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危机下的韧性社区建设研究

2022-08-31 07:48陆媛媛
智能城市 2022年6期
关键词:韧性空间社区

陆媛媛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1 问题提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触动并引发治理体系改革,重新建立公共卫生意识。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手段有助于改善社区治理模式,提高智慧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元,是从封闭物质空间到开放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具有管理、运营和组织功能以及服务、交流、教育、文化等综合功能。社区公共环境营造与管理方面,应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应急设施,在促进韧性建设提升的内生机制下使各个空间有机结合为一体。

2 韧性社区的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2015年,世界第三次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举行,各国政府及专家针对减灾进行讨论,韧性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备受关注。联合国组织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将提升韧性作为国家应对灾害的重要举措,第三次减灾大会讨论并签署《兵库行动框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针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系统颁布《社区韧性规划指南》[1]。针对通用性应急措施与操作方式,美国社区和区域韧性研究协会(CARRI)开发社区韧性系统(CRS),在8个社区进行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使相关单位更加注重预案储备,灾害应急的方式逐渐由政府管理转为社区的防灾减灾管理模式[2]。

2.2 国内研究现状

韧性社区治理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韧性社区治理路径

城市空间设计和防控中,国内学者通过提升社区韧性解决各种风险灾害。杨俊宴等[3]探讨不同尺度的城市防灾体系,详细规划设计城市层面、社区层面及建筑层面的防治与管控措施。张景秋[4]提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理念,侧重将韧性角度下的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适应变化。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例反映规划的前瞻性,抵御风险的韧性维度不仅应注重实效,还需要防患于未然。分析社区治理模式时,需要从政府延伸到街道、社区,除了关注国计民生的人居环境,还应根据事件特征,提高民众应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程度与能力,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

3 构建社区智治的升级体系

3.1 智慧技术建设应用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中,浙江省充分发挥数据监测、视频监控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以防控为契机,依托大数据监控人员动态流动轨迹,有效提高预判能力,为社区排查、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打造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浙江各地探索并形成社区“精密型智控”创新。将智能化手段全面嵌入社区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是智能化技术与人力、资金、制度等要素有机融合的过程,是以数据理念思维重构治理模式、以数据整合分析提升治理效能,能够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和社区自治能力提升。

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深化,各社区、各街道进行各种信息系统政务自治,如杭州上城区“平安365”、下城区“66810”滨江区“高新智慧滨江”等平台,以部门为中心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应用丰富,但存在“信息壁垒”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应急管理和常态治理的有效衔接,在城市数字转型方面应不断拓展市级“城市大脑”智能化平台,助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提升信息汇聚、运行监控、监督指挥、数据应用等功能,使基础智慧治理从支撑提升至主线。整体推动社区形成“精密智治”治理新模式,强调以一区中心,街道分中心和社区联动站为支撑,实现三级管理,贯通多层级的应用功能[5]。

3.2 社区智能化自治管理

社区智治升级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智治升级体系

营建社区韧性应重点加强智慧平台建设,充分运行社区“云治理”或“E家园”等事务受理信息平台,建设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各街道统一基础功能界面,在社区布设摄像头、传感器、门禁读卡器、人脸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电梯新风系统等装置,实现“无接触”智能化出入。社区物联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物联网设备的覆盖率,实现社区全覆盖。

建设智能平台时,需要配套建设平台的社区大数据中心,社区大数据中心根据智能平台需求确定数据收集的门类、标准以及存储单元的容量。社区主题数据库围绕布局建设“15 min社区生活圈”,在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求助等重点领域实现数据归集与分析。除了解决运营管理问题,周边设施的提升能够为居民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针对不同条件的社区,为了弥补场地活动的有限性,社区居民可以关注微信小程序查询公共体育设施、健身场馆等实时数据。同步开发社区医疗“健康云”家用端,查询健康档案、咨询家庭医生等信息。

4 营造韧性社区的绿色节点

4.1 优化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社区的公共空间需要根据居民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进行完善和改造。控制步行的时间尺度,增加居民行为路径,降低静态聚集的概率,保留合理的聚合式动态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居民在环境整治、景观设计和社区精神塑造方面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从社区规划出发,计算社区的服务半径与可达性布局,以社区为单元重新布局空间,鼓励减少被动接触空间,营造主动交流空间的原则。公共环境提供尺度较宽的单人位休憩座位,营造人际交往在公共空间中的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小规模的有效社交环境满足1 m以上的人际交往安全距离,按照3 m的辐射范围组织休憩空间。整个静态社交空间按照行为特点划分为户外独处空间、小范围休憩空间以及中等交往空间,有预设地引导和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考虑动态的活动需求,注意户外遮阴避雨的景观设计,以流线性空间为特点设计廊架或凉亭,延伸可承载社区活动的空间功能,为社区活动宣传及文化宣传预留必要的聚集式动态活动空间。社区间的设计绿道替代前往公园的路线,规划用于步行、慢跑或骑行的道路,配套的标识系统、距离标志、照明装置等能够增进社区间的绿色空间可达性,优化土地利用。

4.2 完善社区多功能配套

在配套环卫设施、车辆停放和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推广垃圾分类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建立垃圾桶清理房,进行垃圾统一冲洗,存放垃圾桶。设计和改造社区的垃圾回收装置,确保垃圾桶外观美观、易于识别。针对能够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发放垃圾袋作为奖励,促使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针对社区停驶车辆的管理,应加强人车分流、分道,安装识别车牌的道闸系统,有效控制人流量及车流量。车辆进出做到停车专人管理,多部门合作。针对老旧小区试点“潮汐式停车”,与周边单位签署停车协议,实现夜间车位共享,结合“智慧停车”系统,实时更新车位信息,有效缓解“停车难”。合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可以提升社区的软性环境,应建设公告栏、免费的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公共卫生间和无障碍设施等,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活所需[6]。社区物业公司是社区环境建设的执行管理者,应协调社区硬件维护或增设工作。应强化基于行为心理、卫生安全、身体知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更新路径,延展可承载社区服务的设施配套,满足城市应急柔性空间的利用。

5 助推人文社区的多元目标

5.1 营造社区人文理念

社区治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应强化群众参与,完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运行秩序,满足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营建人文社区、凝聚社区成员内心层面的文化共同体可以重新建立以思想与人际关系为纽带的社区联系。营建社区公共文化时,应制定社区行为规范,以传统美德、风俗习惯为基础,建立制度与章程,对居民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提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率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建立社区服务APP,线上积极利用数字化方式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其在当代“社会团结”中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构建社区建设时应搭建线下居民群众的互助网络,根据地方特点开展活动,如开展危机防救的宣传训练、环保教育、公共文化、公益事业等主题活动,丰富社区文化;需要加强人文关怀、邻里互助与志愿服务,开展社区邻里互助与志愿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交氛围,建立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在社区中传播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正确价值观。

5.2 开展社区人文教育

教育能够塑造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搭建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定期举办主题讲座,组织和开展社区学堂,讲解历史、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针对社区内的少年儿童,利用寒暑假开设假期课堂、兴趣俱乐部等,帮助家长照管孩子。社区可以开设线上社区大学职业培训课程,通过线上课时学习完成部分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建立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对提供就业指导和社会稳定等具有较大贡献[7]。

5.3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培养

促进社区建设的稳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的队伍,社区层面需要储配相关社区工作者,应吸纳应急管理专业的人才,优化人才架构,完善人才引进,通过聘任,培训、奖励等机制建立专门的工作部门,从而提升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性,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应急响应的敏感性及适应变化的应对能力[7]。同时,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拓宽社区社会资金参与,注重社会资源的积累,通过建立专项基金为社区发展投入应急保障机制。

6 结语

韧性社区的建设融贯于更深远的目标和长期不懈的治理,完善社区规划体系过程中,应解决物质空间的抗灾隐患,完善高效的信息空间规划,将共同治理、多主体合作纳入发展,增加城市和社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猜你喜欢
韧性空间社区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影像社区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