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萌萌
生活实践题是山东东营道德与法治中考的重要题型。综合分析历年东营中考生活实践题,可以发现它重点考查学生对国情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笔者在对该题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题的试题特点、试题解题思路、备考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对学生中考备考有所帮助。
一、试题特点
生活实践题一般由三个模块组成,材料涉及国家、社会、国际等方面的时政热点,要求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观点分析及解释国家、社会或国际热点,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度思考能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因此,生活实践题具有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
二、解题思路
解答生活实践题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来分析、解决问题。下面笔者以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题为例谈谈如何解答该类试题。
例.(2021·山东东营)(节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某校九年级决定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不忘红色初心
追根溯源守初心,筑牢信仰基石。九年级(1)班决定设计一期“感受时代脉搏,党魂铸我心”的宣传栏,他们搜集到以下新闻专题。
新闻一:【天地之大 黎元为先】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止到2020年底,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闻二:【千年天问 梦圆火星】“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精准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新闻三:【耕耘美丽 厚植生态】“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完成国土绿化面积6.89亿亩,森林抚育6.38亿亩……中国的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6.6%,但全球植被叶面积净增长的25%都来自中国。
【我分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分别破解取得上述三则新闻中展现成绩的“密码”?(12分)
解题思路:(1)明确总体思路。
(2)分析设问。
审设问时,要圈出设问的关键词,明确答题的角度。比如,明确是需要从个人的角度回答还是需要从国家的角度回答,是需要从“是什么”的角度回答还是需要从“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回答,以及是否需要分段作答,等等。
以“我分析”这一小题为例,我们在审设问时,可以把设问划分为以下几段: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②请你联系所学知识③分别④破解取得上述三则新闻中展现成绩的“密码”?⑤(12分)
由以上划分,可以得出:①本题主题是“治国、利民”。②需要用教材语言组织作答。③需要分段、分类别作答。④需要答出取得相关成就的原因或做法。⑤根据试题所赋分值,需要答够12条。
(3)分析解题的关键点。
分析解题的关键点,离不开细读材料、分析材料。我们在分析材料时,要圈出材料的关键词,做到圈准、圈全、不遗漏。
活动中三则新闻材料的关键词有:黎元为先、脱贫;梦圆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美丽、生态、国土绿化行动。圈出材料的关键词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教材中与之对应的核心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民生(共享发展理念)、人权、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设问问的是取得成绩的原因或做法,我们可以据此找出教材中我国在民生、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或做法的句子。
分析问题时,注意要分析得全面、联系得准确。
(4)根据作答要求写出答案。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信息加工过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也是把握重点、抓主要矛盾的过程。
由于材料是分段呈现的,要求用学科知识解释原因和做法,且设问中又有“分别破解”的字眼,因此,作答时要突出如下原则:标清序号,分条作答;使用学科语言,语言准确、规范;分段作答,按材料呈现顺序作答。
本题的解答过程和参考答案如下表所示。
三、备考策略
1.多读。
(1)反复读教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读教材可以夯实基础,把握学科知识,了解学科本质,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提高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多读时政杂志、新闻报纸等,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关注热点问题,注意将时政学习寓于课堂学习之中,把时政内容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深入到试题创设的情境中去,理解情境内容,并结合情境答题,从而提高用教材知识解决热点问题的能力。
2.深度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1)深思。对时政热点、社会现象等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要素进行梳理;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反思。反思包括对知识的反思、对自我认知的反思。它是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自我优化,是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过程。我们要在反思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改正错误。开展自我反思,要求学生有问题意识。我们要通过课堂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以问促思,形成“在经历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的良好意识。
(3)思辨。学生是情境问题思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从多角度、多层次來辨析问题,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