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作品在当代英语世界译介历程简述
——由《陈映真全集·著作年表》的疏误说起

2022-09-07 08:11张晓婉
华文文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乐山作家文学

张晓婉

陈映真是公认的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家,其毕生的文学创作与政治实践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资源,提示了丰富复杂的研究问题。2017 年《陈映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由台湾人间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部23 卷,素色装帧,不设图样,质朴厚重,是对陈映真先生最好的纪念,亦对两岸研究界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同年11 月《全集》发表会暨第一届陈映真思想讨论会议于台北召开,两岸学者对《全集》开启的陈映真研究新阶段产生强烈共鸣。2018 年人间出版社发行人、学者吕正惠发表专文《重新思考1970-80 年代的陈映真——出版〈陈映真全集〉的意义》,全面回顾编辑历程,深入解读出版意义。指出《全集》在编排体例上有意“打破文类界限,完全采取编年形式”①以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加以排列,凸显陈映真创作与时代的紧密关联。在著作收录方面,则搜集到近五六百篇散落各地尚未整编的文字。此外,《全集》还收录大量珍贵未刊手稿,并首次考校陈映真著述作品的版本异动情况。可以说,整理编纂者花费了大量心血,为全面呈现陈映真的写作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的《著作年表》(《全集》卷23),系统梳理了陈映真写作活动的整体脉络和思想轨迹,钩沉辑佚,史料丰富。以往见到的年表,通常作为陈映真文集、选集、研究专著等的附录,既非专门,又因史料搜检限度,而难有此细致入微的展开。在这部《著作年表》中,不仅考校了陈映真著述在台湾、香港、大陆等地的发表与出版,而且还包括作品的翻译情况,呈现出英、法、日三种译本。这是以往较少见到的内容。在研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对陈映真小说英译集的出版时间存在疏误。鉴于年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依据,征引价值极高,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一疏误作出补正说明,并对其作品的英译情况作力所能及的介绍,以期对相关研究和《著作年表》的后续完善修订工作有所助益。

《著作年表》列出1981 年1 月出版英译陈映真小说集“Exiles at Home:Stories by Ch’en Ying-Chen,Lucien Miller 译,密西根: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②

笔者目前掌握此书两种版本。这部由卢西安·米乐山(Lucien Miller)翻译,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出版的《在家流亡:陈映真短篇小说集》(Exiles at Home: Short Stories by Ch’en Ying-Chen),属于密西根中国研究专著丛书(Michigan Monographs in Chinese Studies)第57 卷,出版时间是1986 年,版权页未提示版本变动信息。2002 年此书再版,编入密西根中国研究经典丛书(Michigan Classics in Chinese Studies)第7 卷,版权页指出此书初版于1986 年,所列相关信息与前书的出版内容相符。又查得学界两篇专题论文,即美国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撰写的《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A Bibliographic Survey of Publications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from 1949 to 1999)③与台湾文学史料学专家应凤凰发表的《台湾文学研究在美国》④在论及此书时均为1986 年出版,未见其他时间。

那么究竟是1981 年还是1986 年,这个看似简单的出版时间问题,实则牵涉面甚广,在这五年间美国汉学界的关注焦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出版时间对理解和判断这部英译小说集的最初翻译背景与策略至为关键。笔者曾就此问题写信向人间出版社求证,得到回复是当时先由相关网站查得书籍出版信息,但由于整体编辑时间吃紧,未能找来原书复查,因此恐怕是网上错误资讯所致⑤。

至此,基本可以确认这部《在家流亡》初版时间为1986 年而非1981 年。目前两岸学界对于陈映真作品在英语世界的阅读传播似乎并不熟悉,陈映真也从不看重自己作品的翻译出版。因为“自己的作品即便被译成几种外语;即便在洋人的课堂中受到品评;即便得到西方的文学大奖,那喜悦与荣耀都远远不及作品受到十数亿中国同胞的认识、爱护和评论。”⑥陈映真曾在自选集序言里如是说。拳拳赤子之情,令人深深感佩。然而,研究界对其作品译介情况不可不察。从历史的梳理来看,相较于法语、日语的外译情况,陈映真作品的英译开启时间较早,翻译数量突出,也较为系统。根据目前已搜集到的英译作品,整理如下:

作品篇名翻译者收入选集/期刊/专集出版时间My First CaseCheung Chi-yiu and Dennis T.Hu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1960-19701976 A Rose in JuneShu-hua Chiu and Vivian Hsu Born of the Same Roots: 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Women1981 Night FreightJames C.T.ShuThe Unbroken Chain1983 A Race of GeneralsLucien MillerRenditions1983 Poor Poor Dumb Mouths A Race of GeneralsLucien MillerTrees on the Mountain: An Anthology of NewChinese Writing1984 Poor Poor Dumb Mouths My Kid Brother,K’ang-hsung The Country Village Teacher The Dying A Couple of Generals Poor Poor Dumb Mouth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The Comedy of Narcissa T’ang Roses in June One Day in the Life of a White-Collar Worker Zhao Nandong:Part One—Ye Chunmei Mountain Road Lucien MillerExiles at Home:Short Stories by Ch’en Ying-Chen1986 Duncan Hewitt Rosemary Haddoon Renditions World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1991 1991

Mountain RoadAnne White with Chu Chiyu and Huang LiangbiRenditions1993 Mountain PathNicholas KossDeath in a Cornfield and Other Stories from Contemporary Taiwan1994 My Kid Brother Kangxiong What the‘Third World’means to me Lucian Miller Petrus Liu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995 2005 Loyalty and Filiality ParkChen Po-hsi When Red Stars fall into Qigulin MountainsLiu Yi-Hung Back alley:the creative journey of Chen YingzhenPetrus Liu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2014 My fatherLiu Yiting and Lin Chia-Husan Life and deathZhang Jingyuan

可见,在1986 年米乐山的译本出版之前,陈映真的作品就已经被一些重要的文学选集与翻译杂志所收录和刊发。1990 年以来,仍以相关选集和期刊的译出为主,但英译专集迄今只有米乐山的《在家流亡》。下文将围绕以上翻译活动具体介绍。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旅美台湾学者的积极推动下,特别是美国各大学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下,不少学者投入台湾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工作,出版了一系列作品选集作为学习20 世纪后期中国文学和语言的教材。陈映真作品的译介也由此逐渐开启。1976 年刘绍铭、罗体模(Timothy A.Ross)合编《台湾短篇小说选:1960-1970》(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其中收录了陈映真的《第一件差事》(My First Case),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翻译的陈映真小说。

这部教材选集特色鲜明,贡献突出,一直为人称道。主编刘绍铭出生于香港,1956 年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受业于夏济安,与白先勇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大力引介现代主义文学。后赴美留学,获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时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副教授。早在1971 年刘绍铭就与夏志清编译了《二十世纪中国小说》(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其中包括白先勇、水晶、聂华苓三位台湾作家。副主编罗体模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在阿肯色州立大学任教,曾翻译台湾作家姜贵的《旋风》(Whirlwind),并为特怀恩世界作家系列(Twayne World Authors Series)撰写了姜贵的研究专著。其他翻译者均为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或研究生。陈映真这篇小说的译者分别是当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的张志耀(Cheung Chi-yiu,音译)和胡定邦(Dennis T.Hu),后者更为学界所熟知的是其对钱钟书的研究。同时收录的还有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七等生、张系国、王祯和、黄春明、林怀民、杨青矗、於梨华十位作家作品。选集前有夏志清专门撰写的长篇序言。

在此之前还有一部重要的教材选集。1975 年齐邦媛等五位学者共同翻译的《中国现代文学选集:1949-1974》(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由台湾编译馆资助在岛内出版,后接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在美发行,选录了22 位诗人、17 位散文家以及17 位小说家的代表性作品,是一套比较完整充实地介绍当代台湾文学创作的英译集。相较而言,齐邦媛的选集含括大陆迁台作家与台湾新秀,勾勒其中去国怀乡的忧虑或焦虑。而刘绍铭的选集则格外标示入选作家全部为在台湾出生或在台湾成长的“第二代”青年作家,台湾是他们创作的直接经验。所选作品在题材和手法上也更多样,多数成为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如果考虑到夏志清、刘绍铭等编译者的学术传承,选集放弃了陈映真早期投稿《现代文学》时期的忧郁、青苍的作品,反而选择1966 年朝向现实主义转向后的一篇作品,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没有关于这一问题的直接说明,但仍可以从夏志清当年的序言中看出一些端倪。

序言开篇就将选集作家分成了两个世界,前者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学院派”,呈现“绝望的知识分子世界”,后者是以陈映真为代表的“乡土派”,描写“乡村、小镇、或者大城市的低下层生活”。并且将这些作品追溯到1930 年代左翼文学传统,认为这些作者们虽然与30 年代的作家在意识形态、心情、地区关注等方面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却与那些前辈一样,特别关心青年人及穷人。”即便是所谓的学院派作家,“虽不至于身体力行,去体验普罗大众的生活,他们关心贫农、苦工、退伍士兵、妓女等的处境,实在不下于那些乡土小说家。”而这种继承正是“现代中国小说精神延续的明证。”⑦夏志清对选集的勾勒似乎更靠近现实主义的经验与内涵,并且表达出对作家作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肯定。不仅如此,“西方读者早已在现代西方文学中见惯了更极端的虚无主义及绝望的思想,我相信他们读到台湾小说中刻画贫苦生活的作品,见到它们所描写那些单纯的人物遇到的痛苦和欢乐,以及这些人在逆境中,为求生存、求尊严而发挥的惊人力量,会特别为之感动不已。这些台湾乡土小说虽然采取了西方的形式和技巧,却是地道的中国文学的宗嗣,承继着自‘诗经’以还的传统平民文学精神。”⑧在这里,相较于成名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旁征博引西方作品来褒贬中国现代文学,太过脱离作品的时代历史语境,此时夏志清可贵地表达出对西方美学典律局限性的某种认识,由此意识到只有在中国的文学文化脉络下才能凸显台湾现代文学的相对特质与价值。这一调整或转变意味深长⑨。

众所周知,70 年代国际形势急剧变动,台湾岛内一股新的文化潮流逐渐浮现,盲目西化,耽溺于个人情感,脱离现实的文学招致批判,呼唤关心社会现实和底层民众的乡土意识越来越获得文坛瞩目。海外的台湾文学翻译与研究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序言格外勾勒选集的乡土色彩,正与“回归现实,回归乡土”等时代议题相契合,而这也成为其在翻译视野与标准上的突出贡献。1976年汉学家兰比尔·沃赫拉(Ranbir Vohra)认为选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了解中国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处境和心理⑩。1981 年旅美台湾学者杨力宇(Winston L.Y.Yang)进一步指出所选作品将台湾的城市居民、商人、工人、农民等不同处境的挫折、挣扎、问题和期望都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选集虽不以全面性为目标,但很好地体现了台湾小说的力量与活力,无疑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一项重大贡献[11]。

由此,就不难体会当年编选者对陈映真前后期小说的考量与取舍。《第一件差事》透过内战来台外省人的视角呈现历史地理断裂下的现实精神困扰与压抑,是这一时期陈映真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1975 年陈映真获特赦出狱后,首次整理出版了自己的两部小说选集,其中一部正是以《第一件差事》命名,可见对这篇作品的看重。不过,夏志清的序言在把握《第一件差事》上,还是过快地上升到普世性的价值评判,认为这是一个“为人生问题而烦恼”,“小型的哈姆雷特,在思索着生命的意义”的好例子,但又不满“陈映真的哲理叨叨不休”,反而不及选集中的王祯和、黄春明二人成功[12]。显然,这种哲理寓言层面的抽象勾勒,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在地的社会历史暗流。倒是刘绍铭在选集的作家介绍中虽对其艺术创作有微辞,但更承认陈映真小说独具的社会意义,“陈映真也许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相对较少,他的艺术风格有时不令人满意,但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与众不同。他几乎是同时代人中唯一一个谈到他那个时代最敏感的一些问题的人。”[13]

事实上,刘绍铭很早就注意这位独异的台湾作家。1972 年尚在新加坡大学执教的刘绍铭编选了中文版《陈映真选集》,香港小草出版社出版[14]。这是两岸三地第一部陈映真作品集,搜集了陈映真入狱前发表于各处的文字,选出18 篇小说和3篇评论文章,还特别附录了尉天骢的辩护文章《一个作家的迷失与成长》以及尉天骢与刘绍铭的通信《木栅书简(之二)》。尉天骢在信中以大量亲历的生活细节讲述了与挚友陈映真的相交相知,还原了陈映真创作的历史现场。刘绍铭也由此充分感受到了陈映真的坦诚与热望,在长篇序言中充分肯定作品背后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同年9 月这篇序言以《爱情的故事:论陈映真的短篇小说》为题发表在台湾的《中外文学》杂志上,成为早期陈映真研究的代表文献[15]。陈映真曾回忆自己在囚室中偶然读到刘绍铭的这篇文章,“愕然良久”,“难以忘怀”[16]。在当年的政治情势下,这部选集为读者和学界阅读了解陈映真提供了极大便利。

1973 年刘绍铭立即又在《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发表英文论文《一茎草能承载多少真理:陈映真与台湾本土作家的兴起》(How Much Truth Can a Blade of Grass Carry?:Ch’en Ying-chen and the Emergence of Native Taiwan Writers),直接向西方学界正式介绍与讨论陈映真及其创作。前述英译选集中刘绍铭对陈映真的评价正出自这篇文章。不同于夏志清将台湾乡土文学隔海连结到五四新文学传统上,刘绍铭的这篇论文则立足于战后台湾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问题来讨论。论文有意转引陈若曦提出台湾作家在处理重要议题时的谨慎与怯懦:为什么他们不写城市的变化,不写农村的改变,不写人们因生活成本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收入而麻木绝望[17]。刘绍铭指出要探索这些真正的问题,感受整个台湾,就必须求助于台湾本土作家的作品,而如果不对陈映真给予应有的关注,那么任何对于台湾小说的考察都是不完整的。由此切入,综论了陈映真作品的意义。其中不乏一些敏锐大胆的解读,比如《我的弟弟康雄》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生涩幼稚,但在其历史语境中的重要意义不亚于鲁迅的《狂人日记》。小说《将军族》则是一个重要姿态,外省人与本省人血浓于水,尽管国民党当局管理不当,但台湾不是福尔摩沙[18]。论文最后,刘绍铭委婉地提出陈映真为台湾文坛脱离现实而开出的药方与毛泽东某些论述惊人地相似。陈映真当年也正是因阅读毛泽东、鲁迅的著作而被扣上涉嫌叛乱的罪名入狱。虽然刘绍铭不愿意因此而承认陈映真的左翼理想[19],但还是称赞陈映真是一个独特的作家,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表现出了难得的勇气,在创作上采取了国民党当局无法承受的自由[20]。现在看起来这些评论可能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在陈映真身陷囹圄之际,刘绍铭仍然从正面肯定陈映真的创作,实属难得。而这篇论文也为西方读者阅读了解陈映真提供了有效路径。

不久,这篇英文论文果然成为关于1949 年以来台湾小说内容的导读,收入1981 年杨力宇(Winston L.Y.Yang)与茅国权(Nathan K.Mao)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与欣赏指南》(Modern Chinese Fiction: A Guide to its Study and Appreciation Essays and Bibliographies)。不过,当时就有评论者提出疑问,为什么本土作家的评论重点是陈映真,而不是黄春明[21]。确实,西方普通读者更容易接触到黄春明的小说,1980 年就已翻译出版黄春明专集《溺死一只老猫及其他故事》(The Drowning of an Old Cat and Other Stories),葛浩文的出色译笔更令小说大放光彩。相较而言,虽有刘绍铭等学者的推重,但陈映真作品的翻译仍十分有限。不过,这一情况随后得到了一定改善。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紧密,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关注和重心也开始转移,大陆新时期文学的表现则更引人注目。这让台湾文学翻译和研究者感到一些失落与焦虑,因而有意识地加强推介力度。就小说情况而言,一些作家专集纷纷问世。如1980 年黄春明的《溺死一只老猫及其他故事》(The Drowning of an Old Cat and Other Stories),1982 年白先勇的《游园惊梦》(Wandering in the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1986 年则陆续出版李昂的《杀夫》(The Butcher’s Wife)、张系国的《棋王》(Chess King)、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Mulberry and Peach)等等。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汉学家米乐山推出陈映真专集《在家流亡》(Exiles at Home),内收9 篇小说,绝大部分是首次翻译,标志着陈映真小说英译历程的高潮。除此之外,80 年代初期还有两部代表性的文学选集和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著名翻译杂志《译丛》(Reditions)收录发表了陈映真小说,由此构成了这一时期陈映真作品翻译的整体面貌。

1981 年由徐凌志韫(Vivian Ling Hsu)与邱淑华(Shu-hua Chiu 音译)共同翻译的陈映真小说《六月里的玫瑰花》(A Rose in June)收入《同根生:现代中国女性的故事》(Born of the Same Roots: 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Women)。显然这是一部聚焦女性问题的小说集,但是创作者并不限于女性。选集18 位作家中既有文坛名家,如老舍、萧红、冰心等,又有较为冷门的当代作家,如西戎、宋顺康、田涛、草明,还有台湾成长的新一代作家,陈映真、白先勇、於梨华、杨青矗、王拓、陈若曦。可见所选作家范围甚广。主编徐凌志韫认为陈映真的这篇小说是关于女性卖淫问题的探讨,但入选原因又不仅限于此,在介绍中进一步指出《六月里的玫瑰花》对越南战争、美国黑人的地位以及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中被压迫人民的共性,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陈映真的第三世界视野呼之欲出,不过编者更倾向于陈映真和家庭的宗教信仰,使得他对全世界的苦难、压迫有深切的关注和体察[22]。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陈映真小说中深刻的世界性视野成功引起海外学者的注意。

1983 年刘绍铭主编出版了另一部备受推崇的小说选《香火相传:1926 年以后的台湾小说》(The Unbroken China: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陈映真近作《夜行货车》(Night Freight)入选其中,译者为许经田(James C. T. shu)。这部选集同样作为台湾小说课程的入门教材,但视野更加开阔深入。最显著的特点是以1945 年台湾光复而非1949 年国民党退台为界限,划分为1895年至1945 年台湾日据时期小说与1945 年以来的台湾小说两个部分,前者选入赖和、吴浊流、杨逵、朱点人共4 篇作品,后者含括50 年代至70 年代佳作13 篇。这样的划分在当时英语世界首开纪录,也是第一部包含台湾光复前文学作品的英译选集。刘绍铭自述,“很明显,如果没有台湾同事的协助,我不可能从日据时代起开始编纂这部小说选集,他们为我提供了经过专业整理的基本文本。”[23]1978 年台湾《联合报》副刊主办第四次作家雅集“传下这把香火——光复前的台湾文学”座谈会,1980 年《联合报》副刊再次举办“永不熄灭的爝火——光复前台湾文学中的民族意识与抗日精神”座谈会。可见选集的“薪火”并非偶然,自有其来历。后来王德威、应凤凰等学者也据此强调选集对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历史的追溯,让1945 年成为了台湾文学的关键时刻。“自此以后,台湾文学史至少‘加长’了五十年”[24]。但选集当年的立意却远远不止于此。主编刘绍铭在选集序言中提出: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透过精神上的反抗,留给台湾文学一种自尊的道德遗产和民族尊严的意识,他们不仅仅是台湾小说的先驱者,更是五四文学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就在于他们倡导的关怀介入精神在后来的创作中一再重申[25]。美国汉学家傅静宜(Jeannette L.Faurot)由此认为刘绍铭提醒我们注意台湾小说与五四小说的联系仍然比西方文学更为密切,台湾与大陆彼此间存在明显的不断的链条[26]。

在这样的编选主旨下,陈映真小说入选的理由不言自明。刘绍铭描述了1970 年代发生的“保钓”运动与台湾一系列“外交”挫败事件引起的觉醒,认为《夜行货车》中对美日经济文化殖民入侵的愤懑与日据时期作家的激愤和关切如出一辙,提示这种怒火早就开始酝酿。因此小说不仅是70年代的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累积的故事:目前所记录的经历是一个民族对妥协和屈辱的长期痛苦记忆的症状表现[27]。不过,遗憾的是在对陈映真自身立场与倾向作进一步解读时,刘绍铭节录了陈映真不久前(1982 年)接受《亚洲周刊》(AsiaWeek)采访的一段内容,意在凸显其对自身理念的反思以至幻灭[28]。且不说当年这篇访谈发表后,陈映真立即指出采访记者对自己的有意误读[29]。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误判显然对陈映真思想的内在深度与复杂性认识不足,却可能暗合了西方学界某些刻板的阅读想象,毕竟意识形态的分歧始终存在。但总的来说,这本选集既追溯台湾文学自日据时期以来的根向与谱系,又拉起了台湾与大陆同构的链条。正像封底印刷的推荐词所极力揭示的,这17 个故事来自四代台湾作家,表明台湾小说在创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熏染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中国身份[30]。

与此同时,知名翻译杂志《译丛》(Reditions)也在1983 年第19、20 期推出重要翻译特刊。主编宋淇(Stephen C. Soong)、闵福德(John Minford)汇集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作家作品,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学术论文。转年该刊又精装出版,列为译丛丛书之一[31],被葛浩文赞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具雄心壮志的一本书”[32]。陈映真的两篇小说《将军族》(A Race of General)与《凄惨的无言的嘴》(Poor Poor Dumb Mouths)名列其中,而译者正是美国汉学家米乐山。并且刊载了由其撰写的“陈映真介绍”专文,向西方读者勾勒陈映真的生平与创作脉络,对这两篇翻译小说背后的社会关注与历史问题进行了导读,并不忘提醒读者关注自己即将出版的陈映真短篇小说翻译集。

1986 年米乐山翻译的《在家流亡:陈映真短篇小说集》终于出版问世,收入小说有《我的弟弟康雄》(My Kid Brother, K’ang-hsung)、《乡村的教师》(The Country Village Teacher)、《死者》(The Dying)、《将军族》(A Couple of Generals)、《凄惨的无言的嘴》(Poor Poor Dumb Mouths)、《最后的夏日》(The Last Day of Summer)、《唐倩的喜剧》(The Comedy of Narcissa T’ang)、《六月里的玫瑰花》(Roses in June)、《上班族的一日》(One Day in the Life of a White-Collar Worker)。前述刘绍铭等学者更多选取的是陈映真创作转向后以及出狱后的近作,而米乐山的这本专集则兼及陈映真创作的前后期,特别是首次将其早期几篇重要小说翻译出来,有助于完整呈现陈映真创作的发展脉络。

译者米乐山是一位学者型翻译家,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时任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师从于欧美著名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有意思的是米乐山最早以古典文学《红楼梦》的研究著称,最为大陆学界熟知的是1975年出版的专著《〈红楼梦〉中的小说面具:神话、模仿和叙述者》(Masks of Fic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yth, Mimesis and Persona),国内《红楼梦研究集刊》曾发表专文介绍此书[33]。1980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米乐山提交论文《替旋风命名:海德格尔和曹雪芹》,引起参会的大陆红学家周汝昌、冯其庸等的注意[34]。90 年代米乐山还亲赴中国,受邀考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表有关白族民间文学文化论文,并与大陆学者徐鹍、郭旭编选、翻译了《彩云之南——云南故事》(South of the Clouds: Yunan Tales)一书,可见其研究兴趣之广泛。米乐山因何种机缘致力于陈映真小说的翻译与研究,目前尚无可依据。不过,可以追溯的是,早在1979 年米乐山就已经完成了一篇重要的陈映真小说研究论文《枷锁上的断痕——陈映真的短篇小说》(A Break in the Chain: The Short Stories of Ch’en Ying-chen)。这是一篇会议论文,发表于1979 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举办的“台湾小说座谈会”[35]。这次学术会议堪称当年汉学界以台湾现代小说为主题的最大集会,参会学者和作家有白之、米乐山、傅静宜、葛浩文、罗体模、夏志清、刘绍铭、李欧梵、王靖献(杨牧)、水晶、张系国、李华元、欧阳子、许经田、许芥昱等知名学者和重要作家。当年台湾《联合报》副刊对会议进行了详细的追踪报道,并翻译连载了部分学者如白之、傅静宜、夏志清等的发言或论文[36]。米乐山关于陈映真的研究论文后来也被翻译出来,先发表在1986 年的《台湾文艺》杂志上,随后,1988 年台湾人间出版社整理出版的15 卷本《陈映真作品集》,将其作为陈映真研究的海外代表性成果收入其中,可以想见受到了陈映真本人及其研究者的注意。1991 年大陆学者黎湘萍在早年的陈映真研究博士论文中称赞米乐山从存在主义对陈映真作品进行阐发,“另辟蹊径,别有洞见,是陈映真研究中学术性较强的文章。”[37]然而,米乐山后来出版的《在家流亡》似乎未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热度。在目前相关讨论中往往一带而过,研究者更热衷于同时期白先勇作品翻译中的自译特点,或者如葛浩文这样具有影响力的译者的翻译活动。实际上,米乐山的这部译著是副文本信息极其丰富的精心之作。

比照同时期其他翻译者出版的译著,一般以原作者某篇作品名称为整部集子命名,但这部专集的标题“在家流亡”不属于陈映真,而是译者米乐山的阐释,而且这个标题具有显而易见的隐含意义。由美国艺术家埃里克·厄恩斯特(Eric Ernst音译)精心设计的书籍封面则是对这一解读的可视化呈现。封面以简洁而又抽象的几何构图叙述,传递出一种单调而又压抑的氛围。画面用矩形、圆形、不规则曲线组合想象而成一幅海上日出的天地图景,然而,这一冉冉上升的巨大圆日却是以正而冷的蓝色渲染。紧挨旁边的是这一圆形内部的扇形剖面,让读者看到一个同样的日出景象,但其色调却全部改换为红色,并且就在这红色世界里走来一个蓝色人形侧影,踽踽独行,迎向红日的方向。很明显,图像上的红、蓝色彩和色调是时代政治的隐喻,暗示出陈映真与岛内政治环境相异的左翼精神渴求与追寻,突出强调了陈映真作品创造的异质空间,也预告了陈映真在台湾社会的“流亡”,正所谓“在家流亡”。就在英译集出版的转年,陈映真为阮义忠的《人与土地》作序中也提出台湾岛内存在一个异域空间,这是一个被资本豢养的台湾社会所刻意遗忘和边缘化的真实的土地和人民的生存空间和实际困境[38]。而要勘破、走出这一自我异化的困局,就必先遭遇、走入这位岛内流亡者的异质视域,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被真正看见并重新思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米乐山当年确实敏锐捕捉到陈映真小说的性格与意志,也与后来的研究者不谋而合。

英译集的序言,虽然部分内容已发表在前述会议论文与《译丛》的陈映真翻译上,但是又有新的发现。米乐山开篇便感慨美国学界对大陆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近年来台湾文学的热度有所下降。但是台湾的许多优秀作家不应该遭到忽视和低估,台湾文学属于中国文学的主流,而陈映真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家。[39]由此,一方面再次探究了陈映真作品的思想热情与社会关怀,注意到对鲁迅作品的接触与阅读,打开了陈映真的历史视野,逐渐使其对中国社会问题敏感起来。另一方面,序言新增对陈映真小说艺术技巧的考察,让人印象深刻。前述夏志清、刘绍铭等学者对陈映真小说的艺术性不以为意,目前研究者也更专注于作品内在的社会历史问题,陈映真自己更是多次表示思想内涵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陈映真是一个不讲究艺术技巧的小说家。“我公开承认过我是个意念先行的作家,我公开承认我是一个文学艺术的功利者,我公开认为文学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我并不以为耻,问题是你写得好不好。”[40]事实上,陈映真小说是公认的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陈映真清醒而自觉地探索如何以艺术的形式来达成其思想宗旨。换句话说,在其“密教”式的写作中涌动的左翼思想主体亦是美学主体,陈映真在叙事美学上的努力与成就不该被忽视。

从这个意义上,米乐山当年的发现仍值得重视。比如,米乐山认为陈映真小说的意义不在文本内部,而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沟通上,具有“主体间性”。在文本的引导下,读者所做的不仅仅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事”,相反,读者将故事与自己的文学和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从而扩展和具体化这个故事。读者可能会对自己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产生疑问,并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反应形成一个解释与判断[41]。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陈映真小说不是沉闷地说教,指给读者一个答案和路径,而是提供一个发现自我真实状况和面对真实的契机。此外,米乐山发现陈映真作品常常使用一种蒙太奇的现代手法,培养一种动人的视觉移情。即将一些个别人物、事件、场景衔接组合,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新总体。《将军族》中的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是被年龄和省籍所隔离的两个人,陈映真将两人之间的对话与情感的叙述性描写并置,从而在人物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认同行为。比如,当三角脸开始以一个做父亲般的心情想着她,当看到小瘦丫头儿的笑容想起了故乡母亲的笑容之时,尽管两人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的关系已经延伸到过去和现在。蒙太奇将断裂的过去和现在混合并置,引导读者超越对立,建构一种新的认知[42]。陈映真作品中深具历史纵深的内省意识就这样落实到具体的艺术体验上,使得思想与文学融为一体。

总之,这些副文本信息的呈现,不禁让我们对米乐山的译本抱以期待,这一翻译问题自然还需另文深入研究。1988 年《亚洲研究杂志》发表书评,称赞米乐山的翻译不仅在文字意义上忠实于原作,而且在整体效果上也抓住了陈氏的风格精髓[43]。2002 年《在家流亡》又由密西根大学再版,旅美台湾学者张诵圣撰写再版序言。

2000 年,法译集《将军族》(LÎLE VERTE)[44]在台湾文学翻译工程“中书外译计划”资助下出版,2016 年日译集《戒严令下的文学:台湾作家陈映真文集》(戒厳令下の文学:台湾作家·陈映真文集)[45]由学者间ふさ子、丸川哲史翻译推出。然而,陈映真作品的英译成果自90 年代以来却不尽如人意。除了米乐山的旧译《我的弟弟康雄》收入1995年《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文学选集》(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似乎只有《赵南栋》《山路》被翻译出来。

1991 年《译丛》发表小说《赵南栋》的第一部分“叶春美”(Zhang Nandong:Part One-Ye Chunmei),译者为邓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而小说《山路》则因曾获1983 年《中国时报》小说推荐奖而备受译者青睐,多次翻译发表。1991 年先由学者哈玫丽(Rosemary Haddoon)译出并选入迈克尔·杜克主编的《当代中国小说大观》(World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编者在介绍中有意识的将《山路》主题归为从个人或其他角度重新评价人们关于20 世纪中国历史的认识[46]。随后,1993 年《译丛》发表了由安妮(Anne White 音译)、朱志瑜(Chu Chiyu)、黄良碧(Huang Liangbi 音译)共同翻译的译文。1994 年又有学者康士林(Nicholas Koss)的译作,收入彭镜禧等主编的《玉米田之死与其他当代台湾小说》(Death in a Cornfield and Other Stories from Contemporary Taiwan)。编者认为小说触及了海峡两岸中国人历史政治意识的演变[47]。如果将这3 位译者的译本做比较,应该能够透露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研究者进一步深入讨论的空间。

近年来,台湾学者陈光兴等共同主编的《亚际文化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在2005年与2014 年制作了陈映真作品翻译计划,将小说《忠孝公园》(Loyalty and Filiality Park),报告文学《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When Red Stars fall into Qigulin Mountains),评论文章《对我而言的“第三世界”》(What the‘Third World’means to me),《后街——陈映真的创作历程》(Back alley: The creative journey of Chen yingzhen),文学散文《我的父亲》(My father),《生死》(Life and death)等作品译出,希望再次推动陈映真作品与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阅读。

①吕正惠:《重新思考1970-80 年代的陈映真——出版〈陈映真全集〉的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 年第3 期。

②陈映真:《陈映真全集》卷23,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228 页。

③Jeffrey C. Kinkley,“A Bibliographic Survey of Publications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from 1949 to 1999”, in Pang-Yuan Chi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 A Critical Surve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77. 此文曾翻译成中文发表,见金介甫著,查明建译:《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上、下),《当代作家评论》2006 年第3 期、第4 期。中译文限于篇幅并未列出英文附录的著作文献。

④应凤凰:《台湾文学研究在美国》,《汉学研究通讯》1997 年第4 期。

⑤见2018 年5 月2-11 日,笔者与台湾人间出版社主编宋玉雯、荺筑通信。

⑥陈映真:《陈映真自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序第2 页。后收入《陈映真全集》卷17,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4 页。

⑦⑧C.T.Hsia,“Foreword”,in Joseph S.M.Lau and Timothy A.Ross,eds.,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1960-1970,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夏志清的这篇序言后译成中文《台湾小说里的两个世界》,参见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79 年版,第190-191 页,第203-204 页。

⑨台湾学者黄文倩指出夏志清自70 年代以来,其批评意识和观念发生转变与反省。不过还需对其背后的语境、目的等继续深入,来探究这一转变是否真的成立。参见黄文倩:《在普世与入世间——70 年代后夏志清的现代文学批评》,《灵魂余温:两岸现当代文学批评集》,台北:学生书局2017 年版,第261-278 页。

⑩Ranbir Vohra,“Fiction”,in Library Journal, March 15, 1976, p.835. 兰比尔·沃赫拉曾任教于美国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著有《老舍与中国革命》(Lao She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1]Winston L. Y. Yang,“Book Reviews”,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04, No.4, 1981, p.426. 杨力宇为两岸知名学者,斯坦福大学博士,美国西东大学教授,1983 年受邀访问邓小平,2019 年在美逝世。

[12]夏志清:《台湾小说里的两个世界》,《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79 年版,第196-199 页。

[13]Joseph S. M. Lau and Timothy A. Ross, eds.,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p.28.

[14]刘绍铭编:《陈映真选集》,香港:小草出版社1972 年版。此选集后来又增订出版,刘绍铭编:《陈映真选集(一九七九年最新增订版)》,香港:一山书屋1979 年版。

[15]这篇序言除了刊登在《中外文学》,1972 年第1 卷4 期。还收录于叶维廉主编:《中国现代作家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76 年版,第439-459 页。又被选入《陈映真作品集》卷14,台北:人间出版社1988 年版,第14-31 页。

[16]陈映真:《总是难于忘怀——“论陈映真卷”自序》,《陈映真全集》卷10,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270 页。

[17][18][20]Joseph S. M. Lau,“How Much Truth Can a Blade of Grass Carry?: Ch’en Ying-chen and the Emergence of Native Taiwan Writers”,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2,No.4,1973,pp.627-628,pp.634-635,pp.637-638.福尔摩沙最早是葡萄牙人对台湾岛的称呼,日本殖民时期沿用此名称,后来民族分裂分子往往用这一指称来表达“去中国化”的情绪。

[19]这显然由于刘绍铭自身的观念与立场,但也有可能考虑到对陈映真的保护,而有掩饰之意。

[21]Paul G.Pickowicz(毕克伟),“Book Reviews”,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2,No.3,1983,p.653.

[22]Vivian Ling Hsu, ed., Born of the Same Roots: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Women,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1,p.210.

[23][25][27]Joseph S.M. Lau, “Preface”, in Joseph S. M. Lau, ed., The Unbroken Chain: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p.10,p.10,p.12.

[24]应凤凰:《台湾文学研究在美国》,《汉学研究通讯》1997 年第4 期。王德威:《翻译台湾》,《小说中国》,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 年版,第363 页。

[26]Jeannette L.Faurot,“Reviews”,in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Vol.6,No.1-2,1984,p.196.

[28]Joseph S.M.Lau,“CH’EN YING-CHEN”,Joseph S.M.Lau,ed.,The Unbroken Chain: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p.102.

[29]陈映真接受访谈的内容及其对原刊的更正和修订意见参看陈映真:《论强权、人民和轻重》《陈映真来函》,《陈映真全集》卷5,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9-180 页。

[30]Joseph S.M.Lau,ed.,The Unbroken Chain: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见封底

[31]Stephen C. Soong and John Minford, eds., Tree on the Mountain: An Anthology of New Chinese Writi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4.

[32]Howard Goldblatt,“Book Reviews”,in The China Quarterly,Vol.105,1986,p.169.

[33]尹慧珉:《介绍一部美国的红学专著——〈红楼梦〉中虚构的面具》,《红楼梦研究集刊》1982 年第8 辑。

[34]周汝昌:《美红散记》,《献芹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539 页。米乐山的这篇会议论文后被翻译收入《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139-160 页。

[35]这次会议后来结集出版论文集,较有影响力。参见Jeannette L. Faurot, ed.,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Critical Perspective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36]参见《联合报》副刊系列报导,洪致:《向世界文坛伸展的我国现代小说》,1978 年12 月23 日,第12 版。傅静宜著,欧阳子译:《为什么讨论台湾小说——傅静宜教授的开幕致辞》,1979 年2 月23 日,第12 版。白之著,杨泽、童若雯译:《朱西宁、黄春明、王祯和三人小说中的苦难意象》,1979 年2 月27-28 日,第8 版。欧阳子:《一次历史性的文学盛会——台湾小说座谈会特别报导》,1979 年3 月11 日,第12 版。夏志清著,欧阳子译:《时代与真实——台湾小说研讨会结语》,1981 年2 月22-23 日,第8 版。

[37]黎湘萍:《叙述与自由——论陈映真的写作和台湾的文学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黎湘萍:《台湾的忧郁》,台北:人间出版社2003 年版,第73 页。

[38]陈映真:《序:走出国境内的异国》,《陈映真全集》卷9,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36-40 页。

[39][41][42]Lucien Miller,“Introduction”, trans.Lucien Miller, Exiles at Home: Short Stories by Ch’en Ying-chen, 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6,pp.1-2,pp.12-13,pp.17-22.

[40]《左翼人生:文学与宗教——陈映真先生访谈录》,《文学世纪》2004 年第4 期。后收入《陈映真全集》卷21,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8 页。

[43]Clara Yu,“Book Reviews-China and Inner Asia”,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7,No.1,1988,p.113.

[44]法译本包括《将军族》《六月里的玫瑰花》《夜行货车》,共3 篇小说。译者应为安妮·布鲁瓦尔(Anne Breuval 音译),《陈映真全集·著作年表》将该书主要编者误认为翻译者。

[45]日译本翻译有《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将军族》《夜行货车》《铃铛花》《赵南栋》《忠孝公园》《鞭子和提灯》《祖祠》《后街——陈映真的创作历程》《汹涌的孤独——敬悼姚一苇先生》《鲁迅与我——在日本“文明浅说”班的讲话》《宿命的寂寞——悼念戴国煇先生》,共13 篇作品。

[46]Michael S. Duke,“Introduction”, in Michael S. Duke, ed., World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M. E. Sharpe, Inc. Press,1991,p.11.

[47]David Der-wei Wang,“Introduction”, in Ching-HsiPerng and Chiu-kuei Wang, eds., Death in a Cornfield and Other Stories from Contemporary Taiwan,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0.

猜你喜欢
乐山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术作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驻马店市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增强“四个意识”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