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的本质、特征与实现路径

2022-08-31 03:39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能

吴 政

近年来,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推动着社会全域向更高的智慧目标发展,图书馆界也不例外。一时间智慧图书馆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的炙热话题、发展方向和行动指南,从“十四五”起,智慧图书馆从纸面上的研讨与论战正式步入实质建设阶段,人们开始用实践丈量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水平[1]。为推动智慧图书馆落地实现,本文尝试对智慧图书馆的本质与特征做一探讨,并对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系统化建设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省域范围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

1 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

在学术领域,有关智慧图书馆的探索和研究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以“智慧图书馆”为主题词检索2017—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论文,共查到论文2452条,其中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论文579条,五年的论文数量分别为65、92、103、140、179。 研究内容涉及到智慧图书馆概念定义、趋势影响、标准规范、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以及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空间建设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功能、工作任务和落地实现等方面还缺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在政府层面,随着数字化转型、智慧化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智慧文化建设也提上日程。2021年3月8日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和管理架构”列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021年4月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升级、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2021年4月27日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发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就方案内容向全国征求意见;2021年12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了全国首个省域范围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江苏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方案(讨论稿)》[2]。这些政策文件和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出台,说明在2021年这个“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国从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上也开启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新征程。

在产业领域,市场上出现许多自称为“智慧图书馆”的产品,但事实上一些产品不过是借用了新技术概念换了一个包装而已。目前,能够称得上是智慧图书馆产品或者是与智慧图书馆密切相关的产品大概有四类。一是读者自助服务类,这类产品综合应用RFID读写、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快捷或无感的身份认证、信息采集、图书借还等功能。二是智能机器人类,常见的有智能咨询机器人(包括场馆内各种咨询机器人、线上参考咨询机器人)、盘点机器人等。三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类,这类产品应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触控互动屏、体感互动投影、AR、VR等设备,实现互动或沉浸式阅读、学习、信息发布等功能。四是图书馆智慧应用平台,这是智慧图书馆最核心、最基础、最有影响的应用产品,该类产品基于中台技术、微服务架构等软件技术并融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而实现各种智能的图书馆业务功能,目前市场上还缺少此类产品。

在图书馆实践领域,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启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图书馆建成了读者全自助服务系统,方便了读者借阅;有的图书馆购买使用了机器人设备,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有的图书馆安装了一些数字阅读和发布设备,提升了读者的数字体验感。但这些都不能直接定性为智慧图书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或可以参照的成功实例,各图书馆在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时还是有些迷茫,对于智慧图书馆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还不是那么清楚。总体上,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

2 智慧的本质

2.1 智慧和智能

“智慧”原指人类迅速正确地感知洞察世界、分析解决问题、发明创造事物的综合水平,是人类智力、经验知识、方法技能、观念思想、意志情感等各种因素叠加蕴育出的能力,是生物系统范畴的概念。智慧与智能密切相关,智能是人类智力和能力的统称,是相对稳定的、具体的(如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七个范畴)、甚至是可以度量的(如用智商高低来评测智力水平);而智慧则是动态的、抽象的、甚至是只可意会的。所以在哲学意义上,智慧是“形而上谓之道”,智能是“形而下谓之器”。智能是智慧的基础,没有智能就没有智慧,但有了智能不等于有智慧,智慧是智能的终极能力和最高目标。

城市、校园和图书馆等社会系统的智慧和智能是生物系统智慧和智能的引申和借义,其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基本相同和一致。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5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 Data)(简称“5ABCD”)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而使社会从信息化进入了智能化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创造出具有一定的感知、记忆、学习、思维、自适应和行为决策等生物智能特性的系统和设备产品,并将这些智能系统和设备普遍应用到城市、校园和图书馆等社会系统,使得这些社会系统具备了综合的智能,极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质量。这些社会系统表现出一种类人的“智慧”状态,我们将其称为智慧系统,如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这里的智能是与技术相关的具体的系统和设备产品的能力,智慧则是社会系统在智能的基础上整体发展达到的一种状态和业态。

智慧图书馆的本质就是智慧,而技术则是图书馆智慧的第一和直接的推力。智慧图书馆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图书馆的各方面(业务管理、读者服务和空间设施等),使图书馆系统普遍实现智能化,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图书馆具备全面的综合的智慧能力,整体上达到一种智慧的状态。

2.2 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性

全球三次信息化浪潮引发了图书馆信息化的三次革命,智慧图书馆是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推动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的第三次革命,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第一次信息化浪潮或称个人计算机化(也有人称数字化),发生在21世纪80—90年代,这次浪潮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用、文字编辑办公系统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应用等为标志。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催生了图书馆信息化的第一次革命——图书馆自动化(LAS,现也称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从21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10年左右达到鼎盛,以1988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发的ILAS系统为重要里程碑。这次革命以全国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系统为标志。自动化系统基于业务规则和标准实现了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采访、编目、流通和书目检索的计算机管理,结束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历史,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的效率。

第二次信息化浪潮或称网络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次浪潮以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普遍应用和计算机普遍互连为特征,人们普遍通过互联网进行工作(信息交互、任务协同)和生活(社交、娱乐、购物)。网络化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化的第二次革命——数字图书馆建设,大约从2000年起,文献数字化和互联网开始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阅读文献、获取信息资源和参与图书馆活动。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的业态。

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或称智能化,源于2015年以来大数据的迅猛发展,智能化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再加上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的全面兴起,各行各业都在推进数据化转型、开展智慧建设。从2017年起,我国图书馆开始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历程。

3 智慧图书馆的表现特征

(1)全面智能化

智慧图书馆在技术上表现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与融合应用。全面感知要求使用语音、视觉、生物识别等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感知;泛在互联要求人、机、物之间,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进行信息交换;融合应用要求在多源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从而使数据产生新的应用价值。全面智能化在规模上表现为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应由一系列分布于图书馆的各个业务流程、工作环节、读者服务和场馆设施之中的互相关联的具有智慧功能的平台、系统、产品、工具等构成。

(2)大数据支撑

大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是实现智慧图书馆的重要前提。没有读者借阅的大数据就无法精确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就没有高水平的文献智慧采访和读者精准推送服务,没有知识库、元数据库、规范数据库等就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没有准确的、实时的图书架位数据就无法实现书库智慧管理。当前图书馆大数据开始向全域化、多系统、多领域、全量化方向发展,其数据规模和完整性,以及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决定了图书馆的智慧水平。

(3)智慧化集成

智慧图书馆的意义在于通过“智慧”能力更深入有效地集成图书馆“建筑设备设施、服务资源、服务对象、工作人员、方法规则”等“五要素”[3],更全面“智慧”地实现图书馆“五定律”,即“书(信息)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信息)、每本书(每条信息)有其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见图1)。

图1 智慧化集成图书馆“五要素”示意图

智慧图书馆是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后的图书馆的第三次信息化革命,将会改变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工作规则和资源配置,引起图书馆的重大变革,形成新的业态,从效率和质量上全面推动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4)系统化建设

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公共图书馆系统而言,很难有哪个图书馆能够独立建成一个高水平的智慧图书馆,而是需要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纽带、以国家图书馆为指导、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枢纽、以国家和省级工程项目为抓手,在统一的顶层设计和项目规划下,国家、省、市、县、基层五位一体,同心协力、有效对接、相互关联、整体推进。从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角度需要协调组织各级图书馆力量,从大数据支撑的角度需要汇聚各个图书馆的数据,从系统共享的角度需要搭建共享智慧平台,从而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智慧图书馆整体。

(5)并行发展

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三次浪潮——个人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并行不悖的主线[4]一样,图书馆信息化的三次革命——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也是三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三者之间绝不是推翻和替换前者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实现了并行发展、协同发展和融合发展。图书馆自动化奠定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的基础。在数字图书馆发展阶段,图书馆自动化搭上互联网快车,一方面将书目数据整合到数字资源中,另一方面将所有局域网内的业务和服务功能全面升级到互联网应用,并拓展了诸如读者网借、转借、手机自借等许多新的应用功能,实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和移动化。数字图书馆将数字资源的管理(采访、编目等)纳入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了纸电一体化管理。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到来,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图书馆也必将搭上智慧的快车通过智能升级和创新融合而产生新的更强大的功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将为智慧图书馆提供原始数据,也可以基于智慧图书馆的数据中台开发新的资源管理和读者服务功能模块,并在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升级。数字图书馆系统在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个资源服务功能,如实现知识深度挖掘、智慧参考咨询服务、智慧知识服务、智慧决策服务等。

(6)生长的智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深入,随着图书馆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发展变化,新的智慧功能产品将会不断涌现,图书馆的智慧能力也将不断增强和不断生长。

4 智慧图书馆的功能

众所周知,由于各类型图书馆在读者对象、资源内容、服务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在具体功能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样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功能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对智慧图书馆功能的分析仅选择以公共图书馆系统为研究对象,并以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大数据实践和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方案(初步)为例展开研究。根据智慧图书馆全面智能化的要求,全面考虑公共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需求,结合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梳理智慧图书馆可能包含的各种智慧功能,并依据应用场景或主要使用对象将这些智慧功能分为智慧业务、智慧服务、智慧空间等三个功能方面。

4.1 智慧业务

(1)文献智慧采访

文献智慧采访是采用数据智能分析方法对读者借阅、出版信息、馆藏信息等大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及采购原则,实现自动生成文献采购智慧预选订单的功能。文献智慧采访所生成的图书订单对提高馆藏质量、完善馆藏结构,以及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新书批量自动验收

新书批量自动验收功能是通过应用图像识别等技术对到馆新书进行批量化快速验收,从而改变当前单本逐本验收的方式,极大提高到馆图书的验收效率。

(3)文献智慧编目

文献智慧编目是通过文字和图形智能匹配技术,无感自动完成或仅需较少的人工辅助完成预订图书、到馆新书和馆藏图书书目数据从非标准数据向标准数据的更新转换,在简化编目业务或无人编目的同时实现书目数据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书目数据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对精准书目检索和大数据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4)书库智慧管理

书库智慧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在架图书的智慧管理,通过使用智能技术自动获取在架图书的位置、书目、利用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精准的图书理架、清点、分库、剔旧等书库管理工作。二是对待上架图书的智慧管理,通过智能自动获取或分析确定待上架图书的目标位置,然后按目标位置自动分拣和传送到位。

(5)文献智慧调度

文献智慧调度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对一个区域内若干图书馆、图书馆总分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按需调度,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及读者获取所需资源时间和成本最小化。

(6)智慧统计分析

智慧统计分析是基于大数据对全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保障条件、运行状况和服务效能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统计分析和智能分析,并以可视化数据、自动分析报告等形式为图书馆科学决策、工作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4.2 智慧服务

(1)全域文献流通管理

全域文献流通管理是指为一个地区(省、市、县)的读者提供全区域的文献借阅服务,实现无区域界限、无业务管理系统限制的通借通还、自助借还、网借服务、采借服务等功能。

(2)文献资源精准推送

文献资源精准推送是指基于大数据分析所建立的读者画像将相关的文献推送给相关读者。推送目标包括个体读者和群体读者。

(3)纸电及馆店资源一体化服务

纸电资源一体化服务是指多场景下(含图书馆或其他场合)通过识别图书的一维或二维码、拍摄或使用图书封面等书影图像获得图书馆或电商平台的电子图书服务。馆店资源一体化服务是指关联图书馆和商业书店的图书资源(含纸质和电子),实现多场景下读者自由选择借书或买书。

(4)活动智慧管理

活动智慧管理是指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应用图像识别、视频识别和大数据技术对活动的人数、构成、秩序、参与者反应、老师影响力等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实现图书馆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5)智能书架

智能书架是指采用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以较低的代价实时准确感知书架上每一册图书的位置状态,或者是实时准确感知书架上每一个空间的图书信息,进而实现各种智慧管理和服务功能,如图书精准架位检索和导航、数字孪生书架、无感自助借还书等。

(6)数字孪生书架

数字孪生书架利用人工智能、仿真等技术,实现图书馆现实书库、书架、图书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映射,工作人员可基于数字孪生书架进行有效的管理,读者可基于数字孪生书架进行浏览和借书申请。

(7)读者服务全自助化

读者服务全自助化是基于RFID、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读者注册、办证、借书、还书的完全自助化,使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从借还服务中解放出来,转为提供指导阅读、解答咨询等服务。无感自助服务系统是自助服务的一种新类型,它在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感知读者和图书信息,完成借书还书、入馆入室验证等服务功能。

(8)智慧参考咨询

智慧参考咨询是指基于知识网络、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读者一般问题、文献请求、课题请求、知识请求等各类咨询的智能分析,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知识性、持续性服务。

(9)数字资源智慧服务

数字资源智慧服务是指根据检索词和检索历史从大量文献库和知识库中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文献资源、并提供精准推送和不断增长的服务。这一服务的前提条件是智慧检索,而智慧检索则要求有足够多的可检索数字资源库、完善的标引数据和用户检索历史数据。数字资源智慧服务功能可能包括个性化精准服务、重点热点资源推荐、关联资源拓展、智能互动体验、资源评价和绩效考核等功能。

4.3 智慧空间

(1)多媒体全面应用

多媒体应用是图书馆全面应用大屏投影、触控互动、AR/VR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发布、数字展示、数字阅读、互动体验、沉浸式体验等服务。多媒体应用产品种类多样,包括分布在图书馆大厅、各个楼层和服务场馆外的数据发布类(如大厅的综合发布大屏)、电子资源利用类(如立式电子书刊报借阅屏、瀑布流屏、展览墙、名人墙等)、适合少儿的益智互动类(如电子书法、电子棋、互动投影等)和以知识内容为主的沉浸式体验类(AR/VR)等四种类型。

(2)科技体验空间

科技体验空间是图书馆为以少儿读者为主的社会大众提供的一种展示、体验、操作和培训普及现代科技成果的空间,旨在激发培育少年儿童对知识学习和科技发明的爱好兴趣,如5G通信、机器人等技术在图书馆系统的应用。

(3)智能导航导读

智能导航导读应用人工智能、位置定位、知识库等技术实现读者一般咨询、空间导航、书目检索和文献定位、漫游接续服务等功能。

(4)智能机器人

图书馆可将多种类型的机器人用于各种场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些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迎宾机器人、固定位咨询机器人、盘点机器人、保洁机器人、安防巡更机器人、消杀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等等。这些机器人根据功能需求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有的还对接各种知识库、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回答咨询、导航、检索、保洁、保安、消毒、运输等各种功能。

(5)客流统计与空间热点分析

客流统计分析使用视频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进出场馆空间的读者人次进行采集统计,或进一步采集分析读者年龄、性别、特征,以便获得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数据、流量与时间关系规律、各空间的读者数量分布等统计结果。

空间热点分析使用Wi-Fi、蓝牙、视频等技术采集读者的位置、运动轨迹、滞留时间、授权用户信息等数据,并与图书馆功能空间的资源和服务进行关联统计分析,获得读者在图书馆功能空间更精确位置的分布、运动特征规律,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服务和资源热点数据。随着图书馆Wi-Fi的高密度全覆盖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Wi-Fi技术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点位信息,从而实现空间热点分析,是一个效果好、性价比高的方案。

5 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建设工程,为实现以上罗列的20个智慧功能,不仅需要科学缜密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强大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人才保障、运行保障。下面以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初步规划为例,来分析省级行政区域公共图书馆分工协作整体推进智慧图书馆系统化建设的思路。图2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系统化建设示意图。

图2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系统化建设示意图

为了明确各级建设责任将智慧功能按建设主体分为国家、省级和地方三个层次,本文涉及了后两个层次;为分清功能建设的轻重缓急按功能的必要性、可行性将智慧功能分为必备功能和备选功能两种。

5.1 省级建设任务

在“十四五”及其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省级建设任务主要有四个:一是建设全省智慧数据中心,二是构建全省共享智慧功能体系,三是负责关键技术的应用调查和研发,四是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智慧数据中心建设是核心和关键,全省共享智慧功能体系构建是目的和价值体现,关键技术的应用调查和研发是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云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保障。

(1)全省智慧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驱动智能。构建一个数据全面完整、架构先进、面向全省智慧业务的图书馆智慧数据中心是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根本条件,数据分析挖掘和融合应用是实现智慧图书馆智慧功能的重要基础。智慧数据中心建设包含大数据建设和数据中台建设。

江苏省2018年底启动大数据建设项目,三年多来,采集到全省 103家市县级1300个乡镇15000多个村的图书馆机构的数据5亿5千万多条①2021年度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大数据统计报告。,形成了类型较全(涵盖业务管理系统、馆情填报系统、读者活动系统、客流量统计系统)、范围接近全覆盖、数据价值较高的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建设的下一步目标是实现大数据的全面化、完整化、规范化。在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需要面向智慧图书馆功能建设需求构建数据中台,为智慧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微服务API服务。

数据中台构建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是从智慧业务应用的角度对可用数据的种类、构成进行梳理,形成数字资产目录;二是从标准化、归一化、为一切应用服务的角度对数据结构、存储技术、管理工具等进行全面规划,对现有数据进行高质量清理和整合加载等处理;三是深入分析可能的业务需求,进行功能细化和数据建模,在此基础上生成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API,以多样化的方式为快速开发图书馆智慧功能提供服务;四是数据中台是一个生态平台,在数据中台上面会不断生长各种数据服务,需要通过有效的服务监控和调度保证数据中台数据服务的性能和质量。为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需要对各种服务的使用情况、价值重要性进行分析评估,以调整、改变、优化数据服务。图3是未来大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图书馆数据资产构成。

图3 未来大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图书馆数据资产构成

(2)全省共享智慧功能体系建设

智慧水平体现在一系列智慧功能和产品的应用上。构建一个由图书馆基础工作和核心业务智慧功能组成的、面向全省服务并能对接第三方系统的、不断增长和快速迭代的智慧功能体系是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省级层面需要建设的智慧功能有文献智慧采访、文献智慧编目、全省文献流通管理、活动智慧管理、客流统计、智慧统计分析、数字资源智慧服务、智慧参考咨询等。

(3)关键技术应用研发

技术让图书馆更智慧。基于图书馆业务和发展需求、针对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5ABCD”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并实现产品化,可以使图书馆业务在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实现根本提升,逐步形成智慧图书馆新业态,这是社会企业、科研机构也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责任。重点研发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大数据采集方面,研究解决全面准确采集数字资源服务数据的问题,以及利用Wi-Fi和图像识别技术低成本采集读者空间分布和热点信息;二是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研发图书馆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全面实现大数据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融合应用;三是在图像识别应用方面,研究安全可靠的人脸识别读者身份的途径方法、图像识别在图书馆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过程智能分析应用以及图像识别在图书验收、书架管理、自助借还等方面的智能应用;四是在区块链应用方面,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记账、不可篡改等特点,研究区块链在全省读者服务、数字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4)云基础设施建设

云服务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构建一个全省共享、按需扩展、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智慧图书馆云服务基础设施是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云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即开即用、易维护易升级的全省共享通用型应用系统服务和数据中心服务,可以使全省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共享、联合服务更加深入和便捷。云服务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安全等一切硬软件支撑系统,是全省智慧图书馆应用服务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条件。云服务基础设施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应该依据全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扩展提升,信息安全应达到三级以上的等级保护。云服务基础设施可以租用国内综合能力强、性能可靠性高、安全保障好、服务优秀的商业公有云或政府云。

5.2 地方建设任务

地方建设任务主要是按照省级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的要求,落实完成各级图书馆承担或参与的国家及省级智慧图书馆建设任务,积极对接和落地应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设的各个智慧功能系统,因地制宜制定有本地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计划,争取地方财政立项支持推进实施本地智慧图书馆建设。地方层面在“十四五”和更长一段时期内具体的建设任务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共建省级智慧数据中心

全面完整、架构先进的省级智慧数据中心为全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供了核心数据支撑,智慧数据中心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全省各级图书馆及乡镇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各级图书馆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全面实时提供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并对关键参数对象(如功能地点、读者类型、借阅类型)的多维属性标签进行准确标引,对数据异常进行排查和修正;二是按时认真填写馆情和保障条件信息,做到数据客观正确、无漏缺项;三是全面使用活动管理系统,尽可能使用全省统一的活动管理云服务系统,对阅读推广活动、讲座、培训、展览等所有活动进行全流程管理,使用第三方系统的应与省中心大数据实现数据同步对接;四是全面配合实施全省读者流量数据采集统计系统建设项目,并逐步实现所属分馆及乡镇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读者流量数据采集统计系统全覆盖。

(2)构建自主智慧功能体系

除省级提供的共享智慧功能外,其他智慧功能需要各个图书馆立项开展智慧图书馆专项建设,各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智慧图书馆必备功能目标,包括:书库智慧管理、文献智慧调度、文献资源精准推送、纸电资源统一借阅、读者服务全自助化、场馆空间多媒体应用、科技体验、智能导航导读、客流统计和热点分析等。在相关技术应用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实施备选功能,包括:新书批量自动验收、智能书架、数字孪生书架、读者无感自助借还等。

(3)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和完善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所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按照Wi-Fi6全覆盖和5G网络全面应用的要求完善升级图书馆场馆空间的网络体系;二是从以建设馆内信息机房为主向以使用云服务基础设施为主转化,不建议规模化建设本馆信息中心,而是租用安全可靠、性价比高、服务好的云服务设施。

6 结语

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图书馆正在或即将规划和实施的重点工作任务,智慧图书馆规划和决策者迫切需要了解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厘清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本质和表现特征,明确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功能目标和建设任务。希望本文对此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