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希荣(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承载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东汉时期,蔡伦(约62—121年)发明了更耐用、坚韧的纸。中国传统纸艺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从平面到立体,表现形式有剪纸艺、折纸、衍纸、纸雕等,这些丰富的形式使其成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进入西方国家后,东西方由于文化内涵和传统不同,对纸艺的理解和表达也不相同。西方的纸艺有其独特的风格,西方纸艺形式有剪影、纸拼贴、纸装置等。纸艺从二维转为多维视角表达,从乡土纸艺发展到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到包豪斯的代表性现代纸艺,其间经历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变化。
纸艺装置艺术,可从纸艺艺术和装置艺术两个方向来阐述。纸艺艺术在广义上指所有与纸相关的工艺艺术,狭义上指以纸为主要材料,通过剪、折、叠、刻、编织等手法制作出来的平面或立体的纸艺产品和艺术品。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将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使用、改造、组合,并注入个体或者群体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呈现的空间形态。装置艺术简单概括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现艺术。纸艺装置艺术是如今对纸艺的新兴艺术表达,是以纸为主要载体的装置艺术创作,纸是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满足于对纸的简单创作,更在意注入艺术家或群体的精神文化去诠释的艺术作品,在有限的立体空间,让现场的观众获得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感知它的空间与视觉艺术。
“装饰”通俗地讲具有美化、加工的含义,装饰的目的是使事物得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装饰是表层的美化,在可发展空间内,加上审美效果,可扩大艺术表现力。现代主义源流可追溯至印象主义(法国),是20世纪文艺思潮之一。艺术家们为打破19世纪末期的陈规陋矩,采用了一种更为写实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现实主义讲求科学、理性与逻辑,在这一时期,众多艺术家、科学家的理论著作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
现代装饰艺术的范围与环境艺术比较,内容相对具体,它被定义为一种艺术风格、艺术样式和艺术门类,在设计美学中是系统完整且具有自身艺术表达技巧与方法兼具的学科。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简单借助物体的装饰纹样,达到美观的目的,随着人类的自我升级、改造而形成的社会文明发展,他们从简单的物体装饰转向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构建,体现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现代装饰艺术的装饰语言多元化,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甚至更贴近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创作艺术,现代艺术创作注重形式表达和风格构想,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纸”起源于中国,中国的传统纸艺文化内涵极为多彩,影响深远,存世或出土的纸艺品精美绝伦。在时代视野下,纸艺展现出最璀璨的光芒。有众多历史书籍描绘和记载了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如《纸艺术》《刻一纸光阴》《中国纸艺》《纸艺设计图典》。传统纸艺的用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于艺术、赏析范畴的绘画、书法等形式,强调艺术品的意境、典雅;另一方面是面向生活和民俗,主要强调的是它的使用功能。传统纸艺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俗内在意境也让纸艺更具生命力。
传统纸艺中剪纸、折纸、撕纸等技法广为流传,其中,剪纸的历史渊源较为特殊。在剪纸艺术出现之前,人们流行在薄片材料(皮革、绢帛)上雕刻纹样,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皮革镂花文物,为剪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出自北朝,五幅团花剪纸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剪纸的创作题材范围很广,无论是在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它都是过年或日常装饰生活空间的元素,有助于营造喜庆和丰富家庭氛围,更是描述风俗民情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缩影,是纸艺艺术中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纸艺,它的发展源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承载着创作者丰富的精神文化与奇思妙想。它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一直得到传承且创新,但现状是越来越少的人了解这项文化艺术,社会的飞速发展容不得它缓慢前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科技发达,产业普遍实现工业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以手工技艺为代表的纸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唤醒人们对它的热爱,使它能够传承下去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代艺术家们纷纷通过更大的平台推广这门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同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力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纸艺装置艺术是对纸艺更为深入的表达,有对现代社会的沉思,对人类社会现象的倾诉,对传统技艺的极致呈现,对人们生活空间、身份定位的隐喻。纸艺装置艺术以人为对象,穿插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源于生活,但最终也要回归生活。
目前,在探索“新概念纸艺”方面,传统纸艺的精髓是基础,只有与当代艺术文化融合进行创新,甚至加入科技元素、不同的材质(皮革、金属、亚克力纤维、真丝)进行融合创作,才能实现纸艺装置艺术的无限可能。
如今,纸艺装置艺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虽然从本质上看,其属于小众艺术文化,但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全面、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网络话题和讨论热度比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它的发展非常迅猛,且受众群体扩大了。“纸”在普通人眼里是具象的,是用作书写、规划创作、书籍、工艺品的。其实纸的可塑性非常高,除去不可抗力因素外,它是绝佳的艺术创作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技巧和手法,以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活力及艺术先锋性演绎纸艺的传承与重塑。纸艺装置艺术是传统艺术与创新思维相辅相成的产物,是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前卫的设计理念,在传统中衍生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最优的艺术创作。国外的优秀纸艺文化同样深深影响了我们,多种纸艺文化相互碰撞,使纸艺装置艺术的发展更加迅速。
现代装饰艺术本质上是对情感的精准表达,突破传统装饰艺术的陈规旧矩,单一的古典、庄重、理性,赋予更为活跃的情感外露,对于空间设计的多元化,纸艺装置艺术以它标新立异的姿态呈现于现代装饰,具象与抽象并存,它的设计语言更加丰富,情感色彩也更加浓厚。当然并非完全脱离传统,取传统之所长与现代构思相融合,把握现代装饰艺术的时代特征和人的客观使用需求,作为人们快节奏生活的调剂,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纸艺装置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空间视觉感受,功能性明显,在现代装饰中实现了对空间氛围的营造作用,提升大众审美鉴赏能力,是对美学意识的启蒙。
目前,纸艺装置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范围有橱窗陈列、商场美陈、居住空间、艺术公共空间等。纸,材质轻薄、价格便宜、可塑性强,它的制作技法繁多且复杂,无论是造型与空间、材质与肌理、色彩与视觉,还是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它所呈现的效果都可以满足现代装饰的需求。
艺术终究要归于生活,纸艺装置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实际应用越来越丰富。下文将举例叙述,用案例来佐证人对艺术的感知与艺术源于生活的普遍规律。
《珊瑚》(图1)由纸雕艺术家Pauline Loctin所创作,陈列在加拿大圣凯瑟琳街的商场橱窗中,这里人流量非常大。作品是一个三维的纸艺装置,创作者想借此呼吁大众爱护环境、关注海洋生物安全。作品综合了剪纸、折叠、雕刻的形式,采用手工制作,由200多张纸组合成20英尺×20英尺的纸艺装置作品。Pauline Loctin通过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传达出海洋环境的脆弱以及自然资源和生命形式的局限性,希望人们能够多关注和保护海洋生物。
图1 《珊瑚》
纸艺装置一般在橱窗美陈空间内展示,尺度和色彩所具有的视觉感官极为强烈,具有装饰商场橱窗以及界面的功能,同时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内涵,赋予展示空间强烈的色彩。
《东方纸造》(图2)是阿南纸艺出品的,位于南京建邺吾悦广场,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龙、凤、鹤、鲤形象为主体,采用大量青、红、金三种传统配色,打造了属于中国人的色彩国潮风格。纸艺装置中巨龙青云直上,遨游在整体空间与祥云之中,火红的凤凰盘旋于亭台之中,鲤鱼和仙鹤在两侧交相呼应。作品精美绝伦,使商场的整体空间变得有层次。作品同时突出了中国式浪漫,引领中式潮流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2 《东方纸造》
纸艺装置在现代装饰中提高了设计环境的艺术审美,装饰艺术对空间规划设计,空间氛围的营造更需要用一种艺术语言来体现,纸艺装置艺术完成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统一。纸艺装置艺术的发展使尘封已久的传统纸艺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掀起了对传统纸艺的学习热潮,传承与发展正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