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聪 赵 秦 陈平云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中学 云南昆明 654100)
“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本章共有“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3节。这三节内容是按照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产生种子这样的生命活动过程展开的。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含哪几个阶段,是本章教材要引导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教师通过绘图的形式,将美术教育、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提高复习效率,又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1)通过绘制玉米种子、菜豆种子的结构,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在了解种子结构的基础上,绘制玉米植株、菜豆植株;绘制一朵桃花的结构,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构建从种子到植株的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拼图活动,认同从种子到植株、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重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加深关于被子植物种子的萌发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学生进行活动:4人为一个小组,3名学生分别绘制出种子的结构、植株、花的结构,1名学生巡视,协助完成绘图,确定为该小组发言人。随后,教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小组发言人进行讲解,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引出本节课题——被子植物的一生。
设计意图:每位学生都参与绘图活动。教师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绘制生物结构图,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各小组学生各抒己见,对所绘图片进行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聆听发言学生的观点并点评。
教师把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展台上,选派没有挑选到作品的小组成员上来拼出被子植物的一生,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被子植物的一生描述出来。该活动以学生讲解为主,其他学生可以质疑、提问,从而将知识落到实处,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展示拼图成果。
学生1讲解: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在合适的条件下,将继续长大(即植株的生长)。有学生质疑:种子是怎样发育成幼苗的?随后又是怎样发育成植株的?学生1回答: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学生2讲解: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就会结出果实。有学生质疑:花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学生2回答: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面的子房里有胚珠,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设计意图:学生用专业术语对建构的概念进行表达,组内互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尝试纠错,使主张不断修正与完善,使其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这几个阶段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重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表1的分析,得出: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
表1 三种种子的萌发与光照的关系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下去容易长出幼苗?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温度。教师追问:除了水分、温度外,种子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呢?如何设计进行探究,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并利用题目进行反馈:
图1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1)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____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3)如用1号种子与2号种子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将每组只用1粒种子,改成每组用10粒种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后,教师开展讲述童话故事“诚实的种子”的活动,请学生思考: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有哪些?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曾经做过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
教师出示题目,小组合作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子结构包含了果皮和种皮,所以严格地说,一粒玉米种子也是一个果实。图2为玉米粒结构示意图,图3为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
图2 玉米粒结构示意图
图3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
(1)图1中的___(填数字序号)共同组成了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当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将来发育成图2中的⑧;[ ]___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3)观察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中,纵切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 ]____。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进行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格化,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绘制—拼图—重温—应用”的教学策略,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主线,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把生物学教育与美术教育相互融合对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构建知识网络,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基于理解的基础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整节课上,教师创设了大量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使学生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拼图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复习效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