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

2022-09-09 10:14皮青文
医学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卡韦抗病毒乙型肝炎

皮青文

(新干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西 新干 331300)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多表现为肝实质细胞破坏、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可导致机体肝结构紊乱,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肝性脑病及肝癌等不良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2]。目前,我国肝硬化患者多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为主,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x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类型最为常见,是导致终末期肝病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4]。研究认为[5],HBV 感染可造成肝细胞损伤,而肝纤维化则是肝细胞损伤的持续性表现,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的形成。有研究指出[6],针对HBV 开展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将有助于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对肝功能损伤及肝纤维化均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恩替卡韦是当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已有研究证实[7,8],该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显著,且耐药性小、安全性高,但目前关于该药对肝功能及肝硬化指标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结合2018 年6 月-2021 年5 月新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1 年5 月新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38~69 岁,平均年龄(47.78±3.53)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62±0.75)岁。观察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37~70 岁,平均年龄(47.80±3.67)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74±0.8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中慢性乙肝肝硬化的诊断标准[9];②经肝组织活检确诊为肝硬化;③HBsAg 阳性持续时间≥6 个月;④无药物禁忌。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②药物性肝损伤者;③严重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免疫功能障碍者;④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23,规格:10 mg/片)口服,1 片/次,1 次/d,疗程3 个月。

1.3.2 观察组 给予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片),1 片/次,1 次/d,疗程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硬化指标(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指数APRI 与FIB-4)、综合疗效、病毒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头痛、恶心、腹泻、虚弱)发生情况。①APRI=[AST 正常值上限(ULN)/血小板计数(109/L)]×100,FIB-4=(年龄×AST)/(血小板计数×ALT1/2),其中AST、ALT ULN 均为40 U/L;②综合疗效:显效为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及肝硬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为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肝功能及肝硬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为未达以上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病毒应答:完全应答为ALT 恢复正常(5~40 U/L),HBeAg 血清学转换,无HBV-DNA 检出;部分应答为ALT 基本恢复正常,无HBeAg 血清学转换,HBV-DNA 水平<105拷贝/ml;无应答为未达以上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BV-DNA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1、3 个月HBV-DNA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BV-DNA 水平比较(,×105 拷贝/ml)

表1 两组HBV-DNA 水平比较(,×105 拷贝/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肝硬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APRI、FIB-4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硬化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肝硬化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5 两组病毒应答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毒应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病毒应答情况比较[n(%)]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2例、腹泻1 例、头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发生恶心4 例、腹泻2 例、头痛2 例、虚弱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9/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

3 讨论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重要治疗环节,有研究指出[10,11],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可缓解疾病进展,降低肝衰竭、肝癌等终末期疾病的发生风险。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通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盐,抑制HBV 多聚酶的所有活性,包括HBV 多聚酶的启动、前基因组mRNA 逆转录负链的形成以及HBV-DNA 正链的合成,以此阻断HBV 病毒的装配与延伸,抑制HBV-DNA 复制,达到抗病毒治疗目的[12-14]。此外,在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过程中,病毒学抑制-肝功能恢复-肝硬化逆转这一过程通常较为漫长,患者往往需接受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方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15]。但常规抗病毒药物在长期使用中可出现一定的毒副反应及耐药性,对其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16,17]。研究显示[18,19],恩替卡韦在长期应用情况下,仍可保持较低的耐药发生率,且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毒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1、3 个月HBVDNA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申恩华等[20]研究结果一致。HBV-DNA 是反映乙肝病毒传染及复制的直观指标,该结果提示恩替卡韦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此外,TBL、ALT、AST 作为肝功能常用实验室指标,可特异性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当肝脏出现炎症或损伤时,此类指标多表现为异常上升趋势[21,22]。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分析原因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其HBV 病毒复制获得了有效抑制,由此可控制肝细胞炎症,进而降低TBiL、ALT、AST 等肝功能指标水平[23]。APRI 与FIB-4 均是中晚期肝病的良好评价指标,现已用于门诊肝硬化患者的危险分层中,较高的FIB-4、APRI 往往预示着病情加重的危险性[24,2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PRI、FIB-4 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恩替卡韦可改善患者的肝硬化程度,分析原因为恩替卡韦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纤维增生,进而改善患者的肝硬化程度,与陈娟娟等[26]观点一致。此外,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病毒应答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表明恩替卡韦可促进患者疗效及病毒应答反应的提升,这与其低耐药等特性存在密切相关。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表明恩替卡韦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患者的长期治疗方案中具有较大优势。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具有积极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提高其病毒应答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猜你喜欢
卡韦抗病毒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