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江南幼儿园 李秋红 王 莺
一个雨后的上午,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滑滑梯上发现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线,而线的末端趴着一只小蜗牛。小月亮大喊了一声:“快看,蜗牛!”一群小脑袋马上挤了过来,把它团团围住。大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小月亮抬头问:“王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带回教室的自然角喂养吗?”我同意了,就这样我们的自然角迎来了一位新朋友——蜗牛。
观察蜗牛成为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一天早上,睿睿说:“为什么蜗牛总是躲在房子里不出来?”苒苒说:“因为你总是去碰它,它会感觉到危险,所以一直躲在自己的房子里。你悄悄等着,它就会把小脑袋伸出来了。”睿睿捂着嘴巴、瞪大眼睛盯着小蜗牛仔细地看。果然,小蜗牛先慢慢探出了触角,然后探出了脑袋,最后伸出身子慢慢往前爬。睿睿说:“原来蜗牛是个胆小鬼,害怕的时候就躲在房子里。”
一会儿,小月亮也过来探望小蜗牛,并边看边记录着什么。我轻轻走过去,小月亮轻声细语地对我说:“王老师,我发现蜗牛有四个触角,它们可以到处伸来伸去,慢慢变长,碰到前面的小草就马上变短。它的触角有什么用啊?”
随着孩子们对蜗牛的关注增多,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每天都会有关于蜗牛的“十万个为什么”。为此,我们开展了“蜗牛的秘密”讨论会,孩子们把自己的疑惑都提了出来:“蜗牛有眼睛吗?”“蜗牛为什么躲在壳里?”“蜗牛什么时候才会从壳里出来?”“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蜗牛的嘴巴在哪里?它怎么吃东西?”“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的线是什么东西?”
我们动员孩子跟家长一起寻找答案。通过上网搜索和亲子蹲守观察,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而且熟悉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以及蜗牛各器官的功能特点等知识。
晨晨钻进自然角神神秘秘地从书包里拿出一袋小面包,然后又钻进自然角,兴奋地投进养殖盒里:“蜗牛这几天都没吃东西,肯定饿坏了,我带点面包给它吃。”
嘻嘻看到后急忙喊道:“它不吃面包,它是吃菜叶子的!”
“它吃!”“不吃!”“吃!”
争论的孩子越来越多,相持不下,我将他们组织起来:“你们觉得蜗牛喜欢吃什么?” 孩子们有的说喜欢吃饼干,有的说喜欢吃面包,还有的说喜欢吃菜叶、苹果、肉等。我将孩子们的想法制作成一张记录表,并和他们约好——大家逐一验证,看看蜗牛到底吃什么。
周一我们给蜗牛的养殖盒里放入了晨晨的小面包;第二天,我们取出面包又放了一小块饼干;第三天我们放了一片青菜叶;周四我们放了苹果;周五上午我们放了一小块生肉,下午又换了一片熟肉……通过一周的实验,我们发现投放的苹果、青菜叶被蜗牛吃过,而饼干、面包、肉类则没动过。让我们惊讶的是除了提供的这些食物,小蜗牛还通过养殖盒的透气孔啃掉了一些为他遮阳的卡纸,而卡纸上留下了一个个的小洞。原来蜗牛除了吃蔬菜水果,还会“吃纸”。
周五,晨晨又从书包里神神秘秘掏出一个盒子,拿到我面前,悄悄地说:“王老师,昨天奶奶择菜时发现一只蜗牛,能放在我们班吗?”我点点头,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带来的纸盒,纸盒中几片青菜叶中间吸附着一只蜗牛。几个孩子跑过来表示自己发现了蜗牛,想要带到班上。看着孩子们的一片热情,我在班级群里号召开展周末亲子亲自然活动——寻找蜗牛朋友。
周一入园,孩子们陆陆续续带来了13只蜗牛,这一下自然角热闹了起来,几只蜗牛用触角互相打探了一番后,就变成好朋友了。它们一起吃饭,一起躲猫猫,有时还一起爬在盒子的侧壁上,有时又缩进草丛里。
一个月以后,孩子们在盒子里发现了许多透明的比芝麻还小的蜗牛宝宝,兴奋地喊起来:“快来看,蜗牛生宝宝了。”芊芊说:“这么多蜗牛,谁才是爸爸,谁才是妈妈呢?”孩子们抢着说:“大的是爸爸,小的是妈妈。”“爬得高的是爸爸,爬得低的是妈妈。”“吃得多的是爸爸,吃得少的是妈妈。”我笑着说:“其实王老师也不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你们说的好像都蛮有道理的,我们一起上网查一查。”经过上网查询,我们了解到蜗牛既可以当妈妈又可以当爸爸,属于雌雄同体动物,类似的动物还有蚯蚓。孩子们知道后,直说:“太神奇了,还有这样的动物,可以自己跟自己生宝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和幼儿一起发现和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喜欢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双手去探索、去发现,释放自己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获得对自然的感知。
班级自然角中的动植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在开展亲自然活动的时候,幼儿有一种亲切感,愿意去观察、发现常见事物中藏着的不常见的秘密。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去亲近自然、找寻答案,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秘蜗牛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从开始单纯地喜欢小蜗牛,到探索蜗牛的身体结构,最后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学会了从无意识地观察到有意识地探究,并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激发探索兴趣。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实验,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蜗牛雌雄同体的特性,以及蜗牛壳对蜗牛的作用等。主题活动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幼儿开展更为丰富的亲自然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探索蜗牛食物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了蜗牛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并和老师做好计划且一一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期间,幼儿或独立思考、或交流经验、或分享感悟、或动手协作,主动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去验证、实验,直到解决问题。能思考、爱交流、善分享、懂协作等优秀品质将会使幼儿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