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文祥(云南省巍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郭丽红(云南省巍山县综合检验检测院)
施秉昌(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产业是强县之基、富民之本。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没有兴旺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对于农民稳定增收致富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都起着支撑性作用。
近3年来,云南省巍山县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全面奔小康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振兴路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高原特色农业量效齐增,产业品牌培育力度加大,加快创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一县一业”(肉牛)特色县品牌效应逐步释放,“1+3+N”(肉牛+核桃、红雪梨、烤烟+黑山羊、山地鸡、柠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县正在加速构建“123N”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打造100亿级旅游文化支柱产业,全力做强核桃、肉牛两个50亿级优势产业,坚持做优红雪梨、中药材、矿电三个10亿级产业支撑产业,培育优质烤烟、热区水果若干个亿级产业),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1.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显著。巍山县着力推进绿色生态基地建设,打造生态品牌,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保险”的运行机制,推行“四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利益链)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企业为龙头,搭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实现让种植养殖合作社和农户销售无忧的订单农业;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把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凝聚在一起,将产业发展资金注入各基层党总支部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再把产业发展资金注入企业,壮大企业发展规模;以合作社为纽带,让有种养意愿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搭接龙头企业,并在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下,让农户精准从事不同产业。通过“四链融合”推动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农村产业兴旺注入新动力。“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4.2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29个,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肉牛、柠檬、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扶持建档立卡农户种植蔬菜16540亩,养殖能繁母牛10023头、能繁母猪13777头、基础母羊17175只、山地鸡179300羽,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农户帮扶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2.以“一县一业”全力争创巍山县的“牛品牌”。巍山县是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县,肉牛养殖历史悠久,是滇西最大的肉牛交易集散地,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云南省肉牛基地县。近年来,依托肉牛养殖的资源禀赋和规模优势,巍山县将肉牛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高原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来发展,并瞄准50亿级肉牛产业发展目标,把发展优质肉牛作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县域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全县采取规模化养殖和分户饲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扩大肉牛养殖量和养殖群体规模,打造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肉牛产业,积极争创全省“一县一业”肉牛示范县。
目前,巍山县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肉牛产业由传统分散饲养逐步向规模养殖发展,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和生态方向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发展基础较好、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建成省级肉牛示范场4个,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一村一品”肉牛专业村14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7个、50~99头规模养殖场22个、10~49头规模养殖场645个,组建以肉牛养殖、销售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70个。2019年,巍山县被命名为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特色县,2021年肉牛存栏10.9万头、出栏7.46万头,牛肉产量9329吨,预计肉牛产值达14.9亿元以上。
3.柠檬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初见雏形。巍山县依托亚热带高原干热河谷澜沧江小湾库区海拔低、气温高、日照强、偏酸性土壤的自然资源禀赋,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把柠檬产业作为全县“1+3+N”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柠檬产业,力争建设省内重要的柠檬种植基地,打造“中国四季香水柠檬之城”。
一是在种子端发力。采取“所地交流”“院县合作”“所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投入1200万元资金建成年产200万株脱毒柠檬育苗基地和配套文洛式薄膜温棚、检测中心、脱毒苗生产中心等,为全县柠檬产业发展提供“前端”种苗保障。二是在种植端发力。采取资产收益模式全力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农户、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参与柠檬产业发展,在黑惠江沿线5个乡发展柠檬种植1.46万亩。三是在加工端发力。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年加工新鲜柠檬5万吨精深加工厂项目,一期项目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全县柠檬产业“育苗—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四是在市场端发力。着眼于搭接大市场,稳定销售价格,积极主动谋划搭建大平台,2022年谋划推进建设含分选、冷链、交易一体的柠檬交易中心,柠檬分选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和柠檬深加工冷藏保鲜库建设项目有望于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巍山县柠檬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已初见雏形,形成集种苗繁育、种植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4.红雪梨产业提质壮大。巍山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提质增效、规模扩展、品牌创建为重点持续推进红雪梨产业发展,从抓生产到抓链条,加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服务、培育经营体系、培植产品品牌、拓展营销渠道、促进融合发展,以项目为抓手打造绿色底色足、联农带农紧的高效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强基增效、绿色增效、品牌增效、资源增效、智慧增效”五个方面的提质增效措施,以增收为目标让产业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区、乡村凝人聚气的“连接器”,发展红雪梨绿色生态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产业振兴。全县红雪梨种植面积达7.97万亩,投产4万亩,注册红雪梨商标3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2个,地理标志1个,产量达8万吨,产值达1.75亿元。
5.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巍山县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核桃基地面积达91.56万亩,已挂果面积85.95万亩。积极引导核桃生产企业探索研发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全县有核桃收购加工户200余户,取得地理标志认证企业2家,注册核桃产品商标8个,初步形成核桃初级加工和干果集散地。核桃加工企业(户)每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多人次,年收购加工核桃近7万吨,核桃仁1万多吨,核桃产量3万吨以上,果农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目前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核桃精深加工及销售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
6.“云药之乡”建设持续推进。巍山县紧紧抓住被列入“云药之乡”重点县的机遇,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中药材企业11个(其中加工企业1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8个、家庭农场1个、省科技厅认定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2个、州级认定的中药材育苗基地2个。全县推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2.84万亩,其中红花1.6万亩、重楼2900亩、续断1300亩、黄精800亩、白及300亩、其他7100亩,综合产值达2.45亿元。中药材种植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面积明显增加。
1.基础薄弱种质资源不足。农业生产成本高、抵御灾害能力弱。巍山县山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相对较小,不同程度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此外,发展柠檬配套设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且种质种源较少,云岭牛等优质肉牛良种推广不足,生产“近视乐”眼药水所需的药材“紫金龙”稀缺。
2.产业引领不够,加工销售体系不健全。一是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不足。重点支持的“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和沿江柠檬产业规划引领不够,产业推动缓慢。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缺乏精深加工企业,肉牛、核桃、柠檬、红雪梨等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搭建新平台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肉牛、核桃、红雪梨、柠檬等特色产业销售体系不健全,种养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新型主体推动带动产业发展作用弱,种养规模效益差,尚未真正发挥牵市场、带基地、联农户的纽带作用。
3.产业集聚效应难形成。一是特色资源产业化不足。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导致部分特色产业有优无势、有特无色。肉牛养殖投入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肉牛存栏增长缓慢,现有的销售加工企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等没有建立起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缺少产品供求信息,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及融资的社会组织较少,加之现有合作社、企业与养殖场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未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营利益联接机制。
4.产业有机融合度不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产业链条短、融合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产销对接失灵等客观问题成为制约融合发展的“拦路虎”。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缓慢,畜禽产品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周期长、投入大、利润低、受市场影响大,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各融合主体之间缺乏有效联结机制,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1.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恢复农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吸引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活力。二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柠檬高效节水灌溉,夯实柠檬基地建设,通过建设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和精深加工厂推动柠檬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三是积极谋划“一县一业”肉牛基础设施建设。以甸中滇西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肉牛精深加工厂建设为抓手,提升全县肉牛平台建设,有效增加肉牛产业附加值。
2.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一是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突出集群成链,以种养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上延伸,强化创新引领,形成一条“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业全产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增值,让农民得到产业增值收益。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产业与农民稳定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促进农业业态全面升级,加速推动肉牛等特色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3.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一是以区域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为基础,不断深挖农业特色资源,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聚焦农业发展短板和关键环节,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二是培育特色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特色农业生产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实现特色农业的产业集聚,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发展地方特色种养产业。建设提升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重点发展适合气候特点、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种养业。四是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长效与短平相结合、种养与销售相结合,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打造绿色有机生产基地。
4.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激发产业新动能,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走绿色发展道路,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为重点,着力打好特色农业升级战,加快建设“123N”现代化产业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念,在全产业链、价值链谋求农业效益提升。
5.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数字农业为引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坝区以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山区以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突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持续推进“1+3+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培植。抓住高速、高铁通畅的机遇做好绿色食材原料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引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突破肉牛精深加工瓶颈和万头场、千头场建设增加肉牛存栏。做特做精农产品,加强巍山红雪梨连片区提质增效和新植区抚育管理,确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6.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支持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构建农业产业联合体,推动多种主体、多种要素融合,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起来打造农业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培育一批特色农业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以线下农户与超市对接、线上电子商务为主体的营销体系,提高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效率。采用农业合作、土地流转入股、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解决当前农业经营体系中因小农户大量存在造成的农业生产规模过小问题。与京东集团合作,依托该平台拓展核桃精深加工及产品销售市场渠道,打通红雪梨销售渠道,对京东巍山电子商务平台参股混改,推进大仓甸中滇西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柠檬分选仓储物流中心和柠檬深加工冷藏保鲜库,加速搭建市场销售平台健全销售体系,共享信息资源,形成订单农业,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