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俪维(北方工业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复苏。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进步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四合院作为传统民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影壁作为四合院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包容性、本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等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对旧事物的完全摒弃。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的传承下去。影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在近年研究文献中的出现次数逐年增多,这也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觉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渐提高,中国传统影壁的研究力度也在文化复兴中逐渐增加。
影壁古称萧墙,包括影壁墙、照壁和屏风等多个外延。影壁可以代表一户人家的品位、地位以及财富,所以建造形式、所选材料、规模大小都有特定的规矩与讲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起到阻挡和遮蔽视线的作用。风水古籍《水龙经》中指出“直来直去损人丁”,意思是不可以将室内外空间规划的直来直去毫无遮挡,否则会对居住的人造成不利后果。影壁本身包含着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对影壁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随着该学科与相关领域的联系不断加强,对影壁的探索已不局限其本身,同时扩展了诸多门类,如建筑学、美学、符号学、哲学、文化学、地域学等,这些学科和影壁的结合都可能形成新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特定学科或是特定研究领域内,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这个学科或是研究领域知识量的变化。利用可视化分析可以对本领域中的文献样本进行归纳,梳理研究方向。
根据数据显示,有关中国传统影壁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到2002年期间呈现较低缓慢增长趋势。自2002年起,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呈较大幅度波折上升状态,在2002 年后学界开始重视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其中2006 至2010年的五年间是增长时间较久的阶段,平均每年增长8-10 篇文献,增长率在140%,增幅明显,这与2005 年12 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 年起每年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有一定关系,此法定纪念日的设立使国家、政府和人民进一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影壁”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未来对此方向的探索具有较大潜力。
(1)作者分析。根据Citespace 显现,在“中国传统影壁”研究中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是核心作者。根据集群发现,核心作者间的联系相对较小,基本都是独立作者。可以看出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相对分散,尚且没有形成团体和系统。
(2)学科分布分析。所选研究文献的期刊学科分布情况可以表现所选领域的研究趋势,也可以体现该领域的研究范围。通过调研发现,该领域发表文献的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与工程、考古与中国文学等领域,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建筑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本研究领域的学科范围逐渐拓宽,并形成初步的跨学科探索,但大范围的领域重合还是在建筑工程相关领域,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依然较少。
关键词共现可以较清晰的反映所研究领域已出现的关键词、关键词比例分布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等情况。通过CiteSpace 反映出关键词共现情况,对在2000-2021 年的二十年间所选文献中已经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根据结果判断出处于同等地位的两个节点为“影壁”与“影壁墙”,两节点出现的时间在同一年,都在所节选时间段的首年(2000 年),是关注度最高的两个关键词。除此之外,研究热度比较高的关键词是“四合院”,主要因影壁常年作为四合院建筑的一部分出现,且影壁在四合院设计和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文化内涵” “民居”“装饰艺术”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在同一等级,这几个词语涉及面广,和文化、装饰、建筑、技术领域都存在联系,可以看出对中国传统影壁的研究领域已经开始尝试向外延伸。
聚 类。运 用Citespace 对2000-2021 年间,分别为#0 影壁墙、#1 影壁、#2 传统民居、#3 四合院、#4 空间、#5中央警备团、#6 乡土建筑、#7 审美、#8门头沟。(1)聚类#0 影壁、聚类#1 影壁墙。因影壁又称影壁墙,将这两项关联词进行整合分析。这一聚类的关联词包括“临夏砖雕” “山西民居”和“古建筑”等。“临夏砖雕”是临夏县内发现的一种传统院落装饰雕刻,是和建筑紧密结合的实用手工艺术,临夏砖雕成熟于明、清,到了近代又结合绘画、木雕等的艺术手法,使这种艺术形式得到发展,呈现更完美的形象。其作为关联词,表明影壁墙与砖雕技术有一定联系,可以从技术结构对影壁进行研究。“山西民居”的出现,表明影壁的研究与山西民存在关联。在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出现与数量的增多,民居中设置影壁大多是其雄厚财力的一种表现。这些影壁无论从形制、题材、手法、文化内涵还是造型特征,均体现了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古建筑”一词可以看出,对影壁墙的研究与建筑相关,古有“没有照壁不成住处”一说,反映影壁在古建筑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检索看出,当下对影壁墙的研究集中于对其装饰及建筑环境等方向。
(2)聚类#2 传统民居。以“传统民居”作为聚类的关联词包括“保护”和“传统聚落”等。关联词“保护”表示可以从影壁保护的方法、技术、作用及意义等入手,成为探索领域之一。关联词“传统聚落”和聚类所得“传统民居”联系更大,传统聚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是由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共同产物,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见证。由此可知,影壁在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地位,并且当下对传统民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影壁的保护手法及应用技术也在不断进行探索。
(3)聚类#3 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典型的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以一个院子为中心,四周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本聚类关联词有“北京”“垂花门”和“住宅设计”等。“北京”作为第一个关联词,将研究范围缩小至北京市内的影壁,在四合院的研究中有关北京地区院落的研究占比较大,且影壁是北京四合院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垂花门”是院落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院和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与影壁有着同等地位,在研究方面也具有相同的价值与意义。“住宅设计”与“四合院”结合可以看出,影壁具备的隐私性和风水学等功能依然适应当代宅院设计需求。综上可以发展到对北京四合院中的影壁、影壁与同等构筑物的相似和相差,以及影壁在住宅设计中的研究。
(4)聚类#4 空间。得出“入口空间”和“院落空间”等聚类关联词,均属于“空间”的延伸词语,在研究与影壁相关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其中“入口空间”表明,对影壁的研究不仅停留于影壁本身,更在影壁与所属建筑、周边环境的关系研究。“院落空间”将研究方向与院落文化和庭院文化贴近。庭院是指建筑(包括亭、台、楼、榭)的前后左右以及被建筑包围的场所。中国传统民居虽以建筑为主体,但建筑却要围绕庭院分布,故庭院有“室外起居室”之称。由此可以看出,对影壁的研究还可以从其所处空间的功能、作用,以及所形成空间产生的文化、习惯、意境、传统等方向开展研究。
(5)聚类#5 中央警备团。该聚类关联词主要包括“新华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关联词“新华门”是由位于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镌刻“为人民服务”而来。该影壁位于中共中央的办公地——中南海大门入口处,将现代的执政理念呈现在厚重的历史背板上,赋予影壁特殊的使命,因此对写有“为人民服务”影壁的研究有不同于传统影壁的意义,这是将影壁与政治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也是影壁扩展研究的方向之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将其作为关联词,是外延词语的体现。由此可见,对影壁的研究,除其之前所具备的基础功能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具备政治、宣传等功能。
(6)聚类#6 乡土建筑。“乡土建筑”的关联词主要包括“住宅文化”和“创新”等。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形成的具有当地风格的建筑,其拥有民间浓厚的乡土气息。关联词“住宅文化”与聚类关键词结合,可以推断出乡土建筑在本质上是乡土精神和本土文化在住宅上的外在体现,影壁作为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研究可以和所在地域的乡土建筑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协同探索;关联词“创新”指出对影壁的研究随着乡村建筑的复兴和创新,对影壁的创新也可以纳入研究对象中。
(7)聚类#7 审美。“玄关” “文化价值”和“装饰艺术”等作为“审美”的关联词语,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关联词“玄关”现在泛指厅堂外门,也就是居室入口区域,特指住宅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与影壁的围合空间作用相似,当下对玄关的审美设计研究较多,可以看出与其有相似作用的影壁研究也可向玄关方向靠拢;关联词“文化价值”指出对影壁审美文化价值研究的重要性;关联词“装饰艺术”是指对生活中所处环境、所用物品的外观,运用装饰装修的手法进行包装,大部分工艺领域都和“装饰艺术”领域有关,可以从其装饰价值入手对影壁进行研究。
(8)聚类#8 门头沟。影壁可以说得上是京西门头沟山区村落的一大特征,是研究影壁的选择之一。“门头沟”这一地名的聚类关联词主要包括“居民建筑”和“古村落”等。将“居民建筑”这一关联词与聚类关键词“门头沟”结合,通过调研发现门头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影壁在影壁研究中有一定地位,可以作为对影壁研究领域的方向之一;关联词“古村落”与聚类关键词“门头沟”结合,可以看出对古村落的复兴起一定作用。古村落中古建筑的影壁研究也会随之复兴,作为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通过收集数据,运用软件进行分析后得出表1 数据。从2001-2021 年的二十年间,相关研究中有关中国传统影壁的突变词语主要有两个,分别为“四合院”和“建筑装饰”。其中,“四合院”一词在2005 年开始出现,此后对影壁的研究逐步与四合院等院落建筑结合,并至今仍有相关文献提及,说明影壁与四合院的联系较密切。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影壁时,可以多关注其与四合院等围合院落空间的关系。“建筑装饰”一词从2015 年开始被有关文献提及,对其装饰作用的研究逐渐被学界挖掘。在此之前影壁并未被引入当下建筑的装饰需求,而2015 年至今影壁不再作为独立个体,也不再只属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说明在当下对影壁的探索中,更多注重与建筑装饰之间的关系。
表1 词语突变
影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对影壁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是通过对研究中国传统影壁方向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后不难发现,在这方面的探索开展时间较短,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领域扩展趋势,但都并未产生深入的系统联系,与当下热门学科的扩展研究情况相差较多。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不仅是探索范围的广泛,更在于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性与相关性。
此外,通过利用软件进行可视化绘图分析发现,该知识领域未来的发展潜力较大、研究领域较广。首先,持续对影壁及其相关中国传统领域文化进行研究是之后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不能将影壁作为独立个体,而是应将其作为载体与其他领域融会贯通,增强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其次,研究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影壁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注重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平衡发展,不仅要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还要注重不同领域间的关系与探索的深度。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只有将影壁放在当今大环境下进行扩展研究,才能深入挖掘其中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