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丁荣贵 编辑/田丽娜 王兴钊
丁荣贵,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目管理评论》主编、首席管理专家,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副主席,(《项目领导力和社会》)副主编。
蒋莉萍,高级工程师,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能源院”)原副院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暨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能源系统并网组织(ESIG)咨询委员会委员,IEEE PES 电力系统运行、规划与经济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暨能源电力技术经济分委会主席。
很高兴能够邀请您来做客《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非常重视的战略目标,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您觉得电力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机遇是很显然的。因为从全球低碳转型的基本技术路径选择来看,“能源供应电气化”的特征十分明显,电力行业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性肯定要显著提升,所以给电力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在重要性提升的同时,电力行业所肩负的责任也相应加大了。所以,我认为电力行业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的是挑战问题,即怎样才能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把事做好。
关于挑战,可以从多个维度或角度来进行总结。我个人认为,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基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如何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充裕性和经济性。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不会枯竭的能源,但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这些能源存在可调度性及运行灵活性比较差的问题,以及难以确保在全年每个时段对电力需求提供充裕的供应保障这两大问题。此外,电力系统在提供能力保障的同时,还需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经济性的诉求,也就是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电力供应。客观来看,在能源行业实现清洁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自整个能源供应的经济性压力将几乎完全映射到电力行业中来。大量采用风能和太阳能替代化石能源,最显著的成效是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少了,但对电力行业来讲,意味着电力的供应成本将要出现上升。我认为,经济性问题将是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最综合乃至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因为它统领了始终贯串能源发展中的环境、安全和经济性这个“三元命题”。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同时处理好持续较大幅度的供应能力增长需求及快速转型要求。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电力的需求还有增量的问题。到2030年,我国对电力供给的需求量可能还要增加50%,再往后可能要实现翻一番。这个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是国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怎样才能做到在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刚性需求的同时,还能确保低碳转型对长远发展趋势的目标要求?做好两者之间的综合平衡是十分考验能源电力行业的综合管理及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年对于煤电项目上与不上的问题出现了很大的争论,本质上源自对于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的不同考量。
第三个挑战是来自农村能源现代化,即农电发展问题。能源低碳转型的基本技术路径是电气化,但也正如前面所言,电气化过程中的终极问题将体现为经济性问题,农村地区对电力价格的承受力相对比较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专门对农村能源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确实是未来能源和电力需求增长潜力巨大的领域,但要在这个领域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电力的经济性问题、农民的可承受性问题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我很同意您谈的三个挑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看法:西方发达国家依靠高能耗来让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来了,它们已经享受到了这种发展的成果,现在它们要环保、要低碳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我国的主要任务,为什么我国要来接“双碳”目标?有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其实,这个疑问来自我国短期发展的低成本对高排放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对低排放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个国家发展的局部最优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责任之间的矛盾。“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国际社会整体发展承担的责任,也是保障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还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调整。
高碳排放就是一种“灰犀牛”现象,这种趋势用不了多久一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还沉醉于以往高能耗带来的低成本的甜头中,当某天量变到质变,我们就要吃大亏,就有可能把我们这么多年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现在趁这个时机我们要主动寻求变革,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当然,这种战略和现实怎样才能统一起来是非常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没错,特别赞同您的观点。关于电力转型、能源转型,我们需要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更需要把它们放在整个国家的整体转型目标体系和架构里去统筹考虑战略和现实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把“双碳”目标放在国家整个经济结构的治理中间去考量才可能有解,对吧?
对。国家设置了“双碳”目标并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时限。在达成这个目标的前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个别行业的碳排放量不降反升的现象,当然我们要努力把这个上升的时间尽量缩短或者把碳达峰的时间尽量往前提,而且我们必须看到,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强度一定要持续下降。
“双碳”目标是趋势性的、整体性的推进,在局部领域和局部时间内,无论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看,一些高碳的业务难以即刻退出。实现“双碳”目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用好这个过程,在技术储备、管理思路上要做好调整。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把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路径选择和转型节奏放在全社会的总体目标里去考量,基本原则是既要实现我们自身行业的低碳转型目标,又能促成整个社会目标更好地达成,这是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责任心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来完成的。
根据我国的情况,电力行业的碳达峰时间理论上不宜要求超前于能源行业的碳达峰时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例很高,但有大量煤炭其实是直接用在终端用能领域的,在整个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在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占比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在能源行业内部实现能源资源利用方式上的优化调整,就是要采用更先进、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通过提高能效来降低能源生产消费中的碳排放。比如,在煤炭消费的存续期间,尽量把终端领域直接低效利用的燃煤转移到发电领域。因此,我们分析认为,如果简单地要求电力行业必须超前碳达峰,其实对全社会来讲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是的。另外,做好每个能源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上角色的转移,我个人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如果把企业的成本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就很难降低它,如果我们将它放在更大的空间里,把结构调整了,局部成本会涨上去,但从总体上看,成本就降下来了。我相信,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能源改革方面的投入成本会涨上去,但从国家角度算大账的话,总体成本会降下来。但算大账以后怎么才能够反哺到这些作出利益牺牲的企业和行业上来,这是经济学家和经济治理部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非常赞同!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实际上是要解决化石能源造成的那些污染,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电力行业的成本增加,来规避之前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我们的初步分析结论是:在一定时间内,电力的供应成本肯定要上升,尤其是在碳达峰前后。但从宏观经济性角度来算账的话,电力系统在这方面的内部成本增加一定是远低于使用高碳能源所产生的外部损失的,从整个社会面来讲是值得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社会各界有所认识、认同并尽快达成一些共识,包括怎样更加合理地让电力行业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性空间,以及新能源主体和常规电源主体在新的行业生态中如何形成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责、权、利格局,经济性的蛋糕怎么切等,这是很复杂也很紧迫的问题,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解决好这些问题的、较为完整的思路构架。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我们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管理中有个说法叫“你先告诉我你怎么考核我,我再告诉你我怎么做”,每个企业都要为自己的利益来考量,这是自然的。所以,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要探讨在“双碳”目标下国家的一些政策问题。以往,我们在行业补贴政策上会采用政策先于实践的办法,因此会出现骗补贴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为了补贴而去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
近期,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消除以前的条块切割,但我们无论是从统计口径,还是产业分类方面,都存在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这些改革不仅包括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来进行企业的重新分类并据此打破条块切割、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还需要把一个行业对其他行业的贡献能够算出来,然后在税收等方面予以体现,按照贡献予以分配。把国家的钱先投进去造成企业一窝蜂地涌入的做法实际上是资本在左右而不是国家战略在左右企业了。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政策补贴在产业发展或创新的初期阶段或许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需要快速培育的新型产业。以风能、太阳能为例,这些产业对整个能源行业或整个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是必要的。同时,在全球都对低碳转型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技术本身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这个事情我们肯定得干,而且要干好。在没有形成足够市场的初期阶段,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政策来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是有必要的,但补贴一定是阶段性的,时间不能太长。行业则要利用好政策提供的这个窗口期跟市场形成对接。目前来看,由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一直尚在推进过程中,行业的行政管理惯性还比较大,新能源参与市场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至于刚才您谈到的骗补贴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层面的问题,涉及社会的信誉体系建设。当然,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从行业管理层面予以加强,政府在出台补贴政策的同时,也要提高监管能力。但只有把这些方面的问题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里统筹考虑,才能各就其位,进而取得预期成效。
对,要摆好三个角色的关联关系,除了政府角色外,还有企业角色和资本角色。我国体制中很重要的一种优势就是我们有一批强大的国企,特别是央企,这些企业能够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央企、国企是有这种社会责任的。央企是一手托两家:一家是政府职能,是民生和社会的发展;一家是市场和资本,是经济的发展。资本包括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本的调节作用,政府应该吸引尽可能多的资本到市场竞争领域去做贡献,而不是获取补贴。补贴可能是最不活跃的资本。
我有一个判断,就是我国原来以直辖市为中央直管地方经济,将来央企就是另一种新型的“经济直辖市”。直辖市的设立尽管能使地方经济效率高,但造成的问题就是资源太集中,不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容易拉大。国家要共同富裕,仅靠这种方式可能不行,因此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采用基于地域的这种行政区和经济直管的央企构成矩阵结构,就跟军队的兵种和战区一样,搭建好社会和经济发展平衡结构。国家给予政策,让央企激活民间资本,使央企之间的竞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势。
您这个思路我特别赞同。国家给予政策,然后央企合理引入资本按照商业规则运作。集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最高的,但它是不是成效最好的,从整个社会面看综合效率和效益是不是最好的,可能需要对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的存在情况做些研判。这里有公益性和利益性这两个标准,有些政策从利益的实现来讲效率是最好的、立马见效的,但如果从社会的综合效率和效益来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为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不能完全交给资本和市场去做,市场是奔着利益去的,资本更是放大了这种逐利性,仅靠它们实现公益性目标就难了。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央企或国企为主导的多种资本或者主体混合的项目法人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式,国家目前在这方面的推动力度很大。
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国网公司的做法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对国网公司来讲,眼下最主要的任务是怎么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还能够做到足够的电力供应保障。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强调“决不允许再次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这类重大事件。”因此,确保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是眼前电力行业的头等大事,是现实的责任和压力。
从长远来看,国网公司则主要是围绕如何助力实现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推动实现电力系统的高质量转型。国家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命题,这个命题既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国网公司的内生需求。
国网公司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来解决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技术创新问题。比如,国网公司发布了《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不仅国网公司下属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电科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院等研究机构将参与到这些科技攻关行动计划中,国网公司也联合了高校和其他能源企业的科研机构一起来做科技攻关。另外,国网公司也在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在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行业运行管理规范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希望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逐步明确各利益主体在新型电力系统及市场架构中的责、权、利。在市场体系构建方面,在政府主导的电力市场化建设领域,国网公司也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当前贯串国网公司工作主线的两大主题词应该就是“双碳”和“市场化”。在中国工程院等权威机构组织开展的有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及电力低碳转型等重大研究课题中,能源院、电科院等也都是作为主力研究单位全力以赴地参与其中。
目前,在国家电力市场的推进过程中,尤其是这种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各种角色的责、权、利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在一个新的电力市场架构中不理清责、权、利,很难开展工作。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无论在技术构想方面,还是在市场主体及商业模式构成方面。因此,这个系统的运行架构、各相关方的相互配合方式、不同技术和项目的开发及建设节奏等都有众多组合和诸多变化,如果大家对维护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不清楚的话,目标实现起来就很困难。
对,这不仅是国网公司本身的治理机制,还包括与资本方、中央政府、外界的产业和地方政府等的关系问题。新能源相关的技术攻关是为了产生新型生产力,那么我们也必须设计和推进新型的生产关系以配套这些新型的生产力。
没错。所以我始终认为,电力行业不仅仅面临新能源技术转型这一个技术层面转型问题,还面临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转型问题。
国网公司不仅仅国内有项目和业务,在海外也有很多项目和业务,这种“双碳”目标也应该包含对这些海外项目和业务的变革吧?
没错。“双碳”目标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的事。国网公司在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方面的探索,可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比较现实的借鉴。在国际合作方面,国网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海外投资没有失败的情况。能源院就有一个业务团队专门配合国网公司和国家能源局研究如何在“一带一路”架构下和相关国家分享我们在低碳转型和能源电力发展方面的经验。我们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分享。国网公司也把这一块作为自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方面在力推。
现在在“一带一路”方面也好,在新基建方面也好,大家经常谈的是路、桥这样的基础设施,但相比而言,这些设施是死的结构,只有加入了能源才能变成活的结构,才能把基础设施的功能给激活了。
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电力密不可分。尤其是像路、桥这种大型工程的建设施工肯定需要能源电力的供应保障。大型工程建设都有“三通一平”“五通一平”的说法,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通就是“通电”。当然,正如您刚刚所说的,路、桥也好,港口也好,这些基础设施是为了实现地区之间产业及其他经济活动的联通,然而如果没有能源、没有电,产业是成长不起来的,人民的美好生活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在不同场合都在表达一个观点:在当前及以后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必须把能源供需问题“要素化”,把能源电力发展作为地区和产业发展默认的伴随条件。
对,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大家一提到新基建先会想到5G 等数字化技术,但忘了新型能源及其能源供给的基础设施也是不应该的。国网中“网”的概念比电网的含义拓展很多,国网实际上是电的广义网络,是一种能源互联网,而不是拉电线构成的那个网了。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也是我认为表述得比较准确的一个概念,就是电网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指一些技术与设施组合所形成的物理架构,我理解的资源优化配置更多的是功能指向性的,是促成系统内不同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为不同市场主体提供履责并实现价值兑现的“场所”。
传统的电力行业的发展逻辑很简单,就是电厂发电—电网输电—用户用电。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使电力供需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电力系统将不再是发电—输电—用电的单一、单向生产链,还将有更多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技术及用电设施的加入,而且还将与其他能源供需系统彼此融通并形成相互协同;二是多元技术组合及市场化和商业模式多元化,将带来系统调度运行及行业管理的巨大变革,因此,需要从用户的终端用能(不仅仅是用电)需求出发,基于对满足需求的各种能源电力供需组合方案的分析,通过合理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实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可承受的低碳能源电力供应消费体系。这是事关未来电力系统乃至整个低碳能源系统的发展框架,而电网在其中将扮演十分核心的作用,我认为,这就是“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的作用。
我们以前一谈到电力、电网,就有个说法叫“电老虎”,电网的卖方市场客观上形成了一些封闭、傲慢的缺陷。但无论是能源互联网也好,还是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也罢,它必然带来一种变革,就是要开放、合作、联结。换句话说,只有开放、合作、联结,才有可能去实现新的能源、新的电力革命,才能够实现“双碳”目标。这种变革不仅包含技术创新,最主要的是思想变革和体系的变革。
的确,传统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与它瞬时平衡的技术特性有关系,这似乎也是具有显著条块分割特征的能源系统各板块的“通病”。 2009年前后,智能电网概念受到广泛关注,从那时起,业内外就一直在讨论电力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大家意识到,用户参与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了。电力企业长期是生产型企业,发电厂发出来电,再通过电网将其传输到用户那里就行了。但是在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生态出现以后,智能电网及现在谈的低碳转型下的能源互联网这些概念不断地涌现,推动着整个能源行业,尤其是电网企业必须要从生产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型企业。至于刚才您提到的“电老虎”、傲慢这些问题,如果存在的话,也是因为之前的电力行业流行一种生产型的文化,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所以,为推进市场化改革,电力行业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技术人员,还必须要有一些对市场、经济、用户有更深刻理解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能够管理协同创新这一类项目的人才。这些意识对国网公司来说是很明确,也很强烈的。
刚才您说到一个叫“生态”的词,我们今天谈的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构的生态而展开的,包括政策生态、产业生态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生态等,“双碳”目标的实现就有赖于这些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