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丽芬(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村养羊业迅猛的发展,羊的调运、交易越来越频繁,加之一些中小型养羊的场户对于引进种羊群并不那么谨慎、检疫及隔离处理不到位以及饲料消毒要求不严等多重疫情防范工作环节中或多或少出现了偏差,使得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病也在一些大中型养羊场户人群中时有发生流行,严重地威胁到这些养羊场农户的个人身体健康水平和我国养羊业的发展。因此要全面提升规模化养羊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一般的自然生长情况下,母畜较公畜易感性要大,饲养的成年家畜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幼年家畜。布鲁氏菌传播主要感染宿主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及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黏膜上皮及其他易遭损伤器官组织,甚至是宿主未明显遭受损伤部位的破损性皮肤软组织等羊或者人通过接触感染家畜破损皮肤或感染畜病动物的体内产生的分泌物、体液、尸体等感染。病畜群内发生急性流产多在流产高潮季节或过后,生育能力逐步下降,甚至彻底终止。
该病感染一般的潜伏期2周至近于6个月,通常情况应由感染病原菌后的血清抗体、感染时药物剂量情况及羊初次接触感染该病时个体及其后代所处的妊娠的阶段来定。牛、羊、猪布鲁氏肠杆菌痢疾症状体征也基本上相似。多数急性感染性病例都为隐性感染,症状特征也不明显,仅在个别或者少数严重感染性病畜可能突然呈现强直性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或者引起短暂性的强直性跛行。
流产的症状也可同时集中发生或出现在家畜开始怀孕后的几乎所有的任何一个生育时期,而症状尤其是以家畜生育过程中后期表现更为多见。羊多发生于绵羊在其开始怀孕前的约3~4个月。布鲁氏菌骨髓炎症则是指各种常见血源性布鲁氏菌病或感染时发生于人全身骨关节处表现的一些主要组织局部病理表现。人如与患病牲畜有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或食用了受致病菌所污染及变质腐烂的饲料水及畜肉,吸入了含带菌毒素物质的尘土空气或通过带菌气体直接进入到病人眼结膜系统里而感染。直接侵入传播途径可能进一步造成眼部感染。近几年已有多例16岁以下未成年人感染发病。
根据对其具有不同危害程度的传染源条件和可产生两种不同型菌的菌种,国际上将布鲁氏菌分为6个型。在目前现阶段在我国的比较容易流行感染的一种病原体主要的病原体种类是羊种布鲁氏菌,患病羊为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分布面域最广,菌种具有毒性大传染性强等特点,临床及应用治疗上常出现全身症状反应严重、易复发从而导致容易流行性感染等几个共同的特点。因此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意义不容小觑。
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苗要接受严格检疫。当前由于羊群调运较频繁,动物检疫未完全落实到位,因此自繁自养也是我国降低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的一种重要生物措施途径之一。无论是从正规养殖户手中还是在交易市场中购买活羊,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羊群本身的卫生检疫标准和自身免疫功能情况,羊群一旦购来预备圈养后一定要先严格实行隔离饲养,观察其抗体有无任何异常。临床初步检查出健康异常后,还需现场采血,进行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验,对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查合格者和疑似布鲁氏菌病的检验均结果均为阴性者的,方可与正常健康母羊混群饲养。做好病羊场内的隔离消毒净化工作,控制疾病和基本消灭病传染源。严格并落实各项动物的消毒检疫管理工作制度,是防止、控制、消灭消除动物疫情的关键举措。布鲁氏菌对其他一些最常用到的中广谱生物消毒药一般很敏感,在3%左右的石炭酸镁溶液中浸泡3分钟左右就可彻底全部杀死布鲁氏菌,福尔马林溶液15分钟内即可完全彻底地将全部其微生物杀死;漂白粉溶液、苛性钠钾碱溶液等药物的生物消毒杀菌作用效果也很好。
2.做好定期监控和免疫接种。定期地进行监测,对阳性羊进行淘汰与净化。养殖户自己也同样应当及时将掌握在手中的信息报备给县级兽医部门,并在当地相关专业和兽医部门指导和意见条件下,对淘汰净化的羊规模化养殖项目实施全程动态与定期监测的科学监测,从原来的每年只进行1次监测,提高到每天2次,最终使养殖户达到无公害淘汰和净化的羊标准。对于被污染的羊群,可选择继续饲养,通过动态管理反复免疫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积极地淘汰阳性羊,同一群阴性羊都可以被认为是优良健康羊,在经其一年饲养期内获得至少两次的动物传染病检疫化验报告结果均为阴性,且均表示已全部实现母羊正常健康受孕或分娩,可视情况判断确定为是优质的无病的健康羊群。疫苗接种是预防羊疫病的一种最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市场最为常用的羊疫苗有牛种布鲁氏菌病19号(S19)疫苗、乳猪型2号布鲁氏菌疫苗(S2)、羊种布鲁氏菌疫苗(M5-90)。对只有经抗布鲁氏菌病抗体试验检测后确认为抗体阴性的纯种奶牛方可要求进行免疫接种,菌苗的接种时最好能够尽量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开始的配种季节前进行。
3.严格把控交易市场。在羊只进入交易市场前,养殖户或羊贩子需特别关注畜牧部门对羊只进行采样检测布鲁氏菌病,对结果阴性的发放布鲁氏菌病监测的合格标识。该标识与免疫耳标具有相关性,直接佩戴到羊只颈部。由养殖户或羊贩子报告,受理后采样送检工作由畜牧技术支撑部门负责,出具合格报告的同时发放监测合格标识。在牲畜交易市场,由市场检疫人员把关,对佩戴布鲁氏菌病检测合格标识的羊只,检疫合格出证后方可进行交易,否则不予出证不得进行交易。在调运环节,由出境检疫人员把关,凭检测合格标识,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证明方可交易。该做法应首先在无布鲁氏菌病疫情区域开始,扩展至疫情扩散区域,从农区向牧区呈辐射式开展,最终达到杜绝的效果。上市交易环节和调运环节由检疫员把关,检疫合格并佩戴监测标识的方允许进入市场交易,否则不得交易。检测费用由当地畜牧部门承担成本较低,为可承受范围。
坚持进行彻底的消毒措施,饲养员应当定期地对羊舍进行清除,及时地排除羊舍中的粪便。对羊舍垫草进行及时更换,把清扫出羊舍的粪便放置于指定的地点实施消毒并进行发酵处理。坚决贯彻羊舍的消毒制度,对于制度的规定应当坚决执行。每次消毒时,可以对羊舍内外使用30%氢氧化钠、20%石灰乳完成消毒工作。同时,在羊的饲料中、羊饮用的水源里添加漂白粉与百毒杀完成消毒。另外,应当提升妊娠期间母羊与幼羊的营养护理,保持羊舍环境的通风,使得羊舍干燥卫生。
在饲养制度的规划上,应当贯彻整进整出的饲养原则。如果养殖场确实需要再引进羊群,应当严格细致进行隔离与观察卫生检疫工作。一方面,要在羊群的生产时期仔细完成观察并记录检疫工作和复检工作;另一方面,在引入羊群之后,实施隔离饲养,周期为15天左右。如果引入羊在此期间无其他异常状况各方面正常,才能够放入羊群中共同饲养,避免出现引入羊把病带至羊群中。在这隔离期间,倘若检疫出了阳性羊或是疑似羊,养殖场必须实施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发现该病之后,应当即刻对羊群实行隔离,把一些病羊实施淘汰处理,将其尸体焚烧处理。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对养殖户有着重大的影响,只有各个部门齐心合力,目标一致,加大对防疫工作的经费支持,创建一支专业化的防疫队伍,时常走进养殖户,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知识指导,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并且提升防疫人员的积极性,使之能够更好地投到防疫工作中来。
总之,羊布鲁氏菌病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防治疫病是一个长久且不容松懈的过程。在防治过程中难免会有相应阻力与困难,如上下机关对接矛盾,官员与牧民沟通矛盾,牧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以致难以理解防疫措施等,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万难,长期坚持防治,不疏忽任何一个环节,为百姓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