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09-03 02:02胡亚敏苟延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生态研究

胡亚敏,杨 力,苟延峰

(1.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生态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在理念和实践上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指导。 从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到提出可持续发展,再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如今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出国家对生态环境议题的高度重视。

学界从制度构建、治理主体和模式创新等层面对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 梳理国内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和突破方向,形成整体性认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现实依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主要是在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绘制特定领域的演化路径和知识拐点的可视化图谱,阐释科学结构的发展状况及变化情况。

本文采用CiteSpaceV 5.8.R1 版本, 通过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学科分布等基础性探索分析国内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概况;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网络、突现词和时间线图,探索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知识演进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需要突破的方向。

(二)数据来源

21 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关注, 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提上日程。由此本文以CNKI 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将“生态环境治理” 设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 时间跨度设为2000—2021 年。 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末次检索时间为2021 年9 月9 日。

基于上述方法,首次检索得到1 599 篇文献,为保证样本文献的质量, 剔除了与研究主题不相关或未聚焦研究主题的文献,得到样本文献1 480 篇。

二、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概况

(一)发文量

年度发文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当年该研究领域的热度情况。 数据显示,生态环境治理的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图1)。 从整体来看,2000—2012 年发文量相对均衡, 平均年发文量49 篇。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环境治理的学术关注度随之提升。2015 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研究,发文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目前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

图1 2020—2021 年度的发文量

(二)作者合作网络

作者合作网络折射出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力量和作者合作情况, 绘制的作者合作网络如图2 所示。 结果表明,共有615 位作者发文,233 位作者之间有过合作,图谱密度值为0.001 2,说明作者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 江河和王雨辰发文量最高,且爆发系数排名靠前,是此领域的中坚力量;其次是王芳和余敏江,李宁、郭廷辅、段巧甫、司林波和周伟紧随其后;发文量在2 篇及以上的有122 位作者。

图2 作者合作网络

作者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的主要有8 大研究团队,从研究方向来看,逐渐从实践拓展到理论,如早期的郭廷辅、高照良团队注重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实地研究。 近些年逐渐壮大的江河团队、董战峰团队则致力于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机构合作网络

机构合作网络是高产出机构和机构间合作情况的展示。本研究绘制的机构合作网络如图3 所示。共产生节点565 个,连线108 条,网络密度0.000 7,说明机构间的合作较为分散。发文量在2 篇及以上的有123 家机构,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水利部并列第三。

机构间合作较为紧密的主要有三大团队,分别是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心的高校和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为代表的各地质局。

图3 机构合作网络

(四)学科分布

样本文献所属学科范畴较为广泛,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学科有环境、农业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国民经济、法学等(表1),还涉及矿业、财政、工商管理等学科。 总体上,环境、经济、公共管理和法学领域的学者较为关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学科定位高度符合。

表1 学科分布

三、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热点分析

(一)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础。 将时间切片设为1 年,使用Pathfinder 算法裁剪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共产生775 个节点,1 233 条连线,具体见图4。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 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代表共现强度;中介中心度代表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中介作用大小,中介中心度越高,中介作用越强。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治理、环境治理、综合治理(表2),出现次数在5 次及以上的有73 个关键词。以中介中心度为依据,可以看出,生态环境的中介作用最强,且高中介中心度的前5 名与高频关键词前5 名保持一致(表3),证明这5 个关键词在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2 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表3 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高中介中心度关键词

本文深入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发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呈现如下特征。

1.构成要素逐渐多元

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主体方面,学界普遍强调多元共治,政府、市场、社会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力量。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客体从特指受到破坏的环境要素,如土壤、大气、水源等,到与整个生态环境有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 三是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概括为水平型、垂直型和多中心型3 种类型。 水平型以同级政府之间的跨域合作、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为主,表现为跨行政区或多部门协同治理;垂直型是指中央、省市、地方的垂直管理,往往形成“中央指导、省市监管、地方执行”的治理体系;多中心型则代表多方参与,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均是治理主体。

2.研究方法愈加多样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要素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从基础的定性研究发展出定量研究、仿真研究等量化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通常以个案形式出现,如包智明等以云南省Y 村为研究对象, 认为生计转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双重影响[1]。 定量研究则主要被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和绩效评价。如刘海龙等结合PSR 模型、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认为山西省2005—2015 年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但南北生态安全状况差异仍然较大[2]。 仿真研究在探究央地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行为互动机制方面应用较广。如杨光明等分别构建无中央政府约束和有中央政府约束的仿真实验,发现中央政府的干预会推动长江三峡流域上下游政府的协同治理[3]。

(二)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热点

本文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 进一步把握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图5)显示,网络聚类模块值为0.74,大于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生成的16 组聚类网络的轮廓值均大于0.7,属于优质聚类网络;聚类平均轮廓值为0.93,大于0.7,表明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是科学合理且具有研究价值的。

图5 关键词聚类网络

通过进一步聚合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1 世纪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划分为如下四大主题集群。

1.生态环境治理理念

关键词有生态文明、 生态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认知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 学界关于理念的阐释可以从全面系统、中国特色和人民中心三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坚持全过程的、系统的治理理念,跳出生态环境问题看待生态环境治理,处理好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关系[4]。 其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互相嵌入。 再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人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共治主体地位,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公平的公共生态产品[5]。

2.生态环境治理体制

关键词有综合治理、 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建立了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 学界从如下角度对生态环境治理体制进行了探讨:一是现有制度和法律体制尚存的问题。 如褚添有立足激励结构,认为地方政府出现生态环境治理失灵的根源与中央政府提供的激励结构直接相关[6]。 二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的策略研究,涉及治理领域、治理主体、治理机构设置和治理方式等。秦书生等认为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体制和环境管理体制,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协同促进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7]。

3.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关键词有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体系和协同治理。长期以来,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导者,其综合决策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区域协调能力和合作共治能力都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效果[8]。王芳等指出我国乡镇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主体责任不明确、权能“失调”的发展阻碍[9],因此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迫在眉睫。在时代的孕育下,协同治理、多元共治逐渐兴起。党秀云等指出通过健全跨域合作治理的法律保障, 建立责任清单,厘清权责划分,激发跨区域合作的内在利益动力来实现跨区域合作治理的目标[10]。詹国彬等强调政府监管发挥基础性作用, 企业承担治理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和民众起到协同参与作用,并倡导利用权威治理强化合作与互动[11]。

4.生态环境治理对象

关键词有农村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开发和长江上游。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涉及的治理对象也逐渐多元,学界对农村、矿区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关注度较高。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学者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存在的问题,如治理主体单一、权责划分不明确、监管措施不到位、社会治理能力有限、公信力不足[12]。二是制度保障研究。李秋霞认为应从立法、司法、执法、宣传入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立法体系,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仲裁庭,建立垂直执法体系[13]。三是治理模式探索。鞠昌华等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综合整治、基于产业的绿色协调发展、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治理等八种治理模式[14],为不同区域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多种选择。

矿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话题。 采空塌陷、污水外排和废气排放是矿区三大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制定采矿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时,应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15]。 随着技术进步,治理方式也逐渐丰富。 从“充填复垦”到“边采边复”,王佟等还针对高原高寒煤矿区提出了水系连通、引水代填、关键层再造和依山就势四种模式[16],丰富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的治理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且由于流域的特殊性,多采用协同治理模式。学者主要从制度、主体、司法等层面探讨了流域协同治理存在的瓶颈,并结合河长制创新了治理路径,为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方。

综上,学界主要从理念、体制、机制和对象四大主题出发研究了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在这些主题中,绿色发展、协同治理、农村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是近些年的高频话题。

四、生态环境治理演进脉络探索

本文采用关键词时间线图和突现词梳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演进脉络及未来发展走向,选取聚类成员数较多的前11 个聚类进行分析, 结果见图6。 同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检索,数值均选择默认数值,得到30 个突现词;依据突变值大小整理出排名前15 的突现词,结果见表4。 基于图6 和表4, 按照演变特点将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深化期3 个时段。

图6 时间线图

表4 关键词突现信息

(一)起步期:2000—2005 年

20 世纪末,“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生态环境治理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高频关键词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等。总体发文量较少,且以环境学为主;研究对象多以党中央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为主,即“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研究内容侧重于上述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治理路径。 从整体上看,此时期对生态环境治理有了基础性认识,开始逐步探索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与治理路径。

(二)发展期:2006—2012 年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指出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17]。 随后,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等相关概念,推动了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迅速发展。 此时期的研究成果有所丰富,高频关键词有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协调发展、生态型政府、农村环境保护。 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农村、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步入学界视野,拓宽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内涵; 协同治理等多元治理模式逐渐被关注,民众、社会组织、市场等非政府力量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强调。 总之,此时段在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政策和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深化期:2013 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就,学术界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也出现爆发式增长。高频关键词有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研究层次更加深入,研究视角也更加广阔。 首先,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山论”理念的指导下,众多学者探讨了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其次,绿色发展、协同治理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研究焦点所在,同时涌现出新兴研究方向,如大数据+生态环境治理、PPP 项目、生态效益评价;再次,针对京津冀、长三角、黄河、长江流域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治理研究更加完善。

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理念的深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治理将衍生出更多研究方向,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五、评价与展望

本文集中探讨了自2000 年以来国内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概况、 研究热点和治理演变脉络,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线性增长态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关注度急速上升。 其二,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理念解读、体制健全、机制创新和对象多元四个主题集群,其演变趋势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即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的指导方向显著相关;在上述主题中,绿色发展、协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是近些年的研究焦点。 其三,国内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深化期,今后将在“双碳”目标、“两山论”等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细化。 然而,生态环境治理涉及众多主客体和环境要素,仅运用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缺乏指向性和具体性。 因此,本文结合安徽省淮南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展望,提高应用价值。

第一,加强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合作。当前,国内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且呈现出地域性特点;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偏少,多集中于环境学领域。 在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叠加性、复合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情况下[18],急需加强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中坚学者和各方力量,开展研讨会、搭建项目合作平台,推动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积极拓展跨学科融合研究,发挥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在理念、体制、机制构建方面的优势,以及环境工程等学科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长处,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立足于淮南,首先,应保持与本地院校和兄弟院校的密切联系,成立专家团队,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其次,主动对接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典型城市,汲取先进经验;积极开展跨区域协同治理,探索治理新路径。

第二,推进理论研究与体制机制创新。 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应在遵循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以“两山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制度、文化背景,加快本土基础理论探索,构建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 就淮南而言,在理念上,应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共治、共建、共享”、 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在体制机制上,发挥制度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硬约束作用, 继续深化生态环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预警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公检法内部的协作机制,强化执法与司法的有效衔接。在手段上,坚持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督;运用奖励措施调动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借助惩罚措施约束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行为,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

第三,加快研究方法革新与技术进步。 目前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定量和仿真研究为主,但多运用单个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缺少组合研究。 未来,不仅应注重“定性+定量”嵌套研究,深入分析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和治理路径,更应关注案例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地涌现的成功案例,探究影响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源。此外,发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在生态环境治理监测、预测方面的优势,将其融入智慧治理、绿色治理等模式中,创新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方式。 结合淮南实际情况,还需加大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构建多元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鼓励院校、研究机构等引进人才,加快针对黑臭水体、采煤沉陷区、水源地治理的专项技术攻关;引导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的意识,开发绿色技术,加快转型升级,督促其减排降碳,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淮南力量。

总之,生态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不仅需要学术界扎根本土,提炼“真问题”,还需要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方案。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生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