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其叠置模式
——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为例

2022-09-06 10:30段瑞凯郭富欣陈国宁胡光义邹婧芸
岩性油气藏 2022年5期
关键词:连通性砂体水道

段瑞凯,张 旭,郭富欣,陈国宁,胡光义,邹婧芸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0 引言

近年来,深水沉积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和产量的重要接替储层,深水沉积体系也成为当前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1-2],复合水道和复合朵体是深水碎屑岩沉积体系的两大基本单元。深水复合水道主要发育于限制性—半限制性的沉积环境,宽厚比小,几何形态特征鲜明,平面上呈蛇曲状,剖面上呈顶平底凸状,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即可识别和描述。目前,有关深水复合水道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对于深水复合水道的演化机制、沉积特征、叠置模式、构型表征等已形成了系统的认识[3-7]。与深水复合水道不同,深水复合朵体主要形成于非限制性沉积环境,横向展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小、宽厚比大是其典型标志。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演化过程复杂,内部由多期次级朵叶单元复合叠置而成,并被分支水道改造,形成复杂沉积结构[8-11]。世界上已发现的深水复合朵体油气藏多位于西非、墨西哥湾、孟加拉湾等深海地区。受制于深海高昂的钻井成本,现有针对深水复合朵体的研究手段多依赖于地震资料,辅以有限的钻井、岩心和露头等资料,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宏观尺度的沉积演化和沉积模式分析,而对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基于钻井资料,研究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揭示不同沉积结构的储层品质和连通性,可对现有深水复合朵体研究形成良好补充,对深水复合朵体油气藏开发也更具现实意义。

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油组为例,利用测井、岩心和地震等资料,对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单元构成及演化进行研究,解剖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特征、沉积演化模式和储层叠置模式,建立深水复合朵体沉积结构与储层品质、储层连通性的对应关系,以期为深水复合朵体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1 地质概况

Akpo 油田位于西非尼日利亚西南海域的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区域水深超过1.5 km,该盆地自北向南(由陆至海)可划分为后缘拉张伸展构造区、底辟过渡构造区和前缘挤压变形构造区等3 个构造带[12-13],Akpo 油田位于底辟过渡构造区(图1)。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尼日尔-贝努埃水系,自始新世起,尼日尔-贝努埃水系携带的大量陆源碎屑在西非大陆架—上陆坡部位持续卸载,形成了厚度为9~12 km 的三角洲沉积建造[14]。尼日尔三角洲是一个典型的进积型海相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Akata 组海相泥岩、Agbada 组海相三角洲砂岩和Benin 组陆相冲积砂岩等3套穿时岩性地层单元[11]。Akpo 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下中新统—上中新统的Agbada 组海相三角洲砂岩,自上而下划分为A,B,D,E,F,G 共6 个油组,其中D 油组处于下陆坡位置,形成于整个进积期的中晚期,砂体呈席状展布,横向延伸距离超过10 km,储层厚度约15 m,宽厚比大于600,为典型的深水复合朵体沉积。

图1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区域地质概况(据文献[15]修改)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s of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深水朵叶沉积体系是多期沉积的综合产物[16],内部沉积结构复杂,由多期次一级沉积单元复合叠置而成。张佳佳等[10]提出可将深水朵叶沉积体系划分为朵叶复合体组合、朵叶复合体、单一朵叶、朵叶单元、朵叶层、单一岩相等6 个级次;李磊等[11]根据分支水道的发育情况,将深水复合朵体划分为近端复合朵体和远端复合朵体。从沉积级次看,D 油组为朵叶复合体级别(简称复合朵体),内部包含多个次级单一朵叶,同时D 油组发育数期分支水道,为水道化的近端复合朵体。

2 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单元构成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埋深超过3 km,平均储层厚度仅为15 m。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主频为32 Hz,分辨率可满足D 油组顶包络面构造形态解释,但无法满足对D 油组内部沉积结构进行细分刻画。该区D 油组钻井资料丰富,现有16 口钻井录取了自然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声波等测井资料,其中AK-3 井全直径取心26.6 m(图2a),并开展了试验分析,包括物性测试43 项、粒度分析38 项、X-衍射42 项以及少量铸体薄片等。就深水区而言,D 油组钻井资料较为丰富,且已投产多年,动态认识较为深入,为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叠置模式研究提供了必要支撑。

2.1 内部储层特征

对于单一期次的深水沉积过程而言,其沉积物源供给应是连续无间断的,沉积物组成应是相对均质的,通过分析单砂体的沉积期次和储层特征,可以反推其沉积演化过程。测井资料显示,AK-3 井D油组发育3 期单砂体(砂体a、砂体b、砂体c),其中早期沉积的砂体a、砂体b 位于取心段内,试验分析表明,2 套砂体在岩性、物性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岩性特征。砂体a 有效厚度为2.4 m(图2a),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图2b),细砂的体积分数超过70%,中砂的体积分数约15%,粗砂的体积分数仅为3%;砂体b 的有效厚度为10.2 m,以中—细砂岩为主,底部可见不等粒砂岩(图2c),细砂的体积分数平均约47%,中砂的体积分数约31%,粗砂的体积分数约17%,从粒度构成看,砂体b 粒度相较砂体a 更大。

(2)物性特征。砂体a 的平均总孔隙度为29%,平均空气渗透率为1 198 mD(图2a);砂体b的平均总孔隙度为25%,平均空气渗透率为1 733 mD。砂体a 的总孔隙度高于砂体b,而渗透率低于砂体b,这是因为砂体a 粒度更小,以小孔喉为主(图2b),而砂体b 的粒度更大,大孔喉发育(图2c)。

图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AK-3 井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储层特征Fig.2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of well AK-3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3)微观结构特征。砂体a 与砂体b 的磨圆均较差,总体呈棱角—次棱角状,颗粒以点接触为主,砂体a 的分选系数与均质系数更接近于1,其分选性相对更好(图2b)。

基于上述分析,AK-3 井D 油组砂体a 与砂体b在岩性、物性、微观结构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砂体之间夹有薄层泥岩,应是由不同深水沉积过程形成的2 期单一朵叶。依此类推,根据测井响应特征,以反映沉积间断的高泥质含量段为界,可将AK-3 井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细分为3期单一朵叶,分别对应砂体a、砂体b 和砂体c。

2.2 沉积单元界限标志

为进一步将深水复合朵体细分方案由取心井推广至非取心井,利用测井资料建立了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内部单一朵叶的界限标志,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建立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内部分支水道的界限标志。

(1)单一朵叶底:以测井曲线在砂体底部发生突变为典型标志,表现为GR曲线箱形的底界,为一次连续完整的深水沉积过程所形成的冲刷面(图3a)。

图3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单一朵叶界限测井响应特征Fig.3 Lo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lobe interface within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2)单一朵叶间:为2 期深水沉积过程的间歇期,也可能为一次独立的泥质碎屑流事件,岩性构成为深海半远洋泥或陆源泥质碎屑,以垂向上2 套块状砂体的薄层泥质段为典型标志,伽马和电阻率曲线突变位置与泥岩基线重合(图3b)。

(3)分支水道:为自上游延伸而来的补给水道或在朵体之上局部发育的分流水道,沿物源方向呈条带状展布。地震属性及钻井资料分析显示,D 油组发育3 条分支水道(图4a),其中西侧水道被AK-4井和AK-9 井钻遇(图4b,4c),中部水道被水平井AK-14H 井钻遇(图4d),东侧水道被AK-2 井钻遇。西侧水道和中部水道地震属性响应相对明显,东侧水道处于朵叶复合体边缘,且属于油水过渡带,地震属性响应较弱,水道平面几何形态相对不明显。

图4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分支水道地震属性及剖面识别标志Fig.4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branch channels with seismic attributes and profiles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2.3 沉积单元细分

根据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界限标志,对研究区16 口井的单井沉积单元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搭建多条连井剖面(图5a,5b),对单井沉积单元进行全区闭合对比,确定了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的平面展布范围(图5c)。结果表明,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 期单一朵叶叠置而成,同时发育3 条分支水道。分支水道延伸方向控制单一朵叶展布,并侵蚀改造下伏朵叶单元,水道发育部位砂地比降低、砂体厚度减小、GR曲线齿化特征增强。单一朵叶a 分布于D 油组东部,受东侧水道控制;单一朵叶b 发育规模最大,在D 油组全区均稳定分布,受中部水道控制;单一朵叶c 和单一朵叶d 发育规模较小,均叠覆于单一朵叶b 之上,分别位于D 油组中东部和西部,并分别受控于东侧水道和西侧水道。

图5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单元划分与连井剖面Fig.5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3 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特征

在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单元细分基础上,进一步对沉积单元内部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朵叶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朵叶主体和朵叶边缘,其中朵叶主体形成于沉积卸载的中心轴部,砂地比高,储层厚度大;朵叶边缘位于边部,沉积卸载强度明显减弱,砂地比较低,储层相对较薄[14,17-18]。对于分支水道,根据其活动性质可划分为2 类:当水道由活动状态转为静止或废弃状态时,原水道的负地貌形态可接受晚期沉积物充填,形成沉积性水道;当水道长期处于活动状态时,水道主要作为沉积物输送通道,以侵蚀或者沉积过路为主,形成侵蚀性水道[7,19]。此外,考虑作为背景沉积的半远洋泥,可将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划分为朵叶主体、朵叶边缘、沉积性水道、侵蚀性水道和半远洋泥共5种类型。

3.1 朵叶主体

朵叶主体位于朵叶的中轴部,GR曲线呈箱形或微齿化箱形(图6a),正-反粒序组合,砂地比高,平均为0.87,砂体厚度大,平均为8.4 m。岩性以黄色细—中粒石英砂岩为主,粒径中值为0.25 mm,粒度累积概率曲线为低斜率直线或微凸弧线(图6b),以递变悬浮次总体为主,粒度分布范围广,平均分选系数为1.6,分选性中等;发育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及正粒序层理,底部可见明显冲刷面(图6c),少见植物化石。

图6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AK-3 井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特征Fig.6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of well AK-3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3.2 朵叶边缘

朵叶边缘GR曲线呈指形或低幅箱形(图6a),反-正粒序组合,砂地比稍小,平均为0.63,单层厚度小,平均为1.7 m;岩性以黄色极细粒—细粒石英砂岩为主,粒径中值为0.15 mm,细粒石英砂岩的体积分数相对朵叶主体大,粒度概率曲线为两段式(图6d),除递变悬浮次总体外,可见少量跳跃总体,平均分选系数为1.4,分选性比朵叶主体好;少见平行层理及流痕构造,植物化石富集。

3.3 半远洋泥

在研究区内半远洋泥为背景沉积,GR曲线突变位置靠近泥岩基线(图6a),反映深水砂质物源供给发生间断;岩性以灰色及浅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黏土矿物的体积分数大于60%,菱铁矿的体积分数最大可达27%;含有少量砂岩透镜体或纹层状砂质条带(图6e),可见植物化石及高管虫属,以及少量生物潜穴构造。

3.4 沉积性水道

沉积性水道处于静止或废弃状态,作为沉积场所接受陆源碎屑或半远洋泥的混合沉积,研究区内不同部位沉积充填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例如,AK-4井与AK-9 井钻遇同一条水道,AK-4 井测井响应为GR曲线薄层低幅指形(图7a),整体为正韵律,而AK-9 井则为GR曲线低幅漏斗形(图7b),指示反韵律,揭示水道充填性质的复杂性。

3.5 侵蚀性水道

该类型水道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主要作为向下陆坡—盆底输送物源的通道,以侵蚀作用为主,基本不发生沉积作用,废弃后被半远洋泥所充填,测井曲线突变位置与泥岩基线重合(图7c),这种现象与陆相湖盆斜坡发育的重力流废弃河道充填特征类似[20]。侵蚀性水道会对下伏朵叶形成不同程度的侵蚀,进而影响储层侧向连通性。

图7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沉积性水道及侵蚀性水道测井响应特征Fig.7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ional channel and erosive channel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整体看,研究区D 油组以朵叶主体微相为主,砂体厚度较大,横向分布稳定;从朵叶主体至朵叶边缘,砂体呈现明显减薄直至尖灭趋势。受沉积补偿效应控制[11,13],侵蚀性水道和沉积性水道与早期朵叶沉积位置密切相关,新生分支水道往往分布在早期朵叶边缘,并控制晚期朵叶形成和展布;2 期单一朵叶之间发育半远洋泥,主体部位受后期朵叶冲刷难以保留,朵叶边缘处半远洋泥保存相对较好(图8a,8b)。

图8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连井对比(剖面位置见图5c)Fig.8 Correlation profile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4 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储层模式

4.1 沉积演化模式

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相互作用形成沉积补偿效应,对于深水复合朵体形成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分支水道延展方向控制朵叶形成及展布,另一方面,朵叶沉积生长导致分支水道向朵叶边缘迁移,进而产生新的朵叶叠置于早期朵叶之上,周而复始,形成具有复杂沉积结构的深水复合朵体。

研究区D 油组沉积初期,分支水道在东侧活动,陆架—上陆坡垮塌的陆源碎屑沉积物通过东侧分支水道搬运卸载,沉积形成朵叶a(图9a);初次深水沉积过程结束后,背景沉积占据主导,沉积薄层半远洋泥,东侧分支水道废弃并被半远洋泥充填;短暂间歇后,深水沉积过程重新触发,受沉积补偿效应控制,在朵叶a 西侧边缘形成了新的分支水道(图9b),该轮沉积强度更大、物源更为充足,形成了在全区稳定分布的朵叶b;再次短暂间歇后,位于朵叶b 东缘的分支水道重新活动(图9c),控制了朵叶c的形成,垂向加积于朵叶b 之上;此后,深水沉积活动再次中断,重启后在朵叶b 和朵叶c 的西侧边缘形成了新的分支水道(图9d),并控制了朵叶d 的沉积过程,最终形成了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图9e)。

图9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模式Fig.9 Sedimentary model of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4.2 储层叠置模式

多期单一朵叶单元迁移叠置,形成了具有复杂内部沉积结构的深水复合朵体,并进一步控制了不同部位的储层品质及储层连通性。根据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演化模式,按照朵叶微相单元空间配置关系,将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总结为4种储层叠置模式(图10)。

图10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微相单元叠置模式(a)和测井响应(b)Fig.10 Internal stacking patterns(a)and logging response(b)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units within deep-water lobe complex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1)边缘-边缘叠置:位于深水复合朵体边部,由晚期朵叶边缘叠置于早期朵叶边缘之上形成,多为细粒薄层沉积,GR曲线呈低幅薄层指形,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差。

(2)主体-主体叠置:位于深水复合朵体轴部,由多期朵叶主体垂向加积而成,GR曲线呈高幅箱形,储层厚度大,储层连通性较好。

(3)上主体-下边缘叠置:受沉积补偿效应控制,后期朵叶往往叠置于先期朵叶两侧边缘,在后期朵叶主体部位即可形成上主体-下边缘的沉积序列,表现为顶厚底薄,顶部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好,底部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差。

(4)上边缘-下主体叠置:当后期朵叶规模较小,未能完全覆盖先期朵叶时,在后期朵叶边缘部位便会形成上边缘-下主体的沉积序列,储层品质及连通特征与“上主体-下边缘”叠置模式正好相反,即底部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好,而顶部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差。

此外,分支水道充填性质也是影响储层侧向连通性的重要因素。分支水道充填性质与其活动强度、废弃后物源类型、水道垮塌作用、底流改造作用等多种因素相关[20-21],即便是同一条分支水道的不同部位,其充填特征也不尽相同。当分支水道为砂质充填时,对下伏沉积体侧向连通性的影响有限;当分支水道为泥质充填时,将对下伏沉积体形成侧向渗流屏障。为此,需要综合钻井、地震、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分支水道沉积特征加以准确判断,进而针对性地制定开发对策。

5 应用效果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为挥发性油藏,采用“边部采油、顶部注气”的方式进行开发,2009 年投产,现有4 口水平采油井,2 口水平注气井。基于D 油组沉积单元划分及储层叠置模式的认识,结合断层封堵性分析,将D 油组细分为8 个开发单元(图11),根据单元内注采井部署情况及生产动态,指导生产制度优化及调整井位部署。

图11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开发单元细分示意图Fig.11 Development units subdivision of Miocene zone D in Akpo oilfield,Niger Delta Basin

5.1 注气制度优化

南部注气井AK-22 井与采油井AK-14H 井指端之间为强连通区,以朵叶主体-主体叠置为主,砂体厚度大,侧向连通性好,为此根据采油井气油比变化采取适时调减AK-22 井注气量的策略,有效规避了气窜;北部注气井AK-23 井与采油井AK-17 井之间储层叠置关系复杂,从注气井所在的朵叶主体-主体叠置强连通区向采油井所在的以单期朵体和上边缘-下主体叠置为主的中连通区过渡,且中间发育分支水道,侧向连通性整体偏弱,为此根据AK-17井压力及气油比变化采取适时调增AK-23 井注气量的策略,避免边水突破。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防止D 油组气窜和边水突破情况的发生,油田连续生产10 a 未见水,气油比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油藏的整体均衡高效开发。

5.2 调整井位部署

研究区D 油组东部区域为以朵叶边缘-边缘叠置为主的弱连通区,储层品质较差,由于开发初期井网主要动用厚储层区域,导致该区域储量动用状况差,剩余油富集;同时东部强连通区单元G 与中部强连通单元F 之间发育1 条侵蚀性水道,侧向连通性受到影响。基于上述认识,2014 年在东部单元G 和弱连通区单元H 结合部位实施了1 口水平加密采油井AK-49 井,该井投产后初期日产量达到1 500 m3,取得良好挖潜效果。此外,北部单元B 和单元C 虽位于朵叶主体-主体叠置的强连通区,但由于井网不完善导致“只注不采”,为此,在该区域提出加密采油井建议(AK-P5 井),初步预测可采增量为60×104m3,可有效改善该区域的开发效果。

6 结论

(1)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 油田中新统D 油组深水复合朵体共发育4 期单一朵叶及3 条分支水道,可识别出朵叶主体、朵叶边缘、沉积性水道、侵蚀性水道、半远洋泥等5 种沉积微相。

(2)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相互作用,控制深水复合朵体的形成和生长,分支水道走向影响单一朵叶的展布,单一朵叶生长反过来影响分支水道的侧向迁移,最终形成具有复杂沉积结构的深水复合朵体。

(3)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可划分为4 种储层叠置模式,不同叠置模式具有不同的储层品质及连通特征,分支水道充填性质影响储层侧向连通性,建议开发过程中予以关注。

猜你喜欢
连通性砂体水道
植被覆盖度和降雨侵蚀力变化对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
超越视野
中国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重要意义与关键议题
改进连通性保持的二阶多智能体编队控制
“逐孔延时爆破”在西江“龙圩水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富县地区长8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及分布模式
渤海河流相油田储层连通性研究与挖潜实践
——以KL油田3-1483砂体为例
“传销帝”狱中“遥控”骗人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