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志军
当前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等。有占调查总人数32.2%的中学生面临着焦虑问题,有31.2%的中学生表示面临学习压力大问题,与此同时,也有30%的中学生表示在疫情下还面临着适应不良问题。在疫情防控状态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加关注。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是现实性危机,即学习压力,除此以外,还受到家庭关系以及中学生对疫情产生的应激反应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比疫情对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中学生学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步入初中阶段,知识学习的内容不断丰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关联十分紧密,需要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需要以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中学生因此产生学习压力。特别是面临毕业考的初三学生,部分学生认为在家上网课没有升学考试的紧张气氛,没有与同学一起学习的氛围,从而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影响升学考试成绩,焦虑与紧张情绪便随之产生。
中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待人处世、表达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平时,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家长也外出工作,这种情形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缓和。但受到疫情影响,出现学生推迟开学、居家上网课、家长停产停工的情况,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增多,矛盾也会随之凸显,这也会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面对疫情时,中学生会对此产生应激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具有强烈影响的刺激物会引起人的不同反应,例如血压上升、呼吸加速,情绪反应等。由于中学生群体受社会生活和经历所限,使得他们对于处置社会应激的反应能力也有限。导致有些学生在面对疫情时,存在异常严重的社会应激反应,从而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都应该重视并运用各种路径进行心理健康调适,使中学生在疫情状态下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合理制订计划
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促进学习的高效进行,制定适合自己的居家学习清单,并按照计划去执行,例如阅读经典书籍、练习书法等。在按照计划进行学习时,也需要保持合理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学习节奏,通过合理的计划追求井然有序的生活。
2.学会自我调节
学生还要学会进行自我调节,尝试自己平时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如烹饪、学习乐器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可以使自己平静下来,减轻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情绪和压力。在居家隔离时,还可以尝试一些居家运动,通过运动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减少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压力。
3.保持积极情绪
为了维持健康的心理,中学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通过言语激励自己,例如,“我根据要求进行安全防范,保障自身的安全”,给自己以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同时也可以积极寻求情感支持,沟通和倾诉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压抑情感压力的好方法,可以主动与父母、朋友多聊天、多沟通,利用电话和互联网多与身边亲友聊天以舒缓情感,保持积极的情绪,调适心理状态。
1.父母陪伴关心孩子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其释放压力;也可以与孩子进行一些活动,如唱歌、看电影,陪伴关心孩子,放松他们的心情;还可以全家总动员进行厨艺比拼等有趣的家庭互动活动,活跃家庭氛围,拉近距离。通过家庭间的沟通交流、趣味活动,减少孩子的紧张情绪。
2.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识别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帮助孩子消除这些刺激,营造和谐的居家环境。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心理压力、情绪时,要能觉察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压力情绪,用心地感受孩子的情绪波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疫情状态下,当父母与孩子都居家时,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的相处,产生一些情绪问题,引发许多不良后果,最常见的就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迁怒家人,引发激烈的亲子冲突。如何合理地调节这些情绪问题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家长也需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适提供保障。
3.家长加强德育教育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预防疾病的方案,进行演习和训练,提升健康自信。家长还可以进行家庭教育,从劳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家庭教育。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大作战中,无数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奋不顾身,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极大努力。他们身上彰显出了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例如无私奉献、临危不乱等,值得中学生去学习。
1.开设线上自习室
学校教师可以开设线上自习室,学生进入线上自习室自习,通过线上自习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专注度。学校对参与线上自习室的时间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敦促学生在线上自习室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校开设线上自习室可以按照学校上课的时间表进行,学生需要按时签到,并在自习室内打开摄像头、关闭麦克风,防止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设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例如每名学生线上自习室的参与率必须达到百分之八十及以上,若是不能参与线上自习室,要向教师申请说明原因。教师需要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因为疫情在学业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
2.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还可以组织专业心理治疗人员对学生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教授中学生相关心理知识和自我测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为了缓解因为疫情影响导致中学生缺乏社交活动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线上心理疏导,针对学生产生心理、情绪问题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并为他们提供建议;在线上心理疏导中,穿插一些解压的游戏和互动,为中学生提供释放压力、情绪的出口,避免其因压力无法宣泄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压力、情绪,以教师和同学之间互相进行心理疏导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在丰富中学生单调生活的同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线上设置专业的心理治疗人员、教师聊天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沟通空间,在线上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放松,更加愿意敞开心扉反映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有助于专业人员和教师为其提供意见和帮助,进而促进学生对心理状态进行调适,使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关注。特别是在疫情状态下,由于中学生对疫情的应激反应、家庭关系、学业压力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易出现问题,必须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中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等不同层面出发,为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适提供一定的路径,使中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