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2022-09-13 13:40陈晨草堂大学国际文化教育系
艺术评鉴 2022年16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发展

陈晨 草堂大学国际文化教育系

民歌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过程中,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民歌的歌曲旋律、歌词使用、演唱方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人的民俗习惯、活动相融合,承载了某一区域劳动人民的集体情感与发展历程,是历代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一、陕北民歌的形成和发展

(一)陕北民歌的形成

陕北民歌是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其历史悠久,形成时间较早,如民歌信天游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形。早期的陕北民歌没有文字记载,一直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于陕北大地上。

(二)陕北民歌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来,陕北民歌稍有发展,但流传范围仅仅局限于陕北及周边地区。直到20 世纪30 年代,红军到达陕北后,出现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新文艺运动,使陕北民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尤其是在延安成立民歌研究会之后,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深入米脂、绥德等地方对传统陕北民歌进行了大量采集,在保留陕北民歌音乐元素和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自此,陕北民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关注,被人们广泛喜爱和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民歌持续被人们关注和喜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流行音乐的逐渐传入,国内歌坛上出现了一批陕北民歌和流行歌曲相结合的作品,其中主要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一无所有》等歌曲,这些歌曲在风格上与陕北民歌一脉相承,但在音乐内容和编配上运用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歌词更加直白,音乐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风靡全国的盛况。

21 世纪以来,在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陕北民歌的创作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尝试和突破,融入了一些新的音乐元素和舞台表演形式,使得陕北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新的时代性色彩。但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品不断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陕北民歌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发展困境日趋明显。

二、陕北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各类民间歌曲的统称,作为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陕北民歌是中国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

(一)陕北民歌的特点

从陕北民歌的调式音阶运用来看,使用最多的是商、徵、羽三种调式,其中商调式和徵调式更具代表性,是陕北民歌的核心调式。整体来看,陕北民歌主要采用五声音阶,但七声音阶也有所运用。比如在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就运用了商调式七声清乐,旋律以商音为中心,以大幅度起伏的方式展开,充分表现了中央红军到陕北后,陕北人民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和抗日救亡的必胜信念。

从语言发音上来看,陕北民歌和其他民歌一样,方言的发音对歌曲表现产生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鼻音重是陕北方言较为典型的特色,陕北人发前鼻音时,出来的实际效果却是后鼻音,导致前后鼻音不分,前鼻音、后鼻音的发音效果都是后鼻音。因此,陕北人在歌唱中浓浓的“后鼻音”成为了陕北民歌语言发音的显著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辨识度极高。

从演唱技巧方面来看,陕北民歌主要有平腔唱法、直音唱法、滑音唱法、颤音唱法、断腔唱法、衬词衬腔唱法,其中平腔唱法与直音唱法较为接近。这些演唱技巧的出现与陕北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密切相关。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陕北人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养成了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而平腔、直音等唱法具有发声响亮、余韵悠长的特点,符合陕北的地貌特征和陕北人的豪爽性情。因此,在漫长的岁月进程中,平腔、直音等唱法作为陕北民歌的主要演唱技巧,且流传至今。

(二)陕北民歌的分类

陕北民歌凝聚着历代陕北人的思想、智慧与汗水,承载了黄土高原的历史记忆和发展进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陕北民歌形成了众多类别,其中信天游、劳动号子、小调是最主要的三大类。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信天游在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流传最为久远,它的曲调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深受陕北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信天游的唱词一般为一调多词,两句体结构,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主要分为高腔和平腔,常见于即兴创作与演唱中,其曲调悠扬高亢、节奏鲜明,主要抒发歌者内心的思绪与感情,诉说对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劳动号子产生于人们的集体生产劳作中。最初,人们在劳作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会集体发出一种简单、有节奏的呼号,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为这种呼号添加了歌词和曲调,逐渐发展成能反映具体劳作场景的一种民歌形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既具有实际功用,也具有艺术表现功用,比如流传范围很广的陕北劳动号子《黄河船夫曲》,除了能协调船夫们同步呼吸和发力,也能产生鼓舞士气艺术感染的功用。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陕北小调有风俗歌曲、通行小调、丝弦小调,各具特点又自成体裁,是陕北黄土高原人们内心情感和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三、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

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民歌来说,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要略好一些,这主要取决于陕北民歌的特殊历史地位和自身的独特魅力。但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兴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人们文化关注点日趋多元化的当下,陕北民歌也和其他地区民歌一样,出现了关注度逐渐降低、受众面大幅减小、市场明显压缩、传承队伍青黄不接的窘迫境况。

为了保护、传承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地方民歌,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热爱陕北民歌的有识之士围绕陕北民歌的发展问题也进行了良苦思索,并在相关部门的批准下有一些创举。比如:2014 年,“陕北民歌大舞台”在西安市碑林区中央商务区落户,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后,于2015 年挂牌试运营。从短期和局部来看,“陕北民歌大舞台” 的成立与运营对陕北民歌的发展犹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从长期和整体来看,由于地方民歌失去原有生存土壤,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以至“陕北民歌大舞台”处在“惨淡经营,叫好不叫座”的境况中,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势,更没办法解决陕北民歌的发展问题。

(二)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成因分析

目前,陕北民歌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与发展日趋艰难,形成此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与其他民间音乐一样,陕北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陕北人民原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不复存在,陕北民歌的原生动力大幅降低,这是制约陕北民歌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其二,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各类文化艺术讯息的渠道和机会呈现出爆裂式的增长,相对更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兴趣取向的流行类音乐占据明显优势,对陕北民歌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的传播产生较大冲击,使陕北民歌的受众面大幅压缩,进而影响到陕北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其三,传承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和稳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陕北民歌市场占有率非常低的现实情况下,除了少量陕北民歌从业者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其他回报,对于大部分从业者来说,其生存状况是不乐观的,尽管他们非常热爱陕北民歌,但正常的生存问题不容回避,很多陕北民歌从业者因此转行,导致传承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在此情形下,陕北民歌的发展处于艰难之地也就成了必然;其四,在音乐创作方面,能反映陕北民歌精髓并具有新的时代性的经典力作产出量太低。近些年创作的作品中,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相当一部分作品商业化痕迹过于明显,表演形式过于浮夸,失去了陕北民歌最本真的元素,表面看似热闹,实则不利于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四、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对策

(一)政府应持续重视对陕北民歌的弘扬

现代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原生态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商业化的程度不断加大,陕北民歌的生态环境栖息地逐渐被破坏,为了改善局面,建立相应的机制,以缓解现代化进程对陕北民歌发展的负面影响,政府的主导性作用至关重要。2008 年6 月,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73。陕北民歌入选非遗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入选非遗这件事本身来看,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陕北民歌具有很好的文化艺术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其二是陕北民歌的生存状况出现困境,需要及时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此情况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在以往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制定系统性的政策与办法,多方位、多渠道、持续性的加强对陕北民歌的支持与弘扬力度。

首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一项系统性文化工程,非一朝一日能解决,应避免浅尝则止。政府文化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措施和办法时需多咨询专家和学者,充分考虑到文化艺术自身的内在规律,科学制定政策,合理调配资源,避免将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工作变为“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

其次,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陕北民歌的发展也是如此。近三十年以来,陕北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政府部门可从陕北民歌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词曲创作、演绎推广等方面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助力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陕北民歌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政府则应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动员和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所强调的那样:要“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二)发挥各类媒介对陕北民歌的宣传作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我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变得多样化和便捷化。因此,陕北民歌传播不应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应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音乐平台、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介的传播作用,将区域性较强的陕北民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送,有效扩大其传播区域范围,使陕北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有机会向更多的人进行展示。各种不同的媒介均有其为数众多、相对稳定的使用群体,通过这些媒介的传播,能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群感受和欣赏到陕北民歌的黄土高原文化艺术感染力。在此过程中,人们对陕北民歌的喜爱度和关注度有望增加,从而提升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三)增强官方和各民间文化机构、团体的协作能动性

目前,我国每个地区都设有相应的官方和民间文化机构、团体与协会组织,这些机构、团体的性质和职能不尽相同,但都肩负着对当地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与对外传播这一职责。就陕北民歌的主要生发区域榆林、延安地区来说,除了常规的文化旅游局、群众艺术馆和音乐家协会以外,还设有陕北民歌研究会、延安市陕北民歌传承发展研究会、陕北民歌博物馆等协会与场馆,从数量上来说是可观的。为了加强这些机构与团体互动协作,应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与协调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实现各机构、团体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与协作,从学术研究、歌曲编创、实践表演与推广传播等方面积极探讨与尝试,努力为陕北民歌寻求注入新活力的方法,以增强陕北民歌的生命力,使其在保留自身艺术价值与艺术特色的前提下适应当前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让陕北民歌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致力于陕北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主体因素,离开了人才,事业必将停滞不前,即使有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想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人才的培养对于陕北民歌保护传承的意义重大。当前陕北民歌的从业者数量持续减少,人才不断流失,传承队伍不稳定,且结构不合理,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陕北民歌传承队伍的培养工作迫在眉睫,首先,我们应多发挥民间老艺人力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培养年轻人,这样有利于陕北民歌独具魅力的行腔特点和音色得以保留和传承;其次,陕北民歌传承队伍中,以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为主,大部分都是因为嗓子好、热爱陕北民歌而踏入了这个行业,较少有人经过系统性的专业训练,尤其缺乏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素养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在这方面,延安大学和榆林学院可发挥资源优势,指派音乐教师对陕北民歌传承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在陕北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它们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传承人员要掌握陕北民歌的行腔特点和音色,确保不走样,不丢失陕北民歌最为精华的独特魅力,这是陕北民歌传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传承人员需要具备较为专业和全面的音乐综合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陕北民歌进行合理的创新,加强陕北民歌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五)高校音乐教学中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高等院校因其特殊使命,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是提升国民素养、传承和发展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位于陕北地区的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专门设立了陕北民歌专业,并获批了国家级重点支持学科。榆林学院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学生演唱的陕北民歌《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不难看出,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对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后期应在课程设置、实践展演以及学术研究这几个方面多角度持续发力,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进一步做出贡献。

此外,陕北民歌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流行于陕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也曾有一定的影响力,陕北民歌不仅是陕北的文化艺术财富,也是全国各地区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于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陕北地区以外的高校也可予以关注和帮助。

五、结语

陕北民歌凝结了祖祖辈辈陕北人的朴素情感、智慧与勤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解决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和各方人士齐心合力、多方联动,长期不懈的付出与努力,全方位找寻制约陕北民歌发展的根源所在,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探寻出适合陕北民歌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机制,确保陕北民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既能保持其最核心的艺术元素和风格特点,又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当今社会高度市场经济化和文化艺术多元化的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发展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