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耘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动荡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陡增,因此,采取强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稳住经济,是当下头等大事。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对此,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从财政、金融、投资等6方面进行大力度调节,实施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等33项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性措施表明,保障产业链平稳、供应链畅通、市场主体活力,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接下来的政策发力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主体的稳健发展。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多难问题,是当前稳住经济的关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我们物流人的职责,因此必须坚决落实已出台的物流保通保畅举措,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动态完善产业链白名单,切实保障货运畅通,积极推动复工达产。
供应链受阻不畅影响经济平稳发展,要稳住经济需要有一个安全的供应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不少企业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给中断,导致企业运营非常困难;由于物流不畅,海运及陆运梗阻,增大了企业运营成本,企业盈利能力呈持续下降趋势。所以,缓解物流不畅导致的供应链吃紧问题,对于稳住经济发展、稳住企业生产必不可少。
稳增长是今年头等大事,33项措施展现出宏观政策对经济和市场更加友好,对物流业的强力推进——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择优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2022年,中央财政在服务业发展资金中安排约25亿元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安排约38亿元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支持交通物流等企业融资,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稳定供应链的支持。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小型冷藏保鲜设施,推动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
经济要稳住,物流要畅通。一个行动胜过千万个口号,只要我们行动起来,脚踏实地落实33项措施,集中精力办好物流业的事,就能加固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