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王金凤 王月玲 冀静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广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生输入国[1]。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中国医学院校完成临床医学学习。见习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知识联系到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留学生而言,由于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宗教信仰及女性隐私等诸多问题[2-4],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妇产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尤其是产科知识里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及其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抽象,知识点多、细致而庞杂,且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传统的妇产科见习教学一直沿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性接受,导致学习兴趣低、学习主动性差,临床见习教学工作效果不佳。雨课堂是由学堂与清华大学教育办公室共同开发的一款智能教学工具,将微信与PPT 软件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释放了教学能量[5-6]。本教研室将雨课堂引入留学生产科见习教学中,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思。
选取2016 年9 月—2018 年2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见习教学的2013 级和2014 级的留学生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 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共99 名学生,男生38 名,女生61 名,平均年龄是(22.48±1.01)岁,其中基础学习成绩优秀的20 名,良好的79 名;2014 级为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共97 名学生,男生28 名,女生69 名,平均年龄是(22.43±1.10)岁,其中基础学习成绩优秀的28 名,良好的69 名。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基础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妇产科教学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Obstetrics &Gynecoloy》教材,教学大纲、授课学时、见习课程内容及安排等均一致,均由同一组教师进行产科内容带教。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学生根据课本自行预习。(2)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讲授,通过PPT点出重点、难点。(3)课后:学生自行复习,有疑问随时找老师答疑。
1.2.2 实验组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带教老师和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雨课堂,并在课程开始前创建好班级,学生通过微信登录进入班级。教师在上课前1 周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PPT 发布到雨课堂,留学生在上课前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如有难点或问题可进行反馈,教师通过查看反馈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完善备课。(2)课堂教学:上课时打开雨课堂,学生通过微信扫描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反馈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在课堂中利用雨课堂设置随堂小测验,根据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及时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3)课后:自行复习,完成系统推送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学生课后答案数据及APP 留言,评价教学效果,另外,随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线上答疑。
以课堂考勤、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结合评价教学效果。(1)课堂考勤理:对照组采用课间传统点名的方式进行考勤;实验组采用雨课堂扫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考勤。(2)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均为百分制闭卷纸质考试,由客观题及主观题组成,由同一组非带教老师按照同一出题标准和阅卷标准进行阅卷,以保证公平公正。(3)调查问卷: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估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思维方面的影响,并从学生角度评价课堂安排和对教学的满意度。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种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3 级的平均出勤率是86.16%(853/990),2014级的是86.60%(840/970)。两组的出勤率差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778)。
2013 级的平均理论成绩是(62.18±14.60)分,2014 级的是(66.19±9.77)分。2014 级的理论成绩高于2013 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5,P<0.05),
授课结束前对所有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两组的回收率均100%。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更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7、7.684、8.581,均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安排更加合理,学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956、12.955,均P<0.05)。但是,两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3 级和2014 级留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名)
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7]。其主要通过临床观摩、实践等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内容涉及多病种、多学科,跨度内科学和外科学,涉及面广,其复杂性不言而喻[8]。因此,对于尚未接触临床的本科生来说,见习学习常常力不从心。传统的妇产科见习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式,以教师课堂针对PPT 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部分患者以学生经验不足拒绝配合床旁教学;留学生还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妇产科见习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发现留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低于中国医学生[9]。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不断凸显。雨课堂是清华大学研发的基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新型教学工具[5],它基于无线网络、PPT 和微信平台,在普通多媒体教室即可使用,其强大的创新功能,为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开展提供了支持。本研究中,引入了以雨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板。雨课堂平台帮助见习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和误区,使得见习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重难点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正常分娩动画、阴道检查、妇产科手术等操作视频,提高了患者的隐私保护,避免了学生因患者拒绝或者手术室人员限制而失去床旁见习的机会[10]。雨课堂平台的“弹幕”“限时答题”增加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12]。平台的签到功能更能节省课堂和课间时间,促进学生的出勤率。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见习教学的效果。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更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这与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反馈一致[13]。
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雨课堂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雨课堂的应用依赖于无线网络的覆盖,一旦出现停电、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等情况,会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断,影响上课效果。第二,雨课堂需要更多的时间线上教学,在课堂中亦需要手机操作,手机的其他软件干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与郑见宝等[14]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一致。第三,雨课堂对教学资源要求更高,目前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使得教师要花费更多精力去设计、收集、归纳整理资源。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课堂内容设计有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15]。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将雨课堂与PBL 等多元化模式联合用于教学,可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雨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趣味性和普及性,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满意度。虽然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成果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妇产科见习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