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苞 赖玉军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2
截止2021 年,我国还有2.9 亿农民工,仍然占据着中国人口相当大的比例,乡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能否发展关系着中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只有乡村振兴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在2017 年10 月18 日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于2021 年6 月1 日正式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体现了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也为各行各业在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现在城市的汽修行业竞争激烈,面临市场饱和的问题,而乡村地区人口众多,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乡村道路设施不断完善、居民收入不断提升,以及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加持下,汽车在乡村的销售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汽车的保养和维修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然而目前乡村地区的4S 店数量太少了,导致很多车主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汽修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返乡自主创业,既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又可以带动乡村就业。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可以平均吸纳6-7 个农民稳定就业,17 个灵活就业。但目前我国汽修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够,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不足,影响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目前我国严重缺乏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汽修人才,据统计大专及以上文化不足两成,会用仪器和排除汽车故障的技术工人不超过四成。高职目前是培养高级汽修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只有加强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跟得上时代步伐,适应乡村环境,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汽修专业人才,既解决汽修专业的就业问题,又能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汽修专业人才面临专业综合能力不强,职业素养较低、以及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2.1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老师实践技能非常缺乏,他们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就过来任教,有些甚至不是汽车专业出身,都没有在汽修店干过,也没有创业过,因此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此外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知之甚少,对汽车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还不是很熟练,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以后怎么就业、创业。有些高职院校聘请一些退休的老师傅,老技工来进行讲课或实训指导,但是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规范、专业的操作技能,这就造成学生以后在汽修领域容易遭遇发展瓶颈,只能从事底层的维修,也缺乏创业的意愿和能力。
2.2 缺少实践,校企合作存在不足。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偏重理论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但是课时还是不够,不足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当前全国高职院校普遍由于经费不足,缺乏汽车台架、整车、汽车模拟器等设备,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现在许多高职院校与4S 店或汽修店搞校企合作,但大部分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互动,合作不够深入,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不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造成学生很难真正学到核心的维修技术,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的保养知识,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2.3 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汽修专业是个对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专业,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汽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的教材因编写出版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且大部分还侧重于燃油车,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涉及还比较少,这就造成他们容易知识过时的问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发生电路故障或电池故障后,4S 店都不能维修,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汽修专业人才还相当短缺。
2.4 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道路设施的完善,乡村汽车的保有量大大增加,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汽车,特别是皮卡车、农用车,小货车、面包车等等在乡村大显身手,极大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作,在乡村创业开汽车美容店、汽修店、二手车店大有市场。但是由于汽修专业的学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接触过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导致他们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创业的职业规划。
2.5 缺乏职业忠诚度。一方面是由于汽修这个行业,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汽修人才,不仅需要长时间打磨自己的技术,积累经验,而且要耐得住性子,要知道成为一名老师傅至少需要十多年的从业时间。另一方面,还与“职业歧视”有关,长期以来,汽修人员以门槛低、工资低、学历低,社会地位低、脏乱、辛苦劳累、培养周期长为人所诟病,这就造成很多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对汽修行业嗤之以鼻,不想从事汽修行业,有的转行做汽车销售,甚至去卖房、卖保险,最终能够从一而终从事汽修行业的是少之又少。
3.1 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今想要在乡村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积累资金和经验,再返乡村创业,才比较容易成功。首先,老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组织能力,包括团队组建、股权分配、项目选取、市场分析、店铺选址、设备选购、财务管理、拓展市场、营销推广、商业合作等等。其次,学校要设置与汽修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帮助对创业有感兴趣的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在他们毕业后也提供相应的指导。最后,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组建汽修实践社团,由社团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来运营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交流能力等多种社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3.2 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聘请校外兼职老师。首先,每个学期的寒暑假应尽量安排汽修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一方面要深入企业学习汽车最新设计、最新工艺,以及汽修的各项操作技能,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完善“双师型”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参加一些专家讲座,学习汽车的最新技术,例如车联网、智能驾驶技术等。其次,聘请校外的兼职老师,包括一些退休的老教授,老工程师,他们在汽修行业工作多年,可以带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最后,可以聘请一线的汽修工程师,或汽修店老板过来讲课,传授最新的汽修技术和创新创业经验。
3.3 增加机电和智能化技术相关的课程。据工信部统计,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19.3%,3 月份更是达到25%,而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燃油车有巨大的不同,特别是纯电动车取消了发动机和变速器,增加了电机、电池和电控,以后汽车的维修更多是体现在机电方面,而这正是目前汽修专业学生的薄弱点。因此要增加与机电知识和智能化技术相关的课程,让他们学会看电路图,用仪器检测电路故障,以及排除故障,不但可以为维修新能源汽车做好准备,还可以发展为家电维修,拓宽创业的道路。
3.4 加强二手车人才的培养。据统计,2021 年国内二手车的交易量达到1758.51万辆,占同年新车销量的67%,较去年同比增长22.62%。由此可见,国内存在巨大的二手车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较差,对二手车的需求更加旺盛。然而现在中国二手车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富有经验和资质的二手车鉴定评估师严重不足,造成了整个二手车市场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人民购买二手车的信心和意愿。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对于二手车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缺少二手车鉴定评估相关的课程,也缺乏相应的实践。汽修专业的学生由于受过较为系统的汽车方面的教育,成为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和经销商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二手车鉴定评估和销售的相关课程,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二手车竞赛,鼓励学生去考二手鉴定评估师。学生返乡从事二手车行业,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汽修技能实现二手车的保值、增值,成为一名商人,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汽修店的老板,扩大了创业的途径。
3.5 引企入校,门店实践。汽车维修是一门社会急需并兼具实践操作的技术,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融入社会,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零距离”衔接。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时候去该企业实习,大部分的同学都沦为了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不能学到真正的汽车维修技术,造成人员辞职率高等现象。目前有个别高校把场地免费租给企业开4S 店,由企业负责设备的购买、安装及装修,经营所得归企业所有,该模式目前效果良好。通过门店实践,零距离、全方位对接社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获得创业知识,企业也节省了租金,实现双赢。
3.6 加强中高本之间的合作。目前大部分高职汽修专业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即在实训设备和老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不如当地的中职院校,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上不如本科院校,造成学生处于半桶水的状态,很多学生毕业去了汽修店后,要从头开始学起,学校学的东西很难应用到工作中去。加强中高本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例如高职的学生可以去中职学校进行实训,并由中职的老师来上课,虽然很多中职的老师学历不是很高,但大部分是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技术能手,解决了实训室建设经费不足问题。还有可以聘请一些本科院校的教授、专家过来讲课,他们可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并传授最新的汽车行业动态,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
3.7 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已经毕业的同学展开调研,考察他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或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邀请那些创业成功的学长回来开讲座,通过言传身教,把经验传授给即将毕业,将来打算在返乡自主创业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也传授给那些已经毕业,正在创业的学生,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
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以促进汽修专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为着力点,分析了当前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