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音
(青岛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海兽之子》对日本动画电影传统影视语言体系有着新的突破与创造,把人生观、价值观等哲学思想通过场景这种形式语言加入动画意蕴之中,是动画电影艺术群落里独树一帜的存在。该片沿用了日本动画电影的精美绘制风格,在场景设计的人物、意象和光影等元素中融入文化哲学内涵,使形式与内容互相促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该片在各国陆续上映,引起不少热评。评论一方面是对影片画面唯美、音乐扣人心弦的褒扬,另一方面是对画面内容过于浪漫、剧情节奏较快而令观众感觉晦涩难懂的诟病,但这些评论都没有触及本片最核心的价值场域。本文将绕开上述评论思路,探析该电影场景设计中的文化哲学意蕴。
在《海兽之子》场景设计的文化哲学意蕴表达中,人物的贡献不可小觑,甚至成为场景设计的点睛元素。电影赋予人物传达生命起源、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等哲学观念的任务,人物是平凡的,哲学意蕴也藏于日常场景。影片中以“海之祭典”为引子将观礼者、献祭者、科学家、智者这四类典型人物用不同的场景设计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内涵。
《海兽之子》首先以观礼者在不同场景中与自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基础,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哲学问题。主人公琉花在《海兽之子》的开头讲述她在小时候在海洋博物馆里可以吸引鱼群,并且看到闪烁着光芒的座头鲸。运用场景设计中的远景将海洋、鲸鱼之大对比琉花体型之小,运用特写对琉花眼睛映射海洋的特写来刻画对未知的好奇,对海洋的向往。这说明,她从小就异于常人,与常人相比对自然有着更好地感知,也对未知的自然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此后看到了为祭典而来闪烁着光芒的鱼群、可以使海发光的夜光虫;听“海”对她讲述台风传递的信息;摸索到了海的纹理可以顺着海洋“块”与“块”之间的缝隙前进的游刃有余。在这些自然奥秘的展现过程中,场景的表现往往纯粹简单的色彩,但在明度上有强烈的对比,引起观影者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自然的敬畏,而面对自然的奥秘,人类对它认知不过是沧海一粟,它的内涵远比人类想象的要更多。祭典开始,场景底色的主色调变成了黑色,是神秘的、是压抑的、也是神圣的,在这场宏大的祭典中她不仅看到了一切水中生物的记忆并且感知了宇宙万物。在光怪陆离的祭典场景中,伴随着琉花好朋友“海”和“空”献祭,琉花想代替“海”来完成这次祭典,但人为的意志并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律,琉花只能扮演观礼者的角色,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最后,祭典结束琉花回归生活,场景从虚幻变为现实、从黑暗压抑中变得轻松明快。在彩蛋中为母亲和新降生的婴儿剪断脐带,这是人在自然中的孕育与诞生,让观众感悟生命在自然中的孕育与湮灭。如此,《海兽之子》这部影片运用场景的变换,丰富了琉花的人物形象刻画使其性格特点立体且层次分明。以琉花为主线,由表及里的将主人公从对自然的好奇、探索、认知的过程展开了人与自然哲学问题的深刻探讨。
献祭者“海”和“空”是海洋中孕育的孩子,他们与“海之祭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寿命很短如昙花一现他们作为“海之祭典”的献祭者,给观众带来是更多对生死观的文化哲学思考。他们生来有着自己使命,虽然生活在故事的设定空间之中,但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与常人并不在同一个时空维度。在祭典中场景的表现是大胆、奇幻、富有浪漫色彩的科学描绘,用留白、场景的中断与连接等手法加入祭典的死亡情节,充分展现人物的弧光,将影片叙述推向高潮。日本影视作品中喜欢采用“死亡美学”,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之中向来有着“重死轻生”的生死观。但该影片用宇宙的起源、万物的诞生来描绘“海”与“空”的死亡,“向生而死”这有别于传统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他不同的生死观来讲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此外,在《海兽之子》剧情的描绘下,科学家们通常希望从理性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宇宙万物、生死轮,他们崇尚科学,信仰数据与分析。当琉花听到了科学家吉姆播放鲸的声音后,吉姆向其解释“人的语言的表达连一半的想法都无法表达。而鲸通过复杂的声波可以将彼此思维完全地表达,且他们的声波通过大海可在几公里内传播。”在这段故事叙述中,场景的描写变为了桌子上一排排的通信设备,是鲸与人类在同类活动事件之间的对比。语言是人类认为区别于一般生物最科学的理性表达,是在人类为之骄傲的创造,但在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上跟鲸比起来相形见绌。人类利用科学方法发明了复杂的通信工具,但对鲸来说自然就是其最好的通讯媒介。在这里,理性的科学似乎并不能阐释万物规律,更不能利用其规律创造出凌驾其他生物的生活方式。科学家们执着于让所有的事物都用科学来阐释,而忽略了还需要人们以观察者的身份来观察和感知,用感性的方式与世界对话。“海之祭典”可以对应现代哲学中尼采的酒神精神部分——即积极肯定人生,尤其是肯定生命的非理性方面。在古希腊中唯有酒神的信徒所组织的宗教祭奠仪式才能达成,通过一种迷醉,参与者放弃了一切理性的,达到了一种短暂的同天地草木同喜同悲的境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科学理性至上的人作为不了观礼者的原因。
智者蒂蒂作为曾经的观礼者,已然领会过宇宙的奥秘。将这前三者给予的哲学思考归为人、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她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再次见证世界的重生。她像一名摆渡者一样为琉花和科学家助理安哥拉指引着方向。在“空”献祭的当晚,安哥拉和蒂蒂的渔船漂浮在海面,场景幽暗且神秘,在无尽的黑夜里只有星空和夜光虫闪着微弱的光。安哥拉希望用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为“海”和“空”做些什么,但蒂蒂认为最好的帮助就是不干预,做一个旁观者,不要再为那些自以为是的军官们提供服务。从此处可看出,由于现代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膨胀,想要以主宰者的地位用科学作为武器去探索一切未知,并想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但崇尚科学研究的人们不可能利用自然的规律无限的干预和解构自然,人类需要对自然宇宙的神秘怀有敬畏之心。
以“海之祭典”为主线,从观礼者、献祭者、海洋科学家、到智者四类人物作为场景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共同演绎海洋中的秘密,《海兽之子》的作者五十岚大介在为我们讲述一个普通女生在暑假的奇幻经历外,也给观众带来不同哲学感悟。
电影《海兽之子》在文章的人物故事的描述中颇有对物种起源思考之意,这是作品浅层次文化哲学的表达,在故事中作者更是用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用场景的转变来表达其间的哲学意象。基于作者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将其感悟用场景中的万物生息、海洋的记忆来为之表达。
电影《海兽之子》从宏观方面来讲,用场景将整部影片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对海洋场景中的描写,对非现实空间在现实的基础上用浪漫的手法,通过虚幻、奇异的场景来展现“海之祭典”的过程,另一部分是对海洋场景外的描写,是对现实空间的反映,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使观影者产生共鸣。从微观方面来讲,则是对人物、动植物用特写的手法来描绘对生命的思考,和随着时空变换其形态的演变。
电影《海兽之子》对于海洋的描绘,起初是在一片漆黑的海洋中,人类用发明的仪器收集鲸的歌唱声,这是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开始。而后是引出对海洋的一首赞歌“星的种子,星的孩子,和星星诞生的故事”。这是对于海洋这非现实空间所作出的铺垫。随故事的展开,我们可得知,星星也就是陨石象征着精子,而大海象征着子宫,祭典则是受精的过程,是宇宙万物的新生。在这样的非现实空间中,最多的是对眼睛的描写,有海洋生物眼睛的特写,他们拥有海的记忆也是生命诞生的观礼者,见证着万物轮回;有对主人公琉花和“海”眼睛的特写,他们在“海之祭典”中,看到了世界,感受着“我即宇宙”的哲学思考;还有着只有眼睛却没有形态的生物同样也是祭典的观礼者,这些描绘即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过沧海一粟,人类人之外的的物质同样有着意识观看着这场祭典。像是观众对于生命起源理解的独白,又像是物种之间的灵魂交换,在这种时空交叠中感受生命的赞歌。最后是养育“海”和“空”的哺乳类海洋生物儒艮,儒艮出现的场景区别于其他海洋场景,活泼明亮欢快的氛围使观众从“祭典”的压抑氛围中抽离出来,他们是“海”和“空”生命的见证者、也是哺育者,他们像人类一样可以传递情感,建立彼此的羁绊。在这里体现的是万物皆有灵,宇宙本是一体并不会因为物种的差异而切断彼此的联系,世界万物息息相关。
如果说影片《海兽之子》对海洋部分的描绘是以海洋或宇宙之“大”来衬托人类生命之“小”,那么在海洋外的世界则是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来反映人们对“大”智慧的思考,如果说海洋部分的场景是虚幻的、浪漫的描写,那么对海洋外的则是写实的、矛盾的叙述。
在影片中,琉花生活在一个平凡且充满矛盾的家庭中,他们彼此相爱却寻找不到融洽相处的方式。在场景阴暗杂乱家中的琉花妈妈,和出门精致打扮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并非对生活绝望,而是希望自己的才能够创造真正的价值并得到他人的认可。琉花母亲没有把自身天赋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身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现。琉花的父亲则出现在场景幽暗、逼仄的海洋馆工作间,他将全身心投入进工作,却忽视了对妻子和女儿的关心。故事为观众讲述生活中的小事,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之中。怀才不遇的母亲,工作至上的父亲,不被理解的女儿,他们并不是不爱彼此,但着实没有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牵绊和感情。这个时候可以联想到贯穿整个故事中所有渔船上的英文字母“Rwa Bhineda”这是印度语言中的一组短语,意思是“所有的事物都涵盖着两个对立面,因此才能为宇宙带来平衡”。琉花父母在生活中的处理事情的种种失衡才会导致琉花的家庭充斥着矛盾。影片末尾父母在寻找琉花的过程中感悟到家庭关系的重要性,矛盾解决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万物平衡”则是影片对现实空间场景描写的哲学表达。
电影《海兽之子》用非现实空间描写和现实空间的场景描写做对比,在虚幻的空间中以“大”见“小”让观众在宇宙诞生的过程之中感受生命的从无到有,感受到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息息相关,彼此影响。而在现实空间则是以“小”见“大”,以一个小家庭中的琐碎矛盾来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大”智慧的思考,在这样矛盾的世界中来表现万事万物需要处于平衡之中,任何一方或盈、或缺,都会造成失衡,而使之充满矛盾。
上述内容完成了对人物和意象在场景中哲学表达,那么《海兽之子》如何让观众通过荧幕来感受主题的表达、氛围的营造、风格的写意呢?光影则在场景的设计中起着举足轻的地位。光影可刻画在人物的面部甚至五官尤其是眼睛,可以充分刻画剧情人物情绪与心理的变化;光影也可以描绘动画的空间结构、场景层次或是时空变换,可以推进剧情发展,烘托整体气氛;光影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丰富场景的层次,在细微的变换之中牵引着观影者的情绪变换。
首先是光影在《海兽之子》中对人物角色情绪的刻画。主人公琉花在手球社团因报复队员,致使其受伤而被老师赶出社团,而后恰好在路上遇到了社团中的队友。在这个画面中琉花的队友站在桥上阳光洒满了桥面,女孩儿们气氛欢快地讨论着暑期的计划,而琉花拖着被队友摔伤的腿,落寞的躲在昏暗的桥洞中。这种光影感强烈的场景表现,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和饱满,光与影的对比,亦是人物之间情感的对比。在桥下的琉花回想着在社团中的经历,开始反思是否应该报复社团中的队员?究竟什么是公平和正义,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在自己的选择中变为了加害者?这是几乎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自我矛盾与自我消解的过程,在场景的切换之后,桥洞外是拥有着阳光明媚的大海,当琉花眼中泛起大海的阵阵波光时,则开启了琉花对海洋乃至生命奥秘的探索,这表现的是她对自由的向往。
其次是光影在《海兽之子》中对空间氛围的渲染而这种明亮与幽暗的光影对应着生命万物的“问”与“答”。在海洋外的现实空间中大多数充斥着明媚的阳光,而在光明与现实之中的人们却充满了对世界的“疑问”:是琉花对于公平正义、海洋奥秘的疑问;是“海”和“空”对生命轮回的疑问;是琉花父母对于家庭和谐的疑问;亦是科学家对科学是否至上的疑问。他们虽然身处于阳光之中,内心却被一个个问题笼罩着阴霾。海洋以黑暗基调为背景却点亮了生命之光。影片制作人用场景中光与影的对比来对人、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并给予“答案”,完成了影片哲学内容结构上的自洽,使故事饱含逻辑性和哲学性的呈现给观影者。
最后则是光影对故事剧情发展的推动。在《海兽之子》中祭典过程的光影变幻,氛围渲染,更是能够体现出电影制作者对观众精神意志的把握。祭典的即将开始,主人公琉花在座头鲸的腹部,在幽暗的柔光中伴随的琉花的苏醒,座头鲸的歌声与琉花体内的陨石产生共鸣,昏暗、神秘的场景中出现了奇幻、明亮的声波。将场景浪漫化,将声波象形化,将祭典的神秘、奇幻和紧张的氛围传递给观众。接下来用红黑光线作为叙事场景,场面更加的离奇和压抑,进一步为祭典的高潮做出铺垫,“海”化作海马,其光芒被各种鱼类争相蚕食,也隐喻了“海”最后将会消散于海洋之间的结局。紧张的氛围在场景转化到座头鲸的腹部而舒缓下来,此时的光线明亮而又柔和,琉花与“空”的对话让观众的情绪渐渐舒缓下来,此刻的场景便是为即将迎来祭典的高潮埋下伏笔。这种光与影的交织让观众通过视觉影像来见证生命诞生的奥秘。哲学对于常人来说是晦涩的、遥远的,但通过电影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增加文化哲学的大众化。
《海兽之子》以浪漫、艺术化的手法为大众阐释文化哲学的美妙,用光影对比来展现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又在光与影的非现实场景中阐释生命的奥秘。这不仅使《海兽之子》的故事层次更加丰富,立足现实探究生命的奥秘,而且使其动画电影艺术化受众面广不仅仅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而是所有的年龄段,唤起大众对生命哲学的思考。电影《海兽之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动画电影开辟出新的领域和新的思路,它跳出画面唯美、叙事感情线为主的传统动画电影叙事方法,为动画电影开启了文化哲学方向的历史新篇。
①郑泽,雷晓艳.缺失 留白 重复——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生成机制[J].电影文学,2020(17):80-86.
②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③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④周越.影视动画中光影设计的创新表现研究[J].设计,2017(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