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以“刘学州寻亲”事件为例

2022-09-07 12:09杨靖
声屏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亲生父母舆情网民

□杨靖

“刘学州寻亲”事件概述

网络社会热点事件都会经历一个爆料、发酵、爆发、缓释的过程,本文以“刘学州寻亲”事件为例做一个概述。

2021年12月6日,河北男孩刘学州在网络上传了一个寻亲视频,引起许多网民的注意。在视频中他表示自己来自河北邢台,2004年至2006年间出生,十多年前他的养父母在山西大同的一家饭馆买了他,花费大概三万元。视频中他还称,其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2005年9月,但是目前还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他真正的出生日期。在养父母去世后,他跟随姥姥姥爷、舅舅舅妈生活,爷爷奶奶也会给些抚养费。

发酵期。2021年12月6日到12月13日为舆情热度第一波小高峰。在此期间,刘学州寻亲相关信息主要在社交网络、新闻平台、视频平台传播。借着孙海洋寻亲成功的热度,使得网络寻亲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较高热度,社交平台及网民关注度较高,相关信息较为集中,网民关注、参与、转发评论较为热情和积极,使得各类寻亲人士不断站出来发布自身寻亲信息。2021年12月14日,刘学州家里的老人翻到了一个当年的疫苗本,上面有刘学州的本名“丁晶”和他亲生父亲的名字。随即,刘学州上网搜索到其生父的电话随即拨通电话,对方误认为是骗子将电话挂了。次日,山西临汾警方通过DNA比对找到刘学州的生父。

2021年12月16日至18日为第二波舆论热度小高峰。“河北男生刘学州找到亲生父母”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热传,2021年12月27日刘学州在石家庄见到其生父,2022年1月10日刘学州在内蒙古见到其生母,舆情热度小幅度上升。2022年1月15日,刘学州晒出生父朋友圈截图:名为“丁家”的父亲引用网上言论,发文内涵亲儿子包装人设、卖惨成功、网络乞丐等!2022年1月17日,刘学州在其个人账号发文,称再次被亲生父母遗弃,疑似被其生母拉黑。当晚,刘学州在直播里称母亲把他拉黑了。2022年1月18日凌晨2点,刘学州发文回应“要房”这件事,他上传房子照片,表示“这是我现在的家,我怎么去住?”从照片可以看出来他现在的家非常破旧。凌晨4点,刘学州上传了一段和亲生母亲的对话录音,在录音中其生母表示,刘学州养父母不抱养他还有别人抱呢。2022年1月18日中午,刘学州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还不会向亲生父母提起民事诉讼。当天下午,刘学州回复记者称他计划回到正常的生活,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完成学业。后来刘学州生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刘学州想要父母给他在河北购房,但由于目前家里条件较差所以无法答应他,表示愿意给他抚养费,关于购房的事情待他年龄大些再说。2022年1月19日,刘学州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会向亲生父母提起民事诉讼。

爆发期。“刘学州寻亲成功再遭亲生父母遗弃”的新闻在多家媒体报道下迅速传播至全网,其亲生父母行为再次引发公众热议。网民围绕刘学州认亲后其父母的行为表现展开讨论,部分媒体及自媒体的片面报道让这场寻亲事件不断激化。

2022年1月24日00:02,刘学州在微博上发布长文《生来即轻,还时亦净》讲述个人成长经历,被网民认为其有自杀倾向遂报警。后来,刘学州在三亚吃了很多药物被热心人看到后送医,但是最终没有抢救过来。随后刘学州去世话题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热搜榜,引发网民激烈讨论。

缓释期。刘学州自杀前发的最后一条微博,表示自己曾遭受过校园霸凌,曾被男老师猥亵,还揭露了有多名小孩被同村人贩卖的事,警方表示会调查这些事。2022年1月27日,刘学州的遗体在海南三亚火化。而刘学州选择自杀则与网络暴力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其收养方亲属决定委托律师起诉网暴者。

“刘学州寻亲”事件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第一,揭示了社会深层问题。自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许多都和目前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在自媒体平台的快速传播下,类似事件通过网民的转发、评论被聚集到一起,在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和广大网民的推动下,热点事件反映的社会深层问题显现出来,以“刘学州寻亲”事件为例,它背后的深层问题就是贩卖儿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卖掉自己的孩子,可是刘学州父母却将他卖掉,难以想象他们有多么的狠心!如果刘学州父母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做出卖自己亲生孩子的事情。此外,关于贩卖人口这个社会热点,一般某个家庭的孩子被拐卖后,这个家庭十有八九会支离破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打击人贩子,使整个社会少些拐卖人口事件。

第二,推动了事实真相的还原。在刘学州找到其亲生父母后他希望父母给他一个住处,但是他的母亲拉黑了他,他父亲接受媒体采访后不知是讲了假话还是媒体错误报道让舆论风向大反转,很多网民质疑刘学州寻亲动机,更有甚者给他发私信谩骂他,这些事都对刘学州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刘学州去世前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长文揭露了许多年前同村人贩卖儿童、曾遭受校园霸凌、曾被老师猥亵等事,这篇长文也在当时上了微博热搜榜,促使警方调查刘学州揭露之事。在刘学州去世后许多人自发悼念他,因为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多个媒体持续报道这件事情,慢慢还原了事实的真相。

第三,引发了社会的反思。刘学州最后的悲剧需要多方反思。自媒体应反思巨大商业利益和崇高新闻理想应如何选择;记者也要反思应怎样从众多新闻线索中找到事件真相,写出客观、真实的报道;网民也要反思应如何增强个人媒介素养,如何在热点事件面前保持理智;政府也要反思应怎样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的舆论环境。

第四,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网民可以就“刘学州寻亲”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可以和其他网民就此事进行交流,这让很多人的声音都可以被听见,也慢慢推动了事件真相的还原。

消极影响。第一,不负责任的报道给当事人招来网暴。由于自媒体对“刘学州寻亲”事件的负面大量报道,导致许多网民网暴当事人。所谓“网暴”即网络暴力,是指包括侮辱、谩骂、网上围攻、诽谤、恶意暴露个人隐私等人身攻击、严重践踏网络文明的行为。一些不良媒体在报道“刘学州寻亲”事件时刻意歪曲事实真相,一定程度助推了网民对河北男孩刘学州的网暴。在媒体采访刘学州生父后舆论发生了较大的反转,不少网民从一开始同情刘学州转变成认为他寻亲目的不纯,甚至有一些网民向刘学州抖音账号、微博账号发私信,谩骂他。这对刘学州心理和精神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加剧了刘学州的抑郁症,这些事情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可能都无法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第二,不实报道严重损害了自媒体的公信力。由于一些自媒体在报道“刘学州寻亲”事件时没有遵循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报道的内容又过于片面,当公众了解了事件的真相后,大概率不会再信任这些自媒体,这使自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当这些自媒体再次报道一些寻亲事件时,因为它们公信力的下降,公众会忽略甚至质疑它们的报道,引发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不信任情绪,最终导致意图寻找亲人的人无法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三,侵犯当事人隐私,致其个人形象受损。在河北男孩刘学州寻亲过程中,媒体对于他寻亲有各种各样的报道,特别是在刘学州见到亲生父母并向他们要房后网民质疑声愈加强烈,舆论风向发生巨大转变,致使刘学州个人形象严重受损。许多网民在舆论发酵过程中深挖刘学州个人信息,包括其就读学校、亲人情况等,这极大侵犯了个人隐私,这对人生坎坷的当事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刘学州寻亲”事件看舆情引导的缺失

回顾整个事件可以发现,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最后的悲剧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舆情演化研究者认为,舆情危机的爆发是议题事件的破坏力、公共性、社会敏感性等内生因素和媒体推动力、政府调控力等外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府角度。事实上,网络舆情的传播都有一个过程,假如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及时监测自媒体平台的舆情状况,那么完全可以掌握舆论话语权。在”刘学州寻亲“事件传播的一段时间中,《认亲不足一个月,因亲生父母不给买房,刘学州宣布法庭见》《寻亲男孩刘学州望生母帮买房遭拉黑》等文章出现在多个媒体平台,刘学州亲生父母的采访更是使舆情发生极大转折。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针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和舆情的疏导,而是在刘学州微博账号上发表长文后才决定调查他的亲生父母。在这一事件舆情的发酵与传播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传播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有关部门与新闻媒体、公民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导致政府部门无法全方位掌握民意,而部分自媒体、公共平台还对事件矛盾面大量报道,这对舆情的引导工作也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

媒体角度。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部分自媒体为赚取流量,吸引公众目光,对未经核实的信息加以报道,加之对刘学州亲生父母的采访报道,使得公众目光集中在刘学州要求买房、要求父母各自离婚等方面,将原本父母与孩子相认的感人故事闹成了物质索取并最终翻脸,外界对这件事已经感到失望,使得网络舆论导向产生一定偏离,把原本应集中在送养孩子、刘学州今后的生活安排、亲生父母应负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上,反而转向谴责刘学州。《认亲不足一个月,因亲生父母不给买房,刘学州宣布法庭见》《寻亲男孩刘学州望生母帮买房遭拉黑》《17岁寻亲男孩刘学州起诉父母:送孩子收了5000,拉黑儿子怕买房?》等具有片面性、暗示性的标题及报道极易误导网民,挑起舆论对立和负面情绪,激化矛盾,不仅对当事人心理造成伤害还助推了网络暴力。

公众角度。在公众看来,刘学州亲生父母卖掉他,四岁时养父母意外去世,见到亲生父母后遭再次抛弃,亲生父母健在还领取孤儿补助且居无定所等遭遇极大吸引了他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网民在质疑刘学州要求买房及炒作的目的。一些网民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在高职读书,与亲生父母相认后就不断借助寻亲的热度在网络上直播,将自己打造成网红的同时也不断向亲生父母提要求,制造话题。不少网民感觉这个小孩不简单,目的明确,张口要房子有些过分,还有一些素质低的网民给刘学州的抖音账号发私信谩骂他,对其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引导策略

根据上文所述,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也应该从政府、媒体、公众三方面入手,方能切实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积极解决事件,减少负能量传播,净化网络空间。

政府积极引导舆论。面对自媒体时代复杂的网络舆情,政府需要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政府要让网民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要认真倾听网民的观点。针对河北男孩刘学州寻亲一事的网上舆情,政府相关部门要正面疏导,并且多了解网上民意,妥善处理好此类事件的网络舆情。此外,政府要重视公民隐私安全,推进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保障像刘学州这类寻亲孩子的权益,还要加强互联网监督,创建政府舆情干预制度,充分运用传统主流媒体及时报道有关问题,还可以培育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最大程度发挥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从而引领互联网舆情的发展走向。

媒体加强责任担当。媒体必须加强权责意识,争取做到不为名利所惑,客观报道事件,正面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维护媒体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媒体还要严格遵守行业规则,对于网络舆情保持严谨、客观的态度,不为了赚取流量而发布虚假消息,不为了获取利益而炒作热点事件。媒体报道事件时要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报道有温度、有内涵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此外,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长处,进一步推动全媒体的融合,从而引导舆论,让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

公众理性参与舆论。公众需要理性参与舆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文明上网。公众在参与舆论前应该全面掌握舆情信息,密切留意官方媒体报道,增强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保持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另外,公众也必须增加网络素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不得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或获取流量而传递虚假消息、未经确定的消息。同时,公众还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社会参与心理,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严格遵守互联网有关规章制度,并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猜你喜欢
亲生父母舆情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锲而不舍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养母主动为29岁女儿寻亲生父母:害怕她无依靠
舆情
舆情
舆情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