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地铁站看一场博物馆展览

2022-09-05 00:48吴安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普拉多车站西班牙

吴安

你也许有一份参观全世界博物馆的旅行指南,每到一个城市,拿上一份导览地图,戴上语音设备,储备体力准备开启一场博物馆的艺术之旅。2021年11月,上海地铁线路图的一个站点上,建立起一座流动的车站美术馆,展览“地铁遇见普拉多”在龙华中路站近1号出口站厅揭开帷幕,三个月内达到近60万次参观人数。在上海,地铁遇见了普拉多,我们遇见了丢勒、戈雅、维拉兹开支,格列柯……

邂逅·地铁,邂逅多元的西语文化

与上海申通地铁结缘是因2017年以“邂逅·地铁”为主题的马德里-上海地铁摄影展,我被邀请主持在人民广场音乐角举办的展览闭幕式,活动结束后陪同远到而来的马德里地铁部门负责人参观位于南京东路地铁站长廊的展览。川流不息的都市交通,上海和马德里非常相似,地铁作为最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除了每日通勤保证运营安全,公共文化空间的展示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揣摩的课题。上海地铁在近些年来结合本地和国外的资源,举办了“地铁邂逅莎士比亚”专题文化列车、墨西哥“双城记”地铁图片展,与西班牙邂逅的契机便随之而来。

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塞万提斯图书馆接到的这枚橄榄枝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交流的碰撞,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作为在全球推广西班牙语文化和语言的公立机构,在上海市对外友好协会的支持下,很快与上海地铁共同签署了五年的三方合作备忘录,旨在将西班牙语文化的多元引入上海地铁的公共空间,中国文化的精髓走向更远,争取每年落实1至2个项目成果。2018年的首次合作我们尝试了将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40周年影像展搬至上海地铁水城路站出口通道,改变通道墙面一贯的灰色材质,呈现西班牙舞者生动的舞台瞬间。在空间位置上,选择水城路站的2号出口,正是由于走出地铁站,转角便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达成剧场和地铁的一站式联通;展出时间上,恰逢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8年之后再访上海进行演出,也是绝佳的宣传机会。

上下联动的首次尝试为接下来新的项目策划提供了很好的地域指引。2019年为推广西班牙语的多样性,我们向上海地铁提议了《西班牙语旅行箱》的计划,联合12家西班牙语国家驻沪领事馆,量身定做一辆平面列车来展示各国的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展览得到了各国领馆、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最终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呈现,形式也从平面的模拟列车过渡数字化互动—上海地铁根据各领馆的办公地,选择距离最近的车站,将每个国家车厢的内容配合线上展示,邀请市民穿梭于各条地铁线路在城市地下打卡西语国度。项目完成后的一个多月里,社交平台上时常看到公众与灯箱打卡合影,对于旅行的热情期盼,在转眼抗疫两年多后的今天看来,多少是一份当初的美好憧憬。

的确,受到疫情影响,在2020年,几乎所有的文化机构不得不面临线下活动的取消,转而造就了新一代的线上活动直播,如云观展、云连线、云互动。塞万提斯图书馆与地铁的公共空间项目只能暂时搁置,把精力和想法留到之后,也为未来累积选题。

车站美术馆,将站厅打造为展厅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方案便是在这段时期孕育而生的。“普拉多在街头”项目起始于2015年,这座拥有两百年历史的文化机构,致力于走出去,使艺术面对公众,因此其作品也会离开位于马德里的总部,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典藏遍历了世界各地,从哈瓦那、利马、圣何塞到马拉博、马尼拉等城市。2019年项目在西班牙国内巡展,到达了梅里达、赫雷斯、卡塔赫纳、巴伦西亚等各个城市。2020年以来项目还没有走向更多的市井街头,对中国的观众来说也很久没有欣赏到国外的重磅展览,可以将这个公共文化项目带到上海无疑成为了最佳方案。在得到了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上海地铁的认可后,综合考量了展览时间、作品体量、内容、形式等要素,我们将展出的空间定在了离上海西岸艺术博览会最近的7号线和12号线两线交会点—龙华中路站。由于疫情期间龙华中路站2号出口被临时关闭,留下来一块庞大的出口通道,规整有形,非常类似博物馆或画廊展厅,于是我们决定复刻和还原一个仿佛置身博物馆的艺术空间。

保持项目的初衷,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塞万提斯图书馆、西班牙国际发展合作署和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与普拉多博物馆的策展团队共同合作为本次展览精选了29幅杰出馆藏,1:1原版尺寸复制,按照时间顺序陈列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期的艺术作品,大致反映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普拉多博物馆集中收藏了博斯、委拉斯开兹、戈雅、鲁本斯等世界顶级艺术大师的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跻身世界一流。作品的选择和考量在前期我们与普拉多博物馆反复打磨,除了镇馆之宝如维拉兹开支的《宫娥》,戈雅的《穿衣的马哈》之外,多样性的绘画流派—西班牙、意大利、弗兰德斯等绘画风格的悉数作品也纳入其中。这些绘画大师的指尖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西班牙、欧洲和西方艺术的历史。在29幅作品之中还有一些作品的细节也很值得玩味,例如老杨·勃鲁盖尔与鲁本斯的《视觉》和克拉拉·佩特斯的一幅静物作品中都出现了中国的青花瓷器,也是选择这两幅作品的原因之一。除了作品之外,展览还呈现了一系列影像视频,揭秘作品修复过程中的趣味数据以及大师作品背后的故事。

将展览如何更顺利地入驻地下城市空间是我们第二大思考的内容。公共空间与其他艺术场馆的最大区别在于美术馆艺术馆具有完善的展陈设施和专业的配套,而公共空间通常则面临各类挑战,但又促使其发挥更多潜能。根据场域空间,考虑画幅尺寸、展陈设计、灯光布局、多媒体技术等各个因素,既要保证高质量的展出效果也要考虑在不破坏地铁原本设施基础上重新打造展厅格局,比如光线要求大面积的重新排线设计,确保电力;悬挂方式在工程考量后确保安全指数、制作材料防火级别等。在几个展陈方案里,我们选择了深蓝色的背景基调,全面覆盖通道的铝塑板,规划人流动线和观展路线,融合设计车站标识和展览标志,按照普拉多博物馆的色卡校对作品色彩,真正意义上还原一个车站美术馆的空间。在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地铁、考迪逊设计团队的合作支持下,确保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顺利进行。

在项目有条不紊推进的同时,展览的2.0线上体验也在策划之中。为观众更好地了解作品,西班牙国家旅游局合作搭建了普拉多博物馆小程序语言导览,观众可以扫码聆听普拉多博物馆原版作品诠释和时代背后的故事,在路途上也可以享受到耳朵上的博物馆。

致敬经典,头角峥嵘

展览开幕当天,络绎不绝的乘客路过展厅就带着好奇走了进来,有上班族、带着孩子的家长、老年人,他们安静地目视这些作品,和普拉多博物馆宣传片里面的各个国家的人们和作品中人物对话的目光一样,这个时刻是经历了数月的准备和各方的努力对于组织方来说是最大的喜悦。普拉多博物馆秉承一贯的博物馆理念—普拉多属于每一个 人—传递着这一艺术的信仰和历史的足迹,艺术源 自大众也归属于大众。面对公众的积极反馈,在整个展览期间,我们组织了现场展览导览、《普拉多一夜》的纪录片放映,战时的艺术宝藏迁移等议题的对谈活动,将公教和美育普及更多群体。我们更是欣喜地看到自媒体传播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回应,自发组织学校的学生参观,跻身小红书的打卡地标。在展览闭幕前期,上海地铁的普拉多博物馆纪念地铁卡制作完成,从上海出发,这辆“普拉多”列车即将驶向更多的城市。

望眼国际,地铁车站文化和艺术覆盖在国外的案例非常之多,在修建地铁线路和设施初期就纳入空间布局,比如俄罗斯地铁线路的许多车站都好像一个实体的博物馆,拱形门廊,装饰浮雕,融合了斯大林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等艺术作品,从过一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仿佛时代的穿越。马德里的地铁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文化保护和宣传上做了很多功课,乘客可以免费获取“地铁旅游护照”,跟随护照参观和打卡地下的8座车站博物馆,每一个车站都拥有着100年的艺术瑰宝。去年马德里地铁还推出了线上文化路线导览,包含了建筑、雕塑、马赛克、摄影、绘画、墙面艺术等形式的指引线路,在大量建造初期就纳入的艺术元素之外,规划新的人文角落逐渐覆盖了整个地铁网络,成就了马德里地铁独特的地下文化氛围。相对了国外地铁运行的年龄,上海地铁更具潜力,在近几年公共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在构思和寻求更接地气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内容,可以长久地保留在特定场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城市川流不息的地下人群间,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文化新原色,让地铁空间成为艺术新声音的发声地。

猜你喜欢
普拉多车站西班牙
车站一角
加价神车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腾云驾雾
测试一汽丰田普拉多3.5L
TOYOTA PRADO
西班牙国庆大阅兵
地铁车站
咖喱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