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吴佳俊
高血压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缓慢、缺乏特殊症状的特点,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有1 700万例病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中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的病人有940万例,占死亡总数一半以上,高血压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1]。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呈逐年增加趋势,相关研究显示,2012年—2015年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但治疗率仅为40%,控制率仅为10%[2-3]。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命健康安全。有研究显示,血压达到115/75 mmHg(1 mmHg=0.133 kPa)时,收缩压增加20 mmHg或舒张压增加10 mmHg,脑卒中或心脏病发生风险将增加1倍[4]。早期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可减少对靶器官损伤,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目前临床主要根据病人发病机制不同,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5大类,但副作用较多,利尿剂引起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谢异常;β受体阻滞剂引起心跳减慢、呼吸道阻力增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引起头痛、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刺激性干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能增加血肌酐和血钾水平。
我国中医学中并无关于高血压病名的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厥证”等病症。高血压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出现“中风”“心衰”“水肿”“胸痹”等中医病症。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防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内治法及外治法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本研究将内外治法结合,在口服常规降压药及滋水清肝饮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法,观察对肾虚肝郁型高血压病人血压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三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5.12±5.26)岁;病程(12.06±5.41)年;其中2级高血压32例,3级高血压13例。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54.62±5.75)岁;病程(11.74±4.92)年;其中2级高血压34例,3级高血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即确诊为高血压。分级标准:高血压1级为收缩压140~159 mmHg 和(或)舒张压90~99 mmHg;高血压2级为收缩压160~179 mmHg 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高血压3级为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中医诊断标准: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关于肾虚肝郁型拟定,主证包括腰酸、腿软、头晕、头痛、胸胁痛;次证包括胸闷、耳鸣、健忘、失眠、口苦;舌脉包括舌红苔白,脉弦细。
1.2.2 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证候标准的肾虚肝郁型;年龄40~75岁;2级及2级以上高血压病人;治疗期间未服用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病人自愿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合并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肝、肾、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对医用胶布过敏的病人;精神疾病病人;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1级高血压病人;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降压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口服。中药汤剂滋水清肝饮组方:熟地黄30 g,山药30 g,山萸肉20 g,当归10 g,柴胡15 g,白芍15 g,当地15 g,酸枣仁20 g,合欢皮15 g,夜交藤10 g,山栀子10 g,泽泻20 g,茯苓20 g,牡丹皮10 g。每次150 mL,早晚各口服1次,本方汤剂由医院中药房提供。疗程为4周。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耳穴贴压法,取穴:降压沟、肝、肾、脾、神门、三焦、内分泌。蘸取75%医用乙醇对耳廓消毒处理,将1粒王不留籽粘贴于0.5 cm×0.5 cm医用胶布上,之后分别粘贴在选取的耳穴上,每日按压穴位3~5次,每次按压3~5 min,使耳穴充血,有酸胀热感或轻微疼痛感即可。首次双耳均进行贴压治疗,之后采用单耳交替贴压治疗,每2日更换1次耳贴。疗程为4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每日清晨平静状态下,使用同一血压计测量病人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取3次平均值。中医证候积分: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对治疗前后病人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记录。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降压疗效判定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显效: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且达到正常血压范围;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20 mmHg,未达到正常血压范围;有效: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血压范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2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判定 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显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有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比较(±s) 单位:mmHg
2.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2.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以原发性高血压多见,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5],主要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胰岛素抵抗、离子通道异常、肾性水钠潴留等。高血压病人需长期口服降压药,降压药虽然可降低血压,但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发病原因是过食肥甘厚味、情志不随、禀赋不足等,化生风、火、痰、瘀,使阴阳失调、气血输布失常而发病[6]。临床症状有眩晕、头痛、心悸等。本研究采用耳穴压贴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口服中药汤剂滋肾清肝饮滋补肾精、疏肝化郁,在此基础上,应用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属中医学的外治法,长时间刺激穴位,效果与服用长效降压药相同,且无降压药的副作用[7]。
耳穴贴压法是指将圆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磁珠长期固定在耳穴表面的一种治疗方法,每日按压数次以达到刺激耳穴的目的。耳穴属于脑脊神经末端及毛细血管密集交汇处,位置浅表,是经络气血输注体表的部位,对外界刺激敏感[8]。相关研究表明,耳穴贴压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末梢神经,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和异常内分泌系统,增强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达到降压目的[9-10]。中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卫生宝鉴》记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络于耳”。《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具有调节脏腑、改善气血的功能,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副作用。降压沟是高血压的反应点,降压效果明显,具有滋阴泻火、平肝潜阳的疗效。心主血脉,心气盛衰与血液运行密切相关,脾主统血,脾虚则无力运血,两者均可调节血液运行,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取肝、肾以平肝滋肾,发挥调节阴阳的作用。三焦主气化,是气与津液输布的场所,调节气血,具有降压作用。内分泌影响激素分泌,培元疏肝。选穴具有标本兼顾、调理脏腑气血的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肾虚肝郁型高血压疗效较好。有研究显示,耳穴贴压对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人[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与68.8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89%与71.11%,P<0.05)。
综上所述,耳穴贴压法配合滋水清肝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原发性高血压可降低血压,改善中医证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