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心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大众文化是按照商品市场的规律来运作的一种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达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普及到各个现代化工业国家。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的闲暇时间带来了更多的消遣。但同时,大众文化无限制地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弊端。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的发达,艺术作品和欣赏变得极易获得,在工业化的生产流程下产生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性和创造性逐渐丧失,变为复制性的、模式化的商品。大众文化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下,其大众性和文化性都消失殆尽,变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其艺术氛围不复存在。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中的大众文化现象在我国也逐渐显现出来。大众文化的流行与传播一方面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享受。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给我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这一现象,运用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针对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进行大众文化批判。为此,本文拟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以便梳理国内“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现状,来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状况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设置主题为“大众文化”并含“批判”,时间设置为1998年——2021年,来源期刊限定为“CSSCI”,检索相关的中文文献,剔除无关的检索记录后共得到535条文献记录,以Refworks格式导出,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
本文将“大众文化批判”主题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该软件是由陈超美教授设计,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其核心理论是利用可视化图谱将某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前沿热点、发展过程以及演化趋势等形象地呈现出来,可以探索研究动态和发展规律。知识图谱相较于文本而言,更加地直观、简单,且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可选择不同功能的图谱进行展示。以“大众文化批判”为主题在CiteSpace中建立一个新项目,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后得到相关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对图谱进行相关解读。
将“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发文量年度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见文末图1。国内大众文化批判研究以1998年为起点,在之前未有发展,自1998年研究数量开始增加,其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的文献数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在1998年,我国初次出现7篇有关大众文化批判研究论文,这是由于一方面本土大众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80年代后期对西方文化研究著述的介绍和引进促进了国内文化研究的兴起,国内学者开始对大众文化批判领域进行探索。进入21世纪后,由于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大众文化产品也快速发展,引起学者的关注,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文献数量虽然在某些年份有所下滑,但总体数量上升,并在2016年数量达到峰值38篇。在2016年后,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减少到近年最低13篇。但在2018年之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图1 1998——2021年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
通过分析CiteSpace软件生成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可发现,部分学者之间存在着合作,但合作非常分散且作者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是独立的,并未形成具有研究影响力和聚合力的组织。并且该领域中的高产出作者数量并不多,且所有学者的中介中心性都为0,这表明我国目前并没有专注于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的具有核心地位的学者。因此,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及合作交流需加强,以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
关键词因其高度凝练性,可以直观反映文献中的核心观点和思想。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反映与揭示某一领域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通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来了解“大众文化批判”领域的研究热点,认识到该领域主要的关注点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文将535篇CSSCI大众文化批判研究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得到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导出数据得到关键词研究热点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的信息表(见表1)。
图2 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每个关键词在图2中都表现为一个圆形节点,图中共有530个节点,节点相互之间有785条连线。节点大小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节点间的连线则代表不同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的出现频次,因此节点越大、与其他节点联系越密,则代表着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即为我国大众文化批判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出现频次超过20次的关键词列于表1中,这些高频关键词基本概括了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热点。由图2和表1可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大众文化”,高达153次。高频关键词反映出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大众文化(153)、文化研究(53)、意识形态(32)、文化工业(30)、批判理论(28)、文化批判(28)、阿多诺(25)等。
节点中介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在整个网络图谱中连接其他节点的中介能力,起桥梁和中介作用。节点中介中心性的高低代表了其中介能力的强弱。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后,查探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关键词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分布,也可得到一些相似规律(见表1),其中“大众文化(0.29)”“文化研究(0.42)”“意识形态(0.47)”这几个词的节点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1,这说明这几个关键词的中介能力较强,在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表1 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1998-2021)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批判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主题:一是对文化批判理论及其代表人物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对文化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反思。
1.前沿分布情况
CiteSpace软件提供的突现词探测功能可以探测出频次变化高、增长速度快的突现词来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将大众文化批判研究样本数据导入CitesaSpace中,得到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的突现词图谱(见图3)。
图3 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中的突现词知识图谱
“Strength”表示“突现值”,其数值越大,该关键词的突现态势越强。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变化强度较高的关键词有文化工业(3.3)、精英文化(3.04)、文化(2.62)、文化批判(2.57)、霍克海默(2.39)等,各关键词的突现值有所差异但差额相对较小。由图可看出,自1998年来,突现词几乎每年更新,其中“知识分子”“洛文塔尔”突现时间开始较早,在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初期出现。“知识分子”“洛文塔尔”“现代性”“文化批判”“文化产业”等关键词的突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这表明这几个领域始终处于研究的热点范围内,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其中,“文化产业”和“阿多诺”两个关键词为近年突现,且从突现出现后一直持续至今,这表明我国研究者目前仍十分重视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研究。由此进行进一步推测,目前仍处于突现状态的“文化产业”“阿多诺”等关键词所对应的文化批判理论仍是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前沿领域。
2.演进趋势分析
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直观明了地展示了每一研究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中的研究热点变化历程。利用CiteSpace中的Timeline View功能,得到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时间线图谱,该图谱展现了1998年至2021年间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领域关注热点变化的总体趋势。其中,研究成果的数量关系着图中的节点大小,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则关系着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是否紧密。对该图谱中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1998年出现了最早的一个聚类为“大众文化”,并且在此图谱中节点最大,连线也非常密集,意味着围绕该关键词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与其他关键词相关的研究也较多。
第二,自2004年开始,总体上每一聚类下的关键词数量都在增多,有关“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数量开始增加,关键词数量增多、密度变大,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也更加紧密。
第三,有关“大众文化”的研究数量虽一直位于前列,但在2015年后热度也开始下降,“文化工业”“文化研究”“本雅明”等的研究数量也在2014年前后减少。“批判学派”“危机”“商业片”等关键词在2017年前后已少有人关注。
第四,在整个聚类的发展过程中,在图谱中通过节点大小可清楚看出“大众文化”(1998)、“阿多诺”(1998)、“文化研究”(1998)、“文化工业”(1999)、“批判理论”(2004)等这几个词的中介中心性都大于0.05,比较有代表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有关“大众文化批判”相关的研究,其核心是围绕“大众文化”展开的,“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并始终作为研究热点存在,而其他关键词的变化可看出大众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的演变受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及个人认知变化的影响,但毋庸置疑的是,其研究趋势将始终围绕文化批判理论展开,并与社会热点现象相联系。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图谱分析功能审视大众文化批判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客观展现我国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现状,弥补现阶段的不足,来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
通过对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并没有出现非常具有影响力和聚合力的学者,整体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学者之间也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和联系网络,大多进行独立研究,合作研究非常零散。因此应加强学者之间、学者与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研究领域中的带头作用,培养研究领域中的带头人,推动大众文化批判研究进程。
从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来看,我国近年来的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及理论应用研究。文化批判理论来源于西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西方的理论并不直接适用于我国。因此,在进行大众文化批判研究时,应注意理论应用背景的变化,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结合,重视我国本土的理论构建。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媒手段的进步,随着传播速度的加快,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更加繁荣。我国近年来的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及大众文化的产业化研究。因此进行大众文化批判研究时,既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又要注意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研究应与时俱进,关注最新的社会现象,解决新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