上手。练习曲4 当中,编者为了简化下加线,同时为了避免过早引入低音谱号,加入了con8 这个省略记谱的符号。在《中华筝教程》的练习曲5、6 中,编者还加入了移高八度、移低八度的省略记谱方法。笔者认为,这样的省略记谱符号对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学习的方法。但当前作曲家们创作的新古筝作品,并不常用省略记谱符号,所以在初学阶段引入这些概念是一种有待商榷的学习方法。

简谱类似文字语言,只有七个音符,在上下加点则改变了演奏或演唱的音区。五线谱则更类似于图形语言,每一个音在不同的位置。年纪稍小的学习者缺少对图形的快速认知能力。因此,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五线谱版本的古筝初级教程便十分重要。

三、其他乐器初级教程对古筝教学的启示

古筝是否可以成为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一件乐器?这是一个较为深刻的问题。通常学习古筝的孩子常常被需要练习大量技术,这使其弹奏的乐曲的音乐性有所减弱。笔者认为,古筝学习者与从业者可以参考其他乐器的初级教程对古筝教学进行革新。

(一)钢琴教程的丰富与系统性

钢琴普遍被认为是最适合给初学音乐的人打基础的乐器,笔者认为钢琴教学有着这几个特点:

首先,钢琴初级教程丰富多样,初学钢琴的青少年大多从《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拜厄》《车尔尼练习曲》《钢琴基础教程》等教程开始学习。尽管关于这些教程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无论怎样的教学流派与方法,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而古筝的初级教程,在五线谱版本方面并不具备类似于钢琴初级教程的多样性与系统性的特征。

其次,钢琴基础教学重视音乐性与趣味性。比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当中的简短乐曲《爷爷的大钟》《火车》等,可以让孩子在有趣味的情景中学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同时,在学生演奏简单旋律的时候,教程还在一旁附上了教师演奏的钢琴伴奏,伴奏织体虽然简单但也有着对位、变奏、强调等多种不同的变化,其丰富的和声性也可以给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这样具有音乐性与趣味性的乐曲编配与选择也应该在古筝教程中加以重视。

再次,钢琴乐曲多由两句式或四句式构成,乐句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比如,《拜厄》中,练习曲常常为四句体,乐句之间有着a+a+b+a 的结构关系。这样的音乐结构给学生建立了十分具有逻辑性的音乐思维。因此在古筝乐曲编配时,作曲家还应该注重乐曲的结构性,如此便可以在古筝的初级教学中让学生更早的了解到音乐的逻辑与结构。

最后,钢琴启蒙学习十分注重对初学者的常用音区、节奏型的训练。比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当中,仅在中央C 上下九个音之间进行学习,也没有超过四分音符时值的出现。让初级阶段的学生对常用音区、常用节奏型进行熟练练习,能够避免学生产生吃力的感觉,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给学生初级阶段的学习打下更加扎实的音乐基础。只有在初级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在进入更高级阶段时不会感觉吃力。因此,古筝的初级教程中应该具备循序渐进的节奏训练、识谱训练与技巧训练意识。

(二)布鲁斯·皮尔森管乐教材的标准化训练

布鲁斯·皮尔森是美国管乐队指导,他所编撰的《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是管乐队常用的、极具系统性的教程。这套管乐训练教程有着这样的特点:

首先,乐理学习和管乐训练互动进行,乐曲的第一条练习便是中央C 的全音符与全休止符,让学生可以在练习的同时,感受节奏的进行。对不同节奏相同音高的训练在古筝学习的初级阶段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应该重视节奏的重要性。

其次,布鲁斯·皮尔森的这套教程不但适合训练单个学员,也适合多个学员一起学习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学习音符时,可以加入简单的和声让多个学员同时演奏,随着练习的深入,《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所编写的节奏、和声与多声部织体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员的独奏能力与合奏能力同步增加,使得训练的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兼具音乐性与趣味性。

综上所述,类似《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中的训练方式,也可以在古筝五线谱教程的创编中加以使用借鉴。

四、古筝五线谱初级教程应具备的特征

根据上面所讨论的,在古筝初级的教学中,五线谱教程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阶段性认弦识谱

初学古筝的学员不需要从一弦练习至第二十一弦,只需以五线谱高音谱号下加一线上的C 为宫音上行的五声宫调式为主,加以熟练后便可以加入以低音谱号上加一线上的C 为宫音下行五声音阶的学习。首先,这是古筝最靠琴中间的两个音区,是初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找到的音区。其次,这个音区贴近人声,让学生在唱谱时没有音区转换的困扰。经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员对古筝的基础演奏手法有着更加熟练的掌握,也可以让学员对五线谱有着更熟练的记忆。

在古筝的常用指法中,大拇指弹奏的指法为“托”,食指弹奏的指法为“抹”,中指弹奏的指法为“勾”,无名指弹奏的指法为“打”。音区确定后,在设计教程的时候应注意,在保持手型并且不移动手位置的情况下,基础乐曲的编写应以中音do 为中心,右手的音域为“do re mi so”,左手的音为“do la so mi”(见以下谱例)。

每个手指对应一根琴弦,这样既可以让手型稳定,也能使学生在接触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适应不同谱号之间的转换。这样虽然对于乐曲的选择与创作有着一定的要求与限制,但在初学阶段是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在一定阶段后,可以教导学生扩展指法,用“托”弹奏小字一组a 音,低音扩展指法至小字组c 音。同时也可以采用移动手位的方法,右手向高音区移动一根琴弦,则音域变为“re、mi、sol、la”,左手向低音区移动一根琴弦则变为“la、sol、mi、re”。笔者认为,在初级练习中不应有太大的音域跨度练习,但在增加乐曲趣味性的基础上,一个简单乐汇高八度的反复演奏则是可以出现的。随着常用音区的逐渐熟悉,范围便可以扩展至二十一跟琴弦即大字组D 至小字三组D。这个过程与节奏训练、技法训练一起,都随着乐曲难度的提升而逐步加入进来。这样一来,学生便完成了对五线谱的高音、低音谱号与古筝琴弦的认弦识谱。这样阶段性的认弦识谱不仅能让学生把基础打的更为牢靠,也可以更加简便快速的让学生认识五线谱,通过手位的移动来识得更多的音也让学生更平顺的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

(二)节奏训练的循序渐进

古筝的五线谱训练中,不但认弦识谱需要有阶段性,音乐节奏的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

笔者认为,在教程编写中可以借鉴《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从全音符开始练习,同时加入全音休止,以增加乐曲的趣味性。全音符的训练要有十条短小的乐曲组成。十首简短的乐曲中,需要循序渐进的加入对右手演奏的“do、re、mi、sol”四个音组成的四声音阶,同时加入个别左手的音符,让学员对左手演奏更加习以为常。在全音符结束后,加入二分音符与二分休止的练习。此时的音乐更具有旋律性,可以给学生增加更多趣味,需要至少五首简短的乐曲来进行练习。当加入四分音符的训练后,音乐的节奏组合可以产生多种变化。以《管乐标准化训练教程》为例,其在训练到四十五条之后才加入了八分音符。因此,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与全音符的多种音值组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在练习中还可以循序渐进地加入不同的指法训练、多声部训练,以达到学生稳固基础,培养乐感的作用。学生在掌握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后,可以再加入十六分音符的乐曲练习,十六分音符的加入可以组成更多有难度的乐曲。

(三)不过早涉及有难度的演奏技法

古筝学习与钢琴学习不同,古筝不止在织体、和声与速度上有着更多更难的变化,其在演奏技法中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例如左手的按音、颤音、滑音,右手的大撮、小撮、摇指、轮指、点指等,都是古筝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古筝的初级学习中应该如何并且什么时候加入这些演奏技法的教学便成为很多古筝教育者十分困扰的一件事。

笔者认为不应过早涉及太多技法的教学,如撮、摇指等。因为五线谱的使用不能让学生很快的掌握多个音区,所以应在常用的左手、右手两个音区范围内进行学习。当学生对五线谱其他音区还不熟悉时便演奏“撮”这个演奏技巧时,会增加学生更多的负担。再以摇指为例,在古筝演奏家袁莎编著的《古筝教程(巧学版入门、一至三级)》中,摇指的教学在书中第九节部分便出现。编者通过“扎桩摇”到“悬摇”再到“扫摇”三个阶段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摇指,并说明在初学阶段,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八分音符的劈托练习后加入十六分音符,最后完全用十六分音符来掌握摇指。首先,笔者认为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方式确实符合学生的练习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其次,以在众多古筝考级教程中得到运用的古筝演奏家林玲主编的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程》为例,摇指的训练首出现在四级的练习曲与乐曲当中,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应该过早加入摇指的训练。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是不需要练习摇指呢?笔者认为应当将摇指的训练分阶段放入乐曲中,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借鉴袁莎的练习方法,在摇指的初级阶段可以在乐曲中加入连续的八分音符用劈托的指法来进行演奏,在无形中训练摇指的弹奏方法,让在学生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再使用十六分音符来弹奏。

除了右手技法,左手的按音、揉弦与滑音也是古筝独特的演奏技法,是古筝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袁莎的《古筝教程(巧学版入门、一至三级)》中的第七讲,就出现了从按音到滑音的步骤教学设计。笔者认为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但应该再给予按音更多的练习以保证学生的音准练习效果。如:当学生充分体会到半音与全音后,可以加入“do、re、sol”这三个音的上下滑音,随后再加入“mi、la”的上下滑音练习,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从小二度音程循序渐进到小三度音程的概念。

古筝的演奏技法多种多样,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初级阶段的启蒙教学。五线谱的练习当中不加入太多独特技法的练习,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后再循序渐进的加入技法的变化,才可以让古筝的学习从普适性过渡到独特性阶段。

(四)乐曲选择与创编的音乐性

在五线谱教程中,乐曲的选择与编创要注重音乐性。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当中,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技巧、节奏、音准等一些基本元素之中。只有将这些元素结合为一首作品,才能锻炼到学生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古筝初级阶段的学习更是如此,通过一首首简短的乐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古筝的演奏,更能感悟音乐中的美好,这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所在。我国的民间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乐曲选择与编创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五声音阶为主要内容。我国音乐学家、教育家廖乃雄曾在其编撰的合唱教程中说:“二、三、四声和五声音阶的歌唱与奏乐,应当延续到六岁入小学后的整个小学阶段。”所以笔者认为,古筝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学习时也应当从二声音阶开始,循序渐进至三声、四声再五声音阶的学习。

我国的民间音乐中有着丰富的民歌、器乐、戏曲、歌舞与说唱音乐资源,其中有着非常大量的二声、三声、四声与五声音阶作品供编者选择。廖乃雄编撰的《重唱——合唱教程》便借鉴了非常丰富的民间音乐作品,如其中的三声音阶乐曲《拍皮球》便是借鉴了河北民间童谣改编而成。将我国的民间音乐融入到古筝的教程中,一是能够使学生可以在初学阶段就建立稳定的、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的思维体系,从民间音乐中直接汲取音乐养分,建立更加具有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古筝音乐教育体系。二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在丰富的音乐中,从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五)和声的丰富性

在古筝的学习中,往往以独奏训练为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训练方式会使学生合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现今古筝乐团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质量却不尽人意。因此在古筝初级阶段的学习中便应该采用独奏训练与合奏训练并举的训练方法。首先,可以借鉴《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的方法,如每一首简短的乐曲都附有老师可以弹奏的伴奏乐谱,这些伴奏乐谱有着十分丰富的和声,让学生在演奏每一个单音时都可以充分感受到其内在的和声。这样在古筝编配时也可以加入教师伴奏声部,让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一起演奏。如此既可以训练学生的独奏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其次,随着现如今全国各地古筝乐团数量的增多,让多个学员一起合奏的训练方法也应引入到古筝的学习训练当中。合奏训练与独奏训练同时进行是一种更符合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方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古筝初级教学中使用五线谱教学比简谱教学有着更多的优势,并且一本合格的古筝五线谱教程需要在认弦识谱时注重阶段性,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节奏,不能过早的进行有难度的技法训练。乐曲的选择与创编则需要将以上元素进行融合,并结合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选择或创编二声、三声、四声乃至五声音阶的简短乐曲为古筝初级阶段的练习曲,以使得初学古筝演奏的学生对古筝学习乃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五线谱记谱法在古筝初级教学中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视奏速度与读谱速度,更能够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让民族乐器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使得国际上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古筝乃至中国的民族器乐。

猜你喜欢
五线谱音阶教程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和声小调音阶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跑道·五线谱
挽碧制作教程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孩子们的五线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秋的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