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一线的理念与实践的探索总是最鲜活的,也总是最实用的。本期解码我们又一次从一线收获实际的研究与课堂的验证,不仅让人开卷有益,更让人掩卷沉思。
第一篇文章,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从教育大家的演讲中深受启发,能够具体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编程教学深刻思考:将每一个程序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做明白……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动觉及触觉等多感官获取信息,多角度、多层面探究编程,理解编程,应用编程,让编程教育充满活力,从而提升编程教学的学习效率。这个做法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文章从“勤用眼,多读程序,看明白程序中的问题”“勤动脑,多思考,想明白算法的功能意义”“多动口,交流评价,说明白编程中的得与失”“勤动手,多写程序,做明白的编程探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每一个角度都沾满了课堂的烟火气息,都是很容易借鉴使用的方法。
第二篇文章,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面对在人工智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体验化与碎片化现象,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编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聚焦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人工智能课程的课例建设。作者首先架构了基于问题解决理念培养计算思维的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模式,又以“探索有趣的人脸识别”项目为例,师生一起从体验到构建,对人脸信息库、识别模块、信息安全进行了探索,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基于人工智能知识、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AI素养,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实践证明,好的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更能让师生共成长,同时能让课程内涵更加丰富、课程外延更加广阔,一线的课堂教学创新也一定会让课程焕发出多姿多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