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文,邹鑫如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作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如今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于此,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钱明辉等;陈庚等)、公共图书馆(吴建中等;金武刚等)、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陈媛媛等;王文玲等),丰硕的研究文献为国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热衷于探讨该领域某些主题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基于大样本文献数据分析该领域近年来发展动向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借助COOC软件,通过对CNKI中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载文期刊、科研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进展,以期揭示该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COOC软件是一个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该软件将某个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转换成知识图谱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焦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帮助学界科研人员梳理知识结构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本文以COOC为研究工具,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现状、焦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整体概括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图景,把握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为保证研究所涉及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本文选取的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操作时间为2021年1月5日。按高级检索方式,将检索内容限定为“篇名=公共文化服务”;将来源类别限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获取完整年份的研究演进脉络,将年份限定为2005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依照上述方式进行检索,总计获取文献869篇,经过逐篇阅读剔除资讯、新闻报告、会议等不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有效文献794篇。
通过对794篇文献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2005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出现,我国第一篇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性文献登刊。随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逐渐被更多学者关注,发文数量不断攀升。在2010年发文数量有所回落,但2010年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题的文献又快速上升。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性文献发文量达到高峰。
图1 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研究发文数量情况(2005-2020)
1.核心作者。学者的科研能力与其发文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公式(N=0.747(Nmax)1/2),其中,N为核心作者发表文献的最低值,Nmax为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发文篇数),对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核心作者进行统计,最终计算得出N=3.265,取整为4,即该领域核心作者最少发文量为4篇。从794篇研究文献统计数据来看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核心作者总共27人,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是兰州大学李少惠,发文19篇;其次是南开大学柯平,发文16篇。
2.主流期刊。某领域主流期刊的发文数量对于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所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更可以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提供依据。本文统计了文献来源最多的前十名期刊(见表1),来源于以上期刊的文献共计310篇,占总体样发文量的38.99%,由此可以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期刊来源较为稳定并且多在复合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刊载,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重点关注的领域。
表1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来源期刊
3.主要发文机构。通过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文机构进行网络图谱分析,从发文机构来看(见表2),794篇文献的学者分别来源于696家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22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19篇)次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10篇)位列第三,这表明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发文机构广泛且以高校为主。
表2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主要发文机构
图2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指计算文章中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将具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词聚集并且将其归类,以便挖掘关键词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同时,运用COOC软件对聚类进行分析可以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节点按照颜色分类,颜色相同的关键词为同一类别,为后续整理数据提供便利。本文以可供分析的794篇文献为基础,运过COOC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这些聚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热点主题。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本文将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内容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备受关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具体措施等作出详细说明,自此以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解读。学界主要从理念、体制机制、服务方式的创新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李国新认为理念的现代化表现在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政府为主导、人民为中心、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李曼音和圣章红等人则认为体制机制的现代化体现在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群众反馈和评价机制。刘蔚从方式和手段现代化的角度切入,指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总之,所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就是通过建立新的理念,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目标,从而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二是建设路径研究:学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路径构建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有以社会力量参与为分析框架总结出“民办公助”“多元治理”等模式;也有基于均等化、标准化特征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依据。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学界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等。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中,图书馆获得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图书馆作为大众文化的孕育之地、历史文化的传承之地、多元文化的合作之地、先进文化的传播之地,承担着提供社会教育、倡导社会阅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吴昊提出的图书馆建设主体与服务主体相分离、服务体系人才相对落后、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不足;王惠君指出的公共图书馆粗放式服务无法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公共图书馆不再是知识信息唯一的提供者,服务空间正在被挤压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学界普遍观点是将公共图书馆与“数字”结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弥补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不足。如李国新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应走在前列;朱丽华认为公共数字化建设对于传统公共图书馆而言是良好的发展契机,公共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丰富馆内数字资源、改善服务环境。柯平等学者则从社会力量的角度指出社会力量参与是图书馆创新的核心动力之一,认为政府应当采取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还有部分学者从均等化视角提出图书馆建设应当向特殊人群倾斜,陈信和肖鹏等看来图书馆在未来建设中应当充分履行其非正式教育机构的职能,努力突破特殊人群服务这一难点,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普遍均等化。除图书馆之外,文化馆和博物馆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两者的服务效能同样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而关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对于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治理概念界定。胡惠林认为文化治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价值转换,达到完善国家治理的目的,也就是利用文化的功能解决国家发展中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社会共治活动;张良看来文化治理实质上是以国家为主导,政府、企业与公民协同治理,以实现文化领域公共利益最大化;吴理财和解胜利则综合一些学者观点,将文化看作是治理的手段,认为所谓的文化治理是指多元主体通过合作共治的方式治理文化并利用文化的功能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重治理目标的过程。其二,探究如何实现文化治理。于礼指出,实现文化治理首先要完善治理主体,其次要创新治理手段、体制和机制;从治理主体角度来看,柯尊清强调合作共治的重要性,指出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就治理手段而言,杨林认识到财政支出在文化治理中的重要性,建议构建稳健且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绩效考核体系;从治理体制角度出发,邓纯东意识到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认为要提高文化法治化水平,完善文化政策法规。其三,探究文化治理中的困境。学者们的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文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国家治理层面,不同地区、阶层之间文化资源分布不均;政府行政干预色彩浓厚,对公众的文化需求回应不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公民个人层面,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不高、能力不足,通过自身行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较低。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文化应运而生,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数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传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服务泛在化、技术智能化、管理实体化为需求,同时,还具有互动性、数字技术、平等性等特点。基于此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文化建设十分重视,2017年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因此,建设数字文化的现实困境及如何有效的建设数字文化引发学者们的激烈探讨。其一,建设数字文化的现实困境。首先是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倪菁,郑建明和孙红蕾指出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大量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而针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还存在着大片的空白。其次是数字文化供给精准程度低。姜雯昱和曹俊文认为当前我国数字文化建设还存在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困境,区域与层级间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较低、差距明显;数字资源以较为粗犷的方式呈现,精准对接需求的内容较少。最后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不足。卢世晴总结了我国数字文化资源还存在着资金、政策保障不足,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数据标准尚未统一等问题。其二,如何有效的建设数字文化。陈慰和巫志南从宏观角度提出,公共数字化建设要着力突破“全国一盘棋”的基础性制约因素,坚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完颜邓邓和王文斐则基于公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出畅通公民的参与渠道,完善公众参与相关制度、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
自2005年以来到现今,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经历三个阶段:2005-2010年是逐渐完善的阶段,此时的政策覆盖内容比较丰富。如200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覆盖内容由文化事业发展拓展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等。2011-2015年是逐渐深化的阶段,此时的政策辐射范围更加广泛。这一时期的政策主题已经拓展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资源公平配置、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等。2016年到现今是法制保障阶段,此时的政策制定向法治化迈进。如201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6〕第60号)及201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7〕第79号)。这两部法律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立法的短板,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供法律保障。虽然我国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少之又少,但总的来说,法律各项条款将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其各项配套制度的研究也为学者提供了多种研究视角。
笔者通过查阅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其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献数量在2005-2020年虽有所波动,但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二,文献来源分布较集中,主要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主。因此,建议相关领域可以适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的刊载期刊,提高学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关注度。其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机构逐渐增多,主要以高校、图书馆和文化部门为主,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建议各机构之间应当树立合作意识,努力构建合作机制,进行长期合作与探讨,可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公共文化服务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形成智库类研究成果。其四,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热点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研究、文化治理研究、公共数字文化研究以及公共文化政策法律研究等方面。
在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展望。
第一,文化+技术的“融合化”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日渐深化,5G时代的到来更是为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文化+技术的“融合化”建设不仅能实现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功能融合,还能实现国家与地方的云对接,促进国家与地方间纵向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甚至能为文旅产业汇聚技术优势,加速文旅融合的步伐。国家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见中提出要加强覆盖全国的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全国群众文化资源,打造数字文化资源库,提升资源质量;鼓励与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新技术应用,创新数字文化服务方式,提升智能服务水平。由此,我国在数字化技术与制度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数字技术应用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这将成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我国长期处在以政府供给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之下,随着人民对高质量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该模式已经难以提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也为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体而言,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需求导向研究:从供给角度着手,创新供给模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供给,形成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从需求角度出发,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精准感知人民群众的文化喜好,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指公共文化服务由国家单一供给转为由引入社会力量共同提供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多政策强调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十四五”时期国家更是明确提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的任务之一是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增添活力。然而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部分基层政府对社会化认识不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不高;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范围受限;合格的承接主体力量不足,其资质评估标准、培育机制尚不健全。为此,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改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拓宽购买范围,以及完善社会化运营评估机制,培育公共文化服务承接主体等方面的研究将是未来公共文化服社会化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