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20 世纪8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育开始起航,经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于21世纪已形成聚集式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规模逐年递增。高职院校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全面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不断扩张,办学规模逐年增大的表象下,矛盾也逐渐体现出来:第一是弱势生源和师资的矛盾;第二是群体认知和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第三是社会需求和人才本身之间的矛盾。怎样才能面对短板迎难而上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估,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如果高职院校出现人才的能力素质出校门就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就违背了办学宗旨,也失去了办学意义。所以,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已经是学院、举办者、行业企业、学生家长[1]等多方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高职院校开始逐步建立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但之前的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存在于监督管理上,引导的职能可以忽略不计,形成了为督导而督导的怪象,没能体现出督导的优越性。加之有些教学督导内容设定的不科学性,让其与高职院校的其他工作兼容性不高,互联互通不强,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教学督导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督导方法,拉低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教学督导去行政化、重实效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建设将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可追溯性和共享覆盖面等方面的提供有效保障。
全民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无孔不入。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能更好地衔接各职能部门的基本信息,能对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做出科学的预判,能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 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服务水平有显著提升
高校从事教学督导的人员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上普遍老旧,信奉的还是传统的手工方法,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还需过程,这导致本就不受重视的教学督导服务质量和水平低下。信息化可以使复杂的过程程序化,使杂乱无章的数据可视化,使繁重的工作简便化,让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1.2.2 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有促进,能持续提高督导工作的效能
教学督导涵盖学院建设的各方位各层次,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繁杂的基础数据制约着广大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督导工作更能灵活自如地对督导材料和数据进行管理和选取,及时更新信息[2];协助督导专家对所需数据进行快速筛选、比对、论证,得到督导结果,高效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让领导层决策有据可循。
1.2.3 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岗位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有很大的助益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督导工作小组大多是由离退休的专家和高龄的教授组成,他们都是专业尖端、能力强、素养好的人才,在各领域的存在感都很强。但他们往往对于目前信息化条件下的数据集合、处理和运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信息化建设会拓宽督导人员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其工作手段灵活多变,工作成果高效出彩。
评估工作始于2016年,数据每两年采集一次,至今已采集3次。2020年数据采集表共有3张,涉及115个数据采集项,分别为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该表有51个数据采集项)、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该表有31个数据采集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该表有33个数据采集项)。2022年即将开展第4次数据采集工作。经过近6年的摸索,逐渐探索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发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督导数据统计不及时、归纳不够科学、分析研究较片面、成果应用覆盖面窄等问题。
截至2021年底,笔者在中国知网(网址为https://www.cnki.net)页面主题检索框里以“教学督导”为关键词,选取北大核心和CSSCI 等学术代表性期刊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612条记录[4]。同样,笔者在中国知网页面进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关键词的检索,选取北大核心和CSSCI等学术代表性期刊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2篇学术期刊,其中,1篇为开展第一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后,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另1篇为围绕江苏省有关高职院校为样本展开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分析研究。可见,现阶段我国对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的研究方向乏陈可数,研究热情和主动性不高,被边缘化迹象明显;同时,研究的广度有局限,研究内容还停留在零散的经验探索阶段,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难以对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归纳,更谈不上理论研究。
从各高职院校历年的评估工作来看,大部分学校能够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及时完成采集任务,形成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但是还有少部分院校对评估工作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存在数据的模糊、缺失、不匹配和前后相左等情况。
评估工作数据繁冗,门类全面细致,这容易导致评估指标理解不透彻,填报情况失真。加之,高职院校的数据采集员变动频率较高,大多采取兼职的方式,未设立专职岗位和专职人员,使得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填报的结果与实际有冲突。例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等数据采集项夹在诸多财务指标之间(财务指标的统计时间大多是指自然年度),而上述两项指标为时点数据,即学校在当年统计时点9月1日的数据。指标把握不准给评估工作带来了被动。这不仅会极大地阻碍领导层的宏观掌控,影响决策,甚至会降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严格把控指标内涵在评估数据采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信息化建设深入到高职院校的各个角落,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战略方向。从现下教学督导主管部门对评估采集数据的流转上报来看,虽然是通过国家建立的专用平台来开展评估工作,但还是遵循固有模式(收集—核实—汇总—填报),且评估工作中各项数据都需要人工统计、人工填报,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难以保证信息采集员对指标的理解不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晚报、漏报和误报的情况。而且评估工作两年一次,采集到的不是动态数据,更不是实时数据。评估工作数据采集完成以后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高职院校对数据的应用和分析质量堪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评估工作发展。
高职院校评估工作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问题。而目前对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研究还多集中于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总结上,局限在实操层面,未触及实质。为了更好地解决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打破原有理论架构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构建专门平台和长效研究机制,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共享研究成果、拓宽研究广度、提高研究深度,从而开创研究新局面,促进评估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高职院校不管在综合实力,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劣势,只有整合优势,实现共享资源才能应对当前的社会需求。鉴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的程度和质量不同,对评估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各方资源有限,在评估工作的各研究主体之间可成立评估数据研究中心,进行自我研究成果展演,实时分享研究经验和过程,及时互动交流心得,形成务实、高效的研究团队,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评估工作专业性强、具体繁杂,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信息来源虽然数出多门,却不能众说纷纭,不能只依靠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信息化队伍,明确评估工作的牵头部门,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各有关部门应明确人员分工,并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评估工作。在经费上,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评估数据采集人员培训、设施设备购置和专项交流与学习等。在硬件上,为了确保最终评估数据的准确性,高职院校应实施学校大数据集中管理,统一学校数据来源与出口[5]。在近年来热门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中,将大数据中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各业务系统的动态数据都及时更新到大数据中心,数据来源实现统一,从机制上和技术上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
评估工作人员在填报评估数据项时,要严格把握各数据采集项的统计时间(以2020年的评估数据为例)。有的数据采集项的统计时间是“年”“年度”,评估工作人员应按指标要求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统计,如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技术服务到款额、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等这类涉及财务的数据采集项。有的数据采集项的统计时间是学年,评估工作人员应按指标要求从指定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的时间区间进行统计,如计划招生总数、实际招生总数、毕业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但评估工作人员在填报时,还要注意该指标是上学年、下学年还是特指某学年。有的数据采集项需按时点统计,一般指某学年初9月1日的时点。比如,院校占地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教职工数等为2020年9月1日的时点数;采集项2.20 在校生数(全日制)分别统计2017年、2018年、2019年学年初(9月)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
在评估数据采集时,除了要准确把握采集项统计时间节点,还要正确理解指标内涵。例如,某专业专任教师数是指在该专业任教的,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数。同一名专任教师若归入一个专业,则不可再归入其他专业。专任教师的归属通常根据其专职岗位来判断。举例来说,一名会计专业教师为多个专业上会计基础课,则该教师应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任教师,对其他专业都是兼职。再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是指院校与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合作协议的基地数量,本年度无论是否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只要是在双方合作有效期内的基地都可统计。各专业有共用基地的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可在自评报告中说明共用情况。正确理解各项数据指标内涵,是高职院校评估数据有效采集的前提。
高职院校在进行评估数据填报时,应准确把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做到关联数据间的相互验证。如采集项“3.8 本专业专任教师数”列的总和要小于等于采集项“2.4 专任教师数”,采集项“1.45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时间(人日)”要小于等于采集项“2.20 2018年在校生数(全日制)”×250×8,采集项“3.11 在校生数”列总和要小于等于采集项“2.202019年在校生数(全日制)”等。
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还在摸索阶段,加之教育评估有其特殊性,致使评估工作信息化建设不像其他业务板块一样通过购买单个信息化产品就能实现评估信息化。利用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能迅速打破信息化建设的壁垒。
3.4.1 完善指标,多方位建模提供评估依据
建立健全评估指标机制,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工作成果,完善评估体系,是高职院校评估和实现精细管理的内在需要,将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在评估能力水平上发展不平衡,应积极融合互通有无,完善评估要素,调整评估科目,合理配置资源,将科目不规范、逻辑不严密、分类不细致、权重不合理、概念不清晰、统计不全面的评估指标合理化、正规化。
与2018年相比,2020年评估增加了关于高职招生、教学规范、职业培训、1+X 证书制度试点等落实情况的指标。结合社会需求方面,还可以新增有关指标,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产学结合有关指标,如各专业顶岗实习情况、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各专业为企业培训员工等。
3.4.2 集成平台,多版本结合满足评估需求
在高职院校评估工作中,数据采集工作是重中之重。大量的数据被收集整理,用来准确反馈评估结果。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能通过各业务部门单渠道单平台的存储数据进行提炼,才能获取评估数据,确保评估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整合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对高职院校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6]。
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处理和上报工作,常规的主要有三大数据采集平台,分别为2021年新改版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监测中心(原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021年新改版的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原单机版教育事业统计)和2016年推行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这3 项数据统计工作虽各有侧重点,但也有交集。例如,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中,同样也有对办学基本条件、校内实践基地书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1+X 证书试点、现代学徒制、毕业生就业等数据的采集和监测。登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监测中心,网址为http://zt.gdit.edu.cn/log/login.aspx。按照提示输入登录账号、密码及验证码后,点击“进入监测中心”,即可登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监测中心。选择界面左侧“诊改核心指标-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监测中心”则根据当年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采集数据生成涉及21 个指标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表格,包括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课程开设结构、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专业点学生分布、直接就业率、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技术服务到款额等学校指标数值,同时还会列出以上指标当年国家示范(骨干)平均数、同类、全省、全国有关数值,如图1所示。
图1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表格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在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上的应用,既可以填补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2年1次的空白,也可以让学校快速定位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
3.4.3 数据应用,多维度监督提升评估成效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应及时对评估数据进行监督管理并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指导工作实际。评估的结果不能只是一堆硬邦邦数据,更重要的是用数据来说话、来“量体重”,指导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从学校维度来看,评估数据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师资结构优化、产学合作、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从举办方维度来看,评估数据在招生计划、财政拨款、项目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从行业企业维度来看,评估数据为他们在选择合作伙伴、预判投资风险提供参考。从学生家长维度来看,评估数据为他们在选择就读哪所高职院校哪个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提供参考。反之,院校、举办方、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评估数据的应用,也是对评估工作的监督。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督导工作的产物,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发展的新开端。数据采集作为评估工作的重心,挖掘评估数据优势,使其服务于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大数据的特性决定了评估工作研究价值高,掌控力度强,指导意义大,将会给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带来强大的助益,推动高职院校不断持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