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元 冯华
岁月易老,初心如磐;护苗情深,余热生辉。今年75 岁的徐州邳州市戴庄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可春,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中且乐此不疲。
张可春退休前,担任《中国石化报》驻胜利油田记者站站长、《胜利日报》社副社长。退休后,随老伴、儿子定居上海。
“5 年前的一天,我回家乡探亲,高中同学刘汉超已从邳州市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担任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办公桌上几本厚厚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张可春说,《红岩的故事》《邳州红色故事》……这些红色书籍记载着邳州跌宕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邳州是一座红色之城,素有‘红邳县’的美誉,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我决定留在家乡,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张可春欣然接受刘汉超的建议,担任戴庄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有一位红军烈士叫陈树湘,29 岁,红34 师师长,红军长征路上遭遇了一场最惨烈的战役……”在铁富镇新宇中学,张可春激情讲述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烽火岁月,学习红军迎难而上、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党的百年历史、红色江山是要一代代传下去的,靠谁?靠同学们,靠一代又一代的传续。”他的宣讲时而严肃深沉,时而活泼生动,讲到动情处,他和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诵革命先烈的诗词,孩子们激情澎湃,爱国爱党的情感喷薄而出。
“我喜欢听张爷爷讲故事,他讲的故事让我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成长。”新宇中学学生刘一凡说。
说起家乡的红色文化,张可春如数家珍:“特别是生我养我的戴庄镇,集刘林遗址、梁王城遗址、禹王山抗战遗址、大运河(徐州段)4 个囯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一镇,素有‘一部邳州史,半部在戴庄’的称誉。”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是继台儿庄大战之后又一场发生在戴庄境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为让孩子们永远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报效祖国、壮我中华的热情,张可春多次到禹王山小学、山头村小学,讲述禹王山抗战英烈的故事。
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张可春带领邳州市关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紧紧围绕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先后到邳城中学、春华中学、新宇中学和机关、社区作党史宣讲报告20余场次,听众5万余人。
每逢重大节日,张可春让青少年做“主角”,走进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红色故事体验式教育,锤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忠诚品质。2021 年清明节,张可春带领“五老”人员随戴庄中学600 余名师生徒步行走10 余里路,到解慕唐烈士墓前瞻仰革命先烈,讲述解慕唐的故事。
“王杰的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解慕唐的故事等都发生在邳州这片红色沃土。张可春积极发动‘五老’人员,讲好党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引导中小学生把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刘汉超说。
“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红旗飘万代’,我要把英雄故事写下来。”张可春深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王杰纪念馆、小萝卜头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收集资料,近5 年时间,先后撰写出《革命先驱解慕唐》《抗日先锋栗培元》《周恩来与邳州》《邳州人民在徐州会战中的历史贡献》《禹王山十八个英雄坐标》等历史文化资料近50 万字,其中红色资料30万字。
为进一步充实内容,增强教育功能,张可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打造“红色校园”特色品牌。
解慕唐烈士纪念园位于戴庄镇,是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代表镇关工委出面聘请知名画家,将解慕唐的故事绘成41幅连环画,重新配上文字。为弘扬戴庄历史,他在戴庄中学的文化长廊上,展示戴庄的知名人物和戴庄中学的知名校友,把革命先驱解慕唐和老红军李培楠等英雄人物放在突出位置,使师生们深受教育。他还配合镇政府重新扩建解慕唐纪念园,建起戴庄文化廊及4处“农民书画院”。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和阵地。张可春在全镇建起5 家校外教育辅导站,统一张贴“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的标语,邀请政治素质高、有奉献精神的“五老”人员充实到校外辅导站中,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老伴和儿子多次让我回上海享清福,但我觉得年轻时的我们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如今老了,仍能继续发光发热,积极为祖国培育新苗,为党和国家,为关心教育下一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乐在其中。”张可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