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杨平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科技政策落实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推动科技政策在农业农村领域扎实落地,总结回顾“十三五”重点专项实施情况和经验做法,对“十四五”重点专项组织实施进行动员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专项目标任务。7月15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在北京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十四五”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动员部署会。农村中心主任邓小明,副主任张松梅、张辉,科技部相关司局人员,“十四五”“十三五”各重点专项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代表8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在改革中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总体呈现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农业科技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
农村中心作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十三五”期间,共承担了“七大农作物育种”“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智能农机装备”“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7个重点专项的管理任务。
在农村中心的管理服务下,7个重点专项围绕实施方案目标扎实推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研究揭示重大机理机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驱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种业创新,高产攻关屡创纪录,品质改良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取得引领性重大突破,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持续领先,大豆等新品种广泛示范应用。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在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等畜禽重大疫病与人兽共患病病原的遗传变异、致病与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专项在收储运技术体系取得创新,首次提出“全程不落地”收储技术模式,加工装备取得多项突破,大米适度加工产业化技术装备国际领先,推广应用后每年可减少粮食损耗300亿公斤。
“智能农机装备”专项研制出高效动力、智能作业、精细养殖、高质加工等装备672种,国产农机产品供给能力达90%以上,支撑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
……
这一系列的专项成果得益于项目负责人、法人单位的辛勤努力及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支持,还有农村中心的专业化管理。
农村中心按照中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部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持续探索符合农业领域特点的管理举措,创新提出“绩效四问”,提高重点专项实施质量,破解“四唯”难题,结合农业领域项目特点,引导项目实施主体着力回答好“四个问题”(做了什么工作、怎么做的、谁做的?发现和解决了什么问题?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什么基础?为行业和产业科技进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什么贡献?)。“绩效四问”贯穿项目实施和绩效评价全过程,目前已成为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项目管理的自觉行动。
同时,为推动专项创新成果产出落地,农村中心探索构建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引导项目成果和科技资源向基层下沉,目前已与四川、湖北、河南等10个省科技厅,以及100多个农科园区、高校、院所等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在“100+N”开放协同
创新体系基础上,农村中心实施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结合“十三五”重点专项,组织专家凝练可转化的科技成果,首批发布1500项科技计划成果
目录,并根据国家乡村振兴160个重点帮扶县提出的产业需求,在已储备汇集的科技计划成果中进行精准匹配,梳理出700项推广成果,解决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瓶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以来,各专项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原则,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类项目占比44%,打破了“重技术研发、轻基础和转化应用”局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所主持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是首次实现全链条设计的研究项目。从基础研究推动育种技术创新,再到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推动我国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上的创新,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并示范性地培育新一代水稻、小麦和玉米新品种,有效支撑了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
李家洋院士表示,基于“十三五”以来全新的项目组织模式,农村中心在项目启动和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指导,特别是“绩效四问”,为我们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有效落实项目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为项目高质量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的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体现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居民生活的战略产业,一直倍受关注。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秦玉昌所长表示,自“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举措,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扩大自主权。作为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红利。农村中心作为专业管理机构,主动谋划,担当作为,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指导与帮助。接下来,研究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借鉴“十三五”优秀项目组织管理经验,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努力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
智能农机是今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智能农机装备”专项中多个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求,突破部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实现了大型农机装备技术升级,企业自身也增加了技术力量储备,产出了系列高端智能化产品,丰富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高端产品种类,巩固了产品市场占有率。
与各分会场云上相聚
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李正宇副总经理说:“‘十四五’期间,潍柴雷沃重工在继承‘十三五’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科技部统一部署和农村中心的指导下,将按期保质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出更多、更好的高端智能农机装备贡献我们的力量。”
守牢“大粮仓”,要保护好黑土地。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东北三省、吉林考察时,先后3次作出对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用科研力量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王爽副院长表示,青年科学家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新生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我们更要勇担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在组织实施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研发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让技术、产品可落地、可转化、可推广,助力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湖南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近年来,主动谋划设计超级杂交稻等项目,以“湖南所能”服务“国之大者”,并不断深化“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融入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技政策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地见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湖南省科技厅周建元副厅长说:“湖南省科技厅作为‘十四五’项目推荐单位,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通过整合科研力量、保障配套条件、落实主体责任等措施,支撑项目实施整体效能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科技部和农村中心的安排部署,在总结以往重点专项经验基础上,认真做好2022年的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能,为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多的湖南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
“十四五”期间,国家在农业农村领域启动实施了15个重点专项,其中农村中心承担“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共8个重点专项的管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围绕农业产业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贯通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科技创新全链条,进行一体化组织设计,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和转化落地,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农村中心主任邓小明介绍,下一步农村中心将坚持上下联动、同题共答,做好“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重点专项实施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务。
一是创新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机制,聚焦种子和耕地问题,探索“种业专项集群系统联动管理模式”,有效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加强“揭榜挂帅、部省联动、青年科学家”等项目分类管理和服务,探索实践“五维五级”评价方法。组建总体专家组,切实发挥技术把关和指导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将结合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帮扶县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三个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快速“进园入县”,边研发边推广边转化,实现“沿途下蛋”。
三是持续开展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将围绕地方产业需求,特别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一步加大骨干科技特派团、特派员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其帮扶带动水平,真正实现“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
四是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战略研究,将进一步聚焦种子、耕地、大食物观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战略研究,为农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邓小明主任在总结讲话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重点专项实施责任感、使命感。围绕国家粮食安全,聚焦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和转化落地,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要把握政策要求,不断创新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新模式。坚持时代性与目标性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国家战略力量和地方科技创新队伍协同联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同向发力、激励与约束并重,主动谋划推动专项实施,真正做到实施一批项目、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要强化履职尽责,确保专项目标如期高质量完成。项目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项目承担单位要认真履行法人责任,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绩效导向,开发用好科研助理岗位,真做科研、做真科研,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科技稳则农业稳。相信“十四五”重点专项在科技部的指导以及农村中心的专业化管理和项目团队的辛勤努力下,定将以新的农业科技硕果挂满枝头,为建设农业科技强国贡献属于自己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