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娟,潘婵玲,曲瑞超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相关改革工作的根基,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是自然资源分类施策、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
研究小组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数据的采集、调查、建库、质检、管理与应用的工作需求,开发建成满足国家以及自治区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各项要求以及规范的工作管理系统,提供对外服务的数据接口,输出符合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成果汇交要求的数据库、图件、簿册等成果。同时,研究小组根据具体项目,设计了基于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实现系统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全流程管理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能力,保障项目按期推进。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矿产资源等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全民所有和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不同集体所有者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进一步明确国家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范围等,推进确权登记法制化。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明确指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主体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编制工作底图、预划登记单元、发布通告、内业调查、关联信息、调查核实、实地补充调查、调查成果上图、数据库建设、审核、公告、登簿等13个步骤。这项工作程序复杂、涉及部门多,对作业单位每个阶段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若采用一般的生产软件组织开展工作,各个步骤未能有效衔接,单靠人工简单重复作业,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复杂、准确率低。
为此,研究小组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深入分析作业单位具体工作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替代逻辑单一的高重复人工作业,提供涵盖工作全流程的工作管理系统,形成阶段成果有效衔接,方便工作实际开展与整体管理。
系统总体架构根据具体工作开展设计,各功能模块相互衔接,形成各阶段成果。同时,可应对补充性作业需要,独立使用其中对应工作模块,生成所需成果。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图
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系统建设涉及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数据,研究小组考虑到数据的涉密性以及较快的响应速度,需对数据进行处理,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将该系统部署在部门局域网中,采用C/S 的开发模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依据项目的建设要求与具体功能需求,确定其技术路线。
(1)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NET 作为开发环境,.Net Framework 采用4.0版本,可根据形势升级为更高版本,采用C#作为主要开发语言,EA 作为主要设计工具。
(2)采用DevExpress 控件库作为界面基本元素,实现平台界面的完美展示。
(3)采用ArcGIS Engine 10.1 作为GIS中间件,由中间件提供空间数据可视化控件、工具包、空间数据模型、图层方案,以及空间数据的读写、查询、浏览、分析和管理功能。
(4)基于空间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混合存储架构实现各种数据的存储管理。
(5)采用C#、C++、Python 等语言集成开发的模式,最后形成动态链接库等封装成果,并以接口的形式嵌入整体平台。
系统是结合项目经验研发的面向生产作业与成果管理的软件系统。系统采用易操作的对话框形式录入/选择数据信息,通过封装的规范化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及标准化数据库模板、质检规则生成数据成果。系统根据工作流程与成果汇交要求分为前期准备、数据库建设、图件制作、表册制作、质量检查5 个模块,功能涵盖数据预处理、图件制作、预划登记单元、地籍调查、数据建库、成果质检、登簿及公告等项目全过程,并预留数据应用功能,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的标准化作业和规范化管理。
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功能集成,研究小组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分为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数据建库阶段、登簿发证阶段,在具体工作中实现数据预处理、数据库建设、图件制作、表册制作、质量检查等环节的效能提升,实施流程如图2 所示。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准备阶段的技术重点在于:按照成果要求,处理收集到的不同时点、不同格式、不同数学基础的基础资料,并提取自然资源、权属状况、公共管制的图形、属性信息;基于系统数据预处理功能,实现对登记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技术处理,实现格式转换和坐标转换,形成统一格式要求、统一数学基础、满足数据库标准的基础数据,供后续工作使用;实现数据提取、图形转换,完成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自然资源数据分类提取、不动产登记数据面转点处理,并将其成果作为调查与建库的基础数据;实现图形编辑、属性编辑,支持各类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划分操作,满足预划登记单元作业需求。
系统按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库标准创建标准库模板,可直接通过功能调用;同时提供标准库修改接口,满足作业人员及时跟踪数据库标准并进行更新。
根据数据录入方式的不同,系统将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数据库细分为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元数据3 个部分实现建库功能。对空间数据实行批量导入,对非空间数据实行自动依据空间数据生成与对话框补充并行,对元数据实行对话框形式录入并提供基本信息保留功能。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批量导出操作,形成符合标准要求的完整数据库。
图2 基于管理系统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流程图
系统实现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用图与成果图件一键出图,确保了图件图幅要素、叠加次序、图式要求的一致。系统根据图件制作要求,按作用与内容将图件分为3 类:一是工作用图,即工作底图;二是调查成果图件,包括地籍图、登记单元图等;三是专题图件,包括登记单元内自然资源现状图、权属界线专题图、公共管制和特殊保护关联图、国有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专题图、采矿权专题图、探矿权专题图、排污权专题图、取水权专题图等。
系统通过提取数据库成果,自动生成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表、公告附表、登记簿等表册成果,减少人工录入图表信息误差,保证表册成果与数据库成果一致。
当前作业使用的质检系统重在检查成果组织与数据库内部的逻辑关系,在成果与原始数据关联性方面检验存在不足,且缺少部分报错内容的具体提示,这增加了成果修改完善的工作量。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的质量检查功能侧重于检查数据库成果与原始数据的关联,形成成果可靠性报告。此外,还能为现有质检系统结果报告报错的内容提供详细分析与精确定位,可作为现有质检系统的有效补充,为成果更正提供明确的指示。
2021 年,研究小组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完成了北海市4 个自然保护地、2 个国有林场、2 个湿地等8 个登记单元的登记工作。在具体应用中,研究小组进一步完善工作实施流程,使前后工序衔接更为紧密,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单元主体工作,采用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的工作实施流程开展作业,提升了作业自动化程度,实现了项目全流程统一管理。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北至鲤鱼地水库,西接银滩白虎头,东抵大冠沙,包括鲤鱼地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缓冲区域,北海园博园水系、冯家江及其沿岸50~200 m 缓冲区域,湿地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北海市于2021 年将该湿地公园划定为登记单元,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该项目通过投入相同的工作人员,分别采用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与一般方法开展登记工作,并对比工作效率。在准备阶段与调查阶段,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成果,在基础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环节实现了集约高效的批量化处理,减少了作业时间;在数据建库阶段,工作天数比一般工作方式大幅减少,完成全部主体工作时间比一般工作方法少了20 多天(见图3)。
图3 工作效率对比图
质检部门依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标准以及数据库核查规则等有关规定,对数据库、图件、表册等成果进行全面检查,成果整体质量评定合格。成果的位置、属性精度符合实施方案要求;数据范围完整、要素齐全,逻辑一致性满足汇交要求;数据要素管理处理与元数据文件正确。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的作业方式,为各地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提质增效的实践经验。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管理系统面向项目承担单位工作需求,确定系统架构,满足作业人员开展数据处理、调查、建库要求,提升管理人员对项目全流程工作任务与质量监管效率,并取得实际应用成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实施方案,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下一步,技术人员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更新功能,保障2023 年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常态化更新需要。同时,研发成果应用模块,支持统计分析、SQL 查询、空间查询、数据提取等操作,并提供应用定制接口,实现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价值的进一步挖掘。此外,做好系统与现有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功能的衔接,支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有效衔接和融合,服务登记发证工作,支持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