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月月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全国高校正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生态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具备课程思政意识,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使其作为载体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目前英语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呈现出如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思政意识不够,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其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不当,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灵活融入,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学组织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容易使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学习产生了倦怠的情绪,更加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因此,既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又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究。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英语学科的课程思政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于文献分析,目前学者们对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策略和教学实践。在实施策略研究方面,杜刚跃(2019)认为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要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其次是要有合适的、丰富的“思政内容”教材,并且要加强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保障,使得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教学实践研究方面,陈丽霞(2019)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载体等环节进行有效设计和改革,来挖掘思政教学的价值内涵。王今、杨国华(2020)采用“线上+线下”教学形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英语专业课程教育不仅旨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更应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综合素质。众所周知,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因此,进一步探究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双互”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构建一个现代化智慧课堂。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将会更加有效。陈菲菲(2019)在教学实践研究中,肯定了双互模式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中的重要性,指出该模式能够让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灵活、合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文萃洁(2020)基于教学实践,指出双互模式的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提升“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程学习的融合,有效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有关“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但总体来看,国内学界对于该模式的英语专业课堂实践应用的深入研究相对欠缺,因此,“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1.总体目标
“双互”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思政课程建设,紧扣“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借助丰富的生态英语学习资源及形式多样的学习工具与平台,构建和谐互生、学用一体化的智慧教学创新模式,实现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树德立人的育人功能,为思政元素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实践经验。
2.具体目标
(1)从课程育人角度来看,本研究旨在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教材内容,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2)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本研究尝试为学生构建互动便捷、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深度学习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行为的有效发生。
(3)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本研究尝试为教师创建资源共享、身份共建的教学共同体,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一支德育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同体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双互”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型图示如下(图1)。
图1 “双互”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型图
1.目标设计,资源整合
课前阶段,教师在精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同时设计语言和德育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将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加工、提炼与落地,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学习资源,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内容的关注度,达到良好的课前学习效果。本次研究使用的是雨课堂线上教学平台,这一平台能够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和自主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发布在线资源的同时,布置相应的启发性任务,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读取在线教学资源,完成课前作业与思考题,利用在线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对课程背景知识内容的理解,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2.线上线下,知识交互
课中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实施翻转课堂。首先,教师根据线上平台的课前作业,了解学生在知识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情况,将思政元素恰当的引入教学内容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需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实施针对性教学。通过创建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课后阶段注重拓展和反馈,教师及时在平台上推送课程的拓展性资源和学习任务,同时利用平台的实时测评功能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任务,认真查阅教师测评结果,积极与教师、同学探讨遗留的疑难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互学习各自的优势,实现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3.多维评价,持续提升
在课程考核方面,本研究使用的雨课堂线上教学平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可更好地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于各项考核(包括课堂综合表现、作业、小组讨论、测试、考试等)可以设置权重,以此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起到良好的过程性监督和管理作用。在考核的形式中,要重视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如引入中华文化元素的翻译、阅读、写作等考查内容。
在课程评价方面,实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将更加地客观、全面。教师根据学生对授课内容和教师教学方法评价的结果,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建议,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旨在更加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
以综合英语一个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如何在双互型智慧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中借助雨课堂和E会学智慧教学平台,选取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三单元Text1。该课文的标题是My Stroke of Luck(我“瘫”上了好运),以下是教学内容、设计理念及思路。
1.目标设计
(1)语言目标
词汇知识:熟悉课文中的新词汇和表达,掌握标题中“stroke”的意义和用法,拓展关于“luck”的看法表达。
语篇知识:了解记叙文的语篇特点,语篇衔接与连贯。
文化知识:了解作者柯克·道格拉斯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及主要成就(20世纪90年代,柯克·道格拉斯因其对电影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创新精神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德育目标
思想道德:面对磨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心怀感恩,做一名正直并乐于助人的大学生
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传承敢于直面磨难、保持乐观的精神。
专业素质: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讲述中国人物的励志故事,以及中国向其他疫情国家提供援助的故事,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和素质。
2.教学过程
(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发布在线学习资料:作者生平及成就;励志人物故事;中国向其他疫情国家提供援助。
布置思考问题,引发在线讨论:Do you believe in luck? Why or why not?
(2)课中: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
小组学习讨论:作者柯克·道格拉斯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及主要成就;分享你所知的中国励志故事、抗疫故事等;交流批注式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通过小组讨论,达成词汇知识和文化知识目标、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
课程导入:通过问题导向、图片展示、在线视频及师生互动来完成课程导入环节,达成学生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
语篇主旨及结构分析:通过讨论式、启发式和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语篇结构及主旨分析环节,以达成语篇知识目标、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思政育人目标。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注意记叙文的叙事方法以及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通过结构分析及主旨概括,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磨难,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通过作者对妻子的描述,引导学生对其优秀品质的认同,心怀感恩,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3)课后:线上反思+拓展阅读+拓展学习
总结教学,并分享一两则励志和抗疫故事或中国抗疫援助的报道,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最后通过播放“用英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小视频结束本次课。通过雨课堂和E会学推送拓展阅读及拓展学习任务,对课后拓展做出具体要求。
“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主要特色可以归纳为三点:持续性、生动性、多元性。
“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内容中深度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双向互动更有效地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从信息传播、知识习得、效果评测到反思修正,大部分学习活动均在网络学习社区自主完成或在教师的辅助下协同开展,此举有利于对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作持续性跟踪和监测。
“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多种教学资源的交互、多种教学方法的呈现、以及多种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这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场景的交互式学习行为有利于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助力学生高效、全面、平衡地发展。
“双互”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学生搭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学习社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囿于课堂、课本或教师,而是呈现出多元开放的习得态势;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终结性考核,而是表现出多元动态的、可持续跟踪的数据化特征。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双互”模式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