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捷/文
本文重在阐明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文化内涵。以“安全战略”为论域,基于战略的构成要素理论,整体阐述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逻辑渊源、时代特色、现实意义。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核心部署包括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安全首要体现为维护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依然矢志不渝地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维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相关观点——如果国家中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德精神层面被破坏,统治阶级的稳固将受到极大影响。列宁也曾表示,思想领域中的斗争和其他领域中的斗争同等重要,这与文化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都紧密相连。
文化全球化是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的外在影响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预见到这一形势出现的必然性。“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马克思的观点充分印证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文化格局:强势文化的全球扩张使世界上其他文化受到冲击,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始终面临来自西方世界的恶意文化渗透与侵略。
列宁注重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只有确切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2]”他认为既要传承过去的优秀文化,更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吸收世界上优秀文化的优秀成分。上述观点与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开展文明交流与互鉴”等具体要求也有同样的体现。
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更是民主的,为共产党人下一步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期的“双百方针”不仅适应国情,更是满足了人民对文化繁荣的要求。
传统文化影响的是传承安全问题,外来文化影响的是交流安全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坚持“辩证地否定”的原则,又要坚持“有分析有批判”的方法。胡锦涛则十分重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他多次强调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以国家、社会、公民三个角度为划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形成,其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长期秉持的一项准则。这一战略思想在历史上首次作为完整词组有相关表述,是出现于《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进入新时代后,“居安思危”也不仅作为军事观点,在非传统安全战略尤其是文化安全战略中也有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和”,强调在与他国的对话、协商中达成共识,将“不同”转变为“认同”。中国古老儒家经典《尚书》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左传·隐公六年》写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新时代强调的文化安全战略同样注重提高对外交流水平,创新人文交流方式。
意识形态问题关系到国家团结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稳固、关系到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在文化安全战略方面具体有以下的表现。
一是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保证全党全国一以贯之地向马列主义指引的方向进发,用科学理论正确指导对文化安全的维护。党和国家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委统一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机制。这一新机制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以亲和亲民为形式,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精神为内容,始终维护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创新结合,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发挥出意识形态对培养人民的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一方面,推进政党、国家、社会三者融合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上升到国家的指导思想、社会的主流思想、人民的内化思想上来;另一方面,提高文化层面的对外交流水平,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软支撑,把带有中华民族突出优势的方案传播到世界各国去。
三是建立健全理论武装的体制机制,聚合资源、引领方向,为建立健全传播精准、覆盖广泛的文化安全宣传体系打好基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现实问题,其核心在于解答“对谁说”“由谁说”“说什么”和“怎样说”。而答题之义则可以概括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以“党的声音”为主体,以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及传播为内容,以引领舆论的主动权为方式,多方面满足理论武装文化安全工作的系统化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和谐”与孔子所言“和为贵”、墨子所言“兼相爱”的论述殊途同归;社会层面的“公正”与商鞅“开公利而塞私门”及“公私分明”的主张相通;个人层面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特征息息相关。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作用之大,更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的影响之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离不开社会总体风气的营造。一方面,国家层面进行相关政策扶持与法治保障,《宪法》《民法典》等众多法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写入法律文本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家庭、学校在打造社会风气、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仅通过家庭内部的代代相传,更运用学校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整体教育,借助社会风气对内打造文化形象,这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维护优质化的鲜明标志。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离不开新时代优质文化载体的作用。首先,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同时,采用宣传、教育等方式率先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次,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特色文艺发展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体现。最后,文化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所创造的文娱产品通过抓住关键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体意识,为维护文化安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供给程度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内容。新时代下大力发展文化物质支撑,不仅是为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更是为抵御外来文化威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其一,坚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随之诞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文化事业偏向政治化的国家意志,文化产业则更偏向市场化的生产和经营。但从本质上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不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无法完全避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给出具体回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其二,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1年4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出台。在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前提下,强调推动地方政府尽快出台细化的实施标准,健全完善有关保障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随着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网络资源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关度日益增加,网络资源也被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弱化了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效益障碍,还打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偏见,同时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多维度满足城乡居民广泛的文化需求。
其三,集中力量解决结构性问题。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在文化建设领域收获了许多成果,但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领域都积累了一部分结构性问题。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维护文化安全,党和国家要从供给端解决生产的问题,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坚持优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布局,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平衡地区间的差异;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优势,综合运用市场配置、政府监管的手段去解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不仅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安全观,更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秉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具体来说,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吸收;坚持人民立场,文艺工作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运用社会矛盾运动学说,揭示了新时代下人民的矛盾变化主要集中在文化领域。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除了要重视硬实力的强大,还必须重视文化的支撑凝聚作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坚持党的执政立场,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紧密地联系具体的战略安排与党的方针政策。同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对党的文化执政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文化体制不断朝市场经济方向进行改革,转变了党的执政理念,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党的执政能力。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为党推进文化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以业绩树功绩,夯实党的执政地位。
文化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是党中央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与国内外安全形势,倾注国家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长远目标创造性提出的一项科学方案。这一方案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言权,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寻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新举措,是为世界各国提供的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新途径。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让各国人民共享中国智慧,对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具有十分实际的重要作用。■
引用
[1]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2] 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3] 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