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玄儒 徐雯婷 陈思羽 赵鑫/文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物,必然与人类的生存方式紧密相连。中国戏曲原是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产物,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展表现现实生活的戏曲现代戏创作,但由于生存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导致对中国戏曲的兴趣日益降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文化的瑰宝——沪剧,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因此,本文以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沪剧发展为研究内容,探讨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作为非遗文化的沪剧重新在戏曲舞台上璀璨夺目、光芒耀眼。
沪剧作为地方知名戏曲,自古及今经历了花鼓戏—本滩—申曲—沪剧四大阶段。两百多年以来,沪剧与上海一同成长,见证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娱乐日益多元,观众审美倾向和消费观念的流变,戏曲界整体的萧索落寞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沪剧也陷入发展的低谷,前行艰难[1]。
沪剧的演出场数虽多,但仍有观众抱怨“今晚想看沪剧,但没有地方看”的现象,这是由于沪剧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剧场。沪剧的演出以“打游击”为主,虽然为不同地域的人们提供了同等的观看机会,但这种缺乏以驻场形式的演出,无形中为沪剧迷们增加一定的负担,而这也是沪剧难以培养固定观众的主要原因。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娱活动涌现,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选择。而看沪剧,相对而言成为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除时间、金钱上的支出外,沪剧的慢节奏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诟病”,他们更加倾向于即时带来乐趣的娱乐活动,也更愿意为之消费。
目前,我国虽已有众多优秀的数字化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但作为上海非遗文化的瑰宝——沪剧,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沪剧的宣传推广未做到位、没有周边产业链支持发展、老一辈或许还听说过沪剧,而如今的年轻一辈提及沪剧,可谓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等。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是沪剧与时代共进步的创新性匮乏。所以以有力措施推进数字化沪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已刻不容缓。发扬和传承沪剧不仅具有保护江南文化根脉的历史意义,更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转型中,向文化产业各个方面渗透,畅达了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提升了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各端的协同性。数字经济是目前文化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加技术为文化艺术品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消费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断发展变革下,沪剧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
戏剧数字化转型的途径有二:一是利用数码技术。现代剧场与传统舞台相比,在空间纵深和地域划分上存在很大差异[2]。目前,“品”字型舞台、镜框舞台是各大剧院的主流舞台形式,而沪剧主要集中在小型舞台上,不能满足目前的巡回演出需求,也很难完成一系列的区域巡演。而数码技术可以创造一种浸入式的体验,并且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可回收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在舞台效果、运输、流通等方面都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是对线上虚拟空间戏曲演出的拓展。当前线下演出存在档期有限、宣传力度不足等现状,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网络虚拟剧场也许是沪剧发展的最佳选择。所谓虚拟剧场,不满足仅做现场演出的直播或影像播放,更是依托于传感、空间定位、边缘计算、感知交互、动作捕捉、全息影像、仿真引擎等技术在虚拟空间里创造舞台场景,给观众带来极佳的体验感。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代表,而沪剧则是众多戏曲中的一种,它不仅是传统美学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它的传承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沪剧更是一种戏剧形式,成为中华民族寻找情感、认同、心灵归宿的目标。由此可见,沪剧的存在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是对沪剧的保护,实体媒介会存在丢失的风险,但在数字化的帮助下,传播会更加广泛,传承时间也会更加永久。
其次,在市场化、数字化的支持下,我们能够让传统戏剧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是锦上添花。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利于戏剧制作单位将其应用,使其能够通过金融工具来充实资金,从而更好地防范市场风险,并能适应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戏曲创作、消费、传播的过程中,引入更加成熟、优质的技术手段,将演出空间最大化,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格局,最大化扩大受众群体,是实现传统戏曲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内涵。
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推出了许多优秀范例,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数字敦煌”工程等。开发者通过使用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AI、AR技术,将文化遗产永久性地保存下来,并以真实性的视觉效果展现给公众[3]。通过打造“微信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博物馆平台小程序、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博物馆App”等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内容。此外,搭建数字化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博物馆还能够高质量存储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资料、视频图片,摆脱了时间空间场地限制,迎合了广大观众的时间,降低了传统沪剧非遗文化传播的成本。从客观层次上来看,数字化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博物馆建设也是当下保护和传承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必经之路。
为了实现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高效宣传,可以充分借助数字媒体的声像特色在社会当中进行宣传,例如,在步行街、车站、广场等人流量非常密集的区域,对传统沪剧非遗文化进行专项数字媒体宣传。借助数字技术软件来打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灯光效果,实现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结合,使虚幻空间与实景故事融为一体,为广大群众营造出一种 “立体影院”的即视感。充分借助数字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沪剧非遗文化节目画面、音效与时代潮流同步,展现出传统沪剧非遗文化魅力,让更多群众喜欢上传统沪剧非遗文化。
如果以前因为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手段受限使我国非遗项目难以被世界所熟知,那么在如今传播手段多样化的时代,我国非遗项目则应该起到宣扬中华文化和沟通世界的作用[3]。打造周边产品产业链便成为了其中一项重要的传播渠道。可以根据不同的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内容,打造专属卡通人物IP,借助卡通动漫的形象增加人们对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时代感。同时能够以此为契机整合周边产品产业链,为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能保障传播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物质需求,实为双赢。
为了实现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宣传和保护,必须要注重青少年对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兴趣的培养,确保传统沪剧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在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的协调统筹之下,结合多项技术,实现传统沪剧非遗文化以多媒体数字化的形式走进课堂[4]。让学生们在数字化教学方式引领下感受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魅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们,开展区别化的传统沪剧非遗文化教学模式,真正打造出区域传统沪剧非遗文化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堂当中,感受到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的魅力,让年轻一代爱上传统沪剧非遗文化,培养传统沪剧非遗文化继承者。
数字化技术在促进非遗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容易使我们丧失对艺术内涵的把控,尤其是像沪剧这类戏曲表演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传播,但是观者看到的只是这种艺术形式,对于这些非遗文化产生的历史和发展都没有清晰的认识,最终难以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而这也是数字化与沪剧等非遗文化发展产生的冲突[4]。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应更重视沪剧思想内涵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中华民族精神。只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够让更多的观者对沪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打造数字化沪剧非遗影视与产品的本质,是提供更多、更为便利的平台满足沪剧迷的需求,是更好地宣传与输出沪剧文化。而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人们往往在前进的路上丢失本心,为了谋求利益而制造噱头、过度营销,甚至抄袭创意、压榨成本,进而造成影视与产品的质量差、同质化严重、名誉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使其沦为一个过度商业化的代名词。一个优秀的非遗影视与产品,离不开独具特色的创意,更离不开反复用心地打磨,而这需要每一位创作者为之努力。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沪剧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观看。但剧目之间的套用现象滋生、盗版。而这一现象的滋生也说明我国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尤其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修复以及数字化传播等方面,缺乏相关法律依据,数字化文化产权与现有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矛盾,不利于非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此外,非遗文化并非简单的、传统的知识产权客体,对它的保护必须考虑这一特殊性[5]。
在数字化的今天,沪剧原有的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数字化时代,面临戏曲界整体的萧索落寞的窘境,沪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也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在面对沪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寻找出一条适合沪剧特色的传播方式与发展道路。在继承传统戏曲塑造当代经典情境中,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真情的艺术美感的基础上,依据新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理论,逐步推进上海戏剧的智媒化与智慧化传播、更好地说好上海的故事、传播好上海的声音[6]。研究非物质遗产的数字传播,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与交流。■
引用
[1] 张瑜.“沪剧”传播该何去何从?[J].艺术科技,2013,26(5):132.
[2] 郭子雪,徐铭泽.传统戏曲的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J].采写编,2022(10):151-152.
[3] 扈静媛,扈静雯.西盟佤族织锦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途径[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55-59.
[4] 郑阳.数字化非遗保护工作的生成机制与活态传承[J].丝网印刷,2022(20):47-50.
[5] 孙雯,葛慧茹.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再思考[J].艺术百家,2020,36(5):194-199+204.
[6] 谈国新,何琪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理论月刊,2021(9):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