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信息,本次集采有60 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 亿元。
本次采购扩大了采集范围,涉及31 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这次在前6 批集采的基础上继续扩围,群众的受益面更广了。并且,采购规则升级,建立“一省双供”模式,强化履约责任,防范私下议价。此次集采规则升级总结为5 大亮点,包括带量比例更加科学、“一省双供”保障供应、“品间熔断”缩小价差、批件管理防范围标、政策协同持续深化。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表示,“一省双供”不仅强化企业履约责任,还为患者提供了“双保险”。即便主供企业断供,副供企业马上就能接上。常峰认为,“一省双供”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更保险、更直接的手段,也可有效降低各地选择替补企业的行政成本。
日前,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十三五”期间,中国卫生人员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为强化重症医学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关键在于做好“两条腿走路”。一是加强培养培训,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使用的力度,提高全科医生培训数量和质量,壮大全科医生队伍。二是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充分落实内部分配自主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表示,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提出进入新阶段深化医改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将改革措施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能感受到的实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内科李强、王飞龙等人在呼吸领域顶尖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该项研究有望建立适合中国人的肺功能预测公式。
肺功能检测是诊断和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关键方法,也是评估青少年发育的重要手段。但是,至今我国尚未建立基于本国人群特征的肺功能公式。目前估计中国人群的正常肺功能多采用多种矫正后的西方人群肺功能公式,不恰当地应用这些公式有可能严重影响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研究团队采集了来自我国28 个省市自治区的11392名年龄大于20 岁且无吸烟史的健康人的肺功能数据,且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筛选得到高质量的数据。
李强教授表示,欧洲呼吸病协会于2012 年推出的多国人群肺功能预测公式中关于中国人群的推荐意见并不完全准确,需要进一步修正。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适合中国人的肺功能预测公式,有望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证据。
“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医师数量翻了一番、中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比10 年前增长了98.11%……10 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中医药人才重大工程实施以来,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逐渐形成。我国已遴选培养10 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249 名岐黄学者和青年岐黄学者、1000 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5000 余名骨干人才,支持建设了35 个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传承创新团队。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8 所高校的11 个中医药学科进入“双一流”,累计建成各级各类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400 个。
余艳红表示,接下来要加快建设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统筹推动重点领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问题破解的“一子落”,带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满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