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基建管理中心)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内实行制度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或组织,工作内容通常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社会企业的经济活动合法有效,同时维护市场安全和加强正确引导、保证行政信息真实有效,最终减少作弊、预防腐败,提高行政服务的速度与效率。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上内容与实施目标,且依靠制度颁布、手段实施和政策执行,对国内的市场活动风险进行充分防范和管控,进一步加强社会内部管理水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考虑的重点方向。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维持市场井然有序、保证其长期运行的必然措施,也是新时代国家行政方面治理的基础,同时是帮助长远目标得以实现的合理手段,更是社会服务制度普遍采用的新型服务方法。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具备风险评价、漏洞补差、增强政府管理等多种功能,因此构建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行政效率是指政府的行政部门及从事有关行政活动的工作人员,所得到的最终效益、社会发展成果所使用的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比率关系。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行政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大投入,提高管理成本。例如提升工作人员的薪资报酬和财务费用等。但过高的行政投入,会给国家和事业单位造成经济负担从而限制其运转效率,所以国家行政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都应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提升工作效率作为最终目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强行政工作的规范性已经成为当前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率的普遍方法,使得政府部门的监督行为成为一种日常工作,并按照固定操作流程,将这些行政工作习惯化与日常化,而不是仅依据规定来执行。因此内部控制是一种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社会经济规模化、新型化已成为当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为财政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建设提供环境支撑,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义十分重大。与此同时,大量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日常职责主要由政府的行政部门担任,虽然工作人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流程已经熟记于心,但依旧存在部分不当现象,例如对东窗事发后的追责,没有进行预先防护与检查等情况。这些现象容易出现不法分子利用制度的空缺,甚至发生变卖、侵占国有资产等恶劣事件,使政府与百姓产生损害。除此以外,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职责也会更加清晰、明确,国有资产的相关单位将相互监督,同时建立对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保证各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得到及时的优化与完善,减少资产流失,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维护。
行政事业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是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包含杜绝工作人员出现舞弊现象、保障各部门正常工作与运行等内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仍可能出现不可预估的经济风险,当政府部门不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与规避,就会影响到其内部的相关活动内容。据此,行政单位人员应当加强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廉政教育与岗位培训,规范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帮助员工在岗位中严明自身纪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当成工作的首要原则。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社会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国家财政部制定了具体评价政策与相关指标,并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大力发展,但由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惩戒机制尚未完善,以及针对内部建设缺少有效支点,使得部分行政单位的内控建设最终流于表面,且后期的服务检查机制也不够细致。除此以外,部分负责人不能清晰地掌握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对其负责的工作不够认真,以为只是单纯的财务工作,甚至认为内部控制的可以不存在,这些认知不仅导致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有偏差,还会使事业单位的整体气氛松散,致使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各部门之间无法充分开展交流工作。因此,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员工对控制管理制度尚未充分理解,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导致其不具备深层动力去建设自身的内控部门,最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进行后续管理工作。
通过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进展程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曾经的经营观念对于现代制度的开展影响颇深。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受到以往行政理念的影响,导致内部控制的实施形式过于老套,对应的工作内容也不够有效,难以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也难以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导致与社会发展要求产生矛盾与冲突。除此以外,即便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操作内容充分理解,也构建了较为科学的控制管理机构和制度措施,但是依旧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内部控制的核心放在财务工作方向,妨碍了单位的内控工作发展。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构建情况,缺少前人经验,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但优势在于有更多专业员工加入进来,共同建设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流程更专业的内控制度。与此同时,内控制度的构建是一项具有大局观的工作,需要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建设。但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专门设立内部控制部门,其工作主要由财务专员或者办公室专员来统一负责承担,所以内控管理人才的缺失,也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充分进行,并且很难看到理想的实施效果。除此以外,由于财务部门是内部控制的主要部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拥有硕士学历及优秀学校的本科学生较少,无职称人员较多,且许多县级及以下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甚至尚未接受本科教育,导致其自身素质偏低,从而产生更多问题。
随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持续开展,一方面,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规划科学合理的工作指标,加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为了提升整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引导员工学习内控内容,同时主动开展内部控制,为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加快内控建设的脚步。另一方面,应依据当前内部控制计划与基调,调动员工积极性,打造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氛围,并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以引导,引导各部门人员自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内控的理解能力,帮助身边员工学习内部控制相关内容,使越来越多的员工将内控建设的含义与理念烂熟于心,并进行应用与实践,以保证各职工主动遵守内部控制的具体规定,实现自身岗位的工作价值与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并顺利推进政府部门的其他工作,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充分结合社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精准找到内部职能工作与事业单位整体实施的结合之处,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除此以外,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有坚实的评价体系成为制度保障,并充分结合事业单位的业绩部门、内部控制部门、监督部门,发挥其自身价值,实现内部控制全范围覆盖,且从经济活动至业务活动都得到全体员工的参与,保证内部控制活动全覆盖。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教育,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在根源处解决内控员工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首先,内控业务的培训可以线上培训为重点,同时还需要举办线下培训,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使内控人员的职业能力更具规范化。其次,负责人要进行内控培训期末考核,并实行评价制度,杜绝形式主义。最后,应当构建业绩考核体系,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评估,对于不胜任人员要及时调换,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员工,予以年终专业技术考核优秀证书、技术职务晋升、交流培训演讲、财资奖励表彰等各种奖励机制,激励内控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水平,实现个人价值。
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实际意义为基本点,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现状,分析出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具体对策,旨在为未来更好地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