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阳 张光辉 吴良 陈伟南 赵家流 毛丽君
(1.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剑麻研究所 广东湛江 524022;2.广东省东方剑麻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22;3.农业农村部剑麻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广东湛江 524022)
剑麻是一种龙舌兰属的叶纤维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今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的硬性自然纤维作物,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剑麻纤维质地坚韧、弹性较大、拉力也很强,再加上有较好的耐盐碱腐蚀以及摩擦性能,在干湿环境下都具有伸缩性不大的优点。剑麻纤维用途广泛,应用来制造缆绳,飞机汽车的轮胎剑麻内层,起重机吊绳钢索中的绳芯等。剑麻产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份额不大,但其用途的不可替代性和生长环境的约束性,在全球贸易活动中颇为活跃,而且因其还用于军事发展,所以长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而存在。
然而,剑麻种植、加工、制品等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国内剑麻产业进一步萎缩。中国近10年的剑麻收获面积逐年减少,由2010年3.83万hm2,下降到2019年为1.66万hm2,减少56.66%(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主要是我国剑麻产业整体存在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病虫害严重、施肥不合理和土壤养分下降等突出问题;主栽品种H·11648已种植70多年,出现了品种退化、病害加重等问题,如广东垦区2006—2007年开始爆发的剑麻紫色卷叶病,对剑麻产业造成沉重打击。由于剑麻缺乏优异种质资源,加之剑麻生命周期长,育种效率低,倍性复杂等诸多问题,给育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尽管获得了一些优良的杂交后代,但还没有一份种质的综合性状超过主栽品种H·11648[1-3]。如何在没有优良的剑麻品种出现前,保证剑麻高产高效的种植是当前科研工作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目前剑麻在田间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依靠人力,加上人力资源缺乏,田间管理不到位。剑麻植株、叶片的生长不规则性,叶片表面带有蜡质层,药液不易吸附,使剑麻病虫害的防治出现用工量大、成本高、效果差等诸多问题[4-9];剑麻产业规模较小,主要种植分布在广西、广东地区,剑麻研究的团队少,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剑麻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对剑麻常见病害机制尚不清楚,很难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1]。
笔者针对剑麻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农业技术措施对剑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剑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在剑麻种植过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1.1 试验区概括试验地位于广东省雷州市东方红农场 10 队(110°5′43″E,20°32′57″N),地块编号为:东方红农场10队249-251号、265号、273号。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地处亚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全年无霜冻,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降水分布不均匀,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 22.3~23.9℃,≥10℃的年积温达8 180 h以上,热量资源丰富。试验前土壤pH 4.85,有机质 22.93 g/kg,全氮为 0.17%,速效磷为41.50 mg/kg,速效钾为247.22 mg/kg。
1.1.2 试材剑麻品种为 H·11648,购置于广东省火炬农场,苗龄1.5年,于2019年11月份种植,单株重≥10 kg。
1.2.1 试验设计试验布置了剑麻种植规格、行间覆盖、粉蚧药物防效及基肥配方试验,研究其对剑麻生长、产量、病虫害防效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剑麻种植规格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0.15 hm2;剑麻粉蚧防治试验设置 3个处理,每个处理 3次重复,每个重复0.15 hm2;剑麻绿肥覆盖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0.15 hm2;剑麻施肥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0.15 hm2具体设计如下。
(1)种植规格
A:种植规格(2.5 m*1.5 m*0.95 m);B:种植规格(3.5*1.5*0.95m);C:种植规格(单行种植3 m*0.95 m);D:种植规格(4 m*1.2 m*0.95 m),见图1。
图1 剑麻不同规格种植示意图
(2)粉蚧防治方案
W:水剂(4.5 L/hm245%毒死蜱+0.45 L/hm2阿普顿+1.35 kg/hm270%吡虫啉水混合施用);G:颗粒剂(40 kg/hm2毒死蜱);WG:水剂+颗粒剂减半配合使用(2.25 L/hm245%毒死蜱+0.22 L/hm2阿普顿+0.67 kg/hm270%吡虫啉水混合施用;20 kg/hm2毒死蜱颗粒施入剑麻芯)。
(3)绿肥覆盖
P:间种光叶紫花苕子;W:间种白三叶草;H:间种平托花生;R:间种黑麦草;CK:未进行行间绿肥覆盖。
(4)施肥方案
同样成本情况下施用肥料,SSF:剑麻专用肥7.5 t/hm2;SDF:羊粪有机肥4.2 t/hm2;OF:兰王牌有机肥4.8 t/hm2。后期追肥管理保持一致,追施尿素每公顷每次0.75 t、复合肥(15-15-15)每次0.75 t/hm2,每年2次。
1.2.2 项目测定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每个季度对剑麻长势进行数据采集,主要对剑麻叶片增长数进行调查;2021年12月10日开始对剑麻(种植后第一次割麻)进行测产。土壤pH:水浸提电位法(水土比为2.5∶1);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土壤全氮:半微量开氏法;土壤速效磷:盐酸—氟化铵法;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提取—光焰光度计法[10]。
1.2.3 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用 Excel 2016和SPSS 25.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处理,图形制作采用Origin和Ilustrator CC 2018。
如表1所示,A种植规格产量最高,为67.55 t/hm2,与其他种植规格相比,可显著性提高产量,但种植密度(约 5 250株/hm2)较高,大行间间距仅为2.5 m,不能进行机械化作业,在剑麻后期管理方面受到诸多困难,而且叶长和单叶重均值为4个处理中最小的,所以不推荐使用该规格种植剑麻。B种植规格,其产量显著低于A,单产均值为 59.91 t/hm2,产量与常规种植方式D相当,由B和D可以看出,剑麻大行间距3.5和4 m单产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且行间窄更难从事田间管理,所以B与D相比,D在单产、单叶重、叶长均优于B,推荐种植规格采用D方式。单行种植方式C产量最低,单产均值为51.97 t/hm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上,考虑单产、叶长及田间后期管理等因素,推荐剑麻种植仍采用 D(4 m*1.2 m*0.95 m)方式。
表1 不同药物处理对剑麻生长、产量的影响
剑麻粉蚧通过大量吸食剑麻汁液,消耗植株营养,造成植株减产甚至失收,并引发紫色卷叶病。采用 W、G、WG三种药物进行剑麻粉蚧防治,并对防治效果及剑麻生长、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水剂和颗粒剂配合施用,剑麻粉蚧防治效果最好,一刀麻产量、单叶重及叶长分别为60.31 t/hm2、308.28 g、77.46 cm,3个处理中效果最佳(表2),在仅看防治效果情况下,推荐剑麻粉蚧防治及扑杀采用毒死蜱水剂加上颗粒剂配合施用。
表2 不同种植规格剑麻生长及产量统计表
如表3,剑麻大行间覆盖绿肥对一刀麻产量没有显著性影响,行间覆盖平托花生或者黑麦草存活率较高,覆盖效果较好,行间覆盖平托花生和黑麦草剑麻产量分别为61.45和61.30 t/hm2,与对照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 2.01%和 1.06%,行间绿肥覆盖对剑麻产量有一定提高,但没达到显著性效果,提高了生产成本。白三叶草较难种植,存活率较低,且在剑麻行间覆盖效果较差;光叶紫花苕子种植存活率较高,但在剑麻行间覆盖效果较差。
表3 剑麻行间覆盖产量等农艺性状
如表4,CK(未进行行间绿肥覆盖)土壤pH为 5.10,显著低于行间种平托花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草的 pH,光叶紫花苕子 pH有一定提高但效果不显著,剑麻间种光叶紫花苕子、平托花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草与对照CK相比pH分别提高 5.8%、11.76%、20.20%和 13.92%。可以看出,剑麻行间覆盖绿肥作物,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现象。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方面看,虽然在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但剑麻间种这些作物可保证土壤湿润、减少水土流失,且行间绿肥(平托花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和光叶紫花苕子)翻耕回填,也可将作物本身吸收固定、合成的养分回馈土壤,长此以往可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
表4 剑麻行间种植不同覆盖作物后土壤养分含量
下足基肥可以保证剑麻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剑麻的正常生长。同样成本情况下,采用不同基肥配方对剑麻生长、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由表5可知,SSF(剑麻专用有机肥)作为底肥施入效果最佳,产量为61.23 t/hm2,且单叶重及叶长均优于其他处理,但与其他处理没达到显著水平,SDF(羊粪有机肥)和OF(其他有机肥)产量、单叶重及叶长均值没达到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与施用(羊粪有机肥)相比,施用 SSF(剑麻专用肥)可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其他养分相差并不显著。羊粪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变化表现最差(表6)。
表5 剑麻不同施肥产量等农艺性状表
表6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
剑麻不同密植试验前人并没有研究数据,但在粮食等大面积种植作物上有很多报道,例如对玉米密植试验研究,合理的改变植株密度对产量作用效果显著[11-13]。剑麻不同种植规格试验结果表明,方式D(大行距4 m,小行距1.2 m,株距0.95 m)较为合适现今剑麻种植栽培管理。虽然剑麻种植方式A(大行距2.5 m,小行距1.5 m,株距0.95 m)单产最高,但剑麻种植密度较高,株数多导致植株因争夺阳光而向大行扩展且相互交托,增加割麻难度、影响大田中耕、叶片运输和田间作业等后期栽培管理工作。如果能够解决机械采收和装运等问题,降低剑麻种植中的人工费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很好地解决剑麻种植过程中割、采、收,剑麻采用较高密度种植能够显著提高剑麻产量及效率,例如种植规格 A(大行距2.5 m,小行距1.5 m,株距0.95 m)。
不同药物处理对粉蚧防治试验表明,剑麻粉蚧防治采用水剂与颗粒(2.25 L/hm245%毒死蜱+0.22 L/hm2阿普顿+0.67 kg/hm270%吡虫啉水混合施用;20 kg/hm2毒死蜱颗粒施入剑麻芯)配合使用,防治效果较为显著,且防治持续时间较长,推荐做好前期粉蚧的防治。水剂和颗粒剂配合使用,可减少由于剑麻叶片表面带有蜡质层,药液不易吸附的问题,水剂有效防治时间短,颗粒剂时效性稍长,二者互补可预防剑麻粉蚧危害发生。总之剑麻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在出现少量粉蚧时就应该及时进行药物防治,避免粉蚧大量爆发,保证剑麻正常生长[6-9]。
不同行间绿肥覆盖试验表明,剑麻行间覆盖选用黑麦草和平托花生效果较好,且萌发存活率较高,剑麻行间覆盖黑麦草或平托花生作物,可一定程度改良土壤肥力状况,在行间覆盖平托花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显著提高土壤pH。绿肥覆盖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在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水土、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净化环境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且对土壤氮素循环,磷、钾富集,碳素汇存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生态系统中,有提供养分、合理用地养地、提供饲草、固氮吸碳和节本降耗多种功能[14-16]。
不同基肥试验表明,在同等成本情况下,基肥选用剑麻专用肥产量、单叶重及叶长均值最高,对土壤有一定改良作用效果更好。剑麻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降低化肥对增产的贡献率,肥料利用率降低,造成浪费,易于引发病虫害,造成麻田土壤污染、酸化、养分失衡等负面影响,要适当增施有机肥,譬如剑麻专用肥料。提高栽培管理质量,合理肥料养分比例,提高剑麻本身的抵抗力,进而促使剑麻生长趋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17-20]。
综合研究表明,在目前的生产种植条件下,种植间距推荐大行距 4 m,小行距 1.2 m,株距0.95 m;剑麻行间覆盖种植平托花生或者黑麦草的效果最好;剑麻粉蚧防治采用2.25 L/hm245%毒死蜱+0.22 L/hm2阿普顿+0.67 kg/hm270%吡虫啉混合喷施,再配合20 kg/hm2毒死蜱颗粒施入剑麻芯效果最佳;在同等成本的情况下,基肥施用剑麻专用肥效果最好。通过以上措施可显著提高剑麻叶片产量、单叶重和叶长,同时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